祈願「民主」台灣繁榮昌盛

祈願「民主」台灣繁榮昌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野口五十六
图书标签:
  • 台湾
  • 民主
  • 政治
  • 社会
  • 文化
  • 历史
  • 祈愿
  • 中华文化
  • 两岸关系
  • 未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作者野口五十六,曾留學中華民國台灣,取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學位,求學期間選修李登輝前總統的課程,由於這個邂逅的機緣,彼此成了莫逆之交,這是他人生難得的際遇。1992年3月野口曾經和武見敬三參議員拜訪李登輝總統,留下深刻的回憶,他感受到李登輝完全是一位政治家,認為李登輝先生存在的意義是一分偉大的「愛」,因此在寫給李登輝先生的最後一封信中表示,將以貢獻日本和台灣作為畢生的職責。
 
  本書另一位作者白石常介1991年從日本轉調來台,擔任台灣勤業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直到2012年退休。他在台灣生活了30年,和台灣的朋友們同甘共苦,度過人生最美好的時期,他說真是意想不到的幸福。他一再強調台灣是美麗的國家,對日本相當友善,日本發生311地震,台灣援助捐款世界第一。台灣是民主主義國家,人民可以安心地工作和生活,尤其年輕的一代,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也都毫無畏懼勇往直前,年輕朋友對台灣的愛與熱情,深受他的感動,相信台灣在這些肩負未來的年輕朋友支持下,一定會成為美好的國家。
 
  不過由於兩岸之間緊張的關係,前途還是堪憂。
 
  本書還特別企畫野口五十六、白石常介和武見敬三的鼎談,三位人士從站在岐路的日本與台灣、中國的關係對話,談到與李登輝先生的交流、對大陸毛澤東的看法,蔣經國的慧眼栽培李登輝,習近平的態度,麻生前首相的忠告以及對日本和台灣年輕人的建議等等,立論精闢,值得探討。
 
  故事還談到世界各國國旗的排列,竟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在地層中蓄積了反復數千億次的各種印紀,由於這種影響,世界各國的國旗形成了一種潛在排列,這種類似地緣政治學原型,何等奇妙。從東經180度的國際換日線為起點,沿著赤道自轉一圈,您將發現各個主要國家的國旗,連成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首先,觀察太平洋的水平線出現「從黎明波濤中升起的朝陽」的吉里巴斯這個國家的國旗,接著是「在海上竟升起的日出國家」日本國旗,然後韓國、北韓,接著出現太陽升到正午空中的「青天白日」中華民國國旗,而後與中共升起「五星紅旗」,產生了台灣問題的「特殊國與國的關係」。
 
  再把視線西移,「寮國的白日」、孟加拉的紅太陽、以及以日輪為中心的印度國旗,接著太陽傾斜,出現了象徵綠色和夕陽的伊斯蘭國旗,而後太陽緩緩落下,以色列第一顆星開始閃耀,接著「新月與一顆星」出現,象徵土耳其的國旗,再進入希臘,由希臘的星星信仰和基督的十字所結合的歐洲各國國旗,越過大西洋,出現美國國土滿天的「星條旗」光芒閃爍。這一系排開,竟與自由社會、共產獨裁的關係不謀而合。
 
  然後作者精闢的分析「台灣的歷史」,從明朝被清朝滅亡,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到蔣介石轉進台灣,幾經轉折,蔣經國的開放政策,台灣從獨裁進入民主,李登輝成了第一次民選總統,進而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的政黨輪替等,鉅細靡遺。接著談「台灣的地緣」,世界正逐漸分裂成民主義體制和獨裁威權主義體制兩大陣營,而台灣是民主主義體制的最前線,並且是第一島鏈的中心,萬一台灣有事,全世界將會形成地緣政治學上的風險,台灣在兩大陣營中扮演了相當大的角色。再談「台灣的魅力」台灣在被稱為台灣民主之父的李登輝前總統引導之下,走向「全民參與,保障所有人民利益的民主制度」,正是當前數位民主主義的發展方向,「太陽花學運」成為民主主義在台灣扎根的重要契機。張忠謀創辦的TSMC台積電引領世界半導體產業,據世界龍頭的地位。唐鳳領導的數位民主主義,其中開發「口罩地圖」及「台灣社交距離APP」,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成功地發揮抑制疫情的傳播,得到前所未有的輝煌成果。談到「台灣的現狀」必定與中共產生微妙關係,台灣在民主進化的過程中,每四年舉辦一次總統大選,因此,台灣人民的選擇與意願所選出來的總統,必受到中共的關注與操控。在尊重人民的自由和人權的民主主義之下,維持現狀,積極外交,應該是大多數台灣人民的願望。最後關於「台灣的未來」何去何從,守護台灣海峽的和平,積極與中共之間在經濟與文化的交流,培養肩負未來,前途似景的年輕人勇敢地走向時代的尖端,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與世界先進國家交流,將台灣推向國際舞台,讓台灣更加繁榮昌盛,脈脈相傳。
《琉璃之境:光影交错下的历史回响》 作者:林微澜 出版社:鸿宇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5月 --- 内容简介: 《琉璃之境:光影交错下的历史回响》是一部跨越百年光阴,深植于历史褶皱与人性幽微之处的宏大叙事长篇小说。本书以虚构的东南沿海岛屿“琉璃洲”为核心舞台,通过三代人的命运起伏,描绘了一幅关于记忆、身份认同与时代变迁的复杂画卷。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家族史,而是一部关于“何为故土,何为归属”的深刻叩问。 第一部:雾锁长堤 故事始于二十世纪初叶,琉璃洲尚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渔业社会。主人公之一,年轻的船匠陈海升,继承了家族代代相传的航海技艺。他梦想着驶出被迷雾笼罩的海湾,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然而,外部世界的风云变幻,如同突如其来的台风,迅速席卷了这个宁静的岛屿。 本部分着重刻画了传统手工艺在工业化冲击下的挣扎。海升的父亲坚守着手工造船的古老规矩,认为机器生产的船只缺乏“魂灵”。海升则试图在传统与革新之间找到平衡,他秘密地向来往的商船学习新的船体结构设计。此时的琉璃洲,经济结构面临巨变,老牌的世家望族开始松动,新兴的贸易力量正在崛起。小说细腻地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前的无力和挣扎,特别是对于那些依靠土地和海洋为生的人们,每一次政策的倾斜、每一次价格的波动,都直接决定着他们的生死存亡。 同时,本篇引入了与当地文化冲突的元素。外来的宗教和思潮如同种子被播撒在土壤中,引发了本土社群内部关于信仰和传统的激烈争论。海升的青梅竹马,苏映雪,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子,开始质疑家族所信奉的祖训的合理性,她渴望用科学和理性来解释世界。他们之间爱情的张力,正映射着琉璃洲在传统与现代边缘的撕扯。 第二部:熔炉炼金 时间跳转至中叶,琉璃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各大势力角逐的战略要地。战火的阴影笼罩大地,物资匮乏,人心的向背成为比武器更重要的考量。陈海升已成为小有名气的造船厂主,他必须在“合作”与“抵抗”之间做出艰难抉择,以确保工人们的生计。 这一部分深入探讨了“异乡人”和“同路人”的主题。许多因战乱逃离故土的人涌入琉璃洲,他们带来了新的技术、新的语言,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小说通过描绘城市内部的贫民窟与富人区的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阶层固化下产生的底层互助与残酷倾轧。 苏映雪则投身于战后的重建工作,她利用所学知识,致力于改善岛上的公共卫生条件,但她的理想主义常常撞上现实的坚硬壁垒——官僚作风、腐败以及民众对变革的本能恐惧。她与海升的婚姻在理想与责任的重压下逐渐显现裂痕。小说在此处使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和书信往来,展现了身处动荡年代,知识分子如何艰难地保持其独立性和良知。 第三部:镜面折射 故事进入后半段,琉璃洲似乎迎来了经济上的腾飞,高楼拔地而起,港口吞吐量惊人。陈海升的孙辈,陈思远,一个在海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建筑设计师,带着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建设美好家园”的抱负回到了故乡。 思远雄心勃勃,他试图用玻璃幕墙和钢筋混凝土,构建一个崭新的、面向世界的琉璃洲。然而,他的理想主义与老一辈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产生了剧烈碰撞。城市改造中,老旧的街区被夷为平地,那些承载着家族记忆的石板路和老店铺消失殆尽。思远发现,他所“建设”的,是否真正属于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 本篇的核心冲突在于“记忆的数字化”与“物质的不可替代性”。思远爱上了一位专注于口述历史的学者,方静薇。静薇坚持认为,历史不应只存在于官方的档案和宏伟的建筑中,更应流淌在每一个老人的故事和每一处被遗忘的角落里。他们一同追寻陈海升和苏映雪留下的蛛丝马迹,试图拼凑出完整的人生图景。 小说的高潮部分,不是某一次政治上的风云突变,而是思远在翻修一座被废弃的旧灯塔时,发现的一批被尘封的航海日志和家书。这些泛黄的纸张,以最朴素的语言,揭示了前辈们在极端环境下所做的牺牲与选择,彻底颠覆了思远对“成功”和“进步”的线性理解。 主题探讨: 《琉璃之境》深入探讨了以下主题: 1. 时间的多重性: 历史不是单向流动的河流,而是多层次重叠的镜面。过去、现在、未来在琉璃洲的土地上互相折射、互相影响。 2. 身份的流变性: 岛民身份如何在外来文化、政治风向和经济浪潮中不断被重塑和定义。 3. 记忆的重量与轻盈: 人们如何处理沉重的历史创伤,以及如何选择性地继承那些塑造了今日自我的微小瞬间。 全书语言凝练,富有画面感,历史背景的考据极其扎实,确保了时代氛围的真实可信。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在宏大叙事背景下,个体生命所蕴含的复杂性与不屈的韧性。这是一部献给所有在故土与远方之间徘徊,寻求根源与意义的读者的作品。 --- (全书共计约1480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野口五十六 (Isoroku Noguchi)
 
  《經歷》
  1948年、出生於群馬縣富岡市。
  1969年、二松學舍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畢業。
  1971年、中華民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獎學金留學。
  1972年、選修李登輝教授的東南亞經濟課程。
  1973年、中華民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課程結業。
  1975年、在美國,創設台灣計算機的貿易公司。
  作爲台灣的開拓者,創建第一個世界品牌 "Aurora"。
  1985年、遇見中村天風的哲理。
  1990年、創設Teledex Inc、諮詢委員。         
  2023年、返回日本。旅居美國48年。 
  
  《著作、論文》 
  「毛澤東與劉少奇之路線鬥爭」中文論文(東亞研究所、1973年)
  「敦煌的印象」 孔柏基畫集、翻譯( Sunbridge社、1990年)
  「文明的大潮流」野島芳明、合著(日本教文社、1995年)
  「超古代巨石文明與太陽信仰」野島芳明、合著(日本教文社、1998年)
 
  「Recycle英中基礎會話」(Espritline社、2002年)
  「Recycle英中旅行會話」(Espritline社、2005年)
  「日本文化的潛力」野島芳明著企劃編輯(光明思想社、2008年)
  「内心重建」(幻冬舎、2012年)
  「天風式瑜伽與冥想的建議」(幻冬舎、2018年)
 
白石常介(Josuke Shiraishi)
 
  《經歷》
  ・1956年、出生於群馬縣。
  ・慶應義塾大學畢業。  
  ・進入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東京)。
  ・1991年、轉調台灣的勤業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台灣事務所,現爲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加盟事務所)。
  ・2012年5月、自上述會計師事務所退休
  ・2012年7月、擔任白石國際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總經理
  ・2012年~2015年、擔任台北市日本工商會 白皮書主編
  ・2015年~2018年、擔任乾杯股份有限公司 監察人
  歷任台灣群馬縣觀光大使、嬬戀村高麗菜大使等
 
  《著作》
  「進入台灣市場的企業指南」(1996年7月)稅務經理協會
  「進入台灣市場的企業手冊」(2000年11月)稅務經理協會
  「台灣商業的法務・會計・實務」(2003年9月)稅務經理協會
  「台灣的投資・會計・稅務」(2007年3月)稅務經理協會
  「專爲經營者所寫的台灣的投資・會計・稅務」(2011年1月)稅務經理協會
  「Cherrie與Sweetie日本酒的奇妙之旅・人生街道」(2013年11月)角川學藝出版
  「Cherrie與Sweetie爆笑高爾夫球比賽in台湾」(2014年9月)角川學藝術出版
  「短篇故事 各自旅行」(2015年8月)角川文化振興財團
  「短篇集 從葉縫中灑落的陽光」(2019年3月)
  「魅力十足的日本酒!」(2022年9月)Goma書房新社  等
 
譯者簡介
 
陳柏誠
 
  《學歷》
  ・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
  ・日本慶應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
 
  《譯作》
  譯有《OFF學》、《嶄露頭角的成功法則》、《研磨商業力》、《京瓷哲學》等書。
 
張菁砡
 
  《學歷》
  ・臺灣私立東吳大學 中國文學學士
  ・日本國立東北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 (博士候選人)
  ・致力於從事日台交流活動(教育/觀光/福祉等)
 
  《現職》
  ・臺灣華語/翻譯講師
  ・日本仙台市政府多文化共生.國際交流推進支援員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0648324
  • 叢書系列:米樂文學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