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走散了,我還有你給的勇氣:母女勇敢追夢,137天橫越歐亞,一生理解與相依的旅程 (電子書)

如果走散了,我還有你給的勇氣:母女勇敢追夢,137天橫越歐亞,一生理解與相依的旅程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潔媽
图书标签:
  • 母女关系
  • 旅行
  • 冒险
  • 成长
  • 勇气
  • 亲情
  • 梦想
  • 自强
  • 游记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們都有自己的名字,而我們的名字不叫「媽媽」。
只有自己活得精彩,孩子才能有更多不一樣的未來。
人生的每個選擇,時間都會如實給予答案,
一輩子很短,有些事錯過就是遺憾!
 
  很多人說,這是廣告電影腳本吧?
  不,這是真實故事!
  一個平凡的單親媽媽靠自己完成夢想,改變自己也改變女兒的故事。
 
  「如果有夢想就努力去追吧!」當我們在心中這麼告訴自己,或鼓勵孩子時,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夢想?
  尤其告別單身走入家庭有了孩子後,往往被「好太太」、「好媽媽」的傳統枷鎖牢牢套住,忘了自己也該是獨立的靈魂。
 
  每個決定就是啟動命運的鑰匙!踏出舒適圈,才能拋開框架的人生。
 
  這是一個浪跡天涯的故事,也是一場追尋人生新旅程的故事。
  
  她,暱稱潔媽,自稱大媽。25歲失婚成為單親媽媽,獨力撫養才6個月大的女兒。咬牙打拚20餘年,在中年穩坐主管職、看似一片穩定的時刻,驚覺人生太無常、錯過太多陪伴女兒的時間,一股衝動寫了辭職信給老闆,打電話通知大三的女兒休學,出發去圓那始終沒忘卻年少時的夢想──搭火車橫越歐亞大陸,一站一站,慢慢走過沿途風景。
 
  母女倆137天全天共處的旅途,是挑戰,也是重新認識彼此的契機。昔日牙牙學語的小女娃,已經長成能處理旅途危機互助的旅伴。跨越9個時區、18個國家、26000公里,路途上不論母女嘔氣、玩命趕火車、迷人的千年古城......,那些一起笑過、一起崩潰過的,都成了生命裡最美的篇章。原來世界上最甜蜜的滋味,不是吃進嘴裡的甜,而是心頭上的甜。
 
  這趟旅程是母女角色的畢業旅行。潔媽從保母的立場畢業,女兒從孩提時代畢業,從此,兩人不僅是親緣相繫的母女,更是心靈上彼此理解、支持的家人。
 
  這趟旅程也是母女人生的新起點。女兒受潔媽以身作則勇敢追夢鼓舞,離鄉背井開展自己的學業與職涯;而潔媽將這趟壯遊點滴分享在部落格與臉書後,圓了寫作的夢想,也激勵了不少陷在生活泥沼的女性紛紛提問:「當媽媽要怎麼追夢?」「遇到挫折要怎麼重新爬起來?」投信公司以她們母女故事拍了形象廣告,甚至吸引逾220萬人次點閱。
 
  沒有人有預知明天的能力,我們只有迎向明天的勇氣。
  追夢,中年大媽可以,你也隨時可以。
  這一生,我們都不要忘記忠於自己!
 
  潔媽想與努力的你分享——
  * 那條人生沒走的路,沒有人知道答案,但夢想若不付諸實現,一定將是遺憾。
  * 勇氣,其實無所不在,當你記起人生只有一次而已。
  * 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人生,孩子不會希望父母犧牲自己的人生來成就不可知的未來。當自己鼓起勇氣去努力,無疑的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 追夢,不要害怕來不及,什麼年紀都可以,只怕沒有踏出去。
  * 人生選擇題,不用算命,命運的鑰匙就是你的每一個決定。人生選擇題,不難,就差打定主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 尋找生命的意義,永遠不嫌晚,只差踏出去。因為現在的你,永遠是未來日子中最年輕的你。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何如芸|演員
 
  熱血推薦——
  丁寧|暢銷作家、金馬影后、瑜伽老師
  伊萊媽|知名親子部落客
  沈雅琪/神老師|資深教師
  林靜如|娘子軍女性創業平台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知名作家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詹宇夫妻|正向教養YouTuber
  (依姓名筆畫排序)
 
  ●「這是一本寫出母親最真實的心情和期待,女兒對媽媽最純粹的依戀與崇拜,還有瀰漫著動人的母女相依情節的書。人生最溫暖的愛,莫非親情,在此書中表露無遺⋯⋯。」——何如芸|演員
 
  ●「這種熱血又激勵人心的書,我最喜歡了。我鼓勵當爸爸媽媽的也要去追夢、圓夢!」——陳志恆|諮商心理師、知名作家
追风者的足迹:一部关于个人成长、探索未知与生命联结的非虚构作品 本书讲述了一对母女在特殊的人生阶段,选择了一条极不寻常的道路——用137天的时间,徒步穿越广袤的欧亚大陆。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旅行手记,而是一部深刻剖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复杂关系的纪实文学。它记录的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心灵上的蜕变与和解。 第一部分:出发前的暗流涌动——寻找“出口”的决心 故事始于一个看似平静却暗藏危机的家庭时刻。母亲,一位在职场上遭遇重大挫折的中年女性,正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危机。女儿,正处于对未来充满迷茫的青春尾声,渴望挣脱家庭的庇护,却又对未知的世界充满敬畏。传统观念中“母慈女孝”的剧本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作者细腻地描绘了母女间长久以来存在的“沉默的鸿沟”:母亲习惯于掌控与保护,女儿则渴望被理解和尊重。一次偶然的谈话,一个看似疯狂的提议——“我们去走完那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从东方的起点走到西方的尽头”——成为了打破僵局的导火索。这个提议的背后,是双方对现有生活模式的集体反叛。 书中详细记录了为期一年的准备过程,远比旅途本身更为艰辛。从体能训练的汗水,到装备选择的细枝末节,再到签证和路线规划中的重重阻碍,无不体现出两位主角对这次“出逃”的认真程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现代人如何从“舒适区”迈向“真实区”的心理挣扎,进行了深入的心理侧写,展现了中年危机与青春焦虑的交织碰撞。他们并非专业的探险家,而是两个被生活逼到墙角、急需证明自己依然有能力主宰人生的普通人。 第二部分:在路上——破碎与重塑的137天 137天的旅程,被精确地划分为几个关键的地理和情感区域,每一个区域都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初期:文化冲击与信任的考验。 穿越东欧的初始阶段,语言不通、卫生条件恶劣以及对异国文化的恐惧,让两位主角的矛盾迅速升级。一次关键的迷路事件,迫使母亲放下权威,女儿承担起决策责任。书中生动地记录了她们如何通过肢体语言、简单的单词和彼此的眼神,建立起一种超越语言的、更原始的信任机制。这部分着重描写了“放手”的艺术——母亲必须学会放手,女儿必须学会承担。 中期:荒野中的对话与自我暴露。 当她们进入中亚的戈壁与高原地带时,外界的干扰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自然环境和两人独处的时光。在这里,她们开始卸下日常生活的伪装,坦诚地讨论那些曾经被刻意回避的话题:母亲年轻时的遗憾、父亲角色的缺失、女儿对未来伴侣的选择标准。这不是审判,而是互相理解的深层挖掘。作者用极富画面感的笔触描绘了星空下的帐篷、清晨的露水以及在极端天气下相互依偎取暖的场景,这些场景成为她们情感纽带重铸的“熔炉”。 后期:抵达与反思。 跨越地中海,进入西欧文明圈时,外界的便利反而带来了一种不适感。旅程接近尾声,挑战不再是生存,而是如何将野外习得的“纯粹自我”带回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她们在旅途中结识的形形色色的当地人——那些同样在追寻自由、或是在逃避现实的“边缘人”——成为了她们观察自身境遇的参照系。书中没有提供简单的鸡汤式结论,而是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真正的勇气,是在路上展现的毅力,还是回到原点后继续生活下去的决心? 第三部分:回归与新生——“勇气”的真正含义 旅程的终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追梦”的过程远未结束。本书的后记部分,聚焦于两人回归日常生活后的变化。 母亲没有急于重返高压工作,而是选择了一个与自然和教育相关的全新领域,她开始用旅途中学到的耐心去倾听,而非急于表达。女儿则以一种更成熟的姿态面对大学生活和人际关系,她不再需要用叛逆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因为她已在137天的跋涉中找到了内在的稳定。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母女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更宏大的哲学层面进行探讨:生命中的“走散”往往是必要的,只有当原有的依附关系暂时断裂,真正的、基于平等的相互支持才能建立起来。 “勇气”并非天赐,而是共同穿越困境后,彼此给予对方的,一种持续性的精神力量。 这部作品以其真实的细节、细腻的情感刻画和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深刻洞察,为所有在追寻自我和家庭和解的读者,提供了一份既是冒险指南,又是心灵地图的珍贵文本。它证明了,最深刻的冒险,永远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那段未知旅程中。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潔媽
 
  現職部落客。曾任外商銀行主管、電信業風控主管、外商醫材集團執行長特助與財務主管、資產管理公司經理人。 
 
  經營臉書粉絲專頁《潔媽-媽媽帶妳去浪跡天涯》,以其幽默動人、溫暖有力量的文字,熱血激勵眾多讀者勇於追夢、突破自我。
 
  其文章《追夢,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中年大媽也可以》刊登於背包客棧及商業周刊等平台後,吸引網友熱烈迴響。精彩故事更獲得富達投信青睞,翻拍為台灣區形象廣告「投資實現這一刻」,並吸引媒體爭相採訪。
 
  潔媽由隔代教養拉拔長大、再成為單親媽媽,她不願被人生際遇所框架並勇於追夢,以實際行動做為女兒最好的榜樣。壯遊回台後努力實現兒時作家之夢,也鼓勵女兒勇於實踐理想。女兒現已由北京大學研究所畢業並如願進入投資圈。
 
  FB粉絲頁:潔媽-媽媽帶妳去浪跡天涯

图书目录

推薦序|當有天我們再也不能相見,你會記得我什麼?  何如芸
作者序|人生中每個選擇,都會由時間吿訴你答案

第一章|追夢,什麼年紀都可以
媽媽帶妳去浪跡天涯
萬馬奔騰都拉不回的決心
一張明信片的故事
鼓勵孩子後,卻忘記自己

第二章|鼓起勇氣,擺脫框架的人生
人生選擇題
回憶的那張發黃老照片──勇氣,無所不在!
當自己的主人,妳的名字不叫媽媽
不要害怕做夢

第三章|浪跡天涯,探索世界的篇章
旅程從搞丟小孩開始──北京
出發後只能學會勇敢──北京
一枝梨花出牆來──山海關
人生第一次臥鋪夜車,聽說你瀟灑的像陣風──內蒙
中國海關扣留記,俄羅斯海關笑話一籮筐──滿州里
三天三夜寫下的悸動──西伯利亞
兩個世界:擁有的太多,感恩的太少──莫斯科
第一次搭火車入境歐盟──赫爾辛基
夕陽下,這是搭訕嗎?──波羅的海
最暖心的一鍋雞湯──塔林
鐵幕與狂歡──里加
身無分文──斯德哥爾摩
全宇宙物價最貴的城市──北極圈(一)
一路煙雨濛濛──北極圈(二)
我的心遺落在羅浮敦──北極圈(三)
命運轉盤──哥本哈根
漢薩同盟女王與杏仁口味冰淇淋──呂貝克
屬於禁忌的城市──阿姆斯特丹
迷人的千年古城──約克
走入英國文學裡的場景與魔法城堡──阿尼克
最美荒原讓我過敏──蘇格蘭高地
人生不需要提前煩惱之火燒車──愛丁堡
白色康橋,難忘那個眼神──劍橋
最恐怖的一公里──布魯塞爾
一張明信片的承諾──海德堡
—金色多瑙河是我心中的旋律──布達佩斯
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維也納
有些錯過是回不去的永恆──巴黎

第四章|旅程,妳與我的成長
米蟲的雨中苦讀
戰勝內心的恐懼
看見不一樣的生活價值
尋找人生的意義,永遠不嫌晚
在天涯海角,擁抱不完美的自己

第五章|未竟之夢,尋找不一樣的可能
Gap Year之後呢?
不及格的精彩人生
自己的精彩自己成就
一起去浪跡天涯吧!

後記|米蟲:從此以後,我們互相照顧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3987642
  • EISBN:978986398765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9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
 
當有天我們再也不能相見,你會記得我什麼?
何如芸・演員
 
  我不認識潔媽,之前也沒有追蹤過她的部落格,但接到天下雜誌的推薦邀約,我正想認真看出版社傳來的資料,孰料只看了第一頁作者序,就忍不住掉眼淚⋯⋯。
 
  我很難解釋我的感動有多少層次:我看見一個中年女子的勇氣和果決,她勇敢選擇一個不是大多數人會挑選的決定;她和孩子之間的連結,除了陪伴,還有共同追夢的回憶。
 
  我相信這個不容易達成的計畫,將會成為她們人生中最耀眼的、不可取代的記憶。
 
  人生很短暫,永遠有不可預知的明天到來,常常我們的計畫被現實打斷,在扼腕中悔恨,在無奈中放棄,日復一日,直至落空。
 
  媽媽對孩子的愛,不只是滄海桑田,而是即便有一天我去到上帝身邊,還是想往下看看:你過得好嗎?
 
  我希望我給你的,不僅僅只是生命的給予而已,不是只能教會你穿衣寫字謀生能力而已,更多的是面對人生種種難事的勇氣,還有我所能身教的種種:包括珍惜,放下,付出,原諒,接受,給予,感謝⋯⋯,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我至愛你。
 
  世上所有的富貴名利都只是過眼雲煙,唯有情感的傳承,才是真正生命延續的本質。
 
  我真的也很想跟我的孩子說:願意跟著媽媽一起去旅行嗎?小時候媽媽帶著你看世界,那時我牽著小小的你走每一步路,現在你長大了,我們終於可以一路上絮絮叨叨彼此照應。
 
  這個想法圓的不只是我的心願,我還想累積我們相處的點點滴滴,這個過程將會超越所有時空的限制,永誌於心。
 
  在我還健壯的時候,我們可以相伴一起飛,等到哪天我走不動了,我會在你背後看著你飛翔,能多高能多遠,我都會微笑看著你。
 
  這是一本寫出母親最真實的心情和期待,女兒對媽媽最純粹的依戀與崇拜,還有瀰漫著動人的母女相依情節的書。
  人生最溫暖的愛,莫非親情,在此書中表露無遺⋯⋯。
 
作者序
 
人生中每個選擇,都會由時間告訴你答案
 
  在我完成這本書,寫作者序的這個當下,回望這三年,無論是這世界爆發了意料之外的疫情,讓大家至今都無法安心出遊甚至遠行;或是去年初我生了一場病,開刀前深怕遠在北京寫論文的女兒擔心,直到手術前兩天才告訴她。那時她哭著對我說,她不能沒有媽媽,我安慰她,萬一媽媽真的怎麼了,那也不要太難過,至少我們曾經一起留下很美好的回憶,妳陪著我圓了兒時的夢,一起去浪跡了天涯。
 
  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人生沒有機會重來,慶幸在那個可以選擇的當下,我跟女兒放下當時的擁有,選擇了彼此,從此世界上許多角落都留有我們的足跡。
 
  從西伯利亞到聖彼得堡,再到波羅的海見到今生最美的海上夕陽,和我們都很愛的羅浮敦島與蘇格蘭高地、繁華的優雅倫敦、絢麗的花都巴黎,都有我們一起走過的回憶。
 
  那條人生沒走的路,沒有人知道答案,但夢想若不付諸實現,一定將是遺憾。
  這是一個浪跡天涯的故事,也是一場人生旅程的故事。
 
  年輕不懂事時看不清命運,不懂最可怕的正是悲劇複製。我生於隔代教養的單親家庭,從小就立志長大結婚後一定要打造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意志與命運往往背道而馳,我成了年僅二十五歲的單親媽媽。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帶著襁褓中六個月大的女兒,憑著一股為母則強、想成為女兒最大依靠的毅力,在職場上奮力打拚,不願她遭受我曾遭遇的歧視與標籤,努力讓自己變強。我從年輕開始進行投資理財規劃,漸漸撐起一個家,並栽培她讀到了北京大學研究所。
 
  我在職場打拚了二十餘年,擔—任主管職也有十四年,在中年看似一片穩定的時刻,卻始終沒忘卻曾經年少的夢想——搭火車橫越歐亞大陸,一站一站,慢慢走過沿途的風景。
 
  原本與女兒約定好,等我五十幾歲退休,她研究所也畢業以後,再一起踏上旅程去看看這個世界。
 
  但有一天,在台中火車站看到一位年約五十歲的中年婦女,腳步蹣跚地提不動一個行李箱,那一幕,觸動且驚醒了我。年屆中年,為了撐起一個家努力工作,已經錯過太多陪伴女兒的時間,看周遭發生的事物,時感人生實在太無常。人生,有些事是不能等待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不知人間歲月幾何,等待那個永遠不確定的明天。
 
  於是,憑著一股衝動,我回家立刻寫了一封辭職信給老闆,並打電話通知正在念大三的女兒休學。
 
  此舉在當時受到身旁親友諸多的評判,認為這不是一個負責任媽媽的作為,加上當時前兩個禮拜才發生巴黎恐攻事件,歐洲治安及風險疑慮升高,並非是最佳旅遊時機,每個人都勸阻著我。
 
  但人生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再也沒機會做了,我不想將來有天老到走不動了,只能坐在沙發上悔不當初。
  於是,我鼓起勇氣在中年放棄一切,走上圓夢之路,踏上跨越九個時區、十八個國家、兩萬六千公里路的旅程。
 
  出發前,周遭有很多反對的聲音:「讓小孩休學出去玩是非常不明智的決定。」「小孩的心會玩野,不願回到學校繼續完成學業,最終只能踏上輟學之路。」「中年離開職場要再回去很難,到時淪為一無所有的風險很高。」這些聲浪都沒有影響我,人生本是魚與熊掌難以兼得,生活的目標也不是僅有工作而已,家庭、親情、陪伴才是他人無法取代最彌足珍貴的。工作成就的替代性相對高出許多,從不願為人生設限的我,勇於踏上這一步,不論是橫越歐亞十八國的旅程,或是未來的人生路途,均是前方未知的路迢迢,既然做出了決定,只能告訴自己:「勇敢地出發吧!」
 
  長途旅行絕對不是美美的打卡發照片而已,而是生活的延續,只是換個地方、換了風景,歡笑的背後還有爭吵也有掙扎。不論是對媽媽或是對孩子而言,幾個月期間,從早到晚二十四小時綁在一起,絕對是相處的考驗。尤其孩子大了,挑戰更大。然而,走過這段有笑有淚的旅程後,我們更加了解彼此,也領悟到,心靈的臍帶不是勒住脖子讓對方無法呼吸,而是學習如何轉換成尊重、支持與祝福。
 
  無論將來孩子翱翔至何方,無論人生未來的挑戰如何,母女間心靈的臍帶一直都在,帶著無盡的愛給予祝福及支持,這段旅程沉澱過後,讓我們關係更好,相處也更為融洽。
 
  旅途中讓孩子學習如何處理突發事件,也讓媽媽更放心,能放手讓她高飛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女兒回國後沒有像大家當時耳語所言就此輟學,反而更加努力拚如期畢業,並且在大學畢業後申請上北京大學研究所,也在二○二一年順利畢業。
 
  而中年大媽我呢?因為想記錄與女兒浪跡天涯的點滴,二○一七年中開始寫起部落格與粉絲團,意外地圓了兒時的夢想,重拾筆耕之趣。我們的故事還引起了富達投信的青睞,在二○一八年翻拍為台灣區形象代表的廣告——「投資,實現這一刻」,並且由我與女兒本人親自演出我們的故事,該廣告在網路觀看人數達兩百二十一萬人,並密集在許多電視頻道播出,後續還有多家媒體專訪及報導。
 
  很多人說,這是廣告腳本吧?不,這是真實故事!這是一個很平凡的單親媽媽靠自己完成夢想的故事。有人說:「窮人家的孩子不配有夢想。」女兒卻曾跟我說過:「妳的堅持是小孩最好的榜樣,妳翻轉了自己的命運,也進而改變了我的命運。」
這本書並不是要鼓勵大家辭職或是休學去旅行,而是想分享:「這一生,不要忘 記忠於自己。」
 
  我們可見的人生只有這輩子而已,勇於做自己並不可怕。讓夢想成為遺憾,在生命的最後才感嘆有太多來不及,再多的淚水悔恨也喚不回才是可怕。只要有夢,什麼年紀都可以放手去追逐,但是,需要你還走得動的那一天。
 
  一場浪跡天涯的旅程、一場親子間的旅程、一場人生的旅程。
  追夢,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中年大媽也可以。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光是看到那個充滿陽光和遠方感的構圖,我就忍不住想點進去看看了。那種帶著一點點歲月痕跡的色調,還有那種彷彿能從紙上感受到微風吹拂的氛圍,真的很有魔力。記得我點開試閱的時候,光是前幾段的文字描寫,就已經把我拉進那個未知的旅程裡了。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不是那種流水帳式的記錄,而是充滿了對風景的細膩觀察,還有那種深入骨髓的情感流動。尤其是在描述跨越文化和語言障礙時,那種無助與堅韌並存的狀態,讓我這位平時在家看著新聞的讀者,都彷彿親身經歷了一場洗禮。我特別欣賞作者在文字中展現出的那種,即使面對巨大挑戰,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熱情的那份韌性。這不只是一趟地理上的移動,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深層對話,讓人讀完之後,會開始反思自己過去幾年是不是過得太安逸了,是不是錯過了什麼真正值得去追求的風景。總之,光是從文字散發出來的氣質來看,就知道這絕對是一本能讓人回味再三的好書。

评分

我對這本電子書的整體觀感是,它在「行動派」和「內省派」之間找到了完美的平衡點。它有著史詩般的行走路徑作為骨架,讓讀者有足夠的刺激感;但在骨架的內裡,又填充了大量關於自我成長與身份認同的細膩思索。我特別喜歡作者在描述那些計畫趕不上變化的瞬間,所展現出來的應變能力。在旅途中,總會有突發狀況,可能是簽證出了問題,可能是行李遺失了,書中對這些危機處理的描寫,非常具體而且具有實用參考價值(當然,是精神層面的參考)。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買機票的工具書,但它教會你如何在混亂中找到自己的定錨點。這種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秩序的能力,才是真正值得學習的。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只跟著她們走了一趟歐亞,更像是完成了一次屬於我自己的,關於「接受不完美人生」的心理建設,非常充實。

评分

老實說,我最近買書都是衝著作者的名氣或是網路上大家都在討論的話題,很少像這次一樣,純粹是被書名裡那股「不服輸」的氣勢給吸引住的。這本書的調性,給我的感覺就是那種,明明知道前方的路很艱難,但就是有股傻勁推著妳往前走。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想像自己就是那個跟著媽媽一起背著沉重行囊的旅伴,那種腳底板磨破皮的痛感,還有面對陌生人時的戒慎恐懼,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最讓我感動的是,作者似乎很坦誠地揭露了旅途中那些不那麼光鮮亮麗的時刻,比如為了一頓飯在哪裡掙扎,或是因為意見不合而產生的摩擦。這種真實感,遠比那些完美的遊記要來得有力量。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勇氣不是從來不害怕,而是帶著恐懼,依然選擇前進。這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生命力,讓我非常佩服,也讓我對「勇敢」這兩個字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這本書讓我感覺,原來生活的厚度,是靠這樣一步一腳印累積起來的。

评分

說真的,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很少有機會能靜下心來思考「陪伴」的真正意義。這本書之所以特別吸引我,就是它不只是關於母女倆的冒險故事,更像是對「親密關係」的一次深刻探討。在長達一百多天的緊密相處中,必然會爆發出許多衝突和誤解,作者如何處理這些日常的磨合,我覺得是全書最精華的部分。我猜測,在那個封閉的旅程空間裡,兩個人是無法迴避彼此的缺點和情緒的。這就強迫她們必須學會更有效地溝通,或者至少,學會如何「共存」。這種在極端環境下淬煉出來的相處之道,對於我們這些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保持距離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堂實戰課。我讀到一些關於「理解」的橋段時,真的有被觸動到,感覺到那種跨越世代、跨越個性的隔閡,是如何慢慢被時間和共同經歷消融的。這本書讓我對「家人」這個詞,有了更溫柔也更堅定的想像。

评分

我個人對那種「追夢」主題的書籍一直抱持著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期待的是那種突破自我的酣暢淋漓,怕的是寫到最後變成空泛的口號,缺乏實質的內容支撐。然而,這本電子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扎實,它沒有過度渲染情感,而是用大量的細節堆砌出整個旅程的樣貌。我特別喜歡作者在描述那些異國風土人情時的細膩觀察,那種對於文化差異的尊重與好奇心,讓整個敘事變得非常豐富。例如,她描述在某個東歐小鎮上,如何透過一個簡單的肢體語言,成功地與當地人交換了食物,那種人與人之間最原始的善意連結,讀起來讓人心頭一暖。而且,作為一本電子書,它的排版和圖片穿插得宜,雖然我沒有實體書可以翻閱,但透過螢幕看著那些沿途的風景照,依然能感受到那股撲面而來的異國氣息。總之,這本書的深度在於它成功地將一場長途旅行,轉化成了一部關於「如何與世界相處」的哲學小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