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AWS雲端架構:雲端應用架構圖解輕鬆學 (電子書)

大話AWS雲端架構:雲端應用架構圖解輕鬆學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秉鴻
图书标签:
  • AWS
  • 雲端架構
  • 雲端應用
  • 架構圖解
  • 電子書
  • 雲端運算
  • DevOps
  • Serverless
  • 微服務
  • 技術學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掌握AWS雲端運算服務全架構‧搭上台灣重點發展的雲端產業列車!
 
  AI需求火爆的背後,是對於強大運算能力的渴求,以共享機房為基礎的雲端服務完美解決了AI的剛性需求。雲端服務付費模式的變化,讓傳統系統整合商的收費模式從買斷制演進到訂閱制,創造了新型商業模式-雲端代理商,造就了大量雲端人才缺口。
 
  有鑑於此,我們為想學習雲端架構的讀者,以平常生活輕鬆常見的對話形式,綜覽多種在AWS使用的架構。期勉讀者研讀後,能夠為公司提出雲端代理商的轉型商業模式,並能依照公司客戶的需求提供多種雲端解決方案。
 
  本書適合尚未導入雲端服務的企業、系統架構師、開發/運維工程師,以及剛入門雲端的新手。若你公司正準備導入雲端,但又不知道該如何提案或者是以何種架構進行導入,則本書將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本書特色
 
  ★沉浸式的故事情境搭配應用場景,快速瞭解雲端架構應用
  ★圖解方式說明雲端架構,並由淺至深進行架構演進
  ★書附AWS雲端認證小幫手,協助考取AWS雲端認證
  ★以簡單生活化的案例對應複雜的雲端技術名詞
好的,这是一份为您量身定制的图书简介,内容专注于介绍云计算的整体概念、核心技术与实战应用,但不涉及您提供的特定书名《大話AWS雲端架構:雲端應用架構圖解輕鬆學》中的任何具体AWS内容或架构图解方法。 --- 《未來已來:企業級雲端運算與數位轉型的實戰藍圖》 徹底掌握雲端架構的底層邏輯與前瞻視野 在數位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雲端運算早已不再是遙遠的技術詞彙,而是驅動企業創新、優化營運效率的關鍵引擎。然而,面對眾多技術名詞、複雜的部署模型以及快速迭代的服務生態,如何建立起清晰、穩固且具備前瞻性的雲端思維,成為每一位IT決策者與工程師的必修課題。 本書《未來已來:企業級雲端運算與數位轉型的實戰藍圖》,旨在為讀者建立起一套全面、中立且深入的雲端架構理解框架。我們不專注於單一供應商的特定操作細節,而是著重於剖析雲端技術的通用設計原則、跨平台架構的共通語言,以及如何將這些技術轉化為可量化商業價值的戰略路徑。 第一部:重新定義基礎——雲端運算的本質與戰略價值 本篇將帶領讀者抽離出特定廠商的具體介面,回歸雲端運算的核心價值主張。我們將深入探討從傳統機房(On-Premise)到公有雲、私有雲及混合雲的演進脈絡,解析雲端服務的三大典範 (IaaS, PaaS, SaaS) 的本質差異與適用場景。 核心內容涵蓋: 成本模型轉變: 從資本支出(CAPEX)到營運支出(OPEX)的財務思維重塑。如何精準預估與控制雲端資源的實際消耗,避免隱性成本。 彈性與擴展性: 探討資源池化(Resource Pooling)的原理,以及如何設計能夠應對數倍流量增長的架構,而非僅僅是增加硬體。 敏捷開發的催化劑: 雲端服務如何加速軟體開發生命週期(SDLC),從需求提出到生產部署的效率提升機制。 雲端治理的基石: 在擁抱彈性的同時,如何建立有效的資源管理、供應商鎖定風險規避(Vendor Lock-in Mitigation)的策略框架。 第二部:架構設計的通用語彙——跨平台的核心技術剖析 成功構建雲端架構,需要掌握一套超越單一雲平台限制的通用設計模式。本部分將聚焦於當今主流架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組件,並探討它們背後的設計哲學。 運算模型的多樣性: 深入分析虛擬機(VM)、容器(Containerization)技術(如Docker和Kubernetes的概念層面運作方式)以及無伺服器運算(Serverless Computing)的異同。重點講解不同模型在負載特性、啟動時間與資源隔離上的權衡考量。 儲存與資料服務的選型哲學: 解析區塊儲存、檔案儲存與物件儲存的底層差異,以及何時應選用關聯式資料庫、NoSQL資料庫或分散式快取系統。探討資料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與分區容錯性(Partition Tolerance)的CAP理論在實戰中的應用。 網路拓撲的抽象化: 講解雲端虛擬網路(VPC/VNet)的邏輯隔離、子網路規劃、路由策略,以及如何安全地連接地端機房(混合雲場景)。重點在於理解網路層的抽象與編程能力。 高可用性與災難復原(DR): 探討區域(Region)與可用區(Availability Zone)的設計理念,以及如何透過異地備援、主動/被動或主動/主動架構來確保業務連續性。 第三部:從開發到運營——現代化運維與安全保障 現代雲端架構的成功,仰賴於高度自動化和內建安全。本篇將深入探討如何實施 DevOps 理念,並在雲端環境中強化安全防禦深度。 基礎設施即程式碼(IaC)的實踐: 詳細闡述 IaC 的核心價值——可重複性、版本控制與透明化。探討如何使用通用工具的設計模式來描述基礎設施,從而實現環境的一鍵部署。 持續整合與持續部署(CI/CD)的自動化流水線: 構建一個高效能的交付流程,涵蓋自動化測試、安全掃描嵌入,以及藍綠部署(Blue/Green)和金絲雀發布(Canary Release)等高級部署策略的設計原則。 可觀測性(Observability)的建立: 超越傳統監控,探討日誌(Logging)、指標(Metrics)和追蹤(Tracing)三位一體如何幫助架構師快速診斷分散式系統中的複雜問題。 雲端安全框架: 詳解「責任意義界線」(Shared Responsibility Model)的劃分,以及如何實施零信任(Zero Trust) 模型。涵蓋身份與存取管理(IAM)的最小權限原則,以及資料加密在傳輸和靜態時的標準實踐。 第四部:駕馭變革——雲端策略與數位轉型實戰 最後,本書將視角拉高至企業戰略層面,指導讀者如何將技術藍圖轉化為具體的業務成果。 雲端採納的成熟度模型: 評估企業目前所處的雲端成熟階段,並制定個性化的遷移路線圖(如先從備份與開發環境上雲)。 微服務架構的權衡: 探討將單體應用(Monolith)拆分為微服務的挑戰與收益,特別是服務間通訊(Service Mesh)和分散式交易處理的複雜性。 資料驅動的決策: 如何利用雲端提供的巨量資料處理能力(Data Lakes/Warehouses)來支持即時商業智慧,並將分析結果反饋到應用層面,實現閉環優化。 本書的特色: 本書專注於原理、哲學與通用模式,避開了特定雲廠商API層級的細節,確保讀者所學知識具有長期的技術生命週期和廣泛的適用性。無論您是剛接觸雲端概念的 IT 經理,還是尋求架構升級的資深工程師,本書都將是您理解未來運算模式、制定企業雲端戰略的必備指南。掌握這些核心思維,您將能自信地應對任何雲端環境的挑戰。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秉鴻、周廷諺、李建德、何松穎
 
  雲育鏈資深講師群,超過十年的雲端服務使用經驗,集資訊業多元職業角色,架構師、開發工程師、DevOps管理員、資深系統運維管理員,並在中央大學、資策會、Tibame緯育、工研院、AI全智網等多處擔任講師,並協助多家企業開發新型態的多種雲端與區塊鏈資訊系統。
 
  現為雲育鏈雲端服務考證課講師、區塊鏈服務技術講師。學生人數遍佈AWS、GCP、Azure原廠、各大雲端代理商、金控、銀行等雲端技術部門。
 
  在雲端教育領域之卓越成就,使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邀請執行長李秉鴻、台灣大學資工系教授與AWS原廠等專業人員進行針對「雲端系統軟體與維運工程人員」勞動力市場供需及訓練計畫規劃討論。

图书目录

推薦序
前言
人物關係圖
人物角色介紹

第一單元 經典雲應用架構 
01 經典雲應用架構總覽

1.1 本地怎麼做,雲端就怎麼做 
1.2 人類世界與資訊世界是相似的,經典生活化商業案例 
1.3 本地經典應用架構
1.4 AWS經典應用架構 
1.5 雲育鏈的雲服務考題練習機器人 

02 IAM
2.1 AWS的root帳號 
2.2 root權限太大,必須實踐多用戶權限管理 
2.3 IAM服務的設計思維與核心名詞 
2.4 Policy的組成要件 
2.5 Policy的組織流程 
2.6 常見的應用情境 
2.7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2.8 IAM帳號管理歸納圖 
2.9 本章相關名詞 
2.10 本章小結 

03 VPC
3.1 一棟公寓大廈的核心組成 
3.2 經典網路環境組成
3.3 Virtual Private Cloud -AWS的網路環境組成 
3.4 VPC的四大類服務對接方式 
3.5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3.6 VPC整體架構圖 
3.7 本章相關名詞 
3.8 本章小結 

04 EC2
4.1 添購伺服器的流程
4.2 AWS的EC2虛擬主機服務 
4.3 在專案使用EC2時的應用考量 
4.4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4.5 EC2整體架構圖 
4.6 本章相關名詞 
4.7 本章小結 

05 S3
5.1 公司以往的資料共享方式 
5.2 S3的核心要件 
5.3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5.4 S3整體架構圖 
5.5 本章相關名詞 
5.6 本章小結 

06 RDS
6.1 客戶想要一個關聯式資料庫 
6.2 自建資料庫與選用RDS服務的差異 
6.3 RDS的高可用、備援與效能調校 
6.4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6.5 RDS整體架構圖 
6.6 本章相關名詞 
6.7 本章小結 

07 Route 53 
7.1 使用Route 53做域名註冊與流量分配
7.2 A Record、Alias與CName等三種常見的DNS格式 
7.3 Route 53的導流分發 
7.4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7.5 Route 53整體架構圖 
7.6 本章相關名詞 
7.7 本章小結 

08 CloudWatch 
8.1 CloudWatch-AWS的監控運維服務
8.2 CloudWatch與CloudWatch Logs
8.3 CloudWatch Agent的使用方式 
8.4 CloudWatch Logs的核心結構 
8.5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8.6 CloudWatch整體架構圖 
8.7 本章相關名詞 
8.8 本章小結

09 CloudTrail
9.1 雲端服務的操作行為監控- CloudTrail 
9.2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9.3 CloudTrail整體架構圖 
9.4 本章小結 

第二單元 高併發架構
10 高併發架構總覽 

10.1 在線用戶數量大幅成長 
10.2 生活化的應用案例-商品產業鏈 
10.3 經典的資訊化應用案例 
10.4 AWS雲端的漸進式解決方案 
10.5 CloudFront、ELB、Auto Scaling、SQS、ElastiCache、DynamoDB 

11 CloudFront
11.1 流量緩解的第一道關卡-CloudFront 
11.2 CloudFront的核心結構 
11.3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11.4 CloudFront整體架構圖 
11.5 本章相關名詞 
11.6 本章小結 

12 Elastic Load Balancer
12.1 系統內的流量負載分流- Elastic Load Balancer 
12.2 CloudFront與Elastic Load Balancer的差異 
12.3 Elastic Load Balancer的核心組件 
12.4 Elastic Load Balancer的健康檢查 
12.5 Elastic Load Balancer協助加解密 
12.6 傳統單機應用碰到Elastic Load Balancer 
12.7 容器虛擬技術的負載均衡思維-多機器內多個port多個應用作分流 
12.8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12.9 Elastic Load Balancer整體架構圖 
12.10 本章相關名詞 
12.11 本章小結 

13 Auto Scaling 
13.1 按流量變化,自動增減機器- Auto Scaling 
13.2 經典配置- ELB結合Auto Scaling 
13.3 EC2 Auto Scaling的核心概念 
13.4 增減機器的時機點控制- Scaling Policy 
13.5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13.6 Auto Scaling整體架構圖 
13.7 本章相關名詞 
13.8 本章小結 

14 SQS 
14.1 任務暫存器-SQS 
14.2 經典應用案例-工作便利貼 
14.3 SQS的核心架構 
14.4 每一個任務的Message容量限制 
14.5 SQS的兩種版本- Standard與FIFO 
14.6 消息不可見性,避免任務重複處理 
14.7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14.8 SQS整體架構圖 
14.9 本章相關名詞 
14.10 本章小結 

15 DynamoDB 
15.1 彈性資料結構的自動全受管數據庫- DynamoDB 
15.2 DynamoDB的核心組件 
15.3 DynamoDB的資料分散與排序方式- Partition Key與Sort Key
15.4 增強資料讀取效率的二級索引
15.5 DynamoDB按讀寫量來計費 
15.6 DynamoDB的兩大備份方案 
15.7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15.8 DynamoDB整體架構圖 
15.9 本章相關名詞 
15.10 本章小結 

16 ElastiCache 
16.1 短期記憶的最佳存放處-ElastiCache 
16.2 短期資料的經典儲存方式-記憶體共享 
16.3 兩種常見的緩存資料操作手法
16.4 ElastiCache的兩種底層引擎-Memcached與Redis 
16.5 Redis 
16.6 Memcached 
16.7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16.8 ElastiCache整體架構圖 
16.9 本章相關名詞 
16.10 本章小結 

第三單元 敏捷式架構
17 敏捷式架構總覽 

17.1 以往部署新功能需要停機,造成用戶流失
17.2 敏捷式開發方法論,縮短功能的開發部署週期 
17.3 對應到DevOps方法論,AWS也出了一系列工具 

18 CloudFormation
18.1 透過設定檔或程式碼,快速建置AWS環境CloudFormation 
18.2 視覺化設計架構與設定檔-CloudFormation Designer
18.3 CloudFormation的核心組件 
18.4 CloudFormation的收費方式 
18.5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18.6 CloudFormation整體架構圖 
18.7 本章相關名詞 
18.8 本章小結 

第四單元 手機應用架構
19 手機應用總覽

19.1 現代手機應用透過社群軟體做身份登入驗證,免註冊 
19.2 寄發通知與E-mail至手機應用內 
19.3 AWS提供了Cognito與SNS來完成這兩項任務 

20 Cognito 
20.1 以社群應用做身份驗證-Cognito 
20.2 Cognito驗證分成兩塊,身份與權限驗證 
20.3 Cognito整體架構圖 
20.4 本章相關名詞 
20.5 本章小結

21 SNS
21.1 推播通知用戶- SNS 
21.2 SNS的核心組件 
21.3 SNS與SQS結合打造消息重用系統 
21.4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21.5 SNS整體架構圖 
21.6 本章相關名詞 
21.7 本章小結 

第五單元 成本控管
22 成本控管總覽 
22.1 資訊部門雲端專業化 
22.2 雲服務的新商業模式-雲端代理商 
22.3 雲服務成本計算-Organization 

23 單帳號的成本控管
23.1 專案的雲服務成本估算工具 
23.2 雲端服務的三大收費方向 
23.3 雲端服務成本追蹤
23.4 雲端服務付費方案一覽 
23.5 單帳號成本管理架構圖 
23.6 本章相關名詞 
23.7 本章小結 

24 多帳號的權限與成本控管 
24.1 單帳號管理容易引發的情形 
24.2 多帳號管理有效解決單帳號的管理問題 
24.3 多帳號管理衍生出新的管理議題 
24.4 AWS推出了Organization服務進行整併 
24.5 問題整合對照表 
24.6 多帳號權限與成本管理架構圖.
24.7 本章相關名詞 
24.8 本章小結 

第六單元 大數據架構
25 大數據架構總覽 

25.1 大數據接收、操作與倉儲 
25.2 Kinesis、EMR、Redshift 

26 Kinesis、EMR與Redshift 
26.1 物聯網、大量感測器、巨量數據 
26.2 Kinesis 進行巨量數據搜集 
26.3 Elastic Map Reduce進行巨量數據操作 
26.4 整理後的大數據資料會轉存到S3或Redshift 
26.5 Redshift資料分析用的大數據資料倉儲 
26.6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26.7 大數據應用整體架構圖 
26.8 本章相關名詞 
26.9 本章小結 

第七單元 Serverless架構
27 Serverless架構總覽 

27.1 腳底按摩店的經營模式解析 
27.2 Serverless架構的運行生態 
27.3 Serverless架構在AWS上的Solution 
27.4 Serverless衍生的微服務架構 

28 API Gateway
28.1 大型資訊架構內,會包含多個資訊系統 
28.2 AWS提供API Gateway當整合性接口 
28.3 API Gateway整體架構圖 
28.4 本章相關名詞 
28.5 本章小結

29 Lambda
29.1 新型軟體虛擬化技術-容器
29.2 AWS版本的容器運算方案-Lambda
29.3 Lambda的核心結構 
29.4 Lambda計費方案 
29.5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29.6 Lambda整體架構圖 
29.7 本章相關名詞 
29.8 本章小結 

第八單元 混合雲架構
30 混合雲的快速一覽
30.1 本地機房與雲端資源混合使用,保留架構彈性 
30.2 Multi-Site解決方案 
30.3 考題解析與思路延伸 
30.4 混合雲整體架構圖
30.5 本章相關名詞 
30.6 本章小結 

31 尾聲
32 經典架構圖一覽
33 高併發架構圖一覽
34 DevOps架構圖一覽
35 Serverless架構圖一覽
36 名詞索引表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34513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70.8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對於一個常年在做系統整合的IT人來說,雲端架構圖的複雜度簡直是噩夢,尤其是那些VPC、Subnet、Gateway這些名詞,光是記下來就花了不少腦力。我常常覺得,光是看懂別人的架構圖就飽了,更別提自己設計了。這本電子書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它的圖解設計非常「直觀」。它不是那種只會用標準符號亂堆砌的圖,而是會用非常簡潔、乾淨的方式去呈現服務之間的關係,而且每個圖都有對應的文字說明,不會讓讀者陷入「圖文分離」的困境。我花了好一番時間對照著書裡的圖,試著在腦海中模擬資料流動的路徑,感覺比看那些標準的AWS架構圖要容易理解得多。這種將視覺化和文字說明完美結合的編排方式,讓我這個「視覺導向」的學習者感到非常受用。我認為光是這部分的教學質量,就值回票價了,畢竟在雲端領域,視覺化溝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评分

這本電子書的排版設計,老實說,在市面上眾多技術書籍中算是相當有記憶點的。我平時習慣在平板上看書,很多電子書的圖片載入速度或是字體適應性都很差,常常需要手動縮放調整,看久了眼睛很酸。但這本在電子書格式的優化上做得不錯,字體大小和行距調整起來很流暢,特別是那些用來解釋架構流程的圖示,色彩對比度和清晰度都很到位。重點是,它似乎很懂得台灣讀者的閱讀習慣,不會把重點藏在太小的角落,該強調的地方就大剌剌地呈現出來,讓人一目瞭然。這種對閱讀體驗的重視,其實間接反映了作者在內容編排上的用心。我特別注意到它在某些章節的銜接處理,不是生硬地從A跳到B,而是用一些生活化的比喻來做過渡,這讓我在理解那些抽象的網路概念時,心理上的抗拒感小了很多。雖然我還沒深入到後半段的進階應用,但僅從前半段的基礎鋪陳來看,作者的功力絕對是深厚的,畢竟要讓一個對技術有「距離感」的人感到親近,是非常不容易的。

评分

這本電子書在選材上,似乎非常貼合當前市場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新潮」而忽略了「實用」。我發現它在介紹基礎服務時,並沒有急著跳到最新的、大家都在討論的AI或Serverless服務,而是很紮實地從傳統的運算、儲存和網路基礎開始建立認知。這對我來說非常關鍵,因為很多現有的企業系統遷移上雲,還是需要穩固的IaaS基礎。作者很有耐心地把這些「磚塊」一塊塊堆疊起來,讓我對AWS的整體生態系有了更紮實的理解,而不是只會零散地知道幾個服務的功能。這種由基石往上建構的教學方式,建立起來的知識結構會比較穩固。雖然電子書的特性讓我無法在書頁旁做太多筆記(不像紙本書方便畫重點),但我已經習慣隨時暫停下來,去AWS Console上實際操作一下書中提到的概念,這種邊看邊練的節奏,讓學習曲線變得更平緩了。總體來說,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完全沒有灌水感。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面上談AWS的書一大堆,很多內容都顯得過於學術化或是直接翻譯國外的文檔,讀起來非常拗口,常常需要搭配Google才能理解幾個關鍵詞的意思。然而,這本《大話AWS雲端架構》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它比較像是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學長,坐在你旁邊,用他自己的經驗跟你「聊」雲端架構。這種語氣的轉換,讓原本枯燥的技術文件,瞬間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我尤其喜歡它在解釋為何要選擇某種架構模式時,會帶出一些實際應用場景的考量,而不是單純地羅列服務名稱。這種「為什麼」的探討,對於我們在實際專案中做決策時,是非常有幫助的。它不只是教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讓你理解背後的設計哲學。雖然我還在努力吸收中,但光是這種「實戰經驗分享」的味道,就比單純的技術手冊要實用一百倍。希望後面的章節也能保持這種水準,讓我少走點彎路。

评分

哎呀,最近這本《大話AWS雲端架構》電子書真是讓我耳目一新,雖然內容沒看完,但光是翻閱的感覺就跟以往看的技術書很不一樣。坦白說,我這人對密密麻麻的技術文字常常看到眼睛脫窗,尤其是涉及雲端架構這種聽起來就很「硬」的主題,常常覺得學不下去。但這本的排版風格,怎麼說呢,就是很「親切」。它不像那種冷冰冰的官方文件,裡面的圖解做得相當用心,光看圖就能大概抓到那個邏輯脈絡,這對我這種非科班出身,但又需要了解雲端基礎架構的專案經理來說,簡直是救星。我特別欣賞它在介紹複雜概念時,那種「白話文」的處理方式,不會一開始就丟一堆術語把你嚇跑。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讓我對原本覺得高不可攀的雲端世界,突然有了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雖然我還在摸索階段,還沒辦法像書裡說的那麼得心應手,但光是這種閱讀的舒適度,就已經讓我願意花時間把它啃完。畢竟,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能把複雜的東西講得讓人聽得懂,本身就是一種本事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