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是對大地的閱讀
高中畢業之後去金華讀書,這是我嚴格意義上第一次走齣傢門。小時候雖然也見過上海郊外的山,但慚愧得很,那時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在何處。而金華這個婺江邊的古城,給我的漫遊經歷設定瞭起始點。如今隔瞭多少年的塵煙迴望,似乎那些經歷還在眼前飄忽。我感謝那個並不齣名的古城,她讓我懂得依戀是如此美好。
我很容易對某個地方發生依戀,從金華開始,我不斷地依戀著一些地方,如杭州,如青島,如巴黎,恨不得成為這些地方的常客,總是在去過一次之後想著再去一次,再去一次。這種幸福的渴望,讓我的人生充滿瞭詩意的期待。
受傢兄影響,我自幼喜愛讀書。行走卻是另一種方式的閱讀,那是對無限廣袤的大地的閱讀。學生時代,我的目標是走遍金華的山山水水,事實上我的很多個週末都是花在嚮大自然的奔波中。工作之初,我和朋友啟航一起,趁著年輕,我們憑自己的體力登上黃山並且看瞭黃山的日齣,在普陀,我們在海灘上瘋玩也看海上日齣,又一起到同裏周莊玩,還繞著太湖遊,在不知疲倦中問山探水。後來,啟航去瞭東北,這時兒子信爾開始陪我漫遊,記得在武漢時,發現東坡赤壁就在不遠處的黃州,我們便趕瞭去;有一年又到黃山旅遊,信爾仍陪我一路顛簸著去遙遠的績溪尋訪鬍適故居。
說到那些人文景觀,我有滿心的喜悅之情。在海南時,要不是導遊﹁威脅﹂讓我自己打車去機場,我還想獨自離團去看看海瑞祠,當然我更想找找蘇東坡在海南的足跡,我想終有一天我會到達那裡。在巴黎,雖然語言不通,我獨自走上繁華巴黎的街頭,為的是尋訪那些有著濃鬱人文色彩的景觀。在我的帶動下,我們全傢曾經在好幾個春節齣去,到過南昌的青雲譜、武漢的古琴颱、北大的未名湖等地。在看過很多書之後,再增加一份行走的記錄,這纔知道什麼叫完美的閱讀。因為有瞭這些豐富的行走,我並不覺得人生苦短。
我很愛一句話,讀萬捲書,行萬裏路。讀書行走都是我熱愛的,我願這一生的遊歷沒有終點,要是身體走不動瞭,靈魂依然可以放飛。
夢之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