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是真的累了:機智醫生帶你走出過度努力的職業倦怠症 (電子書)

也許你是真的累了:機智醫生帶你走出過度努力的職業倦怠症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朴鐘錫
图书标签:
  • 职场倦怠
  • 心理健康
  • 自我关怀
  • 压力管理
  • 情绪调节
  • 工作生活平衡
  • 职场心理学
  • 电子书
  • 台湾书籍
  • 健康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Netflix 排名第一《機智醫生生活》
心理諮詢顧問 朴鐘錫 最新作品
「職業倦怠,是我已經竭盡全力的勛章!」
獻給今日也為了奮鬥而忘了照顧自己的你
疲於「工作」與「人」的你
現在停下腳步好好休息也沒關係

  我們生活在「倦怠時代」。
  滑過社群網路,不斷被他人的成功刺激,雖然自己已經努力生活,卻擺脫不了自卑感。
  反而越努力生活,越被不安驅趕,陷入倦怠危機越來越高的狀態。

  有時你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工作」累?還是「人際關係」累?
  你遇到的主管可能老是以自己為話題的主角,聽不進任何人說的話,
  也可能是在緊要關頭總是甩鍋,讓屬下負責任的說謊者;
  或者你的工作夥伴,無論何時都愛刷存在感,誇張行徑讓人搖頭,
  還有人不小心祕密談了辦公室戀情,結果分手情節就像恐怖電影……
  每個工作場域的人事物,天天考驗我們的心理健康。

  精神科醫生朴鐘錫在高壓的韓國醫界崩潰了,明明是關照精神健康的醫生,自己卻跌倒在這條路上,但失敗沒有讓他一蹶不振,反而讓他的專業多了一層溫暖,多了一點「機智」。
  他為你診斷工作帶來的疲憊感,讓你知道癥結問題在哪裡;
  他整理人際關係中三種族群的人格傾向,寫出這份精神分析備忘錄提供解答;
  他身為重生的案例,徹底承認挫折,誠實接受過度努力的「職業倦怠」是一枚勛章。

  任何人都會有什麼都不想做的時候,
  也許睡一覺就好,也許吃一頓美食就好,也許旅行走走就好,
  但也許,也許你是真的累了,這時你要如何機智生存而不是逃避,封鎖自我,憤怒,憂鬱……

  【名詞】Burnout:職業倦怠綜合症
  美國心理學家赫伯特‧佛羅伊登伯格(Herbert Freudenberger)提出,
  也被稱為「工作倦怠綜合症」,意指過度專注於某件事,
  累積了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產生無力症或不安感、憂鬱感、憤怒、喪失欲望等症狀。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我該為誰跑完全程?

本書特色

  任何人都會產生職業倦怠
  這是一本幫助生活在疲憊時代裡 現代人恢復元氣的療癒心理學作品
  本書共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了如何不迷失自己與照顧自己的面對「職業倦怠」的應對方法
  第二部分介紹了因為人際關係而出現「倦怠」症狀的應對方法
  第三部分介紹了作者自己經歷過的無數失誤與「倦怠」經驗。

  幫助自己也能幫助身邊的人!
  ★如何恢復疲憊的心
  ★如何處理內在的不安並與他人締結健康的人際關係的方法
  ★如何在人際關係中保護自己的應對方法

共鳴推薦

  曾經我也覺得「職業倦怠」是一個偷懶的藉口,
  直到我自己經歷過才知道,這樣的低潮就像生病一樣,
  真心推薦大家這本書,書中用簡單的文字深入淺出,
  用案例結合理論更接地氣,讓大家更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______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葉宗儒

  ★★★韓國教保文庫9.7顆星 讀者強烈好評★★★

  「強烈推薦給對生活感到疲倦的上班族!」______讀者 n1**0

  「只要透過閱讀這本書,就獲得諮詢和治療,當你了解自己,就能找到解決任何問題的方法。」______讀者 ji**elee15

  「『休息一下也可以』這句話讓正處於職業倦怠的我感到十分安慰。」______讀者 fe**ica
现代职场生存指南:掌控压力,重塑工作与生活平衡 (电子书)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深度剖析当代职场人普遍面临的压力、焦虑与迷茫的实用指南。它并非聚焦于单一的职业倦怠问题,而是提供了一套更为宏观、系统化的心智模型与工具箱,帮助读者理解压力源的复杂性、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并最终实现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的协同提升。全书内容涵盖了从时间管理底层逻辑的重构、有效沟通技巧的打磨,到长期职业规划的制定与个人价值观的校准等多个维度,旨在帮助读者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掌控”自己的职业生涯。 第一部分:洞察隐形压力源:重构你对“忙碌”的认知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忙碌”似乎成了一种默认的工作状态,甚至被误解为“高效”的代名词。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引导读者深入剖析导致持续性高压和内在消耗的深层结构性因素,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现象。 第一章:效率的悖论与时间管理的陷阱 我们常常陷入“待办事项清单”的无尽循环,试图通过更快的速度来处理更多的任务。本章将批判性地审视传统时间管理方法(如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则)在面对高不确定性环境时的局限性。重点探讨“深度工作”与“表面工作”的比例失衡问题。引入“精力预算”的概念,强调精力而非时间才是稀缺资源。读者将学习如何识别那些“看似在做,实则无效”的活动,并通过调整工作流程,将精力导向真正能产生长期价值的“杠杆任务”。 第二章:完美主义的隐性成本与“足够好”的力量 追求卓越是职业精神的体现,但当它演变为对每一个细节的过度投入时,便会成为消耗心力的黑洞。本章深入探讨了完美主义背后的驱动力——通常是恐惧失败或寻求外部认可——并分析了这种心态如何导致项目拖延和心理耗竭。我们将介绍“帕累托最优原则”在日常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指导读者在不同任务中设定不同的质量阈值,学会科学地“放手”和“止损”,将资源集中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 第三章:被数字化的焦虑:信息过载与边界模糊 移动互联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协作效率,但也彻底打破了工作与生活的物理和心理界限。本章聚焦于“永远在线”文化带来的持续性认知负荷。内容包括如何设定清晰的数字沟通规范(例如,对即时消息的反应时间预期),如何利用技术工具来过滤噪音而非增加信息输入,以及重建“离线时间”的仪式感,确保大脑有足够的恢复空间进行巩固和创造。 第二部分:心智模型的校准:构建韧性与适应力 压力不仅仅来自外部环境,更多源于我们对环境的解读和应对模式。本部分着重于内在心智模式的调整,以培养更具弹性的职业心态。 第四章:应对不确定性:从“控制”到“影响”的思维转变 现代职业环境充满了黑天鹅事件和快速迭代的需求。本书探讨了人类对“确定性”的天然需求与职场“不确定性”之间的张力。内容将介绍“斯多葛主义”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区分“我们能控制的”和“我们不能控制的”,并将应对策略聚焦于我们能施加影响的范围。学习如何将失败视为数据点而非个人能力的最终审判。 第五章:建立有意义的职业锚点:超越薪酬的内在驱动力 当外部激励(如奖金、晋升)带来的满足感短暂易逝时,个体必须依赖内在驱动力才能维持长期的工作投入。本章帮助读者探索并定义自己的“职业锚点”——即那些真正赋予工作意义的价值观、使命感或长期目标。通过自我反思练习,读者可以重新校准自己的努力方向,确保日常工作与核心信念保持一致,从而降低因“目标缺失”而产生的空虚感。 第六章:有效沟通的艺术:消除误解与管理预期 许多职场冲突和隐性压力源于沟通不畅或预期管理失误。本章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沟通框架,侧重于“非暴力沟通”原则在职场中的落地。内容包括如何清晰、简洁地表达需求与局限,如何积极倾听以识别潜在的合作障碍,以及如何在冲突发生时,将焦点从指责转向问题解决。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显著减少因人际摩擦带来的额外精神消耗。 第三部分:可持续的职业生涯设计:长期主义的实践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视角拉长,指导读者如何从日常的“救火”模式中抽身,着手进行前瞻性的职业生涯设计,确保长期发展是健康和可持续的。 第七章:技能迭代的策略:避免成为“过时”的焦虑 技术变革要求终身学习,但这不意味着需要盲目追逐每一个新兴工具。本章提出“T型人才”的动态发展模型,强调巩固核心专业能力(垂直部分)的同时,进行跨领域知识的探索(水平部分)。重点在于识别未来五年内最有价值的“可迁移技能”,并设计高效、低阻力的学习路径,将学习融入日常工作,而非将其视为额外的负担。 第八章:构建你的支持网络:外部资源的战略性运用 职业发展并非孤军奋战。本章探讨了人际网络在压力分担与机会获取中的关键作用。内容包括如何识别和培养“导师”、“同伴互助组”以及“赞助人”等不同类型的职业关系。同时,也强调了设定健康人际边界的重要性,确保这些网络是滋养而非消耗你的能量来源。 第九章:系统性恢复:从休息中榨取最大效能 恢复不仅仅是周末的放松,而是一种需要被系统规划的生产力策略。本章超越了简单的“多睡觉”建议,探讨了大脑恢复的科学机制。内容包括主动恢复技术(如冥想、正念练习对工作记忆的恢复作用),环境设计对放松状态的影响,以及如何识别身体发出的疲劳信号,并将其视为必须优先处理的“系统警报”,从而避免累积性的健康透支。 结论:回归你自己的节奏 本书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工具箱,帮助读者重新掌握职业生活的控制权。它强调,卓越的职业表现并非来源于无休止的牺牲,而是源于对自身资源(精力、时间、心智)的深刻理解和精明分配。真正的成功,是实现目标的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身心的健康。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朴鐘錫


  精神健康醫學專科醫師

  畢業於韓國延世大學醫學院及延世大學醫學院研究所,曾任延世大學新村瑟弗蘭斯(Severance)醫院實習醫師及住院醫師,之後在首爾大學醫院擔任精神科研究醫師(臨床講師)。此後,歷任首爾大學保健診療所精神健康中心專科醫師及三星電子附屬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提供許多在大都市工作而患有「職業倦怠症」的現代人心理諮商;撰寫本書的目的,是希望藉此讓生活在倦怠社會的人們,得到片刻的歇息。

  作者與金惠男醫師合著的《以為長大就會好了》一書,不僅在韓國受到歡迎,在台灣、印尼、越南等地也廣受好評,並將在中國出版。

  現任韓國延世春(Yonseibom)精神健康醫學科院長,並擔任延世大學瑟弗蘭斯醫院精神科外聘教授,閒暇時在《精神醫學新聞》連載專欄,並提供韓國tvN電視劇《機智醫生生活》相關心理諮詢。最近,獲得韓國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聘任為社會問題解決專家(家庭暴力、性暴力領域)。

繪者簡介

有隻兔子

  圖文作家,大家又叫她「阿珍」。
  於2012臉書圖文起家,不知不覺在網路上畫了九年的圖,
  被稱為療癒系畫家,但其實還是有腹黑的一面。

  於2019~2021期間擔任大田出版以下作品的插畫:
  《其實,我是個內向的人》《以為長大就會好了》《你和我之間》《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

  歡迎來有隻兔子的IG/臉書玩耍:
  www.instagram.com/tooooozitw
  www.facebook.com/tooooozitw

譯者簡介

何汲


  韓國慶熙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現為自由譯者,將翻譯視為第二人生,譯作類型涵蓋圖文漫畫、商業財經、社會人文、旅行遊記、心理勵志、企業管理、生活休閒、親子教育、食譜等主題。

 

图书目录

Prologue 希望你不要生病.019

Part 1 職業倦怠,我們有點累了
任何人都會產生職業倦怠.024
為什麼越是努力,越是失去自我?.029
工作並不代表你.033
我,如此下去也沒關係嗎?.038
你的平衡和我的平衡並不相同.045
對我而言如此艱難的休假.053
今天又沒法睡覺了.058
短暫脫離一下日常生活.063
據說大腦沒有多工處理的能力?.066
職業倦怠歸職業倦怠,錢歸錢.070
向門外邁出一步吧.074
認可真實的自我.079
害怕「那天」的到來.087
發現我所擁有的東西.092
重新站起來的力量.097
•變得幸福的機會在於時間
•若想改變,寫寫「心靈日記」吧
•擺脫「那麼點兒事」的魔法
•三餐之中,早餐最重要

Part 2 關係也需要極簡化
在關係中守護自我的方法.106
活在自我世界裡的人.112
•一切都太可疑了!
•我喜歡獨自活在自己的世界
•我是自發性的「局外人」,不接受評價
陷入極端自我中心的人.125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我最了不起的自戀狂人
•只要能受到關注,什麼都可以做
•千萬別拋棄我!
不安到無法停止執著的人.162
•確認再確認,誰來勸勸我!
•害怕被拒絕
•一個人什麼都做不了
雖然得了上司病,但不會辭職.190
身邊的他人,無法忍受的不便.204
不被捲入、也不會迷失自我的方法.212
重新站起來的力量.221
•如果有人相信我的話
•活著、愛著、學習著
•任何人都需要獨處的時間
•借助「粉絲心」笑一笑

Part 3 我的機智醫生生活
克服極限工作的醫生.232
•無法下班的第一年住院醫師
•在苦差事中喘不過氣來的第二至第四年住院醫師
•容易陷入職業倦怠的專科醫生的日常
•堅守生死界線的急診科醫生
致今天也奮不顧身的你.251
•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職業倦怠,直到承認自己的極限
•你,休息一下也無妨
•最終重新站起來的力量操之在我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1796802
  • EISBN:978986179689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8.0MB

图书试读

作者序

  「神衹累了,老鷹累了,傷口也精疲力竭地癒合了。」—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短篇《普羅米修斯》

  希望你不要生病

  由新冠肺炎和憂鬱症組合而成「新冠憂鬱」一詞,現在非常流行。人們也因此待在家裡,被困在口罩之中,過了九個多月。韓國經濟不景氣更加嚴重,自營業者紛紛停業,青年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就業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首爾的房價扶搖直上,最終創下新高點。個人投資者則以注入靈魂的氣勢準備好鈔票,投入股市投資。

  像這樣,「新冠肺炎」不僅威脅著我們的身體健康,還使人彼此孤立,導致相對剝奪感更加嚴重。新冠肺炎時代產生的陰影和憂鬱,讓我們都疲憊不堪,在這樣的環境下,有誰能不陷入「職業倦怠」(Burnout)呢?

  更何況,假日別說是去海邊,就連在漢江公園或星巴克喝咖啡,都是一大難題。KTV和網咖都不能去,在健身房運動也很困難,甚至連到棒球場痛快地大聲應援也不成,最重要的莫過於學生無法正常上學。在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這個艱難時刻,令人擔心的是一直待在原地、疲憊不堪的我們。

  在面臨人生的危機或轉折點而感到害怕時,有些朋友會告訴我們:「加油,不要擔心」,有些朋友會想要多少幫上忙,提供我們實用的建議。

  我想成為像後者一樣,當個給予幫助的朋友。不是用「要愛自己」「你能克服的、一切都會好轉的」這種不著邊際的話,而是想貼近對方的心,聚焦在「如何做」這部分。我想要跟大家一起思考一下,「如何」接受自己現在這種齷齪又沒出息的模樣,「如何」恢復被擊垮的自尊心等具體方案。

  十五年來,身為精神科醫生的我,接受了很多人的心理諮詢,也讓我瞭解到,對於在人生面前失去勇氣而受挫的人來說,比起好聽的安慰,更迫切需要「如何」能夠稍微改變自己人生的方法。

  這也是我決定寫這本書的原因。更何況,在連朋友都很難見上一面的新冠肺炎時期,我想為那些因為孤獨、憂鬱、疲勞、有氣無力而倍感疲憊的人寫些文章。我想與你產生共鳴,讓你重新振作起來,並用文字共享變化的喜悅。

  身為經歷過一次職業倦怠的人,基於「希望你不要像我一樣痛苦許久」的心情,讓這本書得以結束艱難的執筆過程而出版,希望這本書讀起來可以像個溫暖的朋友一般。

  最後,我想起了支撐我完成這本書的人,金惠男醫師、Porche出版社的朴英美社長、我的朋友洪植和炯燮兄,以及在我自暴自棄的時期,支持和信任我的女朋友知恩,在此致上謝忱。
 
精神健康醫學專科醫師  朴鐘錫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