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sploitable|白帽駭客新兵訓練營 (電子書)

Metasploitable|白帽駭客新兵訓練營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明照
图书标签:
  • Metasploit
  • 渗透测试
  • 漏洞利用
  • 安全
  • 白帽黑客
  • Kali Linux
  • 网络安全
  • 信息安全
  • CTF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透過實戰精進功力,強化資安觀念與攻防技巧

  Metasploitable2是一個以Linux為基礎的虛擬機器映像檔,可用來進行作業平臺、資料庫及網頁的漏洞滲透練習。本書將帶您利用Kali2虛擬機(滲透工作站)對Metasploitable2虛擬環境(靶機)進行駭客入侵實戰,幫助您從實作過程中,了解駭客如何利用系統漏洞發動攻擊,藉此加強滲透測試的功力,從而建立更加安全的環境。

  本書可以幫助您:
  .透過實例練習了解駭客如何入侵
  .藉由實作結果驗證理論
  .認識駭客攻擊系統的手法
  .了解如何撰寫滲透測試報告書
深入探索现代 Web 应用安全攻防艺术:从基础到实战的全面指南 本书旨在为网络安全爱好者、渗透测试人员以及希望提升代码安全意识的开发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高度实战化的 Web 应用安全攻防技术知识体系。我们聚焦于当前主流的 Web 框架、新兴技术栈所带来的安全挑战,并深入剖析黑客的思维模式与防御者的最佳实践。全书内容围绕“理解漏洞原理、掌握检测方法、实施有效防御”这一主线展开,力求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备极强的操作指导性。 --- 第一部分:现代 Web 架构安全基石与威胁模型构建 本部分将奠定读者对现代 Web 应用生态的深刻理解,这是有效进行安全评估的前提。我们将从宏观视角出发,解析当前企业级应用的主流技术选型,并据此构建精确的威胁模型。 第一章:微服务与容器化环境下的安全边界 随着业务的快速迭代,单体应用正逐步被解构为松耦合的微服务架构。本章将详细探讨这种架构带来的新型安全挑战。我们将解析服务网格(如 Istio、Linkerd)的通信安全机制,重点剖析 API 网关作为安全入口的配置陷阱。容器化技术(Docker、Kubernetes)是部署的基石,我们将深入研究容器镜像的供应链安全,从 Dockerfile 的最佳实践到运行时安全策略(如 Seccomp、AppArmor)的配置,确保容器逃逸的风险被最小化。特别关注 Kubernetes RBAC 的权限最小化原则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困难与解决方案。 第二章:现代前端技术栈的安全隐患与防御 现代前端已不再是简单的静态展示层。React、Vue、Angular 等主流框架在提供强大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攻击面。本章将侧重于客户端安全。我们将剖析跨站脚本(XSS)的演变,从传统的反射型到更隐蔽的 DOM XSS 和基于框架的存储型 XSS。内容安全策略(CSP)的深入配置与绕过技巧将作为重点讨论。此外,针对 Web Workers、Service Workers 等 Web API 的滥用与滥用,如何构建健壮的客户端数据隔离机制,也将提供详尽的案例分析。对前端数据流动的深入追踪,是发现业务逻辑漏洞的关键。 第三章:API 安全:从 RESTful 到 GraphQL 的全景扫描 API 已成为连接一切的“数字脉络”。本章将聚焦于 API 接口的安全。对于 RESTful API,我们将细致分析身份认证与授权机制的常见缺陷,例如 JWT 的密钥管理不当、OAuth 2.0 流程中的授权码/隐式流程混淆导致的劫持风险。随后,本书将花费大量篇幅探讨 GraphQL 的独特安全挑战,包括深度查询(Deep Query)导致的拒绝服务(DoS)风险、Schema 泄露下的信息收集,以及如何有效限制查询复杂度(Query Complexity Limiting)。我们还将探讨 gRPC 协议在微服务间的安全通信与数据校验问题。 --- 第二部分:核心 Web 漏洞的深度剖析与实战挖掘 本部分将回归 Web 安全的经典领域,但会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揭示这些传统漏洞在现代环境下的变种和更深层次的利用技巧。 第四章:注入攻击的进化与防御升级 SQL 注入(SQLi)依然是高危漏洞,但其攻击面已扩展至非关系型数据库(如 NoSQL 注入)。本章将详细讲解针对 MongoDB、Redis 等 NoSQL 数据库的特定注入技术,以及如何利用 ORM 框架(如 Hibernate、TypeORM)的设计缺陷来构造注入语句。此外,我们将探讨命令注入(OS Command Injection)在运行时环境(如 Node.js 的 `child_process` 模块、Python 的 `subprocess` 库)中被误用引发的严重后果,并给出输入清理与输出编码的最佳实践。 第五章:访问控制与业务逻辑缺陷的精细化测试 安全测试的真正难点往往在于业务逻辑。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跳出OWASP Top 10 的框架,去发现隐藏在业务流程中的高价值漏洞。这包括不安全的直接对象引用(IDOR)在分页、多租户系统中的变种,权限提升(Vertical/Horizontal Privilege Escalation)的场景模拟,以及支付、积分、库存等核心业务流程中的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攻击。我们将采用“用户故事”的方式,模拟真实攻击者,一步步推导出关键业务流程中的逻辑断点。 第六章:文件上传与反序列化攻击的深度利用 文件上传功能是 Web 应用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攻击入口之一。本章不仅涵盖传统的文件类型绕过(MIME Type、文件头检测),更深入探讨服务器端对上传文件的处理逻辑漏洞,例如利用图片 Exif 信息或利用 Web Shell 在特定服务器环境(如 IIS、Apache Tomcat)下的解析差异。在反序列化方面,我们将剖析 Java(Commons Collections、Spring)、PHP (Phar、SoapClient) 和 Python (Pickle) 中的反序列化链构造原理,并演示如何利用这些链在目标服务器上执行任意代码(RCE),强调输入校验和安全反序列化库的重要性。 --- 第三部分:高级渗透技术与防御体系构建 本部分将视角提升到更宏观的防御架构和高级攻击技术层面,旨在培养具备高级威胁感知能力的专业人员。 第七章:服务端请求伪造(SSRF)的横向移动 SSRF 漏洞在现代云原生环境中极具破坏力。本章将分析 SSRF 漏洞的形成原因,重点关注 URL 解析的漏洞、元数据服务(如 AWS EC2 Metadata Service、GCP Instance Metadata)的利用,以及如何通过 SSRF 探测内部网络和服务端口。我们将详尽解析如何利用 SSRF 攻击内部的微服务、数据库集群或管理界面,并提供基于白名单、网络隔离和请求归一化(Normalization)的纵深防御策略。 第八章:安全配置审计与基础设施即代码(IaC)的安全性 安全不再是应用层面的孤立工作。本章指导读者如何对基础设施层进行安全加固。我们将介绍针对常见 Web 服务器(Nginx、Apache)和中间件(Tomcat、Jetty)的安全基线配置,包括 HTTP 头部安全增强(HSTS、X-Content-Type-Options 等)的正确应用。对于使用 Terraform、Ansible 等工具进行基础设施部署的团队,本章将探讨如何在 IaC 模板中植入安全检查,实现“安全左移”,避免在部署后才发现配置错误。 第九章:防御者的武器库:自动化工具与响应机制 有效的防御需要速度和精度。本章侧重于如何集成自动化安全工具。我们将比较主流的 SAST(静态分析)、DAST(动态分析)和 IAST(交互式分析)工具的优缺点及其在 CI/CD 流水线中的最佳集成点。最后,本书将探讨事件响应的基础流程,如何在攻击发生时,通过日志分析、入侵检测系统(IDS/IPS)的告警,快速定位漏洞源头,并提供应急修复的步骤,确保业务的最小化停机时间。 ---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使读者不仅能够“发现”漏洞,更重要的是能够从设计伊始就“构建”安全,真正理解 Web 应用安全攻防的内在逻辑与演进趋势。本书的案例分析和实战步骤均基于公开的安全研究成果和业界最佳实践,旨在提供一个严谨且可复现的安全学习环境。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明照


  一位狂熱追求技術的資訊人,2010年以前將精力投注在軟體撰寫的技巧上,熟悉個人電腦硬體架構,能有效駕馭Assembly、C、Java、C#等程式語言,養過病毒、寫過防毒,開發過許多應用程式。

  2009年轉至目前機關任職,開啟資訊安全防護新視界,2010年取得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技術服務中心公務人員資安職能評量「Web應用程式安全」類證書。2012年奉派參加技術服務中心舉辦的資安事件現場稽核人員培訓,其實就是滲透測試技巧訓練,因為底子深厚,學習速度比別人快,從此由安全應用程式開發跨進系統滲透測試領域。

  目前主要職務:內部資通安全稽核、新進人員安全程式開發培訓、數位鑑識暨滲透測試團隊靈魂人物,自2013年中起即受任務指派方式對機關網站進行滲透測試,憑藉深厚的技術基礎及其獨特的思考模式,歷次滲透測試皆有不錯成績,甚至挖掘出專業廠商未發現的漏洞。現階段正致力於協助機關提升資訊系統安全防護能力。

  部落格:atic-tw.blogspot.tw

图书目录

第1章|劃定戰場
第2章|情資搜集
第3章|窺探敵營
第4章|後門進出
第5章|漏洞攻擊
第6章|暴力突圍
第7章|常見網站弱點
第8章|正面出擊
第9章|neXpose基本操作
第10章|自動掃描
第11章|成果報告
第12章|持續精進
第13章|實兵演練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3479758
  • EISBN:978986476186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92.1MB

图书试读



  會寫這本書是因為同事跟我說:「教滲透測試的書那麼多,但測試的標的在哪裡?」是的,別人的網站未經許可不能打,自己的網站又沒有那麼多弱點可以測試,而且測了也未必能確認弱點。

  本書希望達到:自學者可以架設練習的環境、教學者可以提供實習的平臺。如同練武需要木人樁,本書就是希望扮演滲透測試木人樁的角色,以網路上常見的教學框架(Metasploitable)做為練習目標,一步一步說明滲透測試作業的過程,如何透過端口掃描尋找攻擊的對象、藉由探測界定可能的弱點、探討弱點的利用腳本及使用方法,使初學者了解滲透技巧的連貫性。

  依據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政府機關(構)資通安全責任等級分級作業規定」,A級機關每年辦理一次滲透測試、B級機關每兩年辦理一次滲透測試,可看出政府對資安的重視,相信資安人員的價值亦將水漲船高。

  《網站滲透測試實務入門》、《Kali Linux滲透測試工具》、《Kali Linux滲透測試工具》等書,但這些書旨在提供滲透測試各階段對應工具的使用,所有的指令語法都在筆者自行架設機器上測試,稍嫌流於片段,本書即為補前述書籍之不足。以教學的角度來看,《網站滲透測試實務入門》、《Kali Linux滲透測試工具》第二版與本書可視為套書組合,希望個人微薄的付出,能為滲透測試領域略盡棉薄之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講,我對這種標榜「新兵訓練營」的書籍通常抱持著一半期待一半懷疑的態度。畢竟網路上免費資源這麼多,要花錢買電子書,當然希望能獲得的是經過系統化整理、且有獨到見解的內容。而這本書在幾個關鍵的攻擊向量的介紹上,真的讓我大為驚豔。它沒有滿足於列出工具名稱,而是深入剖析了每個步驟背後的原理,像是為何會觸發特定的漏洞,以及在實際環境中防禦者會如何應對。這種深度探討,讓讀者不僅學會了「怎麼做」,更重要的是理解了「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尤其欣賞它在描述常見的網路服務弱點時,那種將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敘事手法,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反而有種抽絲剝繭的快感。對於想從「會用工具」晉升到「理解工具」層次的學習者來說,這種紮實的內涵是極為寶貴的。

评分

我必須說,這本教材最讓我感到物超所值的地方,在於它對於「防禦思維」的建立很有幫助。許多入門級的資安書籍只會著重於攻擊面的展示,但真正的資安人才,必須具備攻防兼備的視野。這本書雖然聚焦在實戰操作,但它巧妙地在攻擊流程的介紹後,穿插了許多「如何檢查」、「如何修補」的觀念提示。這不是厚重的防禦章節,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引導,讓讀者在學習如何入侵的同時,自然而然地開始思考系統的脆弱點,進而建立起更全面的安全意識。對於希望未來能從事紅隊或藍隊工作的夥伴來說,這種思維模式的啟蒙,遠比單純記憶幾條指令來得有價值。

评分

哇,這本《Metasploitable|白帽駭客新兵訓練營 (電子書)》的封面設計就讓人眼睛一亮,那種帶點神秘又專業的視覺風格,一看就知道內容肯定不含糊。我最近剛開始接觸資安領域,本來還擔心會不會有太多艱澀的理論,讀起來會像在啃教科書一樣枯燥。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文比例抓得非常得宜,光是翻閱目錄就感受到一股實戰的氣息,感覺它更像是一本武功秘笈,而不是單純的說明書。特別是書中一些關於環境建置的章節,描述得非常詳盡,對於像我這種初學者來說,能夠一步步跟著操作,親手搭建起自己的實驗室,那種成就感真的是無可取代的。這種實作導向的教學方式,比純粹看文字敘述有效率太多了,讓人可以直接上手、驗證理論,而不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空談。整體而言,光從外觀和結構就能感受到作者在編排上的用心良苦,絕對是為想要「動手做」的讀者量身打造的精品。

评分

這本電子書在閱讀體驗上做得相當出色。身為一個重度依賴平板閱讀的讀者,電子書的流暢度、字體縮放的適應性,以及圖片的清晰度,都是我非常在意的點。這本書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穩定,無論是在光線強弱的環境下,或是切換到夜間模式時,文字的銳利度都維持得很好,沒有出現模糊或排版錯亂的問題。更棒的是,它的內容組織架構非常邏輯化,章節之間的銜接自然流暢,讓人很難中途停下來休息,總會忍不住想「再看一小段」。這種高度的沉浸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作者精準的用詞和簡潔的表達方式,避免了不必要的術語堆砌,讓讀者能專注於學習的目標本身,而不是被複雜的語法卡住。

评分

從一個資深科技愛好者的角度來看,這本電子書展現了相當高的專業水準與在地化的努力。它並沒有直接照搬國外教材的翻譯腔,而是用台灣讀者非常熟悉的語彙和脈絡來闡述技術概念,這大大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在探討一些特定的網路架構或常見的企業環境模擬時,都能感受到作者對本地實際運營情況的了解。這種「貼近地面」的內容,確保了書中所學的知識能夠在我們日常接觸到的系統中得到驗證和應用,而不是停留在虛無縹緲的學術討論中。整體來說,這是一本兼具深度、廣度與高度實用性的教材,對於想在資訊安全領域打下堅實基礎的人來說,絕對是值得投資的一本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