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作業係統概論Ⅰ (電子書)

計算機組成原理:作業係統概論Ⅰ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北極星
圖書標籤:
  • 計算機組成原理
  • 作業係統
  • 電子書
  • 計算機科學
  • 計算機基礎
  • 數位邏輯
  • 係統程式
  • 電腦原理
  • 資訊科技
  • 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初學者輕鬆學習計算機組成原理
多元化視角超簡單學習作業係統
詳盡的實例解說能讓你快速上手
 
  本書的教學內容是沿襲自博碩文化齣版的MP22133《計算機組成原理:基礎知識揭密與係統程式設計初步》一書當中的內容,所以各位如果要學習本書,建議要先讀過《計算機組成原理:基礎知識揭密與係統程式設計初步》一書或者是具有同等知識那也可以。
 
  本書除瞭有基礎論述之外,更以Windows作業係統來做範例解說,緣此,我們把本書給分成三大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內容主要是迴顧作業係統的基本知識,第四章到第八章的內容主要是舉Windows作業係統來當範例,至於第九章到第十章的內容則是x86的CPU,之所以會這樣安排,主要是希望各位能逐漸地熟悉作業係統、Windows作業係統,然後到x86的CPU。
好的,以下是一本不包含《計算機組成原理:作業係統概論Ⅰ (電子書)》內容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力求自然流暢。 --- 探索數字世界的基石:嵌入式係統設計與實踐 前言:超越抽象,觸及硬件的脈搏 在當今萬物互聯的時代,我們與數字世界的交互日益深入。智能手機、自動駕駛汽車、工業物聯網設備,乃至我們傢中的智能傢電,其核心都離不開一個關鍵技術——嵌入式係統。它們是隱藏在幕後的“大腦”,以極高的效率和可靠性執行著特定任務。然而,這些係統的設計與實現遠非簡單的軟件編程,它要求設計者深入理解硬件的物理限製、實時操作的嚴苛要求以及能源效率的精妙平衡。 本書《嵌入式係統設計與實踐:從硬件抽象到實時控製》,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全麵、係統且極具實操性的指南,帶領大傢跨越理論與實踐的鴻溝,構建齣高效、健壯的嵌入式解決方案。我們不會糾纏於通用計算機體係結構的宏大敘事,而是將焦點精準地鎖定在資源受限、目標明確的嵌入式領域。 第一部分:嵌入式係統的基礎架構與資源約束 本部分聚焦於嵌入式係統的物理層麵與基本約束,為後續的深入設計打下堅實基礎。 第一章:嵌入式係統概述與演進 我們將明確嵌入式係統的定義、特點及其在現代技術版圖中的戰略地位。討論不同類型的嵌入式處理器(如微控製器MCU、數字信號處理器DSP、係統級芯片SoC)之間的核心差異與適用場景。本章特彆強調“麵嚮特定任務”的設計哲學,與通用計算的“通用性”形成鮮明對比。內容涵蓋係統的實時性要求、功耗預算以及可靠性指標的量化方法。 第二章:微控製器核心架構解析 不同於宏觀的計算機組成原理側重於指令集架構(ISA)的宏觀描述,本章深入到主流的32位和64位嵌入式處理器內核,如ARM Cortex-M係列。詳細剖析寄存器組、流水綫結構在嵌入式場景中的優化策略,重點講解如何通過精細的指令選擇來優化代碼密度和執行速度。此外,將探討內存映射(Memory-Mapped I/O)機製的實際應用,以及如何利用緩存(Cache)機製的特性來提高數據訪問效率,同時應對緩存一緻性的挑戰。 第三章:片上資源管理與外設交互 嵌入式係統的核心在於對片上資源的精確控製。本章將係統性地介紹關鍵外設模塊的工作原理及其驅動層設計。內容包括: 1. 中斷係統(Interrupt Handling): 深入分析中斷嚮量錶、優先級仲裁機製(如NVIC)的工作流程,強調中斷服務程序(ISR)的編寫規範,以確保最小的延遲和最高的可重入性。 2. 定時器與脈衝寬度調製(PWM): 探討如何利用底層定時器資源實現精確的時間測量、周期性事件觸發,以及生成高質量的模擬控製信號(如電機控製)。 3. 通信接口實戰: 詳細講解UART、SPI、I2C等同步/異步串行通信協議在實際連接傳感器、外部存儲器中的配置與數據包處理,關注總綫仲裁和錯誤檢測機製。 4. 模數/數模轉換(ADC/DAC): 分析采樣率、分辨率對數據精度的影響,以及過采樣和濾波技術在信號采集鏈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固件開發與實時控製 資源和外設的駕馭能力是嵌入式開發的基礎,而將這些基礎能力轉化為穩定、可靠的運行程序,則依賴於高效的固件架構。 第四章:底層驅動的構建與抽象 優秀的嵌入式代碼要求驅動層與應用邏輯分離。本章探討如何構建可移植的硬件抽象層(HAL)。內容包括:寄存器級編程技巧、位域操作的規範化,以及如何設計健壯的錯誤恢復機製。重點介紹通過宏定義和結構體封裝來提高代碼的可讀性和模塊化程度,從而適應不同硬件平颱的快速遷移。 第五章:高效能的固件編程範式 嵌入式程序往往需要長時間運行且對內存使用極為敏感。本章探討麵嚮資源的編程技巧: 1. 內存布局優化: 深入分析棧(Stack)、堆(Heap)和靜態存儲區的閤理分配。特彆關注如何在資源極其有限的MCU上避免動態內存分配(malloc/free)帶來的碎片化風險。 2. 位操作與編譯器優化: 如何利用C語言的位運算符實現高效的標誌位管理,以及如何理解和指導編譯器(如GCC/Clang)進行循環展開、函數內聯等優化,以榨取極緻的性能。 3. 確定性與非阻塞式編程: 介紹“狀態機”設計模式在處理復雜輸入序列時的優勢,以及使用定時輪詢(Polling Timer)代替阻塞式延時函數的方法。 第六章:實時操作係統(RTOS)的核心機製 本部分將嵌入式係統從“裸機”推嚮“多任務”管理。我們專注於RTOS的設計哲學,而非具體某一特定操作係統的詳盡API文檔。核心內容包括: 1. 任務調度與上下文切換: 深入剖析搶占式調度、優先級繼承(Priority Inheritance)與優先級天花闆(Priority Ceiling)等機製,用以解決優先級反轉問題。 2. 任務間通信與同步: 詳細討論信號量(Semaphores)、互斥鎖(Mutexes)、消息隊列(Message Queues)和事件標誌(Event Flags)的正確使用場景、潛在的死鎖風險及規避策略。 3. 時間管理與延遲的精度: RTOS中的Tick是如何産生的?軟件定時器的工作機製及其精度限製。 第三部分:係統集成與可靠性保障 高性能的嵌入式係統必須在復雜環境中保持穩定運行。本部分關注係統層麵的集成、調試與測試。 第七章:存儲技術與文件係統 嵌入式係統中對數據的持久化存儲需求日益增加。本章對比分析瞭NOR Flash、NAND Flash、EEPROM以及外部SD卡的工作特性。重點介紹如何在非易失性存儲介質上實現可靠的數據寫入,包括磨損均衡(Wear Leveling)的基本概念和實現策略,以及嵌入式文件係統(如FATFS或專有日誌文件係統)的集成與數據一緻性維護。 第八章:係統級調試、診斷與故障恢復 在嵌入式領域,調試往往不能依賴標準的IDE環境。本章傳授實用的現場調試技能: 1. 調試接口的應用: JTAG/SWD接口的配置、斷點設置、內存觀察與寄存器修改的實戰技巧。 2. 日誌與錯誤報告: 設計環形緩衝區(Ring Buffer)機製進行事件記錄,並探討看門狗(Watchdog Timer)在係統崩潰後的自動復位流程設計。 3. OTA與固件升級: 討論安全、原子性地進行空中下載(OTA)升級的架構設計,包括雙備份分區、校驗和驗證等關鍵環節。 結語:麵嚮未來的嵌入式設計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讀者構建高效能、高可靠性嵌入式係統的能力。通過對底層硬件的深刻理解和對實時軟件架構的精妙設計,讀者將能夠駕馭日益復雜的智能設備開發挑戰。本書強調的是工程實踐,而非純粹的理論推導,旨在讓讀者能夠真正“觸摸”到代碼如何與矽片上的晶體管進行交互,從而創造齣穩定運行在物理世界中的智能産品。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北極星
 
  一群浪人,愛好資訊安全與駭客技術。
 
  書籍勘誤、與作者交流,請加入通往駭客之路粉絲團:
  www.facebook.com/groups/TaiwanHacker/
 
  北極星作者群信箱:
  polaris20160401@gmail.com

圖書目錄

前言
目錄
本書設計
如何來閱讀本書
學習地圖

Chapter 01 曙光開始
1-1 事情就是這樣開始的
1-2 自力更生
1-3 作業係統的基本概念

Chapter 02 設計個超級陽春作業係統的初步構想
2-1 踏齣作業係統設計的第一步
2-2 踏齣作業係統設計的第二步 
2-3 踏齣作業係統設計的第三步

Chapter 03 通往現代作業係統之路來邁進
3-1 麵對作業係統的對象
3-2 程式的執行單元
3-3 使用者模式與內核模式
3-4 虛擬記憶體的基本概念
3-5 一般使用者的需求
3-6 特殊使用者的需求
3-7 多工
3-8 分頁的基本概念
3-9 老闆的觀點
3-10 老闆的進階要求
3-11 漫長的道路

Chapter 04 準備進入Windows 作業係統
4-1 Windows 作業係統的歷史簡介
4-2 Windows 的使用者模式與內核模式
4-3 觀察Windows 10 的版本號碼
4-4 OneCore 概說
4-5 Windows 作業係統所附帶的應用程式
4-6 Windows 作業係統所附帶的應用軟體
4-7 實驗Windows 作業係統所用到的程式語言
4-8 Windows 程式設計的核心概念—消息機製概說
4-9 Windows API 函數簡介
4-10 Windows 服務簡介
4-11 Windows 登錄檔簡介
4-12 Windows DLL 簡介
4-13 纖程簡介
4-14 工作簡介
4-15 最後

Chapter 05 Windows 作業係統的基本架構概論
5-1 Windows 作業係統的設計考量要件
5-2 Windows 作業係統的使用者模式研討
5-3 Windows 作業係統的內核模式研討
5-4 Windows 作業係統的可移植性 
5-5 Windows 作業係統所採用的處理器模式
5-6 Windows 作業係統的延展性

Chapter 06 Windows 之下的子係統概說
6-1 環境子係統的概說
6-2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概說
6-3 環境子係統的演示
6-4 環境子係統的初步討論Ⅰ
6-5 環境子係統的初步討論Ⅱ

Chapter 07 Windows 更多基本概念概說
7-1 Windows 組件的概論與分類
7-2 內核與Windows 內核簡介
7-3 介麵Interface 簡介
7-4 硬體抽象層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 簡介
7-5 裝置驅動程式Device Driver 簡介
7-6 模組Module 簡介
7-7 係統級行程簡介

Chapter 08 最後衝刺與歷史補充
8-1 開機流程的簡介
8-2 虛擬機的簡介
8-3 軍事科技級的作業係統-VxWorks-選讀
8-4 Windows 伺服器簡介

Chapter 09 x86 CPU 簡介
9-1 緣由
9-2 為什麼要使用組閤語言
9-3 CPU 的工作原理概說
9-4 電子訊號如何形成指令與數據
9-5 介麵卡簡介
9-6 記憶體的延伸應用
9-7 邏輯記憶體概說
9-8 補充
9-9 匯流排的延伸

Chapter 10 x86 CPU 的運行原理
10-1 暫存器概要 
10-2 暫存器當中的資料錶示
10-3 記憶體位址概說(一)
10-4 記憶體位址概說(二)
10-5 對於記憶體位址的補充 
10-6 8086 CPU 的執行原理-以加法為例
10-7 把記憶體之內的資料給丟迴暫存器當中
10-8 把暫存器之內的資料給丟進記憶體當中
10-9 堆疊變化的基本原理
附錄
A 使用Debug 功能
B Debug 常用基本指令
C Windows 組件一覽錶
D Windows 作業係統發展史一覽錶
E 安裝Visual Studio 2022
F 開啟空專案來撰寫C 語言
G 後記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349814
  • EISBN:9786263330238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72.9MB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有特色,用色大膽,字體排版也蠻有設計感的,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技術類的書籍。翻開內頁,整體編排乾淨俐落,雖然內容是比較硬的計算機原理,但作者的排版功力讓閱讀體驗提升不少。尤其是那些圖錶和示意圖,畫得非常精細,光是看圖就能理解不少核心概念,這一點對於我們這種理工科的學生來說,簡直是救星。像是處理器結構、記憶體層級的示意圖,畫得又直觀又美觀,不像有些教科書,圖案畫得跟塗鴉一樣,看瞭頭昏眼花。再來就是紙質和印刷品質,觸感很舒服,油墨也沒有異味,這對於長時間閱讀的讀者來說,真的很重要,畢竟我們要在電腦前盯著螢幕看很久,手邊能有一本質地好的書,是種享受。

评分

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紮實,沒有過多的贅言或空泛的口號,完全是直球對決的技術內容。如果你是追求效率、想快速掌握核心技術的讀者,這本絕對是首選。它把底層的邏輯解釋得非常透徹,從二進位運作到指令集的設計,每一個環節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不會讓你帶著一堆問號結束一個章節。我個人認為,對於想準備研究所考試,或是想打好硬體基礎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乎它的售價。它的邏輯鏈條環環相扣,讓你清楚看到整個計算機是如何從最基礎的電信號,一步步建構齣我們現在使用的複雜軟體環境的,那種宏觀的視野很棒。

评分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習題設計簡直是神來之筆。它不隻是單純的記憶性問題,更多的是需要動手推導和思考的實作題。有些題目甚至會引導你去思考不同架構下的效能差異,非常貼近業界的需求。我特別喜歡它在每個章節末尾設計的「進階挑戰」單元,那些題目會稍微跳脫課本的框架,逼著你融會貫通前後的知識點。我室友是資工係的,他跟我說,很多他們學校老師上課用的參考資料,其實都是從這本書的觀念延伸齣去的,可見其深度與廣度。雖然有些難度,但完成之後的成就感是無可取代的,絕對能讓你對自己的技術能力更有信心。

评分

坦白說,我之前對作業係統的概念一直有點霧煞煞的,尤其是在學到排程演算法的時候,總覺得課本上的解釋寫得太學術、太繞口瞭。但是這本的寫法很不一樣,它用瞭好幾個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那些複雜的機製,像是把CPU比喻成廚房裡的大廚,不同的行程就是不同的菜單,廚師要怎麼分配時間、怎麼處理插隊的單子,都講得非常清楚。我覺得作者很用心在「翻譯」這些艱澀的理論,讓原本讓人卻步的內容變得比較親切。這種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學方式,讓我在理解分散式係統的概念時,少走瞭很多冤枉路。光是那個關於同步與互斥的章節,我就來來迴迴看瞭好幾次,每次都有新的領悟,這真的是一本值得反覆咀嚼的好書。

评分

老實講,當初選這本書是因為聽學長推薦,說它是「經典不敗款」。翻閱下來,我發現它之所以能屹立不搖,在於它對於概念的闡述非常「純粹」。它沒有去追逐最新的、每年都在變的軟體框架或應用層的技術,而是專注於那些奠定基礎的、幾十年來變化不大的核心原理。這讓我覺得,學完這本書,未來不管電腦科技怎麼發展,我都有一個穩固的基石可以應對。而且,書中的術語定義非常嚴謹,很少齣現那種模稜兩可的解釋,對於我們未來要寫規格書或技術文件的人來說,這種精確性簡直是福音。整體而言,這是一本紮實、耐讀,且充滿真材實料的工具書,絕對值得放在書架上時常翻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