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達·杜利特爾(1886—1961):現代詩人
桃樂西·L.塞耶斯(1893—1957):推理小說傢
簡·艾倫·哈裏森(1850—1928):古典學學者、翻譯傢
愛琳·鮑爾(1889—1940):歷史學傢、廣播員、和平主義者
維吉尼亞·伍爾夫(1882—1941):作傢、齣版人
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一批女性宣告主動追求精神厚度與智識發展,史稱婦女運動的第一波浪潮。
作者探訪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裡區——現代歐洲思想先鋒地,發現有五位不尋常的女房客在世界大戰期間住在同一個社區,她們通過選擇一處住所,投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去愛、去生活。這一小小的發現意外掀開瞭一段壯闊的戰時女性私人史。通過挖掘大量史料、文學作品中的蛛絲馬跡,作者如實地還原瞭她們以不同的方式迴應女性生活和職業上的焦慮和挑戰,並完成最負盛名的代錶作的全過程。
這部群像傳記著力揭示女性書寫的力量,以及每個人如何擔當時代的書寫者——不需要花費、不存在門檻,再私人的寫作也具有公共意義。“書寫就是找迴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