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大未來:理解非同質化貨幣的第一本書!概念、應用、交易與製作的全方位指南 (電子書)

NFT大未來:理解非同質化貨幣的第一本書!概念、應用、交易與製作的全方位指南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成素羅
图书标签:
  • NFT
  • 非同質化代幣
  • 區塊鏈
  • 加密貨幣
  • 數位藝術
  • 元宇宙
  • Web3
  • 投資
  • 收藏品
  • 加密科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元宇宙最夯關鍵字,引爆投資熱潮,
啟動未來虛擬經濟奇蹟,
現在起你的任何想法,都可以透過NFT變現!

  ★黃明志、周杰倫加入NFT行列,創造新型收入
  ★印尼男大生「自拍照NFT」5天大賺2,700萬元,素人也能翻身!
  ★新韓銀行執行長、三星資產管理執行長、SM娛樂創辦人李秀滿一致強力推薦

  「NFT」被《柯林斯詞典》選為2021年度代表關鍵字,市值已突破650億美元,每月交易量額度仍持續攀升中。

  現今世界各大公司及國際巨星早已競相布局進場,不管是藝人潮牌還是鹽酥雞、珍奶,紛紛搶著發行自己的NFT。

  被稱為新世代未來、社群經濟關鍵的NFT到底在紅什麼?

  提前理解未來世界必修課,就由這本書開始:

  ▶NFT是什麼?
  NFT是「Non-Fungible Token」的縮寫,指的是將繪畫、音樂、遊戲、房地產等特定加密資產的所有權與交易明細儲存於區塊鏈上的數碼文件,是一種具有各自的獨特性,且不可互相替代的代幣。

  NFT與「虛擬貨幣」和「元宇宙」並列未來新經濟三大關鍵詞,是啟動虛擬經濟的鑰匙,將能改變用戶互動、社交和交易模式,未來在創作、金融、醫療健康、數位資產與身分等各種領域都離不開NFT應用。

  ▶了解NFT,掌握未來新經濟的關鍵
  ‧完整呈現NFT的前世今生,看見未來新商機
  ‧盤點NFT帶來的產業變局與市場熱點
  ‧一次掌握世界NFT熱門平台
  ‧手把手教你學會NFT鑄造方式
  ‧從法規到趨勢,評估NFT的未來市場與風險

  無論是第一次接觸NFT的初心者,或是已經開始鑄造NFT的先行者,本書都將為你打開嶄新的虛擬視界。

  作品經濟╳收藏投資╳未來應用
  今後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NFT,從這本書開始,邊玩邊賺!

各界專家一致推薦

  杜若宇∣ Hooky Finance 創辦人
  林育聖∣文案的美 負責人
  林紘宇(果殼)∣知名加密貨幣律師
  陳泰谷∣Fansi NFT發行商創辦人
  陳慕天∣ RPF&呢喃貓 項目發起人
  聖結石Saint∣知名YouTuber
  (依姓氏筆畫排序)

  「擁有強大粉絲層的韓流市場和NFT的相遇,會引發多麼強大的綜效,真是令人期待。在製作者角色逐漸成為產銷合一者的今日,區塊鏈、元宇宙、NFT是放眼未來的主要關鍵字。音樂、各種明星相關內容、產銷合一內容創作者等具有稀缺性的數位作品誕生的新世界、更進步的自由民主與自由市場主義,還有人們將擺脫熟悉的流通貨幣,走向新貨幣。我很好奇未來會變得怎樣,希望各位也一起通過這本書,提前體驗內容的未來與新世界。」──SM娛樂創辦人李秀滿

  「今時今日,人們對數位資產與保管數位資產的關注度日益增加,NFT正在深入我們的日常,如果好奇「代幣經濟」(Token Economy)這個全新世界,必讀本書。」──新韓銀行執行長陳玉東

  「在數位資產領域,正確理解主導新趨勢的NFT是必須。因為NFT不是單純的投資標的,而是反映文化底層趨勢的數位微型生態池。本書首次介紹NFT歷史和基本概念,與商業應用,令人欣喜。」──三星資產管理執行長沈種極

  「NFT是實現數位所有權的技術,它會帶來與網路(HTML)一樣大的變化。我推薦這本書給有心一窺這種未來的人。本書兼具技術與實際事例,介紹了NFT的方方面面,也涵蓋了近來事例與熱門議題,有助讀者追上NFT最新趨勢。」──Kakao「Ground X」執行長韓在善

  「NFT、元宇宙和加密貨幣將成為創造未來「新經濟」的關鍵詞,因此美國矽谷呈現高度關注。但真正了解NFT的人少之又少。本書介紹了基本概念與實際案例,包羅萬象。推薦給對NFT所創造的未來經濟感興趣的人。」──The Miiik執行長孫宰權
探索数字艺术与价值的无限可能:一本关于当代艺术收藏与市场运作的深度指南 书名: 数字画布下的新财富密码:当代艺术品投资、鉴赏与市场演进 作者: [此处留空,或可填写作者笔名] 出版信息: [此处留空,或可填写出版社信息] --- 内容简介 在二十一世纪的艺术版图上,一场由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正在重塑我们对“价值”、“所有权”和“稀缺性”的认知。本书旨在为艺术爱好者、新兴收藏家、金融市场观察者以及所有对当代文化前沿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详尽、专业且充满洞察力的指南,深入剖析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复杂生态、投资策略、鉴赏标准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加密货币或区块链技术的入门手册,而是专注于实体和数字媒介的当代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装置艺术、摄影,以及那些已在传统画廊和拍卖行体系内确立地位的数字创作形式(如高清影像作品、生成艺术的早期实验等)——的收藏、流通与价值构建过程。 第一部分:当代艺术的“语境”与“本体”——何为价值之源? 本部分将系统梳理自二战后至今,艺术思潮的流变及其如何影响艺术品的市场定价与文化地位。我们将探讨战后抽象表现主义对个体情感的挖掘,波普艺术对大众文化的解构与挪用,极简主义对形式与材料的纯粹化探索,直至观念艺术如何将“想法”本身置于作品的核心。 超越表象的鉴赏力: 学习如何解读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语境、哲学基础和社会批判性。我们不会探讨代币的特性,而是深入分析艺术家选择特定材料(如油画颜料、青铜铸造、特定投影技术)的意图,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塑造了作品的持久性与市场感知。 机构认证与“光环效应”: 详细分析美术馆展览、重要评论家文摘、以及蓝筹画廊的代理体系,如何在传统艺术生态中构建艺术品的权威性与市场信心。了解博物馆收藏如何成为艺术品价值链条中的关键环节。 媒介的演变与永恒性: 探讨不同媒介的艺术品(如油画与装置)在保存、运输、保险和遗产规划方面的差异,侧重于传统艺术品的物理存在与时间对其实际价值的影响。 第二部分:艺术市场的运作逻辑——从工作室到拍卖台 当代艺术市场的运作充满了信息不对称和高度专业的门槛。本书将揭示这个精英化领域的内部机制,提供一套实用的市场分析工具。 画廊体系的生态位: 分析不同层级画廊(新兴、中坚、蓝筹)在艺术家职业生涯中的作用,以及“一级市场”的定价策略与分配原则。如何辨识有潜力的新兴艺术家,并理解画廊“预约制”背后的市场信号。 拍卖行的权力游戏: 深入剖析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行如何进行估价、设立底价、进行市场预热和执行“委托竞投”等复杂操作。研究重要的拍卖纪录案例,分析影响成交价的非艺术因素(如卖家背景、市场情绪)。 艺术金融化趋势: 考察艺术品作为一种另类资产类别的投资属性。讨论艺术品抵押贷款、艺术信托的设立流程,以及私人银行如何将高净值客户的艺术收藏纳入其资产配置组合。本书将侧重于对实体资产的评估模型,而非基于数字凭证的估值。 第三部分:收藏家的实践指南——建立你的艺术组合 对于严肃的收藏家而言,收藏是一门结合热情、知识与风险管理的长期事业。本部分提供了一系列操作层面的指导。 风险评估与多元化策略: 如何避免“追逐热点”的陷阱?建立一个平衡的艺术收藏组合,包括成熟大师的稳健投资与对前沿艺术家的战略性押注。我们将运用传统金融领域的风险分散概念来分析艺术品投资组合。 艺术品的维护与法律事务: 详细介绍艺术品的所有权转移、真伪鉴定(Provenance)的重要性、以及复杂的跨国艺术品进出口法规与税务处理。探讨因作品损坏、盗窃或版权纠纷而产生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建立专业的支持网络: 收藏的成功往往依赖于外部专家的协助。指导读者如何有效地与艺术顾问、修复师、保险经纪人和税务律师合作,确保收藏过程的合规性与作品的最佳状态。 第四部分:数字时代的实体回应——艺术媒介的未来走向 尽管本书不关注代币化技术本身,但我们必须正视当代艺术对媒介边界的不断拓展。本部分将聚焦于那些利用数字工具创作,但其最终呈现或收藏形式仍锚定于物理世界的艺术实践。 影像、光影与沉浸式装置: 分析当代艺术家如何运用投影映射、LED屏幕、传感器等技术,创造出具有强烈物理在场感的动态作品。探讨这类作品在布展、维护和长期保存方面所面临的独特挑战。 材料与科技的融合: 探讨如生物艺术、使用先进制造技术(如3D打印)创作的雕塑等新兴领域。这些作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创新的材料学应用和对既有制造范式的颠覆,而非其可分割的所有权证明。 艺术家的工作室与前沿实验: 访问数位时代仍坚守传统工艺,但同时积极借鉴新思维的艺术家。理解技术如何作为一种工具,而非最终目的,来深化艺术表达。 --- 总结 《数字画布下的新财富密码》是一份深度聚焦于当代艺术生态、投资哲学与鉴赏实践的指南。它帮助读者穿透市场的迷雾,理解艺术品——无论是油画、雕塑还是基于复杂科技的装置——其价值的真正根源在于其历史地位、文化影响力以及创作者的独特洞察力。本书致力于培养读者建立一套独立、审慎且充满鉴赏力的收藏体系。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成素羅 성소라


  現為美國華盛頓大學商學院教授,教導企業家精神與戰略經營,享受與新創事業創業者合作,為其提供建議。被Poets&Quants選為2020年全球五十大商學院教授之一。哈佛大學社會學與視覺環境學學士,倫敦政經學院(LSE)國際關係學碩士,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經營系博士。研究物聯網(IoT)、區塊鏈等新技術為基礎的新市場與產業的誕生,以及從中衍生的多元創新機會。最近對科技與商業,和美術、音樂、時尚等文化不同領域的交會點感興趣,同時研究著NFT與其延伸之範疇。這也體現了她從小接受的美術與音樂教育的藝術氣質。

羅夫.胡佛  Rolf Hoefer

  企業家暨專業內容育成經濟公司NUMOMO的共同創始人,也是一名風險投資家。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 f Southern California)經營系碩士,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經營系博士。其博士論文為使用虛擬貨幣建立與公司的社群平台。擁有制定多家風險企業的區塊鏈機器人投資顧問與安全認證解決對策豐富經驗。作為持有NFT、DeFi與投資DAO(分散式自治組織)的成員,活躍於代幣經濟的中心。

史考特.麥勞克林 Scott McLaughlin

  專業教育家暨社群所有者,也是NUMOMO的共同代表。在美國取得教育碩士學位,在漢城大學教學十多年,在課堂與學生見面,享受以多種方式探索社群、文化意識、藝術和技術之間的交會點。此外,也主持各種藝術相關活動,發行雜誌,舉辦社群工作營。

譯者簡介

黃莞婷


  台灣科技大學資管碩士,現為全職文字工作者。為了更自由的玩樂,努力工作著。
  譯有:《一輩子不疼痛的膝關節》、《任何人都適用的完美學習法》、《需要數學的瞬間》、《每週都去看屍體》等。

李于珊

  政治大學韓文系、韓文所畢業後即進入金融業,2017年開始外派至韓國,工作之餘也擔任兼職譯者,擅長金融、商業管理領域。
  在首爾與貓咪布布一起生活中。

宋佩芬

  畢業於文化大學韓文系後,前往韓國韓國中央研究院攻讀碩士,主修韓國史系。希望讀者透過自己翻譯的書籍認識到更寬廣的世界。譯作有《憤怒的數字:韓國隱藏的不平等報告書》、《餐桌上的經濟學》、《低飛的自尊》、《認識很多人還不夠,留住很多朋友才是關鍵》、《鍛鍊你的生存體力》等。

顏崇安

  從事韓語翻譯相關工作近十年,熱愛學習語言、認識不同文化。現旅居維也納學習德語,期望在一步步走遍世界的同時,心靈也能在書本的世界裡遨遊,豐富人生。
 

图书目录

前言 歡迎來到NFT世界
 
第1部份 NFT時代來臨
1 什麼是NFT?
NFT的定義
NFT的二元化概念
2  NFT與數位所有權
NFT的優點:稀缺性與充足性
數位所有權的重大改變
NFT的所有權與著作權
3 NFT與區塊鏈
NFT與智慧型合約
該存放在何處?
4 NFT與創作者經濟時代
賦予創作者力量!
5 NFT的歷史
2012~2013:NFT的萌芽期,彩色幣
2014~2016:Counterparty、稀有佩佩蛙、貨幣化圖像
2017:世界終於看明白了
2018~2019:暴風成長期
2020~現在:萬眾矚目的NFT
6 為什麼2021年是NFT之年?
財富效應
獨特的故事
零接觸環境
憂慮與期待參半的NFT未來
專欄 直到不可取代的代幣變得不可取代為止
 
第2部份 NFT新經濟的各種產業
1 藝術
以新的藝術類型浮上檯面的加密藝術
NFT與藝術的相遇
藝術作品與觀眾相遇的新方法
2 音樂
藝人是否有收到合理報酬?
3LAU的創意嘗試
破除藝人與粉絲的界線
3 收藏品
主導市場的收藏品NFT
運動領域中的人氣收藏品
4 遊戲道具
免費(Free-To-Play)遊戲模式
玩賺(Play-To-Earn)遊戲模式
5 數位不動產
代表性的NFT數位不動產APP:Decentraland
界線逐漸模糊的元宇宙與現實世界
韓國的案例
專欄 元宇宙中的NFT文化融合現象
 
第3部份 如何鑄造NFT
1 NFT市場平台比較
使用者製作的NFT市場
非使用者製作的NFT市場
元宇宙NFT市場
2 如何自己鑄造NFT
3 NFT鑄造成功案例
Beeple:NFT╳3D繪圖藝術
PACK:NFT╳動態藝術
3LAU:NFT╳音樂
CryptoPunks與Meebits:NFT╳收藏品
謎戀貓與Axie Infinity:NFT╳遊戲╳收藏品
Artbloc、EulerBeats和Alethea AI:NFT╳演算法藝術
Hashmasks: NFT╳社群╳收藏品
 
第4部份 NFT的價值評鑑
1 如何評鑑NFT的價值?
思考模式&故事
稀缺性
給收藏家的價值評鑑標準
2 專訪系列 1:NFT創作者
義大利NFT藝術二人組:Hackatao
墨西哥NFT藝術家:Carlos Marcial
韓國第一代NFT藝術家:Mr. Misang
醫學與NFT藝術的結合:河允
3 專訪系列2:NFT收藏者
挖掘新人藝術家的收藏者:illestrator
韓國最大加密社群創辦人:文英勳
擁有700個以上NFT的收藏者:Coldie
 
第5部份 NFT市場的現在與未來
1 NFT所帶來的市場機會
實際主體擁有掌控權
加強創作者權限
可進行去中心化交易
成為透明且可信賴的社會
NFT與多樣化的可能性
2 NFT的漏洞與市場風險
NFT市場伴隨的風險:環境問題與法律爭議
專欄 NFT相關的法律問題
3 NFT與社群代幣
社群代幣
4 代幣經濟時代
分散式自治組織:DAO 
邁向代幣經濟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063733
  • EISBN:978986506374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2.9MB

图书试读

前言
 
歡迎來到NFT 世界
 
  從2021年年初開始,NFT和比特幣、元宇宙等火熱關鍵詞鬧得全世界沸沸揚揚,新聞一波接一波,是「無可取代」的重點新聞。
 
  「推特聯合創始人傑克.多西(Jack Dorsey)於2006年發的第一條推特,以非同質化代幣(NFT)形式拍賣,得標價為290萬美金(折合台幣約5,700萬元)。」——2021年3月6日
 
  「本名麥克.溫克爾曼(Mike Winkelmann)數位藝術家Beeple的NFT集錦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個日子〉(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在國際知名的佳士得拍賣行拍出了6,930萬美金(折合台幣約19億元)天價。這是繼傑夫.昆斯(Jeff Koons)與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之後,在世藝術家第三高價的作品。」——2021 年3 月11 日
 
  「與佳士得並列全球兩大拍賣行的蘇富比拍賣行,以1,180萬美元(折合台幣約3 億2千萬元)拍賣了加密龐克(CryptoPunks)#7523。被稱為NFT 始祖的加密龐克, 是被稱為『龐克』的24×24像素藝術角色系列作品。當天拍賣的龐克#7523是9個『龐克外星人』中,唯一戴口罩的稀有外星人角色。」——2021 年6 月10 日
  
  「哇,這個世界的運作法則到底是什麼?NFT又是什麼?」
 
  大家看見NFT相關報導中的「億」時,是否浮現過這種念頭?現在正在讀這篇序言的你,大概是因為想從過去幾個月無數的NFT 坊間傳聞和謠言中找出更正確的資訊,才拿起了這本書吧。
 
  「人們到底為什麼會花上億元買網上可以隨便按『讚』,也能無限『複製』的數位圖檔呢?」
 
  你也有可能是遍尋不著這個問題的具體答案,太過納悶才翻開這本書;如果你是一名內容創作者,你有可能是因為好奇NFT將會為內容創作者帶來何種經濟時代的變化;如果你是收藏家或投資者,你有可能是想從這本書找到關於NFT投資價值的答案。
 
  在進入正文之前,容我先進行簡單的說明。NFT 是「Non-Fungible Token」的縮寫,譯為「非同質化代幣」或「不可替代的代幣」。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加密貨幣,是具有一致性與等值性的「同質化代幣」(Fungible Token,FT)。NFT不同於加密貨幣,各自有著獨一無二的價值,具備稀有度,意思是NFT無法相互取代。舉例而言,你穿上了Nike T恤去看韓國團體防彈少年團(BTS)的表演,幸運的你在走廊上遇見防彈少年團成員,他們替你穿的T恤簽名。這樣一來,你的T恤是不是就變成了無法拿其他Nike同款商品交換的、不可替代的T恤呢?就是這個道理。NFT是把特定加密資產的所有權與交易明細儲存於區塊鏈的代幣。所以無論何時何地,人人都能確認該加密資產的所有權歸屬、追蹤與證明交易內容。NFT活用此項特性以誕生出特定價值代幣,如藝術品、遊戲道具和房地產等等。
 
  眾所周知,NFT到2021年才出現在人們的日常對話中,大約在2020年底開始出現「大手筆」NFT交易,並在全美各地引爆熱議。在此之前,NFT不過是受眾有限的利基市場。
 
  事實上,NFT的歷史可回溯到更早之前。2017年,加密貨幣價值暴漲,採用ERC-721標準協議的以太坊虛擬養貓遊戲「謎戀貓」(CryptoKitties),可說是基於以太坊的NFT市場開端。可愛的貓咪快速颳起一股旋風,引發投機者關注,一度佔據以太坊交易總額的20%。然而,這波熱潮沒有持續太久。這是由於謎戀貓造成以太坊網路塞車,使得交易手續費上調,2018 年的加密貨幣價值暴跌也造成巨大的影響。
 
  不過幾年後,NFT市場捲土重來,在2021年迎來全盛期。以2020年6月1日為準,NFT前一年的作品交易總額達到200萬美元(折合台幣約5,500萬元),隔年交易總額超過5億美元(折合台幣約137億元),幾乎增加了250倍以上。這意味著NFT 不再是小規模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2020年12月,Beeple的NFT作品以當時數位藝術史上最高價350萬美元(折合台幣約9,700萬元)成交,成為許多人對NFT 產生興趣的起點。幾個月後,NFT市場迎來爆發性成長。大家還記得有著果醬吐司身體,飛行時會留下彩虹痕跡的彩虹貓(Nyan Cat)嗎?十年前,人氣網路角色彩虹貓在YouTube公開後點擊率高達數億次,在2021年2月迎來誕生十週年時,以NFT重生,售價58萬美元(折合台幣約1,500萬元)。
 
  再讓我們看看體壇吧。2021年12月,美國NBA運動員勒布朗.詹姆士(LeBron James)的灌籃影片,在球員卡平台NBA TopShot市集,以約20萬美元(折合台幣約550萬元)成交,舉世震驚。另外,在音樂市場,化名「3LAU」的知名DJ賈斯汀.布勞(Justin Blau),在2021年2月靠拍賣NFT唱片與特別經驗「交換券」,賺入約1,168萬美元(折合台幣約3億2千萬元),創下當時NFT最高單筆交易額的紀錄360萬美元(折合台幣約9,900萬元)。幾週後,Beeple的〈每一天:最初的5,000個日子〉以6,930美元(折合台幣約19億元)打破記錄,而Beeple 的作品拍賣,是在全球最大藝術拍賣行之一的佳士得進行,更是意義深遠。這是一個警示訊號,暗示NFT 在保守的制度圈內成為了不容忽視的市場。
 
  NFT,像是不能錯過卻又難以抓住的快速列車,我們該如何是好?該做些什麼好呢?
  
  「我好像得了NFT錯失恐懼症*,但一想到幾年前的比特幣惡夢,光聽到『加密』(Crypto)這個字就讓我有點……」
 
  你也許記得幾年前席捲全韓國的加密貨幣熱潮與它的沒落。在2017年年初,以約900美元(折合台幣約2萬4千元)成交的比特幣,在同年12月飆到2萬美元(折合台幣約55萬元)。以太坊則是比特幣的一種替代方案。隨著加密貨幣價值的飆漲,大批投資者湧入了韓國加密貨幣交易所。實際上,在首爾不管去到哪都能感受到這股熱潮,咖啡廳、餐廳、學校和公司等公共場所,包括年長者在內,所有人趨之若鶩,全都在討論比特幣和其他各種加密貨幣的話題。當時加密貨幣價格暴漲,購買需求增加,韓國交易所的比特幣成交價格一直高於他國,最高曾達到50%,形成了「泡菜溢價」(Kimchi Premium)。
 
  過熱現象雖來得突然,卻是意料之中。因為對於生活在艱困時代的年輕人來說,加密貨幣投資的資本門檻較低,若幸運的話,短時間內獲取高報酬不是問題,幾乎可以視為翻身致富的唯一手段。根據2017年年底韓國某機構以941名上班族為對象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來看,有30%以上的作答者表示有接觸比特幣等加密
貨幣投資。
 
  時至2018年,韓國政府為了防堵投機熱潮、維持市場穩定性,推動強力打壓政策,迫使泡菜溢價現象消退,投資者對加密貨幣的熱情也跟著退燒。不僅韓國,各國政府和大型投資機構對加密貨幣多抱持負面或觀望的態度,也帶頭平息了加密貨幣熱潮。還有,像韓國國內外各種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利空因素,也發揮了一定效果。從2018年年底全球加密貨幣市場情況來看,比特幣從2017年12月創下歷史最高價約2萬美元(折合台幣約55萬元),下跌80%到約3千美元(折合台幣約8萬2 千元);以太坊也從2018 年歷史高點1,148美元(折合台幣約3萬1千元)暴跌90%到100美元(折合台幣約2,700元)。整體社會不看好加密貨幣,認為這個無實體又無用武之地的不穩定數位資產迎來結束是必然的,加上許多散戶賠錢後退出市場,第一次的加密貨幣熱潮就此落下帷幕。
 
  「世界正在改變,不想再錯過機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入2021年,全球加密貨幣熱潮再起,韓國交易所的泡菜溢價現象也捲土重來。比特幣於4月突破6萬美元(折合台幣約160萬元)大關,是2017 年第一次暴漲期最高價格的3倍以上,以太幣也在5月達到4,400美元(折合台幣約12萬元)。尤其是掀起全球熱潮的NFT。NFT 市場主要集中在以太坊平台與以太幣,使得以太幣價值飆升。雖然以太幣的市值尚不及比特幣,但交易量遠超過比特幣。大概很多人看著再次「炙手可熱」的加密貨幣市場,會這麼想吧:「啊,要是能回到過去就好了!」
 
  要是能回到2011年,砸大錢交易當時價值只有幾美元的比特幣後,再回到現在,該有多好!不,錢固然重要,但若從一開始就能洞燭先機,搶先看出新技術區塊鏈的萌芽,先行搶占改變世界的巨大脈動中心之地該有多好,就不用像現在一樣,只能處在變化的邊緣,想像置身中心的刺激感。
 
  也許我們患的不是FOMO,而是「FOMOA症」。我們不是害怕錯失機會(Fear of Missing Out),而是害怕「再次」錯失機會(Fear of Missing Out Again)。世上有很多FOMOA症患者,2020年初的Beeple成了引爆全球關注NFT 的導火線,哪怕到了現在也還是進行式,對吧?
 
  不僅國外,許多韓國國內的內容創作者、收藏家和投資人都紛紛為NFT市場添柴加薪。2021年3月,韓國首次舉辦的NFT藝術品拍賣會上,Mari Kim的作品〈Missing and Found〉以288以太幣(折合台幣約1,300萬元)得標,成為熱門話題。另一位創作者YOYOJIN舉辦了個展「Sound, Drawing」,那是韓國首次將部分的實體展出作品製作成NFT的展覽。在展覽期間也同步拍賣作品,備受大眾矚目。
 
  聚焦於加密藝術品的韓國NFT熱潮,隨著時間推移,正擴大到其他產業,特別是有著深厚粉絲基礎的韓流(K-POP),與擁有數位著作權的NFT的相遇,令人期待會發揮何等強大的綜合效應。舉例來說,2021年4月韓國偶像組合A.C.E成為第一個製作NFT小卡的韓流歌手,獲得了粉絲的熱烈回應。類似的例子還有韓國圍棋九段棋手李世乭。李世乭在2016年人機對奕時,上演擊敗人工智慧AlphaGo的傳奇對決,也於2021年5月發行NFT。近期,韓國Kakao子公司Ground X主導開發的區塊鏈平台Klaytn,不是也推出了人人都能輕易發行NFT的Krafterspace鑄幣服務嗎?
 
  2021年下半年,NFT從各個領域滲透人們的日常。2021年5月初,全球NFT市場總交易額創下歷史新高點,但在這之後活躍度直線下降。有人因此擔憂NFT市場是否開始泡沫化,反之也有人樂觀看待,認為從長遠來看,這不過是單純的市場整理。到了8月中旬,全球NFT交易額重返飆升趨勢,再次創下歷史新高。我們能肯定的是,引領NFT市場成長的引擎不光是NFT收藏市場,還有遊戲、元宇宙內的不動產交易等等,隨著NFT技術發展而變得更加多元。
 
  FOMOA!順著這股氣勢,說不定NFT不再是部分加密貨幣投資者的短暫投機熱潮,而是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所有人生活的「下一件大事」(Next Big Thing)。正如我們現在無法想像沒有網路的世界,說不定幾年後,我們很難想像沒有NFT 的日常。許多人覺得NFT的有趣之處,正是它難以預測的未來。正在讀這本書的你怎麼想呢?
 
  歡迎來到走向眾多產業的NFT世界
 
  本書為了讓大家更深入了解NFT,以現今NFT市場發生過的眾多事件為基礎而成,並探究NFT市場的多元面貌、NFT熱潮帶給我們何種啟示、NFT何以找上2021 年的我們,及其未來的機會與可能性,同時我們也會提及NFT市場的漏洞與風險。畢竟NFT市場還處於初期發展的階段,許多制度未臻完善。與此同時,也有人高唱批判論調,主張NFT的市場變動性有如2017年的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ICO)一樣不穩,懷疑它不過是轉瞬即逝的投機泡沫。
 
  本書全體作者都確信,就算無法與2021年年初讓全球陷入NFT狂潮的Beeple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 個日子〉媲美,但愉快的「每一天」正與NFT攜手向我們走來。最令我們興奮的是,NFT並非未來的終點站,我們正在通過NFT編織更具體且範圍更廣的「代幣經濟」(Token Economy),所以,我們期許跟各位一起放眼未來,展開一場NFT 冒險。
 
  請肆意想像吧!藝術家自己也未能認知的創作火花被代幣化(tokenization),永存於無數網友的記憶中。音樂家與觀眾分享的特別舞台「瞬間」,能透過名為代幣的媒介,傳遍世界每個角落。還有,對某個珍惜這種無以名狀瞬間之美的人,送上名為「所有」的禮物。我們藉由包含著「所有」價值的代幣,超越時空間限制,形成文化共同體,邁向自動自覺發展的世界,光想就很開心吧?
  
  過去陌生的NFT一詞,不知不覺間變得耳熟能詳。NFT具有能驗明「正版」數位作品,並賦予其「稀缺性」的特性。由於這些特性,使它以重視作品獨特性的藝術市場為中心迅速擴張,如今影響力已超越了藝術,擴展到各種能進行所有權交易的領域。在此過程中,人們的普遍常識也起了變化,過去被認為是知識的事已逐漸變成常識。隨著個人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的改變,各種產業與組織環境也隨之改變。因此,NFT藝術或區塊鏈技術等,不僅是流於表面的新現象,我們希望各位能一併思考這些現象所帶來的宏觀變化。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NFT無窮潛力中的一小部分,還有更多的機會正在等待被實現。
 
  讓我們以FOMOA為跳板,敲開NFT無限潛力的大門吧。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電子書的封面設計,坦白說,第一眼看到的時候,我心裡就有點「嗯,又是這個調調」的感覺。你知道的,現在市面上標榜「未來」、「革命」的書籍,封面圖案經常是那種閃爍著藍光、帶有線條感的抽象圖騰,感覺很科技,但又有點空泛。不過,我還是決定點進去看看簡介,畢竟書名裡的「第一本書」這個字眼,還是挺有吸引力的。我個人是那種會被「入門」、「全方位」這類詞彙吸引的讀者,因為我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這塊領域的理解,大概停留在新聞偶爾會報的那種似懂非懂的階段。特別是NFT這個名詞,聽起來很炫,但真要我解釋給一個不懂的朋友聽,我大概只會抓頭髮。所以,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像它宣稱的那樣,把從概念到實戰的脈絡都梳理清楚,那它的價值就遠遠不只是一本書的價格了。我比較好奇的是,它會用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那些複雜的技術術語,畢竟,如果只是堆砌一堆白皮書裡的專有名詞,那網路上的免費文章可能就夠看了,我花錢買書,就是希望能有人幫我把這些看似遙不可及的東西,拉到我日常的水平線下來。期待它能有清晰的圖表輔助,讓視覺記憶幫我記住那些抽象的流程。

评分

總結來說,這本書的書名給了我一種「包山包海」的預期,希望能一次解決我對NFT的所有疑惑,從最基礎的「這是什麼?」到進階的「我能怎麼做?」。我發現市面上很多關於新科技的書籍,往往會過度偏重「炒作」或「技術細節」的其中一端,使得讀者難以建立一個全面的認知地圖。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在概念的宏觀視野與實際操作的微觀細節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如果它能讓我讀完之後,至少能自信地跟那些科技圈的朋友們進行一場有來有回的對話,甚至能開始規劃自己第一個數位資產的入門計畫,那麼這本書對我而言,就絕對是一筆值得的投資了。我希望它不是一本曇花一現的「熱門話題速成班」,而是一本能夠讓我對未來數位經濟有更紮實理解的工具書。

评分

購買電子書的另一個主要考量,是針對「交易」層面。我對於如何在二級市場上安全地買賣數位資產,一直抱持著高度的謹慎。畢竟,錢包的安全、私鑰的保管、以及如何辨識市場上的詐騙行為,這些都是攸關真實金錢的議題,容不得半點馬虎。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風險評估指南」,而不只是教你「怎麼按購買鈕」。例如,如何判斷一個NFT項目的社群活躍度是否健康?如何觀察交易量背後的真實意圖?更重要的是,對於台灣的讀者來說,涉及到跨國交易的稅務問題,有沒有提供任何初步的建議或提醒?雖然我理解版權和稅務的規定會隨著時間變動,但如果作者能提供一個分析框架,讓我學會自己去追蹤和理解這些法規的脈動,那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就大大提升了。畢竟,交易安全和風險管理,才是決定能否在這場新遊戲中存活下來的關鍵。

评分

我在網路上找過一些零散的資料,關於NFT的「製作」環節,感覺資訊非常混亂。有些教學影片說得很快,感覺好像按幾個按鈕就能鑄造一個獨一無二的數位物件,但實際上操作起來可能遇到各種網路費(Gas Fee)的陷阱,或者不知道該選擇哪一條區塊鏈網路。這部分是我最想從這本書裡得到明確指引的。我不是專業的藝術家,但對於嘗試將自己的一些小創作數位化並賦予其價值感到興趣。我希望能看到一個非常具體、一步一步帶領的「製作流程圖」,包含前期準備、選擇平台、設定版稅、到最終上架的每一個節點。如果能清楚說明不同區塊鏈(例如以太坊和Polygon)在製作成本、速度和受眾群體上的差異,那就太棒了。畢竟,這類技術文件常常寫得很冷硬,希望這本書能用一種比較友善、不帶預設立場的口吻,把我這個「科技小白」領進門,讓我敢於實際動手嘗試,而不是光看不練。

评分

老實說,我會想買這本書,純粹是因為周遭的朋友圈開始有人在討論NFT的「社群」屬性,而不是單純的「投資」屬性。以前談加密貨幣,大家就盯著K線圖,今天漲了多少、明天跌了多少,感覺就是一場賭博。但NFT好像開拓了新的想像空間,有人說這是數位藝術的典藏,有人說這是網路身份的證明,甚至有人在遊戲裡買賣虛擬土地。這種多元性讓我有點摸不著頭緒,也讓我意識到,如果我持續只停留在「聽說」的階段,很可能在未來的數位生活圈裡被邊緣化。我比較期待的是,作者能不能深入探討一下NFT背後更深層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學影響。比方說,當數位資產可以被驗證為「獨一無二」時,它對我們既有的財產觀念會產生什麼衝擊?會不會催生出新的藝術家生態?特別是對於台灣這個文創產業相對蓬勃的地方,這種數位工具的介入,究竟是助力還是阻力?如果書裡能加入一些本地的案例分析,哪怕是簡短的提及,都會讓我覺得這本書是「接地氣」的,而不是單純翻譯國外的資料而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