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所有外文系學生與譯者的【超激實用商務翻譯】!
★囊括豐富的商務翻譯資料、聯合國文件,精選多方案例!
★注釋、分析、點評和修改實用性強的商務翻譯,讓讀者瞭解商務翻譯中常見的重點、難點、陷阱及處理方法!
★提供了參考譯文,每單元後面所附的短文則是對詞語用法、翻譯背景知識、翻譯經驗和技巧等的專題論述!
★文章短小精悍、提綱挈領,讓讀者一目瞭然!
適合所有外文系學生與譯者的【超激實用商務翻譯】!
★囊括豐富的商務翻譯資料、聯合國文件,精選多方案例!
★注釋、分析、點評和修改實用性強的商務翻譯,讓讀者瞭解商務翻譯中常見的重點、難點、陷阱及處理方法!
★提供了參考譯文,每單元後面所附的短文則是對詞語用法、翻譯背景知識、翻譯經驗和技巧等的專題論述!
★文章短小精悍、提綱挈領,讓讀者一目瞭然!
趙興民,1988年起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中文翻譯科工作,現為高級譯審。著有《聯合國文件翻譯》、《聯合國文件翻譯案例講評》等。
蔡力堅,長期從事翻譯工作,1989年至2015年在聯合國祕書處任職,先後擔任協理翻譯、翻譯、譯審、編輯組長、規劃專員、高級譯審。著有《英漢實意翻譯》、《翻譯研修實用指南》等,2016年2月起在美國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任教。
叢書總序
前言
上篇 英譯漢
第1單元 The Great Thaw
短文 翻譯的準備
第2單元 Iron Lady
短文 人名的翻譯
第3單元 The Future of NATO
短文 慎用成語
第4單元 Fixing Finance
短文 finance一詞的多種含義
第5單元 The Yuan Joins the SDR
短文 留意文內邏輯關係
第6單元 Speech at a Welcoming Ceremony
短文 不同文本的語言風格
第7單元 Speech at a Signing Ceremony
短文 自動翻譯的長處和短處
第8單元 Queensland Gas Company (1)
短文 怎樣理解科學、技術、工程術語
第9單元 Queensland Gas Company (2)
短文 礦業翻譯參考資料
第10單元 Development of Millmerran Coal Deposits
短文 多種譯法如何選擇
第11單元 Tronox Corporate Information
短文 數字的處理
第12單元 TiO2 Pigment Markets
短文 譯文裡能否使用外文字母?
第13單元 Letter of Intent
短文 on和basis組成的介詞短語
第14單元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
短文 長句的翻譯:主幹和枝葉
第15單元 The Regulations Annexed to ADN
短文 協定名稱的翻譯
第16單元 OSIsoft’s PI System
短文 infrastructure的翻譯
第17單元 E-consumers
短文 翻譯的靈活餘地
第18單元 ICT Skills in the Workplace
短文 如何翻譯英文縮寫
第19單元 Local Government Financial Equalization
短文 瑞典的county和municipality
第20單元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短文 equity的多樣譯法
第21單元 Investment Policy Reviews
短文 聯合國文件是有用的翻譯參考資源
第22單元 Financialization of Commodity Markets
短文 accountability的翻譯
第23單元 Boosting Investment in Productive Capacities for Trade
短文 聯合國術語資料庫
第24單元 「Profit-Investment-Export Nexus」
短文 從empathy與sympathy的翻譯說起
第25單元 Industrial Policy Redux
短文 譯文的檢查、審改、反饋
下篇 漢譯英
第1單元 人民幣國際化願景
短文 漢譯英的要求
第2單元 商業銀行的國際化人才
短文 翻譯切忌死摳字面
第3單元 銀行年度報告
短文 注重在意義上忠實於原文
第4單元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短文 中文特色:詞組並列
第5單元 亞投行如何盈利和管控風險?(1)
短文 「可持續發展」的翻譯
第6單元 亞投行如何盈利和管控風險?(2)
短文 翻譯中的語域問題
第7單元 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信貸狀況(1)
短文 翻譯中概念的確切性
第8單元 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信貸狀況(2)
短文 部分常見房地產術語及用法
第9單元 金融業與金融市場
短文 注意中英文結構特點的差異
第10單元 工程機械出口
短文 出口量和出口額
第11單元 區域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環境保護
短文 「處理」與「關係」的翻譯
第12單元 中瑞自貿協定
短文 擺脫原文語言形式的枷鎖
第13單元 公司發展規劃
短文 翻譯是重新創作
第14單元 從優秀到卓越
短文 增字減字小議
第15單元 何為中國黃金儲備的適度規模?
短文 including的用法
第16單元 經濟穩成長
短文 避免重複
第17單元 農林水事務支出
短文 動詞與名詞
第18單元 機械進出口
短文 「建設」的翻譯
第19單元 發展跨國併購及建立策略聯盟的能力
短文 再談概念的確切性
第20單元 人壽保險
短文 話語重點
第21單元 改革開放
短文 「小康」的翻譯
第22單元 什麼是建倉、持倉、平倉?(1)
短文 「莊家」與「做市商」小議
第23單元 什麼是建倉、持倉、平倉?(2)
短文 部分常見股市術語及用法
第24單元 什麼樣的證券公司能夠贏得未來?(1)
短文 部分常見金融術語及用法
第25單元 什麼樣的證券公司能夠贏得未來?(2)
短文 商務翻譯結語及建議
參考資料
前言
本書側重於商務類文件的翻譯。材料來自多方面,有的是學生做過的練習,有的是實際商務翻譯資料,有的選自聯合國文件。文本類型包括公司介紹、商務講話、投資協議、財務資料等。部分材料在使用時作了適當調整,隱去了真實人名和公司名。透過對譯文的注釋、分析、點評和修改,本書欲說明商務翻譯中常見的難點、陷阱、處理辦法以及經驗教訓。每個單元還附有一篇短文,講詞語用法、背景知識、翻譯經驗等。本書面向的讀者是正在做商務翻譯或對商務翻譯感興趣的學生、翻譯從業人員以及翻譯教學研究人員。
本書分為上篇和下篇兩部分。上篇為英譯漢,下篇為漢譯英,各有25個單元。上篇由趙興民編寫,下篇由蔡力堅編寫,兩人最後通審了整個書稿。上篇頭三個單元的原文為一般文本,方便讀者在處理商務文本之前有一個熱身過程。讀者可將本書每個單元的原文當作練習材料使用,試譯原文之後再看注釋和點評以及參考譯文,效果會更好。
做好商務翻譯需要具備一些基本條件,譬如熟練掌握中外兩種語言,掌握基本的經濟、貿易、金融、會計知識,對涉獵和研究其他專業領域有濃厚興趣,有足夠的責任心和認真精神,能夠熟練使用電腦和網路等。就大多數非文學的實用文本來說,翻譯的基本要求是一樣的,都涉及如何準確、完整、通順地傳達原文想表達的訊息或意思。這樣的要求說起來並不深奧,但要真正轉化為翻譯能力,則須在借鑑他人的經驗和智慧的同時,進行大量的翻譯實踐。
作者衷心感謝下列老師、同事、朋友:蒙特雷高級翻譯學院教授、叢書主編葉子南老師自始至終給予作者耐心指導和鼓勵,審閱書稿並提出了許多寶貴修改意見;出版社編輯時常來信鼓勵,並為本書的出版提供了及時、周到的支持;聯合國中文翻譯部門前輩劉鐵柱先生一直關心此書的寫作,並毫無保留地分享他的經驗和智慧;從外語學院畢業的翻譯碩士高雪瑩女士做了大量審讀、校對工作,參與了一些單元的編寫,為本書的完成做出了特別的貢獻。還有許多未提到姓名的朋友和同學以及參加翻譯練習的學生給作者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幫助,作者也謹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兩位作者也特別感謝各自家人的大力支持,他們表現出了最大的耐心和理解。最後,本書難免存在錯誤或缺點,誠懇歡迎廣大讀者朋友來信批評、指正、交流。
作者
身為一個在跨國企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資深譯者,我對「準確」這兩個字已經有了非常複雜的體會。在台灣的職場環境裡,我們面對的客戶文化和歐美日都有極大的不同,翻譯的要求往往是「既要像外國話,又不能完全不像台灣人說的話」,這是一種非常微妙的平衡。因此,我希望這本《商務翻譯》能在「文化適應性」上多著墨。光是處理「敬語」和「稱謂」系統,就足以讓翻譯人員頭痛不已。例如,如何將日文或德文中那種嚴苛的層級關係,用最自然且不失專業的方式轉化到中文語境中,同時又不讓收件方覺得翻譯者不夠了解當地文化。如果書中能提供「動態等效」的實戰案例,而非僅是靜態的詞彙對應,我會給予極高的評價。畢竟,商務往來的情感鋪墊與權力關係的體現,有時比技術名詞的正確性更為關鍵,這決定了商業協商的成敗。
评分我個人對這類書籍的評價標準,除了內容的深度外,還非常注重其「學術嚴謹度與可引用性」。好的翻譯論著,應該能提供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不是空泛的經驗分享。我最怕看到那種翻譯範例充斥著「個人感覺」和「我覺得這樣比較好」的論述。我更傾向於看到作者引用國際公認的翻譯理論框架,然後將這些理論「在地化」到台灣的商務情境中去解讀和應用。例如,當探討術語管理時,是基於電腦輔助翻譯(CAT)工具的最佳實踐,還是基於跨語言術語資料庫的建立模式?這些技術細節的深入程度,是區分入門書籍和專業參考書的關鍵。如果作者能附上豐富的參考文獻列表,顯示其研究的廣度與深度,我會更願意將它推薦給我的後輩,甚至當作大學翻譯研究所的參考教材。畢竟,要成為一個能引領業界的翻譯人才,理論支撐絕對不可少。
评分坦白說,最近台灣市場上的翻譯書籍,感覺越來越偏向速成和技巧導向,強調如何在短時間內「學會」某種翻譯技能,但往往忽略了翻譯背後深厚的語言學基礎和文化素養累積。我希望能從這本書裡找到一股清流,真正探討的是翻譯的「深度」。舉例來說,好的商務翻譯,需要的不是背誦多少商業術語,而是對「語篇功能」的掌握。今天老闆要一份用來爭取客戶的提案書,跟一份用來內部彙報風險的報告,語氣和用詞的選擇是天差地遠的。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處理這種「功能對等」與「形式對等」之間的張力。如果書中能深入剖析不同商業文類(例如商業信函、招標書、年報)在目的論(Skopos Theory)下的翻譯策略差異,那將會非常有啟發性。另外,我對「評」這個環節特別感興趣,作者是否會提供一套標準化的、可操作的商務翻譯審校清單?畢竟,翻譯成品交出去之前,自我檢查與修正的步驟,往往決定了最終的專業度。這種強調「自我校準機制」的論述,對所有從業人員來說,都是提升專業水準的關鍵。
评分這本翻譯書的封面設計真的很有質感,選色沉穩,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嚴謹的學術作品,而不是那種譁眾取寵的商業翻譯指南。光是看那個書名——「商務翻譯:譯·注·評」——就讓人感受到作者的用心。特別是「譯、注、評」這三個字,精準地點出了翻譯工作不只是文字轉換,更包含了對原文脈絡的理解、專業術語的考證,以及最終成果的批判性檢視。我個人在處理一些金融或法律文件時,最頭痛的就是如何精確拿捏語氣和專業性,市面上很多書都只停留在基礎的「對等性」討論,但真正的高手都知道,翻譯的價值在於「解決問題」,而不僅是「完成任務」。我期待這本書能在實務操作層面提供一些深度見解,例如面對中英合約中常見的「模糊表達」時,究竟該如何拿捏翻譯的力度與邊界,或者在撰寫翻譯說明(譯注)時,有哪些標準的格式和禁忌。如果能提供一些跨文化溝通中,因商業習慣差異導致的翻譯陷阱與案例分析,那就更棒了。總之,光是從裝幀和書名來看,這絕對是值得放上辦公室書架,時常翻閱的工具書,而不是那種看過一次就束之高閣的理論大部頭。
评分收到這本書的電子版後,最先吸引我的是它在章節劃分上的邏輯性。感覺作者不是單純地羅列知識點,而是建構了一個完整的「商務翻譯流程模型」。我以前參加過的幾次研討會中,幾位業界前輩都強調,翻譯的盲點往往出在「資訊銜接」上,也就是從「理解原文的商業意圖」到「產出符合目標市場慣例的譯文」這段路徑不夠清晰。如果這本書能把這條路徑圖畫得非常清楚,例如從「案源分析」到「術語庫建立」再到「最終潤飾」,每一個階段的關鍵考量點都攤開來討論,那它就超越了一般的翻譯技巧手冊。特別是電子書的便利性,我希望在工作時遇到突發狀況,能快速地用關鍵字搜尋到相關的處理原則。對於筆譯(B2B文件)和口譯(商務會議)之間的差異,如果能有專門的章節來區隔論述,針對性地給出策略,我會認為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極高。總之,我期待它能成為我工具箱裡最可靠的那把瑞士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