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商戰:新冠危機下AZ、BNT、輝瑞、莫德納、嬌生、Novavax的生死競賽 (電子書)

疫苗商戰:新冠危機下AZ、BNT、輝瑞、莫德納、嬌生、Novavax的生死競賽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古格里‧祖克曼
图书标签:
  • 疫苗
  • 新冠疫情
  • AZ疫苗
  • BNT疫苗
  • 辉瑞疫苗
  • 莫德纳疫苗
  • 强生疫苗
  • Novavax
  • 医药行业
  • 商业竞争
  • 公共卫生
  • 全球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
★《金融時報》年度與麥肯錫商業書獎入圍
★紐約時報暢銷書《洞悉市場的人》作者最新力作

 
小說般精彩起伏的劇情
生物醫學史上最激勵人心的篇章
 
溯源超過40年訪問超過300位產官學研專家
以宛如小說的筆法 生動展現新冠疫苗5大廠牌的激烈商戰 
 
「一本鼓舞人心、資訊豐富,讓人愛不釋手的書。」
──《賈伯斯傳》作者 華特‧艾薩克森
 
 
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時,幾乎沒有人做好準備。政府官員、企業領導人和公共衛生專家對於百年來最具破壞性的流行病束手無策,就連許多世界上最大的藥廠和疫苗製造商都反應遲緩,無法拯救絕望的世人。
 
當病毒劫持世界,此時挺身而出的,竟是一群看起來不可靠的科學家和商人!
 
包括狀似滿口謊話的法國商人班塞爾(莫德納執行長)、沒有研發病毒疫苗經驗的土耳其移民吳沙忻(BNT創辦人)、使用可疑技術的波士頓科學家巴魯克(腺病毒專家)、被同儕排擠的英國科學家沃倫和匈牙利籍研究員考里科(mRNA研究先鋒)……
 
為了與死亡賽跑,這些科學家與商人群起而戰,爭相將畢生的努力投入新冠疫苗,力圖在這場研發競賽中奪得勝利。
 
《華爾街日報》調查記者、《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一名作家古格里‧祖克曼帶我們潛進高度機密的實驗室及各大疫苗機構高層。深入淺出的報導,加上高潮迭起的劇情,讓本書不只是當代最重要的疫苗科學編年史,也成就一則關於競爭、野心與信念的動人故事。
 
【權威推薦】
陳建仁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
徐明達   國立陽明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林奇宏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賴明詔   中央研究院院士
顏博文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黃玉成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
翁啟惠   中央研究院院士
張上淳   台灣大學副校長
邱冠明   亞東醫院院長
吳忠勳   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主任
洪子仁   新光醫院副院長
(依來稿序)
 
《疫苗商戰》描寫當代最重要的疫苗研發故事,本書細述一群科學家如何在不被看好的艱困中奉獻付出,堅持不懈,最後成功製造出讓全人類受益的全新疫苗。類小說的筆觸,綜觀疫苗的研發、挑戰與信念,對於立志於科技研發的讀者,和生醫產業的企業家正是一大鼓舞。
──陳建仁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
 
本書就是描述新式疫苗的發展經過,在人類疫苗發展歷史上寫了新頁,很值得一讀。
──徐明達   國立陽明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讓台灣讀者一睹為快這場關於人性、信念與時間賽跑的故事。
──林奇宏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新冠疫苗的研發是生物科技最閃亮的成果,相當於醫學的阿波羅計畫。但它不是一帆風順,它躍過了科學的障礙、投資者的遲疑以及政治的不確定性,才有今天這樣百花齊放的新冠疫苗景觀。
──賴明詔   中央研究院院士
 
天下文化這系列關於當今主流疫苗研發上市的專書,對於這一波疫苗研發的第一手資訊提供,以及未來公、私部門各界的防疫合作和策略上,應該會有較完整及實際的助益。
──顏博文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且聽這些生技藥廠中的關鍵人物談談他們如何突破這些疫苗的關鍵技術。這是所有關心新冠病毒、新冠疫苗、生醫科技的各界人士,都應該閱讀的一本書。
──黃玉成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
 
這是一本值得細讀、令人感動、又有高度啟發性和激勵人心的偉大作品。 
──翁啟惠   中央研究院院士
 
當每一個科學家前仆後繼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時,才是這個世界賴以穩定、前進、突破的最重要根源!
──邱冠明   亞東醫院院長
 
天下文化出版的疫苗相關書籍讓我們更高度關注此議題。國內必須藉著強化跨部會合作及整合產、學、研、醫的潛能、建構以國內外學研界在嶄新mRNA疫苗及藥物之開發,輔以CDMO委託開發製造之能量,進行臨床前製程開發及臨床藥物之量產,才能加速提升國產mRNA疫苗研發技術與生產平台發展並與國際接軌,進而帶動國內上游產業形成另一群護國神山。 
──吳忠勳   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主任
 
天下文化順應COVID-19疫情出版一系列報導疫苗相關書籍,像是AZ與BNT疫苗在面對疫情危機時刻展現創新爆發力而研發上市的過程,令人動容。近日台灣本土疫情趨於平緩,正是回頭關心台灣疫苗產業發展的好時機。
──洪子仁   新光醫院副院長
 
開發新冠疫苗的競賽是醫學史上最激勵人心的劇情,而《疫苗商戰》是基於出色的報導與訪問所有團隊所呈現出讓人激動的故事。這是一本鼓舞人心、資訊豐富,讓人愛不釋手的書。
──《賈伯斯傳》作者 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
 
對科學研究與各方人物的性格描述皆有所本。如同眾多偉大的科學傳奇,本書也描繪出各式各樣的機緣、失敗、堅持、挫折,以及失落。
──《自然》期刊(Nature
 
新冠疫苗發展的迷人紀實著作;作者以扣人心弦的手法描繪複雜的科學研發過程,切入角度令人驚艷,讓人捨不得放下這本書。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作者透過嚴謹的考究敘述這場讓人印象深刻的醫學勝利,值得一讀!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敘事推展手法令人振奮,在探討現實世界科學企業精神的書籍中,這無疑是我讀過最優秀的作品,精采程度不輸崔西‧基德(Tracy Kidder)的經典著作《新機器的錄魂》(The Soul of a New Machine)。我大力推薦各位一讀!
──保羅‧卡卓斯基(Paul Kedrosky
SK創投公司(SK Ventures)投資人暨合夥人
 
一定要讀!
──美國最長壽且經典的生活休閒雜誌《城鎮與鄉村》(Town & Country)
《全球疾控前沿:瘟疫应对、生物安全与未来健康格局》 书籍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在面对突发性、大规模传染病威胁时的运作机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生物安全战略的构建方向。它超越了特定疫苗制造商的商业竞争层面,聚焦于宏观的公共卫生治理、国际合作的复杂性、以及生命科学技术在危机应对中的伦理与实践困境。 第一部分:全球疾控体系的韧性与脆弱性 第一章:疫情爆发的冲击波与全球预警机制的失效 本章首先回顾了近年来几次重大的跨国疫情事件,详细分析了各国在疫情初期的信息共享滞后性、资源调配的“战时”反应机制,以及传统疾控体系(如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疾控中心)在信息饱和和政治博弈下的决策困境。重点探讨了流行病学模型在预测和干预中的局限性,以及“黑天鹅”事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活动的连锁反应。 第二章:生物安全与国家战略的重塑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生物风险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议题之一。本章从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的角度,审视各国如何将生物技术研发、医疗物资储备提升至战略高度。讨论了关键生物技术供应链的本土化趋势,以及在国家利益优先原则下,国际科学合作面临的结构性压力。 第三部分:前沿技术与生命伦理的交锋 第三章: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与新一代生物防御 本章介绍了在应对新发传染病中,以CRISPR技术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如何加速诊断工具和潜在疗法的开发。同时,深入探讨了合成生物学在快速构建新型疫苗载体和病毒溯源中的应用潜力。讨论的重点在于,这些颠覆性技术在快速推进的同时,所引发的关于“功能增益研究”的风险控制、技术扩散的监管空白,以及公众对“人造病毒”的深层恐惧。 第四章:医疗资源分配的伦理困境与社会公平 在资源极度稀缺的公共卫生危机中,如何公平、公正地分配有限的救命资源(如呼吸机、特效药、早期疫苗接种名额)成为对现代文明的终极考验。本章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基于年龄、健康状况、社会贡献度等不同标准下的分配模型,并剖讨了在危机中,如何平衡“最大化生命挽救量”与“保护弱势群体权益”之间的道德张力。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如何加剧医疗资源获取的社会不平等。 第三部分:全球健康治理的未来图景 第五章:国际卫生法规的改革与多边主义的重建 本章聚焦于国际卫生法规(IHR)的效力评估,分析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法律约束力不足、问责机制缺失等问题。探讨了在后疫情时代,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需要进行的根本性改革,包括如何建立一个更具权威性、响应速度更快、且能有效监督成员国履行义务的全球性机构。强调了建立透明、去政治化的数据共享机制的重要性。 第六章:构建可持续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 本章提出,真正的韧性不在于对下一次危机的“临时救火”,而在于构建坚固的“基础设施”。这包括投资于基层医疗体系的强化、建立常态化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培养跨学科的公共卫生人才,以及推动医疗数据互操作性标准的统一。详细阐述了如何将“预防医学”前置于“治疗医学”,从而实现更具成本效益和人文关怀的健康战略。 第七章:社会信任的重建与信息环境的净化 在信息爆炸时代,针对科学和政府的信任危机,是任何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能否成功的关键前提。本章深入分析了虚假信息(Misinformation)和错误信息(Disinformation)的传播机制及其对疫苗接种率、社会凝聚力的侵蚀作用。讨论了如何通过提升科学素养教育、建立可靠的信息发布渠道,以及增强政府沟通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来重建社会信任的桥梁。 结语:从危机到常态:走向一个更具预见性的健康未来 总结全文,本书强调,未来的全球健康安全不再是孤立的科学问题,而是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和社会治理的复杂系统工程。只有正视现有体系的不足,勇于进行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加强国际间的互信与协作,人类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能够抵御未来未知健康威胁的坚固防线。 目标读者: 公共卫生学者、政策制定者、生物医学研究人员、国际关系分析师,以及所有关注全球安全与人类命运的普通读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古格里‧祖克曼(Gregory Zuckerman)
 
  暢銷書《洞悉市場的人》(The Man Who Solved the Market)、《史上最大交易》(The Greatest Trade Ever)和《頁岩油商》(The Frackers)作者,《華爾街日報》特約撰述,主要報導金融機構、人物專訪、企業等,亦從事避險基金和其他商業調查報導;曾三次贏得財經新聞界最高榮譽的羅布獎(Gerald Loeb award)。
 
譯者簡介
 
張玄竺
 
  (序、第一至六章、第十五章)
 
  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文學碩士,荷蘭拉德堡大學跨國商業溝通碩士在讀中。從文到商、從東方到西方,人生不斷跨越與挑戰。翻譯既是寄託,也是身心靈的形而上搖滾。
 
廖月娟
 
  (第七至十章)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獲誠品好讀報告2006年度最佳翻譯人、2007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2008年吳大猷科普翻譯銀籤獎。譯作繁多,包括《賈伯斯傳》、《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旁觀者》、《謝謝你遲到了》等數十冊。
 
鍾榕芳
  
  (第十一至十四章)
 
  翻譯碩士就讀中。
  翻譯此書時,因科學家的奉獻精神熱血沸騰,因熱血中流著其守護世界的心血而滿懷感激,謝謝你們。
 
黃瑜安
 
  (第十六章至後記)
 
  政大經濟系畢,目前就讀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
  翻譯期間接種了兩劑新冠疫苗,在此感謝科學家夜以繼日的付出。

图书目录

人物列表
自 序 戰勝病毒的故事
 
序 幕 鎂光燈照不到的地方
第一章 人類第一支疫苗(1979─1987)
第二章 用昆蟲細胞製藥(1985─1994)
第三章 對抗愛滋的腺病毒(1996─2008)
第四章 不穩定的mRNA(1988─1996)
第五章 破解mRNA難題(1997─2009)
第六章 把人體變成蛋白質工廠(2007─2010) 
第七章 莫德納公司與班塞爾的野心(2010─2014)
第八章 被忽視的冠狀病毒(2015─2017)
第九章 惡血案爆發,莫德納受疑(2014─2017)
第十章 一拍即合的科學家與億萬富豪(2001─2017)
第十一章 疫苗研發大轉向(2009─2017)
第十二章 無法成功的小公司(2005─2018)
第十三章 生醫產業的明日之星(2017─2019)
第十四章 新冠疫苗生死賽開跑(2020年1月─2月)
第十五章 誰參賽、誰退出?(2020年2月─3月)
第十六章 曲速行動(2020年2月─4月)
第十七章 競爭白熱化(2020年春夏)
第十八章 BNT、莫德納、AZ奪得先聲(2020年夏秋)
第十九章 Novavax、嬌生後來居上(2020年冬─2021年夏)
後  記 變種病毒與未完的競賽
 
謝辭
各章注釋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254223
  • EISBN:978986525429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9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