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2603種機械裝置 (電子書)

圖解2603種機械裝置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湯瑪斯.沃特.巴柏
圖書標籤:
  • 機械設計
  • 機械工程
  • 機械裝置
  • 圖解
  • 工程技術
  • 電子書
  • 工業設計
  • 設備原理
  • 機械原理
  • 技術參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造就今日科技、歷久彌新的專利經典機構設計集成

 

  • 20世紀初期機械設計智慧結晶:完整輯錄工業革命以來的創新發明專利與經典設計,例如二戰自由輪的三段膨脹引擎、自行車傳動鏈條齒輪,以及提升當代發動機燃油效率的阿特金森連桿結構。
  • 專業分類‧係統編纂‧全麵涵蓋:25年業界工程師蒐集史上經典專利圖稿、細節圖、備忘錄等資料,去蕪存菁,編纂分類成108個主題,全方位滿足不同條件需求的機械設計解決方案。
  • 珍貴機構示意圖開放式激發創意:數韆張機械裝置圖,精簡展示及解說機構關鍵、零件配置、運動方式,開放式啟發/優化創意靈感,簡單好用不受限。
     
    卓越的經典機械裝置,既打造今日文明,更昂首續航於智慧化的未來
     
    機械科技發展史上的重大發明改變瞭人類生活的方式,形塑今日文明的樣貌。工業革命至20世紀初期,工程師們馳騁想像、積極創新,在既有的基礎上不斷改良、修正,以追求速度更快、產量更大、效率更高的卓越設計。機械的性能突飛猛進,徹底將世界推嚮工業量產的時代,留下許多今日仍普遍使用的經典設計,更為後續的電氣化、自動化及智慧化生產鑄造瞭堅實的基礎。
    本書是由英國土木工程師協會成員、具25年從業經驗的工程師湯瑪斯.沃特.巴柏,為機械工程領域的專業人士,收集20世紀初大量珍貴的發明專利及設計圖並分類編輯而成。包括動力傳輸與控製、速度與方嚮調節、溫度控製等方案;應用在起降、輸送、壓製、鑽孔、潤滑、切削等各種需求。書中收錄經過實證與改良的經典專利;也不乏一些奇特、別具創意的特殊類型,皆蘊含前人的智慧與巧思。大量的設計圖稿,對照作者精要的說解,是現代工程師、技師、發明傢……等跨時空應用與創新優化的寶庫。

收錄英美超過40種專利發明

艾倫的調節器(43)、伊渥特傳動鏈(208)、格拉夫頓側麵傾卸貨車(244)、哈德遜傾卸車(248)、盧剋的離心磨碎機(253)、卡爾的碎解機(254)、阿迪曼的摩擦離閤器(287)、貝利的可變式補整天平(373)、特威德的平衡鉚接機(376)、伯內的麯柄裝置(395)、勒孔特的膨脹心軸(507)、摩爾和皮剋林的差速齒輪(550)、伯內的T形連桿雙汽缸引擎(574)、史蒂文森與梅傑的液壓增速齒輪(752)、格羅威的傾斜複閤式引擎(582)、羅伊爾斜麵萬嚮接頭(1078)、甘迺迪的活塞水錶(1092)、斯坦納的填料函(1102)、達維的直立複樑式礦用泵(1130)、凱澤的間歇式環形裝置(1148)、裏奇濛的差速器伸縮液壓升降機(1217)、契裏的自持齒輪(1218)、埃奇的穿孔軌條和鋸齒輪(1284)、梅勒的泵浦(1333)、尼柯森的反嚮齒輪(1437)、H.傑剋的可變式膨脹齒輪(1455)、摩爾的差速外擺線齒輪(1545)、哈斯第、諾維敦和愛德華的可變衝程麯柄銷(1584)、歐姆斯特的可變錐形摩擦齒輪(1588)、達剋姆液壓秤重機(1728)、喬伊的蒸氣引擎反嚮裝置用液壓偏心輪(1979)、查普曼的麯柄運動(2023)、巴柏分裂式刀架(2107)、鮑爾的管扳鉗(2113)、湯瑪斯楔形襯套(2163)、F.H.理查斯的可調整活塞閥(2357)、裏奇濛、維榖的液壓平衡升降機(2396、2397)、迪爾登的繩索拉緊滑輪(2415)、寇德的螺鏇塞式瓶塞(2544)等。

機械的魅力:深入探索工業文明的基石(精裝典藏版) 書籍簡介: 本書是一部全麵而深入探討機械原理、結構設計與工程應用的權威著作。它不僅涵蓋瞭從基礎的杠杆、滑輪到復雜的傳動係統、流體動力學裝置的經典理論,更著重剖析瞭現代工程領域中前沿技術的實踐應用與發展趨勢。本書旨在為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工程師、技術研究人員以及對精密機械構造懷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係統、詳盡且富有洞察力的知識體係。 全書結構嚴謹,內容涵蓋麵廣,共分為六大部分,邏輯清晰地引導讀者逐步理解機械世界的復雜與精妙。 --- 第一部分:機械學基礎與結構動力學(Foundational Mechanics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本部分作為全書的理論基石,首先對經典的牛頓力學、靜力學和動力學原理進行瞭詳盡的迴顧和深化。不同於基礎教材的簡單復述,本書著重於這些原理在實際工程問題中的應用方式,特彆是如何處理非理想工況下的受力分析。 核心內容包括: 1. 材料力學的高級應用: 詳細闡述瞭材料在交變應力、疲勞極限、蠕變等復雜環境下的行為模式。引入瞭有限元分析(FEA)的基礎概念,展示如何通過數值方法預測復雜結構件的應力集中點和失效模式。 2. 機構運動學與動力學: 深入分析平麵與空間機構的設計,如麯柄滑塊機構、齒輪係、凸輪機構等。特彆關注瞭瞬時速度中心法和虛功原理在機構運動分析中的精確運用。 3. 振動與穩定性分析: 探討瞭單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係統的自由振動與強迫振動特性。書中運用大量實例演示瞭如何通過減震設計(如阻尼器、隔振器)來控製機械係統的共振風險,確保設備在高速運行下的穩定性和壽命。 --- 第二部分:傳動係統與能量轉換(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Energy Conversion) 本部分專注於機械裝置中實現運動和動力傳遞的核心技術——傳動係統。內容涵蓋瞭從傳統機械傳動到現代電液伺服控製係統的全景式介紹。 重點闡述瞭: 1. 齒輪與嚙閤理論: 細緻解析瞭直齒輪、斜齒輪、人字齒輪以及蝸輪蝸杆的幾何設計、強度校核和潤滑要求。引入瞭齒輪箱的優化設計方法,以最小化傳動誤差和噪聲。 2. 帶、鏈及摩擦傳動: 對彈性元件傳動(如V帶、同步帶)的張緊力計算和壽命預測進行瞭深入討論。摩擦離閤器和製動器的熱穩定性和能量耗散機製被詳細建模分析。 3. 液壓與氣動技術: 詳細介紹瞭液壓泵、馬達、閥組的內部構造和控製邏輯。書中強調瞭伺服液壓係統在精密機床和工程機械中的反饋控製迴路設計,以及流體元件的抗汙染設計策略。 --- 第三部分:製造工藝與精密加工(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d Precision Machining) 本部分從機械産品製造的角度,探討瞭如何將理論設計轉化為可靠的實體部件。它強調瞭工藝路綫的規劃和對加工質量的控製。 內容聚焦於: 1. 先進切削技術: 介紹瞭高速切削(HSC)、五軸聯動加工的刀具路徑規劃算法。重點分析瞭刀具材料(如PCD、陶瓷刀具)的選擇與切削參數對工件錶麵完整性的影響。 2. 非傳統加工方法: 詳盡描述瞭電火花加工(EDM)、激光加工(LBM)和超聲波加工(USM)的工作原理、適用範圍及參數優化。書中特彆對比瞭這些方法在加工難加工材料(如高溫閤金、陶瓷)時的優劣。 3. 成形與連接技術: 涵蓋瞭精密鑄造(如失蠟法)、鍛造和衝壓成形工藝。在連接技術方麵,深入研究瞭焊接過程中的熱影響區(HAZ)分析和各種螺紋連接的預緊力控製標準。 --- 第四部分:流體機械與熱力學應用(Fluid Machinery and Thermodynamic Applications) 本部分將機械工程與熱力學、流體力學相結閤,關注能量的有效獲取、傳輸與利用。 關鍵主題包括: 1. 泵與壓縮機設計: 離心泵、軸流泵和往復式壓縮機的性能麯綫分析。書中著重講解瞭汽蝕現象的預防措施,以及如何通過葉輪幾何形狀的迭代優化來提升水力性能。 2. 渦輪機械: 詳細解析瞭蒸汽輪機和燃氣輪機的級間流動特性、衝擊損失和氣動效率的計算。對噴氣發動機中的壓氣機和渦輪部件的氣動布局進行瞭深入的剖析。 3. 換熱器設計與優化: 分析瞭管殼式、闆式換熱器的設計規範(如TEMA標準),並介紹瞭強化傳熱技術,如利用翅片和湍流誘導器來提高換熱效率,同時控製壓降。 --- 第五部分:現代控製與機電集成(Modern Control and Mechatronic Integration) 隨著工業4.0的推進,機械係統越來越多地與電子和控製技術深度融閤。本部分探討瞭機電一體化係統的設計原則。 深入探討瞭: 1. 傳感器與執行器技術: 詳述瞭用於測量位移、速度、力和扭矩的精密傳感器(如光電編碼器、激光測距儀)的工作原理和精度指標。對步進電機、伺服電機及綫性執行器的選型與驅動策略進行瞭對比分析。 2. 反饋控製迴路: 係統地介紹瞭PID控製器的設計、調試和魯棒性分析。書中通過實際機械係統的例子,演示瞭如何運用狀態空間模型和現代控製理論(如LQR)來設計高性能的伺服係統。 3. 機器人學基礎: 探討瞭工業機器人的運動學(正運動學與逆運動學)和動力學建模,為設計自動化裝配綫和搬運係統奠定理論基礎。 --- 第六部分:可靠性工程與維護策略(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Maintenance Strategy) 理解機械係統的長期運行和維護至關重要。本部分側重於如何從設計階段就保證係統的持久可靠性。 本章涵蓋: 1. 故障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 詳細講解瞭如何係統地識彆機械部件的潛在故障模式,並根據其嚴重度和發生概率進行優先級排序。 2. 壽命預測與剩餘壽命評估(RUL): 介紹瞭基於威布爾分布和赫茲理論的疲勞壽命預測模型。引入瞭振動信號分析、油液分析等狀態監測(CBM)技術,用於實時評估設備健康狀態。 3. 預防性與預測性維護: 對基於時間的預防性維護(PM)和基於狀態的預測性維護(PdM)的經濟效益進行瞭量化比較,指導讀者製定最優的維護計劃。 --- 總結: 《機械的魅力:深入探索工業文明的基石》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它是一本麵嚮未來的工程參考手冊。書中豐富的理論深度、詳盡的工程實例以及對前沿技術的覆蓋,使其成為每一位緻力於機械工程領域實踐與創新的專業人士案頭必備的典藏之作。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能夠構建起一套完整、實用且富有洞察力的機械係統設計與分析的知識框架。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湯瑪斯.沃特.巴柏Thomas Walter Barber
經驗豐富的工程師,英國土木工程師協會成員,從事橋樑、電車、卡車、鐵路等各種各樣的工程設計。他在1895年間擔任位於蘇格蘭昆斯費裏(Queensferry)的銀禧橋(Jubilee Bridge)設計總工程師;1909年為倫敦輕軌電車設計三軸列車,還有其他各類工程設計。本書是他從自身使用者的角度齣發,蒐羅史上最經典的機械發明與專利圖稿、細節圖、備忘錄等資料,並分門別類、去蕪存菁,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深受專業人士與愛好者的歡迎。

譯者簡介

牛羿築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國際研究與外交碩士,目前為自由譯者,願望是在北歐雪國冷冽之氣中徜徉文字之海。

連聰政
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中興大學企管研究所博士班,彰化師範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擅長產業分析、外文翻譯、公司經營策略與問題診斷、國際行銷。曾任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工業研究所產業分析師、汽車與化學行業上市公司國際行銷/企劃主管、企管顧問。現為大順興顧問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約聘科技與工商領域外文翻譯。

圖書目錄

前言
目錄
第1節 錨定
第2節 調整裝置
第3節 皮帶傳動裝置
第4節 球窩接頭
第5節 煞車和減速裝置
第6節 鍋爐類型
第7節 鼓風和排氣
第8節 機座、基礎結構以及機器框架
第9節 凸輪、挺桿以及颳水器齒輪
第10節 麯柄和偏心裝置
第11節 鏈條和連結環;鏈齒輪
第12節 車廂和車輛
第13節 壓碎、研磨和碎解
第14節 離心力的應用
第15節 離閤器
第16節 聯軸器
第17節 連接桿和連桿
第18節 起重機類型
第19節 傳送訊息
第20節 補整誤差和砝碼
第21節 圓周和往復運動
第22節 集中動能
第23節 將運動運送至機械的可動零件
第24節 切削工具
第25節 凝結和冷卻裝置
第26節 選礦和分離
第27節 細切、切片和切碎
第28節 夾頭、夾子和夾持具
第29節 緩衝器
第30節 鑽孔、穿孔等
第31節 差速齒輪
第32節 引擎類型
第33節 引擎和鍋爐結閤形式
第34節 橢圓運動
第35節 彈性輪
第36節 伸縮裝置
第37節 將輪子固定在軸上
第38節 摩擦齒輪
第39節 導軌、滑軌等
第40節 多種裝置中的齒輪裝置(不另分類)
第41節 控製和調節速度、力量等
第42節 液壓增速齒輪
第43節 鉤、鏇轉環等
第44節 錶示速度等
第45節 噴嘴、管嘴和注射器
第46節 軸頸、軸承、樞軸等
第47節 闆材
第48節 槓桿
第49節 鎖定裝置
第50節 鉸鏈和接閤件
第51節 潤滑器
第52節 測量和測錘
第53節 機械動能適用不同動能和速度的裝置
第54節 混閤和吸收
第55節 平行運動
第56節 泵浦和抽水
第57節 管道和輸送機
第58節 密封圈、接頭、填料函等;活塞
第59節 推進力
第60節 動力、馬達
第61節 泵浦引擎類型
第62節 棘爪和棘輪裝置、間歇式裝置
第63節 壓製
第64節 動力和速度,不同的裝置
第65節 急迴裝置
第66節 繩索傳動
第67節 動力儲存器、纍積器
第68節 往復運動和環形運動裝置,將一種運動轉換為另一種
第69節 抬升和下降
第70節 解除軸承上的壓力、抗摩擦軸承
第71節 繩索、皮帶和鏈輪
第72節 過篩和篩選
第73節 鐵路和電車路
第74節 反嚮裝置
第75節 轉子引擎、泵浦等;轉子馬達
第76節 軸係
第77節 心軸和中心
第78節 螺鏇齒輪、螺栓等
第79節 滑動裝置和其他閥齒輪
第80節 彈簧
第81節 不同用途的安全裝置
第82節 蒸氣祛水器
第83節 啟動閥
第84節 齒輪傳動
第85節 動力傳輸
第86節 水槽與水箱
第87節 齒輪嚙閤與脫開
第88節 變速運動與動力
第89節 閥與鏇塞
第90節 水車與渦輪機
第91節 輪分段
第92節 秤重、測量、指示壓力等
第93節 水壓引擎
第94節 清洗
第95節 風車和活葉輪
第96節 捲揚設備
第97節 各種用途的把手;手輪、鑰匙和扳手
第98節 繪製麯線的設備
第99節 結構中使用的材料
第100節 加熱設備
第101節 拉抽和輥軋金屬等
第102節 拉壓構材
第103節 船用引擎(類型)
第104節 敲擊和鎚擊:衝擊
第105節 聲音
第106節 門、人孔和蓋子
第107節 進給裝置
第108節 過篩
中英詞彙對照錶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802050
  • EISBN:9789864802067
  • 規格:普通級
  • 齣版地:颱灣
  • 適讀年齡:10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0.3MB

圖書試讀

傳遞機械設計知識與經驗的火種

國立颱灣大學機械係教授 李誌中

 

自古以來,人類創造機器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最主要便是要達成省時省力的目的,因此早期所創造齣來的機械裝置,多半是基於力學原理,使人用力寡而作功多。後來,人類的科技愈來愈發達,機器的發明也愈來愈多樣,例如,可將電磁轉換為動力的電動機,及可將化學能轉換為動力的內燃機引擎等裝置。然而不論是古典的機械裝置或是近代的機器,其中仍然需要一些基本的機械構件,像是連桿、齒輪、軸承、滑軌、彈簧等,這些構件,按照發明者給予閤宜的方式結閤,遂產生瞭新的機器,達到應用的目的。 

機械構件是組成機器的部件,因此這些構件的設計無疑是對一個好的機器有重要的影響。現代機器的種類繁多且構造也愈來愈複雜,要如何使用一些機械構件,快速且有創意的從事機械設計,已成為設計者或發明者重要的能力之一。再者,如何從人類過去使用各樣機械構件的經驗上,習得當中的知識和傳承,亦是設計者的一大課題。另一方麵,對於知識的傳遞者而言,如何從大量使用機械裝置的知識和經驗中,有係統地整理並傳遞相關的訊息,好使後繼者可以繼承,也是一大挑戰。這亦是本書原作者的初衷,希望藉由他對這些機械構件和裝置有係統的紀錄、編輯及說明,可以讓設計者減少尋找細節的過程和靈感不足的痛苦。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之一,是收集瞭大量機械裝置的組件及其衍生的裝置,這些裝置,在工程實務上已被驗證過,是可被施作的設計,也就是所謂的前人所纍積的智慧和經驗。此外,作者為其歸類並命名,使用者可按其構件的名稱,快速翻至當頁,查閱是否有需要的機械構件。作者以簡單易懂的圖示呈現瞭各式機構的外觀,並在旁頁附有其功能說明,使得讀者能明瞭構件的用途。機械設計是一門實用的科學,經驗的傳承可以幫助設計者少走不必走的路,一本內容充實、說明清晰的圖集,可以讓設計者減省許多查閱相關資料的時間。相信這本書可以成為給機械設計人員的一本實用參考手冊。

用戶評價

评分

說真的,現在的電子書市場上充斥著各種「懶人包」式的學習資源,內容淺嘗輒止,讀完跟沒讀差不多。但看到這本《圖解2603種機械裝置》這個磅礴的數字——兩韆六百零三種,我就忍不住好奇,這作者到底是怎麼搜集、分類和繪製齣這麼龐大的資料庫的?我猜測這本書的編排邏輯一定非常講究,或許是按照功能性分類,例如「運動傳遞類」、「能量轉換類」、「流體控製類」等等。我希望它不隻是一本純粹的圖鑑,而是能帶領讀者從最基礎的單元機械開始,一步步建立起對複雜機械係統的認知架構。如果它能提供不同時代、不同應用場景下的機械演進對比,那就更棒瞭。例如,對比蒸汽機的活塞運動和現代內燃機的循環過程,這樣不僅能學到原理,還能感受到人類工程技術的發展脈絡。光是想像翻開書後,能沉浸在這種結構美學的世界裡,就覺得非常過癮,這絕對不是那種隨便應付的入門書能比擬的深度。

评分

這書名《圖解2603種機械裝置》,聽起來就帶著一種強烈的「資料庫」氣息,讓我不禁聯想到以前那種厚重的、用來查閱標準規格的工具書。如果它真的涵蓋瞭兩韆多種,那它的廣度絕對是驚人的。我好奇的點在於,這「機械裝置」的範疇到底有多寬?它是否涵蓋瞭微機電係統(MEMS)的微小結構,還是隻專注於傳統的宏觀機械?對於像我這樣,對精密儀器或自動化設備感興趣的讀者來說,如果書中能收錄一些關於精密量測儀器、甚至是精密光學儀器中那些肉眼難見的微小連動裝置的剖析圖,那絕對會讓這本書的價值暴增。畢竟,現代科技的進步往往取決於這些看不見的精巧結構。我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啟發,也許是關於如何優化現有結構,或者如何將兩種看似不相關的機械原理巧妙地結閤起來的新思路。

评分

身為一個平常不太碰工程學的朋友,我對於這種「圖解」類的書籍抱持著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期待的是它能用最直觀的方式解釋那些晦澀的物理概念,例如,如何用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力矩的平衡,或者複雜的凸輪機構是如何實現非等速運動的。但同時我也擔心,如果圖畫的線條不夠精準,或者標註的符號不符閤國際標準,那麼這「圖解」的效果就會大打摺扣。我非常看重圖文排版的專業度和一緻性。理想狀態下,這本書應該會搭配一些簡短的歷史背景介紹,讓我們知道這些機械裝置是在什麼樣的技術條件下被發明齣來的。如果它能像一本精緻的設計手冊,連字體選用、版麵配置都充滿設計感,那真的是會讓人愛不釋手。總之,我希望它能成為一本可以隨手翻閱,隨時都能獲得新知,而不是需要一套完整學習計畫纔能啃完的「機械百科」。

评分

哇,這本《圖解2603種機械裝置》(電子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睛一亮,那種充滿工業風的設計感,讓我這個平時對機械沒啥研究的門外漢都忍不住想點進去瞧瞧。我猜想,裡麵大概收錄瞭從最基礎的槓桿原理到比較複雜的齒輪傳動係統,甚至是各種氣壓或液壓裝置的圖解。這種「圖解」的呈現方式,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單看文字敘述光想就頭痛,但如果能配上清晰的剖麵圖、爆炸圖,再加上一些簡潔的說明文字,很多過去想不通的原理一下子就能通瞭。我特別期待裡麵有沒有關於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但我們從未深究過的機關,像是自動販賣機的內部結構,或是以前老式縫紉機的運作方式。如果這本書能做到圖文並茂,而且講解得深入淺齣,哪怕隻是當作一本「知識型休閒讀物」,光是翻閱欣賞那些精密的機械設計圖,就已經值迴票價瞭。這應該是一本能滿足好奇心,同時又兼具實用參考價值的工具書,非常適閤想提升自己工程美學素養的讀者。

评分

坦白說,現在網路上的資源雖然豐富,但要找到一本係統性整理、經過專業審核的機械裝置圖集,其實並不容易,很多都是零散的網頁截圖,缺乏連貫性。所以,一本實體化(即便這是電子書)的、主題明確的工具書就顯得彌足珍貴瞭。我會期待這本書在電子書的呈現上,能充分利用數位化的優勢,而不是簡單地把紙本書掃描進去。例如,如果點擊某個部件的名稱,能彈齣更詳細的註釋或相關原理的連結,甚至能播放一個微小的動畫來展示其運作過程,那纔配得上「電子書」這個標籤。如果它能提供搜尋功能,讓我能快速定位到「螺鏇推進」或「萬嚮接頭」這類特定名詞的圖解,那在查閱和學習上的效率將會大大提升。總之,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一堆圖的集閤,而是一個能被互動操作、深度探索的機械知識寶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