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骨骼圖鑑:從鴕鳥到麻雀,收錄145種珍貴鳥類標示! (電子書)

鳥類骨骼圖鑑:從鴕鳥到麻雀,收錄145種珍貴鳥類標示!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川上和人
圖書標籤:
  • 鳥類
  • 骨骼
  • 圖鑒
  • 動物學
  • 生物學
  • 科普
  • 電子書
  • 鳥類學
  • 解剖學
  • 珍稀鳥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鳥的身體就像一盒巧剋力。
你永遠不知道打開後裡麵會是什麼。
 
  骨字旁加個豊寫作「體」。骨頭加上豐富(豊)的肉,就成瞭身體;從身體去除掉肉,則會成為骨頭。這個傑齣的文字,成功掌握瞭脊椎動物的結構。
 
  包含人類在內的脊椎動物都是由骨骼支撐而活著。假如沒有骨骼,哪怕想站也沒法子。少瞭骨骼,大力水手蔔派救不瞭奧莉薇,湯姆.剋魯斯無法飛簷走壁,隻會徒剩躺在沙發上看電影的不起眼能耐。這種沙發馬鈴薯(couch potato)的慵懶生活也不是不好,但再怎麼說骨骼都是舉足輕重。
 
  在四億多年前,當我們祖先還待在海裡的那陣子,體內就已經形成骨頭瞭。據信當時進化齣的骨頭,是用來當成鈣元素的儲藏庫,其後纔漸漸有瞭支撐身體的能耐。
 
  正因為骨骼撐起身體,魚類纔能朝兩生類發展,以至於邁嚮陸地。後來羊膜動物齣現,進化一路寫下新頁,爬蟲類發展齣瞭恐龍,恐龍發展齣瞭鳥類。脊椎動物之所以得以踏遍世界的各個角落,骨骼正是最大功臣。
 
  而說到鳥類的特徵,自然就是能在空中飛翔。由羽毛組成的翅膀,使牠們能夠飛行。在現生動物之列,唯獨鳥類擁有羽毛這項獨特的器官。
 
  也有人會說,鳥的特徵就是那美麗的羽毛外衣。藍色的白腹琉璃、紅色的日本歌鴝、奢侈地披掛彩色的八色鳥,那多彩多姿的奧妙色彩,都是由羽毛妝點而成。
 
  如同前述,生物是從遙遠祖先的身上繼承瞭骨頭,無論水滴魚、青蛙,甚至美國的傳說生物多佛惡魔,全部都有著骨頭。在這一點上,骨頭算是脊椎動物普遍擁有的器官。另一方麵,羽毛卻是僅鳥獨有。我們甚至可以說,鳥之所以像鳥,就是因為有著羽毛這項特徵。
 
  這樣說起來,談到鳥就會想到羽毛。拜此所賜,鳥兒總是隻有外觀備受矚目。過去我自己確實曾在各式各樣的場閤,談論過羽毛讓翅膀進化的奧妙和魅力。但在鳥類圖鑑裡頭,卻總是隻有外觀受到關注,人們根本忘瞭裡頭還有骨骼。
 
  不過,小學的老師跟李奧納多.達文西都曾說過,不能從錶麵判斷事物。羽毛、肌肉和內臟等,說穿瞭都是易逝之物。隻要還活著,代謝就會使形狀產生日日年年的改變;死去後則會受到分解,轉瞬間消失殆盡,實在短暫又無常。
 
  然而骨頭可就不同瞭。骨頭一旦成形,便是堅實牢固、穩定至極。哪管軟組織會逐漸腐爛,骨頭就算過瞭1億年、2億年,也能夠依然如故。
 
  想要認識鳥類,聚焦於鳥所獨有的羽毛這項特徵,將是一條捷徑。不過,關注「骨頭」這項其他脊椎動物亦共同擁有的平凡素材,從普遍中尋齣鳥之所以為鳥的因素,也是一種不錯的見地。
 
  所以說,希望大傢能在此暫且忘掉鳥兒那脆弱至極而不穩定的外觀,將焦點放在骨頭上。骨頭是由磷酸鈣所組成的器官,負責支撐鳥兒的身體。這一點其他脊椎動物也是一樣。但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是,鳥必須在空中飛翔。
 
  在地麵生活的動物,大可逍遙自在地坐擁堅實的骨骼。畢竟地麵會幫忙撐住一切,隻要別碰到陷阱,就算有些許重量,也不會往下陷落。不容易骨摺的牢靠骨骼,對生存想必相當有利。
 
  不過,鳥兒就沒辦法這樣瞭。鳥的骨頭必須兼顧相互矛盾的兩樣目的:撐住身體的穩固性,以及飛行所需的輕盈性。為此,鳥兒纔一路進化齣瞭運動員型的骨骼,能夠維持住運動所需最小限度的結構,同時去蕪存菁直到極限。一言以蔽之,鳥的骨頭盡在「機能美」。
  
  這本書是專門介紹鳥類骨骼的標本圖鑑,收錄145種完整組裝的鳥類骨架,同時附上姿勢相近的活體照片供讀者比對。
鳥類羽飾的秘密:一場關於色彩、結構與生存的視覺盛宴 內容概要: 本書並非聚焦於鳥類的骨骼構造,而是將目光完全投嚮瞭鳥類最引人注目的外部特徵——羽毛。我們深入探討瞭鳥類羽飾的復雜性、多樣性及其在生態係統中的關鍵作用。從最基礎的羽毛結構到令人眼花繚亂的色彩化學,再到不同物種間獨一無二的展示行為,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揭示瞭鳥類羽毛是如何成為進化的傑作。 第一章:羽毛的生物學基礎與進化曆程 本章首先界定瞭羽毛的生物學起源,追溯其與爬行動物鱗片之間的同源關係。我們將詳盡解析單枝羽、輪廓羽、絨羽以及覆蓋羽的微觀結構——從羽軸到羽枝,再到鈎狀小羽枝之間的精密交織係統,正是這種結構賦予瞭羽毛輕盈、堅固和防水的特性。 我們探討瞭羽毛形成過程中的角蛋白生物閤成,以及胚胎發育中羽毛囊的信號傳導機製。更重要的是,本書將深入解析羽毛在鳥類進化樹上的關鍵節點,討論最早期的原始羽毛(Protofeathers)如何從保溫和感覺器官,逐步演化為適應飛行和炫耀的復雜結構。這裏將展示古生物學證據,描繪從恐龍到現代鳥類形態的過渡階段。 第二章:色彩的魔術:結構色與色素的交響麯 鳥類的色彩是自然界中最引人注目的現象之一,本書將細緻區分兩種主要的著色機製:色素沉著(Pigmentation)和結構色(Structural Coloration)。 色素部分: 我們將詳細剖析決定紅色、黃色和橙色的類鬍蘿蔔素,以及決定黑色和棕色的真黑色素。讀者將瞭解到,鳥類自身無法閤成這些色素,它們必須通過食物攝取轉化,這直接揭示瞭鳥類棲息地和覓食策略與其顔色錶達之間的生態聯係。此外,我們還將討論鳥類如何利用卟啉類色素産生獨特的綠色和紫色調。 結構色部分: 這是本書的重點之一。我們將進入微觀世界,探索那些閃爍著金屬光澤和虹彩效果的羽毛是如何産生的。不同於色素吸收特定波長光綫,結構色依賴於羽毛錶麵納米級彆的角蛋白和空氣的周期性排列,這些微結構像棱鏡一樣摺射、乾涉和衍射光綫。我們將分析不同鳥類(如蜂鳥的喉羽、孔雀的尾羽)中存在的不同類型的光子晶體結構,以及這些結構如何産生對觀察者角度敏感的動態色彩變化。通過高分辨率顯微照片和光譜分析圖,直觀地展示這些復雜的物理光學現象。 第三章:羽飾與生存:從僞裝到性選擇的壓力 羽毛的作用遠超美觀,它是鳥類生存策略的核心組成部分。本章分為兩個主要部分,闡述羽飾在環境適應和繁殖競爭中的雙重角色。 僞裝與反光(Crypsis and Camouflage): 我們考察瞭各種適應性著色策略。從生活在雪地中的北極鳥類如何保持全年或季節性雪白的羽毛(如雷鳥),到熱帶雨林中依賴碎斑紋和背景匹配的林棲鳥類。本書將引入“破壞性著色”(Disruptive Coloration)的概念,分析條紋和斑點如何模糊鳥類的身體輪廓,以逃避捕食者。 性選擇與信號傳遞(Sexual Selection and Signaling): 鳥類世界中,雄性為瞭吸引配偶而進化齣的誇張羽飾是性選擇壓力的最有力證明。我們將深入研究炫耀性羽飾(如天堂鳥的飄帶、極樂鳥復雜的舞蹈披肩)的成本效益分析。高成本的羽飾往往是“誠實信號”(Honest Signals),錶明攜帶者具有優異的基因和健康狀況。我們還將討論求偶展示(Courtship Displays)中,羽毛的動態展示(如扇動、抖動、摩擦發聲)如何與靜態顔色共同作用,構建復雜的求偶敘事。 第四章:羽毛的功能性:飛行、防禦與感覺 除瞭視覺信號,羽毛在物理功能上的設計同樣精妙。 空氣動力學大師: 飛行羽(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的結構如何實現推力和升力。我們將分析飛羽前緣的鋸齒結構(特彆是貓頭鷹的消音邊緣)如何優化氣流,實現靜音飛行,以及不同種類的翼形(如信天翁的窄長翼與鷹的寬大翼)如何適應其特定的覓食環境。 防水與隔熱: 探討絨羽和覆羽如何通過其密集的結構和鳥類塗抹的油脂,形成高效的“羽衣”,實現防水和維持核心體溫。我們將比較生活在寒冷地區和熱帶地區的鳥類在絨羽厚度上的差異。 觸覺與感受: 識彆那些不那麼顯眼的特化羽毛,如“觸須”(Bristles),它們通常位於鳥喙周圍或眼睛上方,充當敏感的感覺器官,幫助定位昆蟲或保護眼睛,這展示瞭羽毛在非視覺感官領域的應用。 第五章:人類文化中的鳥羽:從裝飾到科學的視角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時間綫拉迴到人類文明。我們審視瞭曆史上人類對鳥羽的利用與崇拜,從古代祭祀中象徵神權和力量的羽飾,到歐洲曆史上的帽子文化(Millinery),以及對珍稀鳥類羽毛的過度獵殺如何直接導緻物種滅絕(如渡渡鳥、某些北美鸚鵡)。 最後,我們將聚焦於現代科學如何利用對鳥羽的研究成果。這包括仿生學對輕質、高強度材料的設計啓發,以及在航空工程和材料科學中對結構色模擬的研究。通過對鳥類羽毛的細緻解剖和功能分析,本書旨在提供一個超越簡單物種圖鑒的深度體驗,揭示自然界中這一最為精巧的生物結構所蘊含的無盡智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川上和人(Kawakami Kazuto)
 
  森林綜閤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投身小笠原群島鳥類進化及保育研究。喜歡起司口味的Karl玉米棒。喜歡Lumonde口味的Bourbon餅乾。喜歡姓史塔森的傑森。不過,如果要選一輩子吃Karl還是花生,會想選後者。可以用大啤酒杯裝著花生豪邁喝下。著有《鳥肉以上、鳥學未満。》(岩波書店)、《そもそも島に進化あり》(技術評論社)、《鳥類學傢的世界冒險劇場:從鳥糞到外太空,從暗光鳥到恐龍,沒看過這樣的鳥類學!》(漫遊者文化)等書。
 
攝影者簡介
 
中村利和(Nakamura Toshikazu)
 
  生於神奈川縣。攝影師。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攝影學係畢業後,曾任攝影助理,其後自由接案。高中時受朋友影響開始觀察鳥類,其後主要聚焦於貼近生活的野鳥,紀錄著牠們的自然神情與舉止。對「光」很執著,總想用心拍齣感覺得到「光」的照片。2017年透過青菁社齣版攝影集《BIRD CALL》。

圖書目錄

鳥是骨頭做的……2
鳥是半隻恐龍……4
無名指這麼長就沒辦法拿來塗藥瞭……6
本書使用方法、範例……8
各部位骨頭名稱……9
解讀骨頭……10

鴕鳥目………14
鶴鴕目………15
雞形目………16
雁形目………21
鷉形目………37
鴿形目………40
潛鳥目………45
企鵝目………47
鸌形目………48
鰹鳥目………53
鵜形目………56
鶴形目………69
鴇形目………78
鵑形目………80
夜鷹目………81
雨燕目………82
鴴形目………84
鷹形目………99
鴞形目………109
犀鳥目………114
佛法僧目……115
鴷形目………118
隼形目………122
鸚形目………125
雀形目
黃鸝科………127
伯勞科………128
鴉科…………129
山雀科………132
百靈科………134
燕科…………135
鵯科…………136
樹鶯科………138
鶯科…………140
繡眼科………141
葦鶯科………143
連雀科………144
椋鳥科………145
鶲科…………146
麻雀科………152
鶺鴒科………153
雀科…………155
鵐科…………160

成為骨骸為何故……162
詞彙解說……164
主要參考文獻……165
種名索引……166

傲骨專欄
一鳥一骨各不相同……21
骨骨有差異……67
摺瞭骨頭又殞命……126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115753
  • EISBN:978986511744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4.4MB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說實話,現在網路上免費的鳥類資料多如牛毛,但要找到一本係統化、經過專業整理的骨骼圖鑑,簡直是鳳毛麟角。我過去為瞭弄懂某些特定鳥類的肩胛骨或跗骨的構造,常常在學術期刊和分散的網路資源裡東拼西湊,費時費力效果還不彰。這本《鳥類骨骼圖鑑》能一次性提供145種標示,光是這個「量」就已經非常吸引人。身為一個業餘的鳥類愛好者,我最在意的就是圖鑑的「實用性」和「準確度」。我希望它不僅僅是冰冷的標本照片,而是能結閤生態學的觀點,解釋為什麼某種猛禽的龍骨突會特別發達,或者為什麼涉禽的腿骨會如此修長。如果這電子書的互動性夠好,例如可以放大細節、甚至有3D模型展示就更完美瞭,不過就算隻有高品質的平麵圖,我相信對於建立我腦中的鳥類骨骼資料庫,也會是極大的幫助。這種專門性的書籍,絕對是書架上不能少的一塊拼圖。

评分

我對於這本「鳥類骨骼圖鑑」的期待,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對「珍貴」二字的敏感度。收錄145種鳥類標示,這錶示內容的廣度和稀有性是經過篩選的。通常這類專業圖鑑的製作成本非常高,光是骨骼標本的取得、清潔、以及後續的繪圖或攝影精修,就已經是天文數字。因此,它的定價如果閤理,我會毫不猶豫地入手。我希望電子書的格式是通用的,並且具備良好的搜尋功能,讓我能夠快速定位到特定鳥種的骨骼細節。我常常在想,那些在天空自由翱翔的生命,其力量的源頭究竟藏在哪裡?這本書或許就能給我答案。它不隻是一本給鳥類學傢看的書,更應該是一本給所有熱愛自然、渴望瞭解生命結構極限的颱灣讀者所準備的視覺饗宴與知識殿堂,期待能帶給我視覺和認知上的雙重震撼。

评分

這本《鳥類骨骼圖鑑》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睛一亮,那種古典又帶點科學嚴謹的風格,很對我的胃口。我平常就很喜歡在野外觀察鳥類,拍拍照,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就是無法真正瞭解牠們輕盈飛翔背後的結構奧秘。看到這本號稱收錄瞭145種鳥類骨骼標示,就覺得這簡直是為我這種入門級愛鳥人士量身打造的寶典。雖然我還沒翻開內頁,但光是從這個標題和簡介,就能感受到編輯團隊在資料搜集上的用心,畢竟要蒐集這麼多不同科屬的骨骼標本並進行精確繪製或攝影,絕對是個浩大的工程。我特別期待看到像鴕鳥那種不會飛的巨鳥,跟麻雀這類小型鳴禽在骨骼結構上的巨大差異,這不僅是物種演化的體現,更能讓人從根本上理解鳥類適應環境的驚人智慧。希望這電子書的排版能夠清晰明瞭,圖文並茂,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領略骨骼學的奧妙,未來再去觀察鳥類時,能多一層對其力學結構的認識,讓賞鳥體驗更加立體和深刻。

评分

老實說,數位齣版品相較於實體書,在圖鑑類的書籍上,我常常會抱持著一點疑慮,主要是擔心印刷解析度跟實體紙張的觸感無法完美呈現細膩的骨骼結構。不過,既然是電子書,它的優勢就在於便攜性,我可以用平闆或手機隨時隨地打開查閱。這對於經常需要到不同地點進行田野觀察的我來說,實在太方便瞭。我更關心的是,這145種鳥類是否涵蓋瞭颱灣常見的代錶性物種?例如,從低海拔的麻雀、斑鳩,到高海拔的雉科鳥類,或者各種水鳥。如果它能提供跨物種的骨骼比較分析,例如比較牠們的胸骨形態對飛行效率的影響,那就達到「圖鑑」的最高境界瞭。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一本靜態的資料庫,而是能引導讀者思考鳥類如何透過骨骼的微調,來適應截然不同的棲地和生活方式,這纔是知識的價值所在。

评分

最近颱灣這幾年,賞鳥風氣越來越盛行,從北到南的濕地公園、山林步道,都能看到拿著單筒望遠鏡的同好。但很多時候,我們觀察的都停留在「顏色、叫聲、行為模式」,對於鳥類「硬體設備」的瞭解相對薄弱。我一直覺得,要真正欣賞鳥類的精妙,就必須深入到骨骼層麵。想像一下,當你看到一隻燕鷗在空中盤鏇時,如果能聯想到牠翅膀上那些輕量化卻又堅韌的骨骼,那種震撼感絕對是無可取代的。這本圖鑑的命名非常直白,直指核心——「骨骼圖鑑」,這種不拐彎抹角的做法,讓人感到非常信賴。我期待裡麵的解說能用比較淺顯的詞彙,將拉丁文的解剖學名稱轉化成大傢都能懂的語言,讓這本厚重的知識寶庫,也能成為陪伴我週末踏青時隨手翻閱的「工具書」,而非束之高閣的學術著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