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吠陀療法:調整風、火、水能的黃金比例,找迴齣生時的健康體質設定 (電子書)

阿育吠陀療法:調整風、火、水能的黃金比例,找迴齣生時的健康體質設定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維桑特‧賴德
圖書標籤:
  • 阿育吠陀
  • 身心健康
  • 自然療法
  • 體質改善
  • 健康飲食
  • 能量平衡
  • 傳統醫學
  • 養生
  • 電子書
  • 風火水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Amazon阿育吠陀醫學類TOP1!簡單實踐印度五韆年養生智慧
源自印度,風行歐、美、日,一門調癒身體和情緒的科學,
從齣生時的能量印記為核心,進而吃對食物、做對運動、排毒淨化、調息靜心,
就能啟動自癒迴春,達到身心靈平衡的完美健康狀態。
  
  什麼是阿育吠陀療法?

  「阿育吠陀」(Ayurveda)為梵文詞彙,意思是「生命與長壽的科學」。根據阿育吠陀,每個人都是一件宇宙能量的傑作,具有獨特的人格與性情。從受孕那一刻起,來自雙親體內最占優勢的風能/火能/水能,加上孕程期間的季節屬性、雙親關係品質、情緒狀態等因素,綜閤成為一個人的體質設定。

  在現代詞彙中,我們或將此稱為個人的基因編碼。然而,五韆年前,阿育吠陀稱之為個人「自然體質」,它是我們一生不變、獨特的能量印記,一個人的生理運作、心智思維及情感模式的組閤。

  想保持身心健康或喚醒自癒力,關鍵就在於找迴個人「自然體質」,也就是齣生時風能/火能/水能的特殊比例。所謂「平衡你的風能、火能、水能」,並不意味著,你應該設法維持等量的風能、火能和水能,而是要「維持齣生當時的那個黃金比例」。因為當我們維持在這個比例時,必然健康無虞;當這個平衡被打亂,就會緻病。
 
  阿育吠陀的療癒係統博大精深,綜括:手印、花香油、食療、草藥、油壓按摩、瑜伽體位、呼吸調息,以及靜心冥想等等途徑。這些方法的目的,無非是為瞭幫助人從「失衡體質」迴歸到「自然體質」。

  從慣常情緒模式,覺察個人的能量失衡!

  1.恐慌、神經質、焦慮、不安等情緒 風能失衡
  2.挫敗、憤怒、仇恨、愛批評等情緒 火能失衡
  3.執著、貪婪、色慾、嫉妒等情緒 水能失衡

  找齣「自然體質」!你是風型人、水型人、火型人、還是夾雜型?

  1.風型人:肌肉及脂肪量少,往往體重過輕,平胸,走路快,總是來去匆匆。由於風能的善變特性,不喜歡懶散地坐著,偏愛不斷地活動,無所事事對他們來說是種懲罰。思考敏捷,說話快速且話多,因為性急,容易不經思考便採取行動,導緻給錯答案或做錯決定。

  【風型人養生守則】注意保暖/保持冷靜/避開生食/避開冰冷食物/避開氣候寒冷的環境/食用溫暖的食物和辛香料/每日保持規律的作息

  2.火型人:體重很少暴增或驟減,肌肉發育適中,體格精壯,排汗量大,眼睛明亮,肌膚容易齣油。胃口好,新陳代謝暢旺,飢餓時需要在短時間內進食,否則會變得急躁易怒。聰明機警、上進心強,但同時也具有操控、支配的性格。好勝心強,做事力求精確,對失敗有根深柢固的恐懼。

  【火型人養生守則】避免油炸食物/限製鹽分攝取/避開辛辣食物/飲用涼爽(但不冰)的飲料/避開氣候炙熱或溫度過高的環境/選擇涼爽的時段去運動

  3.水型人:身體厚實,耐力佳,不愛運動。動作慢,說話慢,吃得慢,為人寬宏大量。消化和代謝遲緩,容易變胖且很難減重。因為水能陰鬱、沉重的特性,常在早晨感到昏沉,沒有來一杯咖啡或茶,便很難有所行動。對事物領會得較慢,然而一旦記住便能永遠保有,長期記憶力絕佳。

  【水型人養生守則】避免油膩、高脂、難消化的食物/避開乳製品/避開冰冷的飲料/食用清淡及乾燥的食物/適閤做強烈的運動,但不宜遊泳

名人推薦

  王明勇(食療養生專傢)
  王慧芳(《圖解手印療法》審譯者)
  李頴哲(李頴哲中醫診所院長) 
  許瑞雲(哈佛醫師.身心靈作傢 )
  劉博仁(基因功能營養醫學專傢.百大良醫)
  盧孝平(美國自然醫學大學博士.怡仁醫院牙科主治醫師)
古籍探幽:巴比倫泥闆文獻中的早期天文學與占蔔實踐 本書深入探究瞭公元前兩韆年巴比倫地區留存下來的泥闆文獻,這些文獻不僅是研究古代近東文明的寶貴資料,更揭示瞭當時人們對於宇宙、自然現象以及人類命運之間關係的早期認知體係。我們聚焦於其中關於天文學觀測記錄和占蔔術(特彆是基於星象和自然事件的預兆解讀)的部分,力圖重建一個完整的知識圖景,展現彼時神學信仰與早期科學探索的交織狀態。 第一部分:星空下的城邦——巴比倫的宇宙觀 巴比倫文明的興起與美索不達米亞大河的周期性泛濫密不可分。這種對規律性自然現象的依賴,自然延伸至對頭頂星空的敬畏與係統性觀察。本部分首先梳理瞭巴比倫人如何構建其宇宙模型。他們將天空視為一個多層次的結構,其中包含瞭掌管不同神祇的區域。地上的城邦命運,被深信不疑地與天體運行的軌跡緊密聯係在一起。 我們詳細分析瞭著名的《埃努瑪·安努·恩利爾》(Enuma Anu Enlil)係列泥闆,這是現存最係統化的占星術文獻之一。該文獻匯編瞭數韆條與天氣、日月食、行星位置和彗星齣現等天象相關的觀察記錄,並附帶瞭對這些現象的解釋和預兆。這些記錄不僅僅是機械的抄錄,更反映瞭一種試圖通過觀測天象來理解神意、預測王權興衰和農業收成的努力。 本部分還將對比不同時期(如古巴比倫時期與新巴比倫時期)的文本,展示其天文學知識的演進。例如,對金星(伊什塔爾的象徵)觀測的精確度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提高,以及這如何影響到國傢層麵的決策製定。 第二部分:預兆的語法——解讀自然與神諭的規則 占蔔在巴比倫社會中扮演瞭核心角色,它滲透到軍事行動、王位繼承、乃至日常商業往來的每一個環節。本書的第二部分著重於解析巴比倫占蔔術的內在邏輯和操作方法。 “預兆即是解釋”(Omens are Interpretations)是理解巴比倫占蔔的關鍵。與後世的係統化科學不同,這些預兆往往是基於“如果 A 發生,則 B 將隨之而來”的經驗性或類比性關聯。我們通過具體案例,如對肝髒模型的解讀(肝髒被視為人體的縮影和神靈的媒介)、對洪水和乾旱的預言,來展現這種“以象解象”的思維模式。 特彆是,我們將深入探討“天文學占蔔”(Astrological Omens)的結構。這包括瞭月食和日食的特定位置(例如,如果月食發生在某個特定的星座,則預示著王室的災難;如果發生在另一個星座,則可能預示著敵國的戰敗)。這些占蔔文本中使用的術語、量化標準和因果鏈條,為我們理解古代的“知識生産”提供瞭獨特的視角。它們並非完全是迷信,而是早期人類在缺乏現代科學工具下,試圖建立一套可重復、可驗證(在他們的框架內)的預測係統的嘗試。 第三部分:天文學的精確性——從神諭到數學模型 雖然占蔔是其主要目的,但支撐這些預兆的觀測活動,卻意外地催生瞭高度精確的天文學計算方法。本書的第三部分將這些活動從宗教層麵剝離齣來,關注其技術成就。 我們分析瞭周期性計算錶,例如用於預測行星會閤、淩日或月相的錶格。這些錶格顯示齣巴比倫數學傢已經掌握瞭復式計算係統(基於60的進位製),並能夠進行復雜的代數運算來校準肉眼觀測的誤差。例如,他們對“沙魯”(Saros Cycle,一個用於預測日食和月食重復齣現的周期)的理解,即便在今天看來,也是古代文明的一項非凡成就。 這種精確性是如何在占蔔的框架下被整閤的?答案在於,精確的預測使得“神諭”顯得更加可信。當預測的事件如期發生時,神祇的旨意便得到瞭強有力的確認。因此,占星術的實踐推動瞭對天體運動幾何學的深入研究,盡管其最終目標仍是解釋神意而非單純的物理學探索。 第四部分:影響與傳承 最後,本書探討瞭巴比倫占蔔術和天文學知識的傳播路徑。這些泥闆文獻是如何跨越地理和文化邊界的? 我們追蹤瞭這些知識流嚮波斯帝國、希臘化世界乃至後來的羅馬帝國的影響。例如,希臘天文學傢如托勒密的理論體係中,仍然能看到巴比倫觀測數據和占星體係的深刻烙印。這種知識的吸收與本土化過程,揭示瞭古代世界知識交流的復雜性。巴比倫人留下的不僅僅是記錄,而是一種解讀世界的範式,這種範式在不同文明中經過重塑,成為人類文明早期對宏大宇宙秩序理解的重要基石。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細緻入微的視角,讓讀者得以一窺古代近東文明在敬畏自然與探求規律之間所走的漫長而充滿智慧的道路。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維桑特‧賴德(Vasant Lad)


  全球阿育吠陀醫界權威,臨床經驗逾三十年,曾於印度普納大學(University of Pune)教授阿育吠陀醫學課程,一九七九年之後,將阿育吠陀療法帶進美國發揚光大,並創立阿育吠陀學院(The Ayurvedic Institute),迄今培育無數阿育吠陀醫療從業人員。現定居於美國墨西哥州。其著作單在美國銷售就超過五十萬冊,被翻譯成二十種以上的譯本,著有《阿育吠陀療法》、《自癒的科學》、《草本瑜伽》、《阿育吠陀自癒食譜》、《阿育吠陀教科書》等十一本書。
 
譯者簡介

繆靜芬


  專職翻譯人,期望切實傳達作者的巧思,將流暢的譯作呈現給讀者。譯有:《眾神的食物》《普拉納課程》、《祕密沒說完的事》、《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2》、《信譽公關》、《簡單放下,天天度假》等書。
 

圖書目錄

【閱讀前,自我量測錶】阿育吠陀個人體質快速檢測錶
 
【作者序】療癒係統之母:阿育吠陀的古老智慧
 
第一部  阿育吠陀的理論基礎
第1章 生命與長壽的科學:使身、心、靈迴歸健康的宇宙法則
三種宇宙性質:悅性、變性、惰性
五大元素:空、風、火、水、地
三大生命能量:風能、火能、水能
二十項成對特性:療癒的重要關鍵
 
第2章 找齣你的獨特體質:探究生命能量類型
自然體質與失衡體質
如何評斷你的體質類型
風型人的身體、心智、行為特徵
火型人的身體、心智、行為特徵
水型人的身體、心智、行為特徵
找齣自己獨特體質的好處
 
第3章 人為什麼會生病:檢視影響健康的因素
阿育吠陀對健康的定義
導緻疾病的十大因素
疾病形成的六個階段
 
第二部 阿育吠陀的養生應用
第4章 阿育吠陀的目標:保持健康,遠離疾病
方法一:保有覺知力
方法二:採取行動,針對病因做調整
方法三:迴復平衡
方法四:排毒與淨化身體
方法五:簡易的居傢淨化法
方法六:恢復活力的迴春療法
方法七:培養自尊、自信和自重
 
第5章  阿育吠陀的生活型態:終極的預防醫學
讓生活與大自然的規律同調
阿育吠陀日常作息的特色
依照季節循環的法則生活
 
第6章  阿育吠陀調息法:六種呼吸練習
調息對神經係統的助益
六大呼吸法的技巧
 
第7章  阿育吠陀的心靈修行:靜心之道
空碗靜心
「嗖唅」靜心
雙嚮觀照的練習
 
第8章  阿育吠陀的飲食法則:使身體歸於平衡
適閤各種體型的飲食指南
六大基本味道
健康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不相容的食物搭配
食物與三大屬性的關係
 
第三部  阿育吠陀的自癒祕訣
第9章  如何使失衡迴歸平衡:從移除癥狀到根除病因
阿育吠陀療法的診斷程序
診斷的必要性
療癒時的注意事項
 
第10章  125種傢常疾患照護全集(從A到Z排列)
1 腹部絞痛(Abdominal Cramps)    
2 痤瘡(Acne) 
3 上癮(Addictions) 
4 過敏(Allergies)    
5 貧血(Anemia)     
6 憤怒與敵意(Anger and Hostility)
7 心絞痛(Angina)  
8 焦慮(Anxiety)     
9 食慾不振(Appetite, Low)    
10 關節炎(Arthritis)       
11 氣喘與喘鳴聲(Asthma and Wheezing)      
12 香港腳(Athlete’s Foot)    
13 背痛(Backache) 
14 口臭(Bad Breath)       
15 禿髮(Baldness)  
16 蚊蟲叮咬(Bites and Stings)
17 膀胱問題(Bladder Problems)     
18 外齣血(Bleeding, External)
19 內齣血(Bleeding, Internal) 
20 疔瘡(Boils)
21 哺乳問題(Breastfeeding Problems)    
22 乳房疼痛(Breasts, Sore)    
23 脆甲癥(Brittle Nails) 
24 燒燙傷(Burns)   
25 黏液囊炎(Bursitis)    
26 口瘡(Canker Sores)    
27 白內障(Cataracts)      
28 橘皮組織(Cellulite)   
29 膽固醇(Cholesterol)   
30 慢性疲勞(Chronic Fatigue)
31 傷風與流行性感冒(Colds and Flu)   
32 大腸炎(Colitis)  
33 結膜炎(Conjunctivitis)       
34 便祕(Constipation)     
35 孕期便祕(Constipation During Pregnancy) 
36 咳嗽(Cough)      
37 腹部絞痛(Cramps, Abdominal) 
38 經痛(Cramps, Menstrual)   
39 頭皮屑(Dandruff)      
40 抑鬱癥(Depression)   
41 糖尿病(Diabetes)       
42 腹瀉(Diarrhea)   
43 嬰兒腹瀉(Diarrhea-Babies)
44 頭暈(Dizziness) 
45 皮膚乾燥(Dry Skin)  
46 耳朵痛(Earache)
47 耳朵嗡嗡響(Ears, Ringing)       
48 耳垢(Earwax)    
49 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s)       
50 水腫(Edema)     
51 眼睛發炎(Eye Irritation)    
52 阿育吠陀眼睛護理法(Eyes-Ayurvedic Care)    
53 眼睛疲勞(Eyestrain)  
54 昏眩與頭暈(Fainting and Dizziness)  
55 疲勞與慢性疲勞(Fatigue and Chronic Fatigue)  
56 發燒(Fever)       
57 乳房纖維囊腫(Fibrocystic Breast Disease)
58 食物過敏(Food Allergies)  
59 頻尿(Frequent Urination)    
60 孕期頻尿(Frequent Urination During Pregnancy)
61 性冷感(Frigidity)       
62 膽結石(Gallstones)    
63 氣體與胃腸脹氣(Gas and Flatulence)
64 青光眼(Glaucoma)    
65 牙齦疾病(Gum Disease)   
66 毛髮護理祕訣(Hair Care Secrets)     
67 宿醉(Hangover) 
68 頭痛(Headaches)
69 失聰(Hearing Loss)    
70 阿育吠陀心臟護理法(Heart-Ayurvedic Care)   
71 心口灼熱與胃酸過多(Heartburn and Acid Stomach)
72 痔瘡(Hemorrhoids)    
73 皰疹(Herpes)     
74 打嗝(Hiccups)   
75 高血壓(Hypertension)
76 低血糖癥(Hypoglycemia)  
77 陽萎(Impotence)
78 尿失禁(Incontinence, Urinary)   
79 消化不良(Indigestion)       
80 趾甲內生癥(Ingrown Toenail)   
81 失眠(Insomnia)  
82 腸躁癥(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83 時差綜閤癥(Jet Lag) 
84 腎臟問題(Kidney Problems)      
85 腎結石(Kidney Stones)      
86 性慾低落(Low Libido)      
87 記憶減退(Memory Problems)    
88 更年期問題(Menopause Problems)    
89 月經不順(Menstrual Difficulties)       
90 偏頭痛(Migraine)      
91 孕期晨吐(Morning Sickness)     
92 肌肉抽筋與痙攣(Muscle Cramps and Spasms)  
93 鼻腔痂皮(Nasal Crust)      
94 噁心與嘔吐(Nausea and Vomiting)   
95 夢魘(Nightmares)      
96 流鼻血(Nosebleed)    
97 肥胖(Obesity)    
98 骨質疏鬆癥(Osteoporosis)
99 飲食過量(Overeating)       
100 體重過重(Overweight)    
101 經前癥候群(PMS)  
102 早洩(Premature Ejaculation)     
103 攝護腺問題(Prostate Problems)       
104 皮疹與蕁麻疹(Rashes and Hives)   
105 直腸齣血(Rectal Bleeding)      
106 肛門發癢(Rectal Itching) 
107 鼻竇問題(Sinus Problems)       
108 阿育吠陀肌膚護理法(Skin-Ayurvedic Care)  
109 睡眠呼吸中止癥(Sleep Apnea)       
110 吸菸(Smoking)
111 喉嚨痛(Sore Throat)
112 痙攣性大腸癥候群(Spastic Colon) 
113 扭傷與拉傷(Sprains and Strains)      
114 胃痛/肚子痛(Stomachache)  
115 壓力(Stress)     
116 曬傷(Sunburn) 
117 妊娠水腫(Swelling (Edema) During Pregnancy)
118 阿育吠陀牙齒與牙齦護理法(Teeth and Gums-Ayurvedic Care)     
119 肌腱炎(Tendinitis)   
120 耳鳴(Tinnitus)  
121 腳趾甲感染(Toenail Infection) 
122 牙痛(Toothache)      
123 潰瘍(Ulcers)    
124 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   
125 酵母菌感染(Yeast Infections)
 
【結語】為自己的健康負責:如何將阿育吠陀的智慧整閤到日常生活中
 
【附錄一】來自大自然的能量:善用金屬、寶石、色彩、香氣的療癒屬性
【附錄二】如何準備和使用草本、印度酥油和其他油品
【附錄三】特殊的阿育吠陀療程
【附錄四】圖解瑜伽體位
 
緻謝
詞彙錶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9419956
  • EISBN:9786267085226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2.6MB

圖書試讀

作者序

療癒係統之母──阿育吠陀的古老智慧


  三大生命能量與四大生命目標

  「阿育吠陀」是每天與大自然法則和諧相處的藝術,它是健康與療癒的古老天然智慧,也是一門生命的科學。這門科學的目標與目的是要保持健康人士的健康,以及療癒不健康之人的疾病。預防(維持身心健康)與療癒,都是以完全閤乎自然的方法執行。

  根據阿育吠陀的說法,健康是人體三大基礎能量(風能、火能、水能)之間處於完美的均衡狀態,而且身體、心智、以及靈魂或意識之間呈現同等重要的平衡。

  阿育吠陀是深奧的生活科學,包括生命的整體,以及將個人的生命關聯到宇宙的生命。它是一套最為名副其實的整體性療癒係統。身體、心智與意識不斷地交互作用,且與他人和環境不斷地建立關係。在努力創造健康的過程中,阿育吠陀將這些不同的生命層麵和它們的相互關聯性,全都列入考量。

  阿育吠陀是自我療癒的科學,包含飲食與營養、生活型態、運動、休息和放鬆、靜心、呼吸鍛鍊、藥用草本,以及療癒身、心、靈的潔淨與迴春程序,也可以採納聲音、色彩、芳香療法之類數不清的附屬療癒方法。本書的宗旨是要讓讀者熟悉這些閤乎自然的方法,如此,你纔能夠做齣生活型態的選擇,學會適閤你的自我療癒方式,從而創造、維持或迴復健康與平衡。

  「阿育吠陀」(Ayurveda)是一個梵文詞彙,意思是「生命與長壽的科學」。根據這門科學的說法,每一個人既是一件宇宙能量的創作,也是一個獨特的現象,一個獨特的人格。阿育吠陀教導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一種體質,那是個人心理生物學上的組成。從受孕那一刻開始,這個個人體質就被空、風、火、水、土五大宇宙能量創造齣來瞭。

  這五大元素結閤成三大基礎能量,或稱「生命能量」。乙太與風構成「風能」,是移動的能量;火和水構成「火能」,是消化或代謝的法則,將物質轉化成能量;水和土構成「水能」,是結構與潤滑的能量。當男性的精子與女性的卵子在受精那一刻結閤時,來自父母身體且在這個片刻最為活躍、最占優勢的風能/火能/水能因子,基於季節、時間、情緒狀態、兩人關係的品質等緣故,形成瞭一個新的個體,帶有一係列特殊的性質。

  在現代詞彙中,我們將這個個體的藍圖稱為個人與生俱來的「基因編碼」。自古以來,阿育吠陀就稱之為我們的「自然體質」或個人體質──一生不變的常數因子。它是我們自己獨特的能量模式,我們的生理、心智、情感特徵與癖性的組閤。

  儘管「自然體質」的潛在結構是一個既定的事實(個人的主基地或本質個性),但它時常遭到為數眾多的力道轟炸。年齡與外在環境的變化,隨著季節流逝所造成的冷熱交替,我們不斷轉換的念頭、感覺和情緒,持續吃下食物的品質與數量,在在影響著我們。不健康的飲食、過大的壓力、休息不夠或運動量不足、以及被壓抑的情緒,全都會打亂個人生命能量的平衡。視變化的類型與個人的潛在體質而定,形形色色的病痛可能逐漸形成:

  有些個人經驗到水能的增強或惡化,導緻傷風、充血、打噴嚏、過敏之類的癥狀,以及依戀、貪婪、占有。

  火型人有可能變得極度吹毛求疵、容易生氣、或是追求完美,也可能罹患胃酸過多性消化不良、心口灼熱、腹瀉、痢疾、蕁麻疹、皮疹、或是痤瘡之類的疾病。

  風能失衡可能顯現成便祕、腹部鼓脹、坐骨神經痛、關節炎、或失眠,外帶恐懼、焦慮、不安全感之類的心理癥狀。

  所有這些疾病與癥狀,不但是因為導緻人類受苦的無數其他原因,更是由於人體內在生態環境的改變。這些打亂瞭個人的平衡,製造齣最終帶來疾病的微妙生物化學變化。因此,阿育吠陀的醫學係統談到,需要將療癒獻給各行各業的每一個人。

  當生活的內在與外在條件改變時,如果我們要繼續保持健康,就需要不斷地調整,纔能維持均衡。這類調整,基於人體設計的優美智慧與纔能,有些會自動發生,但許多則需要有意識的抉擇。

  為瞭維持健康與平衡,我們必須藉由三大生命能量變魔術,依照癥狀的要求,採取行動來增強或減弱風能、火能或水能。這需要時時刻刻的覺知、時時刻刻的意識、時時刻刻的療癒。

  因此,療癒──健康、平衡、有意識地生活在當下片刻的充實當中──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阿育吠陀不是一種被動的療癒法,而是要求每一個個人為自己的日常生活負起責任。透過個人的飲食、關係、工作、數不清的責任、以及將日常生活視為一個整體,我們可以採取簡單的行動,達成預防、自我療癒、完整圓滿、以及朝嚮充實滿意成長的目標。

  根據阿育吠陀的說法,人的生命有一個目的。簡單地說,那個目的是要知道或認識到「造物主」(宇宙意識),同時理解我們與造物主的關係,這徹底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這個偉大的目的可以藉由均衡生命的四大基礎麵嚮而達成,亦即:「達摩」(dharma,法),職責或正行;「阿爾塔」(artha,利),物質的成功或財富;「卡瑪」(kama,慾),正嚮的慾望;以及「莫剋夏」(moksha,解脫),心靈的解脫。這些稱為四大「普茹夏莎」(purushartha,人生目標),也就是,任何個人生命中的四大目標或成就。

  所有這些生命層麵的基礎是健康。若要維持「法」,完成對自己與他人的職務與責任,我們必須是健康的。同樣地,為瞭創造富裕,貫徹行動成功,身體健康是必不可少的。若要擁有具創造力、正嚮的慾望,我們需要健康的心智與意識、健康的身體、以及健康的感知。(慾──卡瑪──有時被詮釋成「性」,意指子孫和傢庭生活,但它其實是慾望的正嚮能量或力道,產生並驅動任何有創造力的工作。)而莫剋夏或心靈的解脫,不過是身體、心智、意識或靈魂的完美和諧。因此,若要在人生中有所成就且充實滿意,其實完全仰賴身心健康。

  帶著愛與光的療癒之道

  在行醫的四分之一個世紀當中,我一直緻力於外科手術、婦科醫學、產科醫學、小兒科學、以及全科醫學,治療過處在人生各個階段與各行各業的數韆名患者。我一再觀察到,生活型態的選擇,例如,飲食、運動、日常作息,可以是療癒的強力來源,也可以是疾病的成因。許多的健康問題,似乎都與日常生活的壓力、傢庭與關係問題、以及對工作和金錢的擔憂交織糾纏;而其他健康問題,則直接與吃進不當類型的食物或運動過度或不足相關。

  我也日益覺察到,疾病嚮我們發齣自我蛻變的邀請函,這是一次機會,可以改變我們的思考、感覺、飲食、以及整體關懷自己與自我生命的方式。不斷令我驚訝與欣喜的是,單單透過適當的飲食、草本、靜心、適切的運動計畫、以及其他純粹天然的方法,生命就可以非常迅速且強而有力地步上正軌、重獲平衡。

  本書的療癒方法來自我個人實際的臨床經驗,奠基於發展瞭好幾個世紀的原理與實務。阿育吠陀的傳統可溯及五韆多年來不間斷的日常實踐,從古至今;它不是最近纔被開發齣來的「另類療癒」係統,而是一門不朽的生命科學,從不曾失去它的誠信與本質。你可以想像,歷經五韆多年的時光,它囊括瞭多少的智慧, 纍積瞭多少的實用知識。

  大約三韆年前(西元前九百年左右),長久以來口耳相傳的阿育吠陀展現新姿。當時,三位偉大的學者──遮羅迦、妙聞、婆拜塔──寫下瞭這套古老智慧的原理。他們的教材至今仍被印度境內各地阿育吠陀醫學校與醫學院的學生們、執業者與教師們所使用。

  就深層意義而言,阿育吠陀是所有療癒係統之母。從它的八大分支(小兒科、婦科與產科、眼科、老人病專科、耳鼻喉科、毒物學、一般內科、外科),衍生齣今日執業的醫學各大支派,以及許多的現代療癒法,包括按摩、飲食與營養諮商、草本療法、整型手術、精神病學、極性療法、肌肉動力學、指壓按摩、穴位指壓與針灸、色彩與寶石療法、以及靜心。所有這一切均源自於阿育吠陀的哲學與實務。

  阿育吠陀醫學的創始人之一,即偉大的醫聖遮羅迦曾說:「一位醫者,儘管精通疾病的知識與治療方法,假使沒有帶著光與愛進入患者的內心,將無法療癒病患。」我一生竭盡所能地遵循這則建言,而我也要敦促你,在運用這門知識幫助他人和療癒自己的過程中,同樣要聽從這則忠告。

  愛是生命的本質。我帶著愛撰寫本書,並且將它呈獻給你──親愛的讀者,希望書中提供的建議,將會成為你自我療癒與持續安康的重要部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我最近在思考,所謂的「養生」,其實就是跟隨自然規律生活。阿育吠陀既然是源自印度的古老智慧,想必它對自然界的運行法則有著深刻的理解。這本書如果能成功地將這些法則,對應到颱灣的氣候和生活習慣上,那就真是太成功瞭。例如,颱灣的夏天又濕又熱,這對「火」與「水」的平衡會有什麼衝擊?鼕天濕冷,是不是容易讓「土」的特質(與水相關)變得沉重?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巧妙地將這些古老的洞見,與我們每天接觸到的環境因素結閤起來。重點是,這本書的「療法」部分該有多深入?是隻停留在冥想和呼吸法,還是會延伸到食物選擇、草藥應用,甚至是特定時辰的作息建議?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完整的「生活修復方案」,讓讀者可以像學習一門新的語言一樣,慢慢地掌握運用自己身體的這套「齣廠設定語言」。如果能做到這點,這本書絕對值得我反覆翻閱,當作我未來幾年健康管理的核心參考手冊。

评分

身為一個對身心靈成長有興趣的讀者,我總是在追尋那些能夠讓我們「活得更通透」的知識體係。阿育吠陀經常被提及,但坊間很多介紹都停留在皮毛,講得太過神祕或玄奧,讓人望之卻步。然而,這本書的書名卻顯得非常務實,直接點明瞭核心目標:「調整黃金比例」和「找迴設定」。這讓我感覺,這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學術著作,而是一本能真正幫助我們優化人生的工具書。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風、火、水」三者之間的動態關係。我知道它們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季節、年齡、甚至當下的心情而起伏。那麼,這本書是否會教導我們如何辨識當下的「失衡訊號」?例如,當「風」過盛時,我們是否會變得過度焦慮、睡眠品質下降;而「火」旺時,是否就容易口乾舌燥、脾氣變大?如果能學會這樣精準地自我監測,就能在問題嚴重化之前,用最溫和的方式將能量拉迴軌道。這對我來說,比任何昂貴的保健品都來得有價值。

评分

哇,這本書光看名字就覺得超有深度!「阿育吠陀療法:調整風、火、水能的黃金比例,找迴齣生時的健康體質設定」,光是這個標題,我就忍不住想趕快翻開來看看。身為一個在颱灣土生土長、生活節奏快到快要變成陀螺的上班族,我一直都在尋找那種可以真正從根本上改善體質、而不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你知道嗎,現代人常常覺得纍、容易水腫、皮膚狀況也時好時壞,醫生檢查又說一切正常,這種「莫名的不舒服」真的很摺磨人。我以前也試過很多養生法,像是中醫的調理、甚至是各種新的飲食法,但總覺得少瞭那麼一點連貫性,沒辦法真正掌握自己身體的「齣廠設定」。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提供瞭一張藏寶圖,告訴我們如何迴溯到我們與生俱來的那個最平衡、最健康的狀態。我很期待它能拆解阿育吠陀那些看似複雜的「風、火、水能」(Vata, Pitta, Kapha)概念,用颱灣人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解釋,並且提供實際操作的指南。畢竟,能夠重新設定自己的「健康體質設定檔」,對我來說簡直是夢寐以求的事情啊!希望讀完後,我能不再隻是被動地應付身體發齣的警訊,而是能夠主動去維持那份與生俱來的和諧。

评分

我最近剛好在研究一些傳統醫學和哲學的交匯點,感覺現代醫學雖然厲害,但在麵對慢性疲勞、情緒失調這類「非具體」的病痛時,常常顯得力不從心。這本書既然提到瞭「找迴齣生時的健康體質設定」,這就讓我聯想到基因、遺傳,以及我們齣生時環境對身體帶來的初始印記。這不單單是飲食上的調整,更是一種生活哲學的重建。我對那些可以融入日常作息的細節特別感興趣,比如早晨該如何醒來、什麼樣的聲音或氣味能幫助平衡特定的能量。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生活儀式感」的建立指南,而不隻是生硬的理論。畢竟,要真正實踐阿育吠陀,必須將它融入到你喝的每一口水、踏齣的每一步路中。如果這本書能將這些古老的智慧,轉化成颱灣讀者在都市叢林中也能輕鬆實行的步驟,那就太棒瞭。我希望能看到具體的食譜建議,或者是一張自我檢測錶,讓我能快速定位自己目前最需要補強的「能」是哪一個。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麵上的健康書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很多都隻是把網路上隨便抓來的資訊拼湊起來,缺乏真正的係統性和實用性。但這本《阿育吠陀療法》的書名,散發齣一種非常專業且古老的智慧感,這點對我這個有點老派的讀者來說,吸引力非常大。我特別好奇它如何闡述「黃金比例」這個概念。在我們的認知裡,健康似乎就是體重在標準範圍內、沒有明顯疾病就好,但阿育吠陀顯然把層次拉高瞭,談到的是一種內在能量的完美平衡。這讓我想起,為什麼有時候我明明吃得清淡,但火氣就是比別人旺,或者同樣是壓力大,別人的腸胃沒事,我的就開始抗議。這背後一定有更深層次的能量運作邏輯。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教我們如何分辨自己是哪一種類型,更重要的是,能深入剖析當「風、火、水」失衡時,對我們日常生活、情緒波動甚至人際關係會造成什麼微妙的影響。如果能學會如何像一位「內在工程師」一樣,精準地微調這些元素,那種對自我掌控感將是無價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