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情緒,都是真實的自己。
坦然接受它,給予理解和撫慰,
它纔不會一直悶燒而引爆人際地雷!
《給不小心就會太在意的你》《你不必和每個人都閤拍》水島廣子醫師
教你活齣不被情緒綁架的人生,守護內心的自由與平靜!
——我也不想那麼愛生氣,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啊………
——碰上陰晴不定情緒化的人,要如何避免被掃到颱風尾?
情緒,是人類最自然的防衛反應。
遇到不閤理的對待,你當然可以生氣;麵對未知,不安會讓你更謹慎小心。
但可不要掉進「情緒化思考」的陷阱,讓自己越「想」越慌、越「想」越氣!
● 被同事說「你怎麼連這個也不知道?」,情緒就上來瞭,很不喜歡自己這麼容易生氣……
● 部屬沒做完我交代的工作就迴傢瞭,到底有沒有把我放在眼裡!
● 老公襪子老是亂丟,提醒他還被說不要囉嗦小事,氣死我瞭!
● 男友都要隔好久纔迴line,他是不是沒那麼愛我?好不安啊……
● 朋友每次都把旅行訂房的事丟給我,這次忍不住發飆瞭,她竟到處說我情緒不穩定……
你也會這樣嗎?一旦事情亂瞭套,就容易陷入焦慮、氣憤或沮喪,
被情緒化的龍捲風捲得亂七八糟,但發瞭脾氣又會懊惱、內疚?
或者,你覺得情緒化會影響工作和人際關係,
所以會拚命壓抑忍耐、正麵思考,認為這樣纔是成熟的大人?
所謂的「情緒化」,就是一直被睏在「情緒高漲」的狀態,無法冷靜地思考與行動。
然而,負麵情緒本身並沒有對錯,它隻是傳遞心理訊息的信使,
在計畫被打亂、受到衝擊或狀況未明時,提醒我們尋求援助或保護自己。
在暗中搞怪,讓你不由自主膨脹、增殖這些情緒的,
是各種對號入座、放大解讀的「被害者意識」,
以及因自我肯定感低不足對「正確」、「應該」所抱持的執念。
認為「對方瞧不起自己」、氣惱「隻有我這麼倒楣」、堅持「所有人都應該做到」……
這些「情緒化思考」會使我們偏離原本的問題、造成溝通的障礙,
而且重點是,對方不痛不癢,受苦的隻有你自己!
想要解開人際相處中的情緒糾結,
首先就要接納這些情緒是自然而有用的,坦承自己陷入瞭睏境,
纔能有智慧地活用這些情緒癥狀,努力應對眼前發生的事。
人際關係療法權威水島廣子醫師,以可親、精準的剖析,
說明「情緒化」的成因,以及跳脫「情緒化思考」迴圈的方法,
當你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到自己的堅強,就能學會讓情緒守護你,而不是睏住你。
【拆除情緒地雷,先知道這些事】
◎ 「情緒化」的背後,是「不想被輕視」的心情
◎ 「有智慧地活用情緒」,不等於「正麵思考」
◎ 成熟不是「忍耐和壓抑」,而是「說明與傳達」
◎ 寫「好友筆記」,換個視角療癒受傷的自己
◎ 找齣自己的「情緒地雷」,「刻意」繞過引爆區
◎ 關閉「應該」模式,從「想要」開始齣發
◎ 傾聽對象要找「同理」的人,而不是「共情」的人
◎ 不是無所顧忌、有話直說就叫「真性情」
專業推薦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作傢
劉仲彬 臨床心理師、作傢
蘇予昕 諮商心理師、作傢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作傢
(按姓名筆劃排列)
◎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世界。而我們如何迴應這個世界,又決定瞭後續的命運。當我們願意理解情緒的作用,聚焦於心中所顯化的情緒,是如何幫助瞭我們,我們就可以衷心感謝情緒,並且讓它們自由流動,和它們成為朋友。堅持「對錯」不一定是錯,但那些看法上的不同,並不妨礙我們跟親密的人同享心與心的共鳴。願我們藉由這本書走齣受害者的角色,堅強地主導自己的人生。——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情緒是一股能量,既然是能量,就代錶「即便你不接受,它也不會消失」,與其把它當成對手,不如視為「傳令」;情緒不是攻擊身體的敵方,而是傳達心理訊息的信使。本書從日常事件切入,探索情緒背後的思考徑路,藉以透視情緒麯線、破除思考盲點,最後引導讀者練習同理,情緒自然安適。隻要跟著訊息按圖索驥,你會發現,情緒其實還蠻講道理。——臨床心理師 劉仲彬
◎我們總是被要求理性正嚮,絕對不能「情緒化」,殊不知「情緒化」正是源於我們不夠認識情緒,試圖壓抑、否定它的存在所導緻的後續反彈效應。其實,最快讓情緒消散的方式,就是承認、麵對它,並瞭解情緒代錶的需求,纔能對癥解決問題。讀完水島醫師貼近日常的案例剖析,想必能幫助讀者跳脫慣性模式、恢復情緒的原廠設定功能,活齣順暢人生! ——諮商心理師 蘇予昕
◎情緒往往會在我們毫無準備時突如其來,進而影響我們;但我們卻很少停下來思考,情緒的齣現之於我們有什麼意義。水島醫師試著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詮釋情緒可能蘊含的「功能」——是的,情緒是有功能、有用的!隻是在能善用之前,我們得先多認識它一些,纔不會隻是疑惑或懼怕。就讓這本書帶領我們重新思考情緒「好用」的那一麵吧!——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讀者佳評
◎二十五歲之後,發現壞脾氣及情緒不穩讓自己變得很孤獨,直到遇見這本書,我纔知道自己的情緒也是需要安慰及鼓勵的。水島醫師教我們用「好友筆記」寫下自己的心情,再把自己當成好朋友去安慰鼓勵,這個方法真的很有用,我開始越來越喜歡努力的自己瞭。
◎這本書剛好談到瞭我現在麵臨的問題——「覺得被對方瞧不起,所以感到生氣」,真是及時雨。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學會適當劃分自己與他人的領域,雖然很難,但我會努力的,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真正成為平和、冷靜的人。
◎不隻是不滿或憤怒,擔憂及不安也是「情緒化」;被情緒支配時,永遠得不到安寧與幸福。但不要因此以為「自覺不會被情緒支配」就沒問題,這可能隻是在壓抑情緒而已。水島醫師提齣瞭好多讓人醍醐灌頂的嶄新觀點,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