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繪畫的第一堂課:美國自然學家約翰勞斯賞鳥與畫鳥指南 (電子書)

鳥類繪畫的第一堂課:美國自然學家約翰勞斯賞鳥與畫鳥指南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約翰・繆爾・勞斯
图书标签:
  • 鸟类
  • 绘画
  • 自然
  • 博物学
  • 鸟类学
  • 约翰·劳斯
  • 绘画指南
  • 科普
  • 电子书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畫鳥技法解構聖經

左顧右盼,靈脫身形,

斑爛羽毛,完全掌握。

美國自然觀察學家──約翰勞斯一生祕技傳授,

畫好鳥,先從賞鳥開始!

 

本書內含9項畫鳥基本原則 X 14個鳥類繪圖要領,

8個獨門生動繪畫祕訣 X 21種媒材運用技法,

掌握本書繪畫訣竅,繪畫新手也能畫出輕靈生動的鳥類。

 

「我真希望自己剛起步的時候就有這本書,

書中充斥著我花了數十年才學會的各種技巧與訣竅。」

──美國鳥類學家 希伯利(David Allen Sibley)

 

鳥類繪畫相較於其他靜態繪畫困難?

──只要先學會觀察,了解鳥類的骨骼結構與羽毛生長,便能賦予你所繪畫的鳥類生命。

 

如何畫出浮在水面上的可愛鴨子?

──鴨子「浮在水面上」的時候,身體也有一部分在水面下。水面會高於鴨子胸口最突出的部分,別畫成「全身」浮出水面的鴨子。如此,才能完成可愛生動的鴨子。

 

如何營造鳥類羽毛的質感?

──可以用分叉的筆毛營造羽毛的質感,點綴最後的細節。也可以用白色的色鉛筆在羽毛上增加亮點。

 

畫出靈動雙眼的好媒材?

──牛奶筆(white gel pen)相當適合在乾燥的水彩畫上描繪白色線條,畫葉脈、重要的邊緣線、或眼睛的亮點都很好用。

 

※你將學會以下技法:

觀察並掌握任何鳥種的關鍵身形比例

聚焦在鳥兒最重要的特徵,快速完成寫生

畫出生動飛翔的鳥類

發展色鉛筆與水彩的繪畫技法

避免畫鳥時容易犯下的錯誤

 

這本教學技法指南是一本融合鳥類觀察藝術和繪畫技巧的書,這兩者對如實成功畫出輕靈生動的鳥兒一樣重要。全書參考攝影大師作品,以寫實手法重現多樣鳥類,猶如一本精美圖鑑,在畫鳥的過程中,心情也能得到平靜,更讓你看到世界的美麗。

 

 

【本書特色】

美國自然觀察學家暨藝術家約翰‧繆爾‧勞斯 (John Muir Laws) 的鳥類繪畫技法名作,2012年出版以來十年長踞繪畫類排行榜,無人能出其左右。

 

勞斯以長期對鳥類的觀察與研究,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帶你學會鳥類繪畫的要訣。畫鳥,要先學會觀察鳥。他認為,「要畫羽毛,你須要先了解羽毛是如何生長、重疊和伸入身體的。要創造一隻鳥的身形,要先了解鳥類的骨骼結構。要擺出這副骨架,你要能夠感知這隻鳥的能量、意圖還有生命。」

 

1. 美國長銷十年的鳥類繪畫技法排名第1名的書。

2. 美國亞馬遜讀者超過五千位讀者評價5顆星★★★★

3. 由美國自然觀察學家約翰‧勞斯從多年上百場繪畫工作坊歸納出最有系統、最精要的鳥類繪畫教學書。

4. 鳥類畫法解構大師,從每一頁的主題分區圖示,從動作、比例、結構、頭部、尾部、翅膀等,讓你一眼就學會,繪畫新手也能繪出高手畫作!

5. 自然觀察學家教你畫鳥,也帶你領會賞鳥的藝術。

6. 美國資深畫家都說,真希望當年學畫鳥時有這一本。

7. 美國知名媒體一致盛譽!

8. 由臺灣新生代生態畫家、美國加州科學繪圖課程認證的專家江勻楷翻譯。

9. PUR廣開本裝幀,180度攤平,學習描摹無障礙。收縮包裝,是送禮的好選擇。

 

 

【各界專業推薦】

大衛‧艾倫‧希伯利|美國著名鳥類學家(David Allen Sibley)專序推薦

北鳥|自然美學時光

克萊兒(森林裡的旋轉木馬)|水彩插畫家

胡哲明|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館長

林思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優聘教授‧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長
鄭司維|《猛禽觀察圖鑑》繪者‧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專技副教授

蔡錦文|生態畫家‧作家

李政霖|《台灣野鳥手繪圖鑑》畫家

黃瀚嶢|生態插畫家

江勻楷|生態插畫家

 

【各界讚譽】

 自然美學時光 粉專版主_北鳥

一直在找尋繁中版本,詳細從鳥類骨骼、肌肉、羽區來說明如何繪製這美麗物種的生物繪圖專業書籍,謝謝商周出版,嘉惠臺灣熱愛生態與鳥類的讀者,從此可以踏實描繪鳥兒的心境,在一翻開書頁當下,隨即獲得最大知識量與繪製原理的滿足,相信生物繪圖圈的朋友,也必將此書納入年度經典書單,北鳥衷心推薦。

 

 水彩插畫家_克萊兒(森林裡的旋轉木馬)
我喜歡在水彩花間畫進一隻鳥,整幅畫因而有了律動,花瓣彷彿可以隨著鳥兒的震翅,而輕舞飛陽。
看了約翰·繆爾·勞斯的書,讓我學會如何運用簡單的線條,就可以精準抓住鳥兒的姿態;如何運用細微的觀察,刻畫出鳥的神韻。
更佩服作者克服從小的讀寫障礙,找到了人生的志向,用畫筆記錄下鳥兒的靈巧可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優聘教授‧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長_林思民
山林飛羽的映影常常在眼中一閃而逝,考驗每個賞鳥人的觀察能力,更考驗著繪鳥人對鳥類神韻的掌握。從輪廓、比例、姿態、羽式,加上簡單的解剖學概念,這本書不只各階段的繪鳥人都會需要,野外的賞鳥人更應該蒐藏一本!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_胡哲明

作者精采專業的導繪,是有志於鳥類繪圖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猛禽觀察圖鑑》繪者、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專技副教授_ 鄭司維

鳥類是很難寫生的,一來牠常躲在隱密處難接近,二來當牠飛行時不是太遠就是太快,因此大部分的繪者都是參考照片來畫鳥。本書用最簡單的方式教大家了解鳥類的構造,例如將身體主要的部分簡化為圓圈,然後再調整比例、姿勢,最後再描繪輪廓、羽翼和細節。即使不拍照片也能隨時隨地用畫筆紀錄所見,此書對有多年經驗的繪者也十分有幫助。

 

 生態畫家‧作家_蔡錦文
對所有喜愛自然繪畫,尤其喜愛繪畫鳥類的人來說,這是一本武功祕笈。作者從基本的鳥類學構造、型態、生活方式、野外觀察、速寫,最後落實到繪畫媒材的運用,逐步剖析如何畫出一隻隻生動的鳥類。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畫家_李政霖
很多畫動物的教學書,拆解繪圖過程暗藏許多複雜的直覺、甚至需要天賦才能完成的運思歷程。但這本書,從零開始,一步步建構到殿堂等級,每個細節都沒放過,精準地將知識概念一一具體化了,是一本非常認真的畫鳥教學書。

 

 生態插畫家_黃瀚嶢

本書的知識與技巧兼備,展現了唯有透過繪畫,才能傳達的,鳥類獨有的俐落之美。作者的每道筆觸,每抹著色,都值得跟著描摹體會,是相當值得收藏的好書。

 

生態插畫家_ 江勻楷

鳥類是許多人喜歡描繪的主題,但羽毛繁複,姿態多變,畫起來其實挑戰不小。這本書深入淺出,幫助初學者循序漸進完成作品,也替有畫圖和賞鳥經驗的人重新整理了從觀察、內化知識到藝術呈現的各方要領。

 

 

【國際媒體好評】

★ 我的父親是鳥類學家,家裡從來不缺鳥類的專業知識,「如何畫鳥」倒是比較難獲得指導。我一直賞鳥,我去博物館檢視鳥類標本,也在鳥類繫放站工作。

這本書表面上是在談如何描繪鳥類,實際上也是透過畫圖這個方法,引導你更深思熟慮鑽研鳥類……我真希望自己剛起步的時候就有這本書,書中充斥著我花了數十年才學會的各種技巧與訣竅。它的內容詳盡又周全,對有經驗的藝術家頗有助益。書中清楚直白的說明,以及鼓舞人心的字句,也會使初學者信心大增。──大衛‧艾倫‧希伯利(David Allen Sibley,美國鳥類學家)

★ 這是一個專家所能提供的最到位訣竅。鳥類觀察者會很驚喜於發現這本書在觀察鳥,及進一步認識他們駐點區域的鳥類上有多麼受用。──《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 當我讀完傑克寫的這本《鳥類繪畫的第一堂課》只有一個心得,那就是,這本書太傑出了,不管是從藝術的視角,還是從鳥類學的視角來看。真希望我在一開始畫鳥時就有這本書。讀著傑克的文字,探索他更具代表性的線性繪圖與畫作,帶我走入這視覺化的自然觀察日誌,有傑克在每一隻鳥兒身上花時間觀察到的詳盡細節。這本書寫得很棒、圖畫很豐富、整體設計也很美。──羅伯‧佩帝,奧杜邦學會野外支援主任Robert Petty, Director of Field Support, Audubon

 ★ 一本提供學好鳥類繪畫者的極佳介紹書──《英國衛報》(Guardian UK

探索野外:北美鸟类生态与保护 本书带领读者深入北美大陆的广袤自然,聚焦于鸟类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存智慧与演化历程。它不是一本关于绘画技法的入门手册,而是深入剖析鸟类行为学、栖息地生态以及现代保护挑战的综合性自然观察指南。 第一章:鸟类的迁徙之谜——跨越大陆的史诗之旅 本章详尽考察了数种标志性北美鸟类(如金雕、北极燕鸥、各种鸣禽)的季节性迁徙模式。我们将探讨鸟类如何利用地磁场、星辰和地标进行导航,揭示这些史诗般旅程背后的生理机制与环境触发因素。书中详细分析了沿途关键的“能量补给站”——湿地、森林边缘和沿海沼泽的重要性,并结合实例说明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改变如何威胁这些至关重要的中途停歇地。 深入讨论了迁徙过程中个体面临的风险,包括捕食者压力、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致命障碍,例如高大建筑和通讯塔。我们还介绍了当前最前沿的追踪技术,如微型卫星标签和地理定位器(GLS),如何帮助科学家绘制出比以往更精细的迁徙路线图,为制定国际保护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第二章:栖息地的多样性与物种适应 北美大陆拥有从北极苔原到热带雨林边缘的复杂生境。本章将分节介绍不同核心栖息地中鸟类的特殊生态位。 2.1 针叶林与北方森林:耐寒的建筑师 重点介绍生活在北美北部寒冷气候下的鸟类,如云雀、黑冠山雀和各种啄木鸟。探讨它们如何进化出隔热的羽毛结构、高效的新陈代谢率以度过漫长冬季。分析森林火灾在某些物种(如黑啄木鸟)生命周期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人工造林实践对原生森林结构和鸟类多样性的影响。 2.2 湿地与水域:生命的摇篮 着重介绍涉禽、水禽和海鸟的适应性。深入研究琵嘴鸭的滤食结构、鹤类的复杂求偶仪式以及鹈鹕群居捕鱼的协同策略。本章特别关注湿地作为“生态超市”的功能,以及城市化和农业径流如何导致栖息地退化,例如富营养化对水鸟健康构成的威胁。 2.3 草原与开阔地:风中的歌者 关注在广袤草原和农田环境中生存的鸟类,如美洲云雀、长耳鸮和各种野鸡。探讨它们为躲避空中捕食者而采取的低伏筑巢策略,以及现代化集约化农业(如单一作物种植)如何导致栖息地破碎化,使这些物种数量急剧下降。 第三章:鸟类行为的复杂性——沟通、竞争与繁殖 本章超越简单的识别,深入探讨鸟类复杂的社会行为和认知能力。 3.1 鸣唱的语言学 分析鸣声在不同情境下的功能:领地宣示、吸引配偶、识别亲属。通过案例研究,揭示某些鸣禽(如北美柳莺)的方言现象——不同地理区域鸣唱模式的差异,以及幼鸟学习鸣唱的过程。对比鸣声的复杂性与声音的物理特性(频率、持续时间)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背景噪音。 3.2 繁殖策略的权衡 对比“快进型”繁殖策略(如某些鸭类,幼鸟早期独立)与“慢速型”策略(如猛禽,需要多年的亲代投入)。详细描述配对系统(单配制、多配制)的演化优势。探讨“高投入”的筑巢行为,如织巢鸟如何构建复杂结构以提高后代的存活率,并分析不同巢穴设计对抵抗寄生和天气侵袭的有效性。 3.3 社会学习与工具使用 考察北美鸟类中展现出的高级认知能力。例如,乌鸦和松鸦被证明能够解决多步骤难题、记忆人类面孔、并主动储存食物以备未来所需。书中讨论了这些行为如何通过社会学习在种群内传播,而非完全依赖基因本能。 第四章:现代挑战与保护生物学 本章聚焦于当代人类活动对北美鸟类种群构成的直接威胁,并介绍了科学界正在采取的干预措施。 4.1 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 量化分析自工业革命以来,不同生境类型的丧失率及其对特定物种的影响。重点讨论能源开发(如油砂开采、风电场建设)如何直接干扰鸟类的飞行路径和栖息地质量。 4.2 疾病与污染 研究西尼罗河病毒、禽疟疾等新发传染病在鸟类种群中的传播动力学。分析环境污染物,特别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昆虫基数(即鸣禽食物来源)和鸟类神经系统的毒性影响。探讨重金属积累在食物链顶端捕食者(如鹰、鱼鹰)体内的生物放大效应。 4.3 保护行动的案例研究 本书以详细的案例研究收尾,展示成功的物种复兴故事,如白头海雕的回归以及红木丛林中的马里兰黄雀(Prothonotary Warbler)栖息地修复项目。这些案例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公众参与和政策制定的重要性,为理解如何保护未来鸟类多样性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 本书旨在为对自然科学、生态学及野生动物管理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深入、全面的框架,以理解北美鸟类的生命及其面临的挑战。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約翰・繆爾・勞斯John Muir Laws
人稱「傑克」的約翰・繆爾・勞斯是獲獎無數的自然觀察家、教育家與藝術家。他熱愛大自然,生活中洋溢著好奇心、創造力與幽默感。他的速寫作品流露出縝密的觀察過程、豐富的野外經驗,以及背後無數的練習。
傑克兒時的家庭旅遊常常會到野外探索,使他與自然環境結下不解之緣。童子軍經驗啟蒙了他對戶外環境的熱愛,賦予他身處荒野的自信。傑克的母親給他一本素描簿,讓他記錄野外的各種發現,就此開啟他筆記自然觀察的歷程。在外婆勉勵下,他更持續作畫,觀察力和繪畫技法也因此更上一層樓。
其實傑克從很小就被診斷出患有讀寫障礙,苦於無法掌握基礎學科,直到高中兩位老師用愛澆灌,耐心傾聽,其中生物老師帶領從小熱愛自然的傑克正式走入自然科學的世界。
從1983年即踏入自然科學教育的行列。他熱衷於教學和分享各種創意點子,授課形式包含課堂、講座、野外課程、個人或團體的諮商指導。他在舊金山灣區的住處附近帶領自然筆記社,每個月舉辦免費的工作坊與戶外觀察活動,參與者形形色色,包括藝術家、探險家、自然觀察愛好者和詩人。他也是加州科學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的副研究員與教育員,曾榮獲奧杜邦學會的「共同綠化」保育領袖獎,2011年獲選為國際候鳥日藝術家,2020年在《灣區自然》(Bay Nature)雜誌中榮登在地英雄名人榜(Local Hero)之列。
傑克的作品圖文並茂,著有許多介紹加州自然史與藝術的書籍,包括《勞斯的內華達山脈自然圖鑑》(The Laws Field Guide to the Sierra Nevada, 2007)、《鳥類繪畫的第一堂課:美國自然學家約翰勞斯賞鳥與畫鳥指南》(The Laws Guide to Drawing Birds, 2012)、《內華達登山者的野鳥指南》(Sierra Birds: A Hiker’s Guide, 2019)、《內華達登山者的野花指南》(Sierra Wildflowers: A Hiker’s Guide, 2019),並與艾蜜莉・萊格倫(Emilie Lygren)共同編著《如何教授自然觀察與筆記:好奇、渴望、專注力》(How To Teach Nature Journaling: Curiosity, Wonder, Attention, 2020)。他也在《灣區自然》雜誌中定期撰寫〈自然學家的筆記本〉專欄。更豐富的自然筆記資源請詳見網站:johnmuirlaws.com

譯者簡介

江勻楷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海洋研究所畢業,曾赴加州州立大學蒙特雷分校進修科
學繪圖。現職生態插畫家,在書籍、畫具與標本堆疊成的珊瑚礁裡埋首創作,
作品詳見網站:https://www.ykiang.com

图书目录

致謝

推薦序大衛‧艾倫‧希伯利

 

—CHAPTER1— 畫鳥的基本原則

畫鳥的樂趣

畫鳥的六個步驟

第一筆:掌握姿勢

身形比例

頭部的位置

轉折角度

形狀決定一切

森鶯繪製步驟

雀鵐繪製步驟

 

—CHAPTER2— 精通鳥類解剖構造

鳴禽的嘴喙

頭骨可動性

羽毛的分區與斑紋

頭部特徵繪製步驟

轉過頭來

頭形的轉折角度

身體上的羽毛

營造羽毛的質感

胸腹部的羽毛

胸腹部的羽毛斑紋

背部的羽毛

翅膀的聯動系統

張開翅膀

畫翅膀的訣竅

翅膀的比例

翅膀繪製步驟

鳥類學要點

簡單畫出翅膀的形態

尾巴的形狀和結構

尾巴的動態和透視縮短

大腿骨連到哪裡?

畫出重心平衡的鳥

認識鳥的腳爪

簡化鳥爪

腿部位置與角度

腿部細節

靈魂之窗

鳥羽的虹彩色澤

 

—CHAPTER3— 常見鳥類的特徵與繪製要領

關於猛禽

猛禽的構造

猛禽的體羽

遊隼繪製步驟(水彩)

描繪水禽

頭尾的轉折角度

雁鴨的細部特徵

雁鴨的頭部特徵

水禽的動態

棕硬尾鴨繪製步驟

描繪涉禽

涉禽的頭部比例

繪製步驟:濱鳥的明度練習

速寫好幫手:蜂鳥

 

—CHAPTER4— 畫出飛翔的鳥兒

飛行姿態的框架

不同角度的飛姿框架

翅膀的其他角度變化

畫出頂尖的翅尖

自製飛鳥模型

速寫飛翔中的小型鳥類

翅膀下的構造

繪製步驟:飛翔的渡鴉

 

—CHAPTER5— 戶外寫生

出門去畫畫

畫你所見,不要畫成圖鑑

野外工事

寫生的禪意

速寫動來動去的鳥兒

棲地中的鳥兒

畫下旅途中的新奇鳥類

記錄稀有鳥種

 

—CHAPTER6— 媒材與技法

精進畫技的關鍵

觀察光影

表面轉折與質感

運用相對空間

複合形狀

表現景深

我最喜歡的幾種畫具

速繪組合技法

攜帶式水彩調色盤

選擇畫紙

在有色畫紙上作畫

色彩理論錯了嗎?

重塑色輪

色鉛筆技法

色鉛筆繪製步驟:森鶯

混合媒材的繪製步驟:暗冠藍鴉

選擇水彩顏料

水彩技法

混合互補色

混合媒材的繪製步驟:歐洲椋鳥

運用參考素材

 

參考書目

鳥種插圖索引

英中鳥種名稱

關於作者

譯序──相見恨晚的繪畫技法書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181687
  • EISBN:9786263182257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1.3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

 

美國著名鳥類學家 大衛‧艾倫‧希伯利(David Allen Sibley)

 

  我畢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畫鳥,幾乎從學會握筆、大概是五歲左右就開始,一直畫到現在。鳥類向來就是我最喜歡的主題,牠們提供我一輩子既充滿挑戰又鼓舞人心的工作。

  我的父親是鳥類學家,因此家裡從來不缺鳥類的專業知識,「如何畫鳥」倒是比較難獲得指導。我一直賞鳥,我去博物館檢視鳥類標本,也在鳥類繫放站工作。繫放進行時可以把鳥兒握在手上,我就盡可能地速寫牠。我研究其他藝術家的作品,我參加藝術課程,也閱讀繪畫的書籍。我有一本琳恩・博格・杭特(Lynn Bogue Hunt)所著的短篇幅圖文書《如何描繪鳥類》(How to Draw and Paint Birds,由華特・福斯特〔Walter Foster〕出版)。該書偏重示範,呈現出杭特女士風格優美的素描,但技法指導卻著墨不多,只有不言自明的「試著畫成這樣」。

  經過好幾年鑽研練習,我慢慢學會各種訣竅與細節,越畫越好了。我學到鳥類的解剖構造,像是鳥喙基部羽毛向外生長的排列方式(頁22)、鳥尾基部的關節位置其實是比你想像的更加深入(頁37)、腹部兩側的羽毛在身體中線匯聚成一條凹溝(頁24)、鳥類伸展脖子的時候羽毛如何移動(頁7)等等。我也學到要把鳥兒身上最深的陰影畫在離身體邊緣有一段距離的地方,才能在二維的紙張上表現出立體感(頁90);或者只畫出幾根羽毛的邊緣來暗示鳥羽的排列(頁35)等等。

  大家常常問我是先對畫圖產生熱情,還是先對賞鳥感興趣?其實我一直都兩者兼備。對我來說畫圖和賞鳥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實在難以言喻。因為喜歡畫畫,所以賞鳥的時候會一邊思考要怎麼畫鳥身上的特徵,例如背部的曲線、張開嘴喙的方式、羽毛顏色與身形的關係。

  另一方面,畫圖的時候我也會更仔細觀察鳥兒,提出疑問並尋找解答,如果單純賞鳥就不會考慮這些面向。畫圖可說是一種與鳥互動的途徑,讓我們更了解鳥類。光是「嘗試畫下某個東西」,就能改變你觀看世界的方式。說到這裡便帶出本書隱含的訊息,也是書中我最喜歡的部分:畫鳥帶來豐富的領悟,遠遠不只是表面上的「畫」「鳥」而已。

  繪畫常常被誤解,藝術家以外的人容易只在意結果,覺得畫圖主要的目的是創作漂亮的作品。就像本書指出的,這個想法一方面會讓人在練習畫圖的時候備感壓力,因為從這個出發點來看,你大部分的畫作都是失敗品。另一方面,更嚴重的後果是會錯過繪畫更深層、更長期收穫:作畫過程得到的知識與體悟。

  這本書表面上是在談如何描繪鳥類,但它實際上也是透過畫圖這個方法,引導你更深思熟慮鑽研鳥類。誠如勞斯在導讀中提到的,「每一張畫都是為下一張所做的練習⋯⋯我們應該把目標換成『學習觀察得更仔細,並記住所看到的事物』,在這個前提下每次畫圖都會成功達標。」

  我真希望自己剛起步的時候就有這本書,書中全是我花了數十年才學會的各種技巧與訣竅。內容詳盡又周全,對有經驗的藝術家頗有助益。書中清楚直白的說明,以及鼓舞人心的字句,也會使初學者信心大增。不妨翻翻這本書,動筆畫幾張圖,仔細觀察,再讀更多內容。別擔心自己畫得好不好,有本書指導,我保證你會越畫越好。只要對鳥兒打開好奇心,享受隨之而來的歡欣悸動以及學習的成就感。

 

寫於麻薩諸塞州康科特鎮(Concord, Massachusetts)

 

 

〈譯序〉

 

江勻楷

 

   我從小著迷於動植物,也熱愛繪畫,渴望把自己觀察到的蟲魚鳥獸畫得栩栩如生,記錄它們瑰麗的形態和有趣的行為。我沒受過正規藝術教育,獨自摸索的過程挫敗連連,但在大學時代受到許多師長與友人鼓勵,於是再度拿起畫筆描繪動植物。

  基於諸多緣分,我在2017年也申請到科學繪圖學程(已經轉移至加州州立大學蒙特雷分校)進修,有幸和勞斯一樣接受安和珍妮兩位老師的指導。我們在學程的寫生課練習了本書提到的諸多速寫技巧,但對當時的我而言,最難突破的還是描繪動來動去的飛禽走獸。我曾經翻閱《勞斯的自然繪畫與筆記指南》,可惜那時經驗不足,難以體會其中精髓。要到了翻譯此書,才驚覺和勞斯相見恨晚。不只是畫鳥,描繪各種生物務必先理解其結構,熟悉各部位的形態和描繪訣竅,但更關鍵的是透過寫生和繪畫來觀察萬物,把作畫視為練習,而不是非得滿分不可的期末考卷。從學程畢業以來,我也漸漸體會到藝術創作不可能「完美」,但只要腳踏實地累積經驗,即使每次描繪的題材未必直接相關,依然會對觀察力和畫技大有助益。

  一個偶然放晴的冬日,我決定暫時擱下此書的譯稿,拿出塵封已久的Komtrak活頁速寫本,連同回國後鮮少使用的速寫筆袋一起放進背包,這就去動物園寫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個對自然文學充滿熱忱的讀者,我特別欣賞這本書在賞鳥與繪畫之間建立的橋樑。它不只是教你怎麼畫,更深入探討了約翰·勞斯這位傳奇自然學家是如何看待和記錄自然界的。這種跨學科的視角,讓整個學習過程變得非常立體和有深度。我以前看鳥類圖鑑,總覺得圖畫是為了輔助辨識,但讀了這本書後,才理解到,繪畫本身就是一種極致的觀察方式。勞斯對細節的專注,例如羽毛的紋理、眼睛的神采,都透過書中的範例被細膩地呈現出來。這激勵我,與其追求像照片一樣的逼真,不如去捕捉鳥類生命中最本質、最動人的那一刻。對於我這種業餘愛好者來說,這種精神層面的引導,比單純的技法傳授來得更為寶貴,讓我對「畫鳥」這件事產生了更深層的連結和使命感。

评分

這本《鳥類繪畫的第一堂課》真是讓我這個從沒拿過畫筆的素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一直很喜歡觀察鳥類,尤其住在郊區,常常能在自家後院看到一些五彩繽紛的鳥兒,心裡總想著,如果能把這些美麗的瞬間記錄下來就好了。但是每次拿起筆,腦袋就一片空白,線條總是畫得歪七扭八,根本不像樣。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完全是為我這種“純新手”設計的。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充滿術語的教學書,反而像是一位很有耐心的老師,一步一步帶領你入門。從最基礎的握筆姿勢、紙張的選擇,到如何觀察鳥類的骨骼結構,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特別是關於如何捕捉鳥類的動態感,書中提供了好多實用的技巧,讓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我畫出來的鳥看起來總是像標本一樣僵硬。光是研究不同鳥類翅膀收攏或展開時的結構變化,就花了我好幾個下午的時間,但每次的進步都讓人充滿成就感,實在是太棒了。

评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編排,簡直可以說是一部小型的鳥類生態觀察筆記。它不只是提供繪畫技巧,更像是一個帶領讀者走入十九世紀自然學家世界的導覽手冊。書中穿插的許多歷史背景資料,例如勞斯當時在野外考察時遇到的挑戰,以及他如何克服這些困難來完成作品,讀起來非常引人入勝。我經常一邊對照著書中的文字,一邊翻看著那些充滿時代感的插圖,彷彿自己也置身於那個充滿未知與驚奇的年代。對於我這種不只是想學畫,更想了解「鳥類繪畫」背後文化脈絡的讀者來說,這種豐富的附加價值,遠遠超出了期待。它讓我意識到,繪畫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對自然史的貢獻,這份厚重感,讓每次拿起畫筆都多了一份敬意。

评分

坦白說,市面上很多所謂的入門畫冊,內容往往過於偏重單一畫風,不然就是圖例非常制式化,看完後還是抓不到重點。然而,這本《鳥類繪畫的第一堂課》展現出來的寬廣視野,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它不設限於某一種媒材,從鉛筆素描到水彩渲染,都有涵蓋,而且重點是,它教的不是「複製」,而是「理解」。例如,書中講解光影對鳥類羽色的影響時,分析得極為透徹,讓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同樣的藍色,在不同光線下看起來會截然不同。對於我這個偏愛水彩的學習者來說,書裡介紹的幾種渲染層次的方法,簡直是及時雨。我嘗試應用後,筆下的鳥兒立刻多了幾分靈動感,連我先生都忍不住誇讚說,那隻麻雀看起來「活跳跳」的。這種能夠立即應用並看到顯著成效的教學設計,真的非常難得。

评分

最讓我驚豔的是,這本書在工具的介紹上,完全沒有「品牌迷思」的推銷傾向,這點在台灣的教學書中真的不多見。它非常務實地告訴讀者,初學者不需要一開始就購入昂貴的專業級畫材,重點在於掌握筆觸和觀察力。書中花了相當大的篇幅去解析不同筆尖的特性,以及如何利用紙張的紋理來模擬羽毛的質地,這些都是教科書級的寶貴知識。我過去總覺得畫不好是因為筆不夠好,結果買了一堆貴森森的工具卻束之高閣。閱讀完這本書後,我重新審視了手邊最普通的鉛筆和素描紙,試著用書中的方法去「玩」這些材料,結果發現,原來很多效果只需要調整角度和施力點就能達到。這份務實的教導,真正體現了「第一堂課」該有的精神:先打好地基,工具自然會跟上你的腳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