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二版) (電子書)

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二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淩性傑
圖書標籤:
  • 高雄
  • 文青
  • 慢活
  • 旅行
  • 散步
  • 路綫
  • 景點
  • 美食
  • 文化
  •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散步碼頭吹風看海,品嚐美味小吃,享受在地慢活情調。
咖啡酒吧X在地美食X風格書店X藝文景點

  高雄是一座適閤慢行與慢活的城市。

  你可以搭船齣海,沿著藍色公路飽覽海洋城市的碧海藍天;
  你可以騎單車或散步,細細品味鹽埕巷弄的慢活情調,
  輕鬆恣意品嚐沿途小吃,再找傢咖啡店消磨閒適的午後時光;
  你可以跳上輕軌,到棧貳庫欣賞開闊海景,在百年倉庫改建的文創區感受人文氣息;
  你可以在造型新穎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觀賞錶演,順道拜訪老店密度最高的鳳山一帶……

  2020年,高雄這個名字正好滿一百年。身為高雄人的淩性傑,本著分享故鄉美好事物的想法,與四位青年作傢一起完成的《慢行高雄》,以創作者的眼光書寫高雄的文化與歷史,規劃15條輕鬆遊逛路線,刻意挑選具有文化意義的場景,包括文學館、美術館、絕美圖書館、文青咖啡館、獨立書店、藝術特區、錶演場館、百年古蹟,還有風格獨特的在地美食,皆是捷運或輕軌可達。跟著文青玩高雄,放慢腳步、打開感官,你會重新認識高雄。

本書特色

  1. 15條輕鬆遊晃路線,方便規劃行程:01藍色公路 02美麗島與中央公園03文化中心與三多商圈04輕軌沿線05老左營06三塊厝與六閤夜市07河堤社區與瑞豐夜市08大東文化藝術中心與黃埔新村09鳳山與衛武營10美術館11橋頭糖廠12鹽埕街道13愛河14西子灣與哈瑪星15旗津

  2. 好吃好玩一網打盡:文青必去的咖啡館、獨立書店、美術館、高雄總圖、高雄文學館、風格小店,還有超過100傢在地人推薦美食,提供最新店傢資訊。

  3.兼具文學感與實用性:每條路線的主文敘述此路線的精彩之處,包含人文歷史地理生態特色,也介紹沿途好吃好逛的店傢與景點,最後以書信記錄旅行當下的體會與感動,一部兼具文學感與實用性的高雄深度旅遊之作。

  3.在地作傢推薦私房美食:邀請10位齣身高雄的作傢,王聰威、言叔夏、林達陽、孫梓評、徐嘉澤、淩明玉、陳雋弘、楊佳嫻、潘弘輝、騷夏,推薦最愛的美食與在地人纔知道的私房店傢。
 
走讀古都的慢時光:深度漫遊京都的靜謐與風雅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本專為熱愛文化底蘊、追求深度體驗的旅人所設計的京都慢行指南。我們深知,真正的京都之美,不在於走馬看花的打卡,而在於融入巷弄、聆聽歷史迴響的寧靜時光。不同於一般旅遊書的匆忙行程規劃,本書聚焦於「慢」的哲學,帶領讀者用最悠閒的步調,細細品味這座韆年古都的靜謐、藝術與生活美學。 我們精選瞭多條主題式路線,每一條路線都經過精心策劃,不僅涵蓋瞭世界遺產級的經典名所,更深入探訪瞭隱藏在尋常巷弄間,鮮為人知卻充滿魅力的職人小店、靜謐的禪修寺院,以及充滿文藝氣息的獨立書店與咖啡館。這些路線設計考量瞭步行、搭乘在地交通工具的舒適度,確保讀者能夠真正「走」進京都的肌理,而非僅僅「路過」。 一、 禪意與庭園的深度對話 京都,是禪宗美學的集大成者。本書將帶領讀者超越龍安寺石庭的錶象,進入更深層次的禪思空間。 路線範例:東山禪意迴廊 這條路線從哲學之道(或稱思索之道)起始,但我們不急於趕往銀閣寺。我們將在早晨的微光中,細細體會這條小徑兩旁櫻花樹與苔蘚的層次感。接著,我們將探訪幾座鮮少被觀光客佔據的臨濟宗寺院,例如妙心寺的支院,它們擁有著極緻簡約的枯山水庭園。 在參訪過程中,本書將提供詳盡的庭園解讀指南。我們將講解「藉景」的藝術如何運用,以及不同材質的沙石、苔蘚、岩石所蘊含的宇宙觀。例如,在觀察一處「枯山水」時,如何從耙痕中讀取水流的意象,如何從一塊孤石的位置,感知其在空間中的重量與意義。我們將介紹禪宗「一期一會」的精神,提醒讀者珍惜當下與眼前景色的每一次相遇。 我們還會推薦幾處提供「半日抄經」或「座禪體驗」的寺院。這些體驗將是旅途中真正的洗滌心靈的儀式,讓遊客暫時放下外界的喧囂,與內在進行對話。 二、 職人精神與器物美學的追尋 京都的工藝精神代代相傳,本書特別闢齣專章,深入探討京都傳統工藝的脈絡,並引領讀者進入職人的工作室。 路線範例:西陣織與京燒的韆年匠心 從熱鬧的錦市場轉入幽靜的西陣地區,這裡曾是平安京貴族服飾的供應中心。我們不會隻停留在展示間,而是嘗試聯繫那些仍在傢族經營的織物工坊。書中將介紹如何識別高品質的西陣織紋樣,並介紹其背後蘊含的歷史典故(例如,某種紋樣曾是特定武士傢族的傢徽)。 在京燒(清水燒)的探訪中,我們將區分不同流派的風格,如華麗的錦光山與樸素的仁清風格。我們將引導讀者去理解,一個茶碗的釉色、手感和重量,如何影響到飲茶時的感受。我們建議讀者在造訪窯場時,除瞭購買成品,更應當與工匠交流,瞭解他們在麵對現代化衝擊下,如何堅守傳統技藝的堅持與睏境。 此外,本書也關注現代的「新職人」。我們收錄瞭幾間由年輕世代接手,並賦予傳統工藝新生命的選物店,他們將傳統材質應用於現代設計,展現瞭京都美學的生命力。 三、 文學與歷史的無聲絮語 京都不僅是視覺的饗宴,更是文學與歷史氣息濃鬱的所在。本書的路線設計融入瞭大量與文化名人相關的場景,讓旅程成為一場跨越時空的閱讀體驗。 路線範例:鴨川畔的文學散步道 從下鴨神社周邊的靜謐,沿著鴨川西岸緩緩北上。我們將迴溯川端康成筆下《雪國》或榖崎潤一郎筆下那些瀰漫著頹美氣息的場景。本書會提供簡短的文學摘錄,讓讀者在特定的地點(例如,某座古老的橋樑或某個不起眼的茶屋旁),能夠對照書中的文字,感受文學作品的氛圍是如何凝結於此地的空氣中。 我們也會著重介紹舊時公傢(貴族)與武傢(武士)的居住區域差異。透過參觀大原地區或修學院離宮的建築風格,讀者可以從空間結構上理解日本社會的階級與美學取嚮。我們將介紹與這些歷史建築相關的複雜儀式感,讓遊客在欣賞其外觀的同時,也能體會其背後的社會規範。 四、 隱藏版美食地圖:京都的「一汁三菜」哲學 京都料理,即所謂的「京料理」,其精髓在於「旬」與「素材的本味」。本書避開瞭連鎖店與觀光客熱門餐廳,轉而推薦那些堅持傳統烹飪方式的傢庭式料亭和專門店。 美食體驗的深度解析: 精進料理的奧義: 在寺院周邊的素齋店,我們將介紹豆腐、湯葉(腐皮)如何被昇華為精緻的料理。這不僅僅是吃素,而是一種對食材的極緻尊重與發揮。 京漬物的風味地圖: 京漬物是京都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將引導讀者前往專門的漬物店,瞭解不同季節的蔬菜如何被醃漬,以及「韆枚漬」與「柴漬」在風味上的細微差別。 町傢咖啡館的午後時光: 那些由老舊町傢改建的咖啡館,不僅提供優質的手沖咖啡或抹茶,其空間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展演。我們將推薦幾處保留瞭傳統「坪庭」(天井開放的小庭院)的咖啡館,讓讀者在品味咖啡香的同時,也能感受日式空間的通透與禪意。 慢行哲學的實踐 本書的核心理念是「時間的延展」。我們建議讀者每天隻規劃一至兩個主要景點,將其餘時間留給「迷路」與「偶然的發現」。書中附有詳細的當地交通指引,包括如何高效利用巴士一日券、如何解讀京都複雜的公車路線圖,以及何時選擇步行是最優美的移動方式。 我們相信,當你放慢腳步,細心觀察一扇老舊木門上的銅扣、一處牆角苔蘚的濕潤度、一位老奶奶提著菜籃走過的身影時,京都那深藏不露的靈魂,纔會真正嚮你敞開。這本指南,是為瞭讓你與這座古老的城市,建立起更深刻、更個人化的連結。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淩性傑


  高雄人。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現任教於建國中學。曾獲颱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鞦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文學少年遊:蔣勳老師教我的事》、《男孩路》、《島語》、《海誓》、《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等。編著有《九歌一〇八年散文選》、《2018臺灣詩選》、《青春散文選》(吳岱穎閤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楊佳嫻閤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石曉楓閤編)、《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範宜如閤編)等。

尤尊毅

  人類學係畢業。書呆,求知心旺盛,目前最大願望是成為一名雜食者(Omnivores)。曾獲颱大文學獎、師大紅樓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翁禎翊

  1995年生,颱大法律輔修日文係畢業,現在就讀颱大法研所民法組。白天是法律係的助教,職業教民法;晚上告訴自己要持續寫點東西,努力當作傢。覺得愛不是隻有一種形式,遺憾與美麗往往是一體兩麵的同義詞。曾獲餘光中散文獎、林榮三文學獎等。作品入選《九歌108年度散文選》。經營文字帳號:@jhenyi.weng。

陳宗佑

  建中紅樓詩社,臺大哲學係畢,咖啡成癮。曾獲臺大文學獎、颱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周而復始地,我們甘願在重複中令時間走遠,隻因往復的形式如此近似永恆。

黃立元

  澎湖長岸人,臺大人類所畢業,加州大學聖塔剋魯茲分校人類學博士生。定居高雄、臺南兩城十年,臺北求學十年。曾獲颱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紅樓文學獎,作品入選《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試著在生活、書本與田野的間隙裡,摸索詩、民族誌與小說的輪廓。

圖書目錄

新版序
在高雄,過好日子  淩性傑  

ROUTE  01
麵嚮大海的時候——藍色公路與領事館、紅毛港文化園區
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古典玫瑰園/十八王公廟/紅毛港文化園區/高字塔鏇轉餐廳(小紅食堂)

ROUTE  02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從美麗島到中央公園
捷運美麗島站/不二緻果/三代春捲/étage15/高雄文學館/捷運中央公園站/城市光廊/大立百貨RF空中遊樂園/蔦屋書店/三韆/金城鴨肉
/高雄牛乳大王(中華店)/牛老大

ROUTE  03
尋找生活的氣味——文化中心與三多商圈
三餘書店/高雄市文化中心/步道咖啡Café Strada/左腳右腳/幕府壽司/芙悅軒湘粵料理/café自然醒/富錦饗小籠湯包光華店/三多商圈/呷百二(三多店)/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吳寶春(麥方)店/茉莉二手書店

ROUTE  04
讓今天屬於愛與光榮──輕軌沿線
MLD Reading(軟體園區站)/14剋咖啡店(高雄展覽館站)/玲波重慶小麵(高雄展覽館站)/海洋文化與流行音樂中心(光榮碼頭站/真愛碼頭站)/大港橋(駁二大義站)/禦澗章魚燒(駁二大義站)/棧貳庫(駁二蓬萊站)

ROUTE  05
跟隨時光的步履——老左營
蓮池潭風景區/左營孔廟/龍虎塔/海青王傢燒餅/菜市仔嬤左營汾陽餛飩與老左營汾陽餛飩/肉粽蛋餅/金華酥餅/見城館/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劉傢酸菜白肉鍋

ROUTE  06
走入父母的童年——三塊厝與六閤夜市
三鳳宮/三鳳中街/阿萬意麵/老周冷飲店/周記當歸鴨/三民街老麵攤/廖傢黑輪/施傢𩵚魠魚羹/濃厚舖青草茶/方記水餃酸辣湯/楊記肉圓刈包/高雄中學

ROUTE  07
新世紀的繁華新軸心——河堤社區與瑞豐夜市
河堤公園/金華粵菜館/明儀倉庫書店/越南西貢咖啡/帕莎蒂娜烘焙坊/瑞豐夜市

ROUTE  08
鳳山溪的時光旅行——從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到黃埔新村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李傢肉圓與瑞竹老店肉圓/東便門與東福橋/龍山寺/訓風砲颱/黃埔新村/吳記餅鋪/草地人豆花/倆伯羊肉/鳳山熱帶園藝實驗分所/林記肉包店/阿婆仔麵店

ROUTE  09
青春的老靈魂──鳳山與衛武營
衛武營都會公園與衛武營國傢藝術文化中心/清真寺/城內二手書店/黛西堂咖啡豆舖/江西傳藝外省麵/米格手作霜淇淋/中華觀光夜市/昱川素食燒烤/楊記餡餅粥/城隍廟/鳳儀書院/開漳聖王廟

ROUTE  10
迎風黃昏的溼地河岸──美術館單車行
高雄美術館/內惟埤文化園區/中都濕地公園/中都唐榮窯廠/光之塔/愛河之心/卡啡那

ROUTE  11
步伐行過時間──橋頭老街與糖廠
太成肉包/天成潤餅/黃傢肉燥飯/咖哩鮪魚羹/烤香腸/十鼓文化園區/颱糖販賣部/糖業博物館/白屋/雨豆樹劇場

ROUTE  12
吃生活的味道──鹽埕街巷
阿進米粉湯/郭傢肉粽/霞海城隍廟/文武聖殿/東美水果店/五十年杏仁茶/大摳胖三明治/阿囉哈滷味/李傢圓仔湯/姊妹老五早餐/三郎麵包廠/莎普羅糕餅舖/阿綿麻糬/Booking/女子水餃/駁二藝術特區/九記食糖水

ROUTE  13
沿著水岸的青春——愛河周邊
東京小城/馬祖蔥油餅/人生書局/書包大王/樺達奶茶/天池鼕瓜茶/五零年代咖啡/高雄電影館/玫瑰聖母聖殿主座教堂/高雄二二八和平公園/高雄女中/黑店/冰館/愛麵族/高雄市立音樂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南豐滷肉飯/陳老牌白糖粿/鼎軫堡/黑糖蜜/苓雅水餃大王/福記臭豆腐/好運吐司商行

ROUTE  14
擁有一顆不可告人的星星——西子灣與哈瑪星
山形屋書店/打狗鐵道故事館/丹丹漢堡西子灣店/哈瑪星代天宮/哈瑪星汕頭麵/阿木的店/書店喫茶一二三亭/丸浜霜淇淋店/萬全肉圓/禦典茶/阿雪小吃部/蘇阿嬤雞蛋酥/漁行大支佬黑輪/渡船頭海之冰/高雄大碗公剉冰/福泉雪花冰/武德殿/鼓山輪渡站與第一船渠景觀橋

ROUTE  15
故事像海潮一樣停靠——旗津
旗津輪渡站/旗津天後宮/正傢興手工蛋糕/旗後教會/旗津海水浴場/旗津海岸公園貝殼館/鬥六冰城/旗津國小/勞動女性紀念公園/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風車公園/旗後燈塔/旗後砲颱/星空隧道與馬雅各自行車道

作傢私房美食推薦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3598411
  • 規格:普通級 / 再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7.1MB

圖書試讀

新版序

  2020年,高雄這個名字正好滿一百年。不論是鳳邑、打狗或高雄,這些不同的稱呼方式帶來歷史與文化的重量,早已深深印在我的心裡。高雄這個詞彙與記憶相連結,總有陽光閃耀之感,普照大地和海洋。

  散步在高雄,我喜歡四處聞聞嗅嗅,記得那種好天晴日的模樣,也記得所有霧雨塵埃的氣息。生於斯,長於斯,童年的空間感知影響我後來認識世界的方式。進入雄中求學,我終於不覺得自己是個怪咖,南方紅樓帶給我最深刻的生命教養。青春年代騎著摩托車馳騁,我的身體被城市的光影銘刻,日後不管去到哪裡血液裡流動著的永遠是高雄的樣子。

  或許人到中年,就開始喜歡呼喊青春。近年來每次迴高雄小住,我習慣在臉書上分享吃食遊玩的狀態。那並非齣於想要炫耀,而是期待跟遠方的朋友略述近況,坦承某種過日子的態度。而這態度,必然隻會齣現於高雄,唯有此時、此地、此心,不可能是他方。偶爾重看傅天餘導演的《帶我去遠方》,心頭總還是頻頻震盪。這部電影在高雄取景拍攝,勾勒一座色彩繽紛的城市,以及渴望逃脫生活睏境的年少之心。劇中的主角人物各有各的侷限,且把現實磨難背負在身上。色盲女孩以她的看見、看不見,讓我逐漸接受這樣的道理,「每個人隻能看見他已經看見的」。遠方不可期,最好的生活往往隻在享受當下。或許唯有讓心靈舒放自由,當下就能同時映現遠方。

  為瞭更明白高雄的樣子,也為瞭更清楚看見美好生活的型態,2015年寒假我與四位熱愛寫作的學生一起展開美食散步之旅。我們首先設定14條慢行路線,用眼耳鼻舌身意尋訪美與樂,並且將自己的感官體驗記錄下來。居住在高雄市區的旅宿,我們每晚張羅豐厚的酒食,討論明天該往哪裡去。《慢行高雄》就是這樣匯集而成的。輕軌完工之後,慢行的方式又多瞭一種選擇。於是,在原有的規模上,《慢行高雄》增添一條新路線,並且更新瞭原有的路線資訊。

  與其說這是一本高雄旅遊導覽,不如說是在確認當下生活的態度。我們完成的,不過是將高雄讓人感到舒服的情境書寫齣來。刻意選擇瞭具有文化意義的場景、風格獨特的吃食,從尋常事物中凝聚對生活的想望。依照路線區分,我們定點探訪,在點與點之間一起慢慢移動,把吃喝玩樂當作是重要的人生功課。長期在異鄉工作的我,最近幾年迴返高雄時一再驚嘆,這的確是過好日子的地方。

  四位共同參與閤作書寫的夥伴,是建中紅樓齣身的優秀青年創作者。他們與高雄的因緣淺深不一,但喜愛這座海洋城市的心情卻毫無二緻。黃立元生於澎湖,童年在高雄生活,作品曾入選《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翁禎翊曾獲餘光中散文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他的散文作品裡有迷人的青春腔調,飽含對這個世界的善意。尤尊毅幼時常往來高雄,這裡是他的親人埋骨之所,本書中許多土地記憶在他筆下顯得格外溫潤多情。陳宗佑詩情早慧,十六歲便榮獲教育部文藝獎,他常以畫筆與相機捕捉遊蕩的瞬間,走逛時一直說好想就這樣居住在高雄。感謝他們的參與,用一種陌生的、年輕早熟的眼光提醒我(這自以為是的中年正太),輕盈地把地圖打開,望嚮未來。雖然彼此以師生相稱,我們的相處模式其實更接近於同儕,一起喝酒,分享食物,用一顆真心貼近城市的體溫。

  我最眷戀的城市圖像與生活狀態,都收存在《慢行高雄》裡瞭。但願這是一本祝福之書,祝福高雄可以迎嚮更好的未來,祝福喜愛慢行的讀者朋友享受悠然之樂。

  也要衷心感謝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文學館的鼎力支持,讓我能夠藉由書寫與更多人分享故鄉的種種美好。

用戶評價

评分

對於一個習慣自駕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人來說,交通的便利性往往是決定旅途品質的關鍵。高雄雖然發展成熟,但有些文藝氣息濃厚的區域,停車位簡直是噩夢。因此,如果這本指南能夠針對每一條路線,提供詳細的停車建議(例如:哪裡有收費較低的公有停車場)或者明確的公車/輕軌轉乘資訊,那它在我的「必備工具清單」上的分數就會飆升。我尤其關注「輕鬆遊晃」這幾個字,這代錶著路線的設計應該是經過計算的,步行距離不會過長,或者景點之間的銜接是邏輯清晰的。我可不想為瞭去一傢據說很棒的手作陶瓷店,結果在炎熱的夏天裡走瞭半小時纔到,最後滿頭大汗地拍瞭幾張照片就趕緊撤退。所以,我會仔細翻閱內頁的行程建議,看看有沒有考慮到季節變化和體力負擔。一本好的旅遊書,應該是替讀者設想好所有可能遇到的不便,並提前給齣解決方案,而不是隻負責「介紹美好」,卻不提「實踐睏難」。

评分

我對「二版」的期待,其實也包含對內容「在地化」程度的檢視。高雄是個不斷在變化的城市,新店開張、舊店歇業是常態。如果這本書在修訂時,有加入近兩年新興起的文創聚落或是網路社群熱議的新去處,那就太棒瞭。我對那種有點「反主流」的店傢特別有興趣,像是專賣老黑膠唱片的小店、或是隻在特定下午營業的烘焙坊,這些都是需要在地人纔知道的「暗號」。如果書中的介紹,能多帶一點對店傢經營理念的側寫,而非隻是單純地描述「這傢店的裝潢很漂亮」或「這杯咖啡很好喝」,我會覺得更有價值。例如,作者有沒有訪問那位堅持使用在地食材的老闆?或是那位從颱北迴到高雄重新創業的設計師?這種人文關懷的深度,纔是讓一本旅遊書超越一般攻略本的關鍵。我希望它能像是一本城市人物誌的縮影,透過這些路線,我能同時認識高雄的土地與人情。

评分

說實在的,現在市麵上的旅遊書多如牛毛,很多都隻是把網路上的資訊拼湊起來,排版做得花俏一點,內容卻空泛得可憐,讀完跟沒讀根本沒差。我買書,最在乎的就是實用性和「獨傢視角」。這本《慢行高雄》,它的「二版」字眼讓我稍微有點期待,代錶作者一定針對第一版的讀者迴饋做瞭調整和優化,這點很加分。我希望看到的是,作者是不是真的親自走過這些路線,並且在過程中記錄瞭許多不為人知的「地雷」或「陷阱」,例如哪條路下午太陽太大、哪間咖啡廳客滿率奇高需要預約。我對「文青帶路」這個概念非常感興趣,這意味著它選的點不會是那種觀光客標配的景點,而是可能是一些老舊建築的改造、特色選物店的集閤,或是某個特定時段纔有的市集。如果書中能附上一些手繪地圖或塗鴉,那更好瞭,那種親手繪製的痕跡,遠比製式的Google Map截圖來得有溫度,更能烘托齣「慢慢走,仔細看」的旅遊哲學。總之,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引發我對高雄產生更多好奇心和歸屬感的散文集。

评分

這本高雄的旅遊書,光看封麵那種清新、帶點文藝氣息的設計,就讓人忍不住想拿起手邊的咖啡,規畫一趟悠閒的港都之旅。我一直覺得,高雄這個城市,如果不慢下來,用一種「散步」的節奏去感受,是很難體會到它的韻味的。書名裡的「慢行」,就完美地抓住瞭重點,這不是那種趕場子、走馬看花的行程攻略,更像是一個懂在地生活的友人,拉著你的衣角,輕聲細語地跟你說:「嘿,來高雄,我們這樣走,最愜意。」我特別喜歡這種強調「路線」的編排方式,尤其是在高雄這樣一個地理範圍比較廣泛的城市,光是決定要去哪幾個點就夠傷腦筋瞭,如果還能順便提供「怎麼走最順」的邏輯,對我這種路癡來說,簡直是救贖。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隱藏版的巷弄美食或獨立書店名單,讓我的文青魂能得到充分的餵養,而不隻是去打卡那些大傢都知道的觀光景點。畢竟,真正的文青,追求的從來都不是人潮洶湧的地方,而是那些藏在轉角、需要仔細聆聽纔能發現的城市低語。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跳脫捷運站周邊的舒適圈,真正深入到鹽埕、駁二,甚至是更外圍那些充滿歷史底蘊的老街區,體驗一場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探索。

评分

從裝幀和印刷品質來看,一本旅遊書如果拿在手上閱讀時,紙張摸起來不夠紮實,或是照片色彩過於失真,都會大大影響閱讀體驗。高雄的陽光和海洋色調是它獨有的魅力,我希望這本書的攝影作品能夠準確地捕捉到那種飽和度高、充滿生命力的光影。而且,如果內頁的排版能維持一種「留白感」,不要把文字塞得太滿,這樣在旅途中,我纔能在旁邊空隙做筆記、貼上車票根,讓這本書真正成為我這次旅程的「專屬紀念品」。我不會隻是把它當作一次性消費的工具,而是希望它能成為我未來重訪高雄時,可以隨手翻閱、喚起美好迴憶的載體。所以,耐用度和視覺美感同樣重要,我期待它能達到兼具實用性與收藏價值的高標準。畢竟,好的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文藝的體現,而這本書的標題,已經許諾瞭這樣的氣質。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