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美山居法 6: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電子書)

恰美山居法 6: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噶瑪恰美仁波切
图书标签:
  • 恰美山居法
  • 密宗
  • 修法
  • 闭关
  • 禅修
  • 佛教
  • 西藏佛教
  • 噶举派
  • 实修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如果沒解脫,下一世,我們會在哪裡?
  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如果此世不成就,
  我們的下一世會是在哪裡?

  ◆教你如何優雅的邁向解脫的大門
  這一世依著閻王生死簿的善惡,揭開我們此生的輪迴漂泊
  但謝幕時,一定要記得轉動大手印之門,優雅地轉身解脫

  ◆穿越生死之間,一定要記得的兩件事
  亡者要能在中陰獲得解脫,有兩件關鍵性的事,一定要牢記在心:
  第一、要知道所有在眼前所顯現的一切景象,都是自心的化現。
  第二、不管是五方佛的出現或是文武百尊的影像,都是來自亡者的自心本性,這一切都是我們自身佛性中身、語、意、功德、事業的展現。

  能夠認識到這兩點,我們就可以從中陰解脫,往生淨土。

  ◆修持破瓦法時,一定要知道的「八個門」……
  在修持破瓦法時會提到八個門,如果不瞭解這八個門,
  那麼每個都是通向輪迴的大門;
  清楚瞭解之後,就能掌握當中有一個是解脫輪迴的「大手印之門」。
  當神識透過頂門也就是「大手印之門」離開色身,
  這意味著行者能夠優雅地邁向覺醒。

  ◆學佛非知道不可的「教證二法」,到底是什麼?
  佛陀的開示如浩瀚煙波,除了「證法」之外,
  這裡提供我們十八種看見自己的甚深「教法」

  佛陀說法49年最重要的精髓在依教奉行,
  學佛最初的那念菩提的發心,是佛子成就道上最重要的煉金石,
  也是解脫輪迴最重要的墊腳石,離開菩提心就沒有菩提道。

  •佛子一生中必學的教法及獨自閉關的指導手冊,《恰美山居法》系列第六冊
  •佛陀住世期「證法」的特色
  •末法18個瞥見自己心性的「教法」
  •如何以四攝法幫助身邊的親朋好友
  •修施身法最好選擇在險惡的地方,末法每個當下都適合修施身法,因為每個無常的當下都非常險惡,無論是環境還是人心。
  •祈雨時要怎麼跟地神、山妖和天龍八部打交道呢? 沒有比菩提心更殊勝的方法了。
  •死亡有十二種次第,我們想要哪一第
  •要如何避免進入中陰身
  •萬一,身處中陰時,如何自救
  •阿羅漢在死亡前,自燃三昧真火,身上水火交融。荼毘時但見滿天舍利子如花雨紛然飄落。
  •當湖面再也無法映現月亮的倒影時,弟子該怎麼做
 
  噶瑪恰美仁波切是阿彌陀佛意的化身,其廣為後人所熟知的口訣精髓,就在這整部的「山居掩關親誡」——《恰美山居法》中。這部山居法著於西元1659年,共有595藏頁,是噶舉派不共的教言,也是大圓滿不共的無上教法。

  大伏藏師恰美仁波切,他所開示的這部掩關親誡指導文,目的在教導想要解脫輪迴的佛弟子,如果沒有上師在身邊,透過這部實修手冊,按部就班的修學,就能達到解脫輪迴的彼岸,這是大成就者,對後代弟子所作的允諾。

  本系列匯集一百多部有關閉關實修的典籍精華,內容由淺入深分別解說,所有內容分類清楚,每一章就是一個主題,基本上所有解脫道上的教誡,已全部包括在其中。本系列由紐約噶瑪三乘法輪寺(KTD)住持堪布卡塔仁波切所講述,仁波切在海外弘法已近五十載,不間斷的講說指導傳授法教,引領弟子進入佛陀的教法,對佛法在西方的維繫和弘揚有深廣的貢獻。

  恰美山居系列講述者尊貴的卡塔仁波切於2019年10月6日在紐約捨報圓寂。仁波切一生的行誼示現以及修學次第的展現,完全與他親自開示教授的《恰美山居法6》第四十章事業海中,一位具格上師的菩提道心,與第四十一章─滿願樹的果實無死的次第,完全相應。詳情請見附錄〈堪布卡塔仁波切給我們的最後一堂課〉。

  恰美山居系列發行到第六冊,行者如果依循恰美仁波切的跨時空授課進程,從初入佛門皈依、發菩提心,修學四共加行、四不共加行、掩關閉關實修,現在已圓滿三年三個月閉關,經過關房上師確認,是完全地達到開悟見性的「喇嘛」了,並且堪列「上師」之位。這些上師要如何弘揚教法,如何面對世間八風。這些證悟心性的「喇嘛」,他們在轉動法輪,尤其是以噶千大營地為弘法方式時,要如何以外、內、密來觀察弘法的時機恰當與否。啟程、紮營、上座開示、正行、結行等,要如何觀想。當眾人聚集參與大法會,為什麼要把葉衣佛母當成首灌;法會圓滿時,又該給什麼灌頂呢?當弟子在遠方時,上師要如何為弟子作祈請,這段上師加持遠方弟子的描述,是如此的令人動容,身為弟子的我們,如何能報答如此的浩瀚師恩呢?

  恰美仁波切提供了18種看見自己的方法,行者如何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之中看到自己,如何安住在自心本性中以一味看待一味。我們的佛道開始於菩提的發心,中間也以菩提心為道用,它也是終究的結果。離開菩提心就沒有菩提道。

  人生最公平的是出生一口氣,死時也是一口氣。在四瑜伽上、中、下品的行者,要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呢?成就者不捨眾生,雖已經圓滿成就佛道,從輪迴中徹底除名,但不捨還在六道受苦的眾生,會一再地倒駕慈航,回到五濁惡世。這個過程他們如何選擇父母?如何投胎、住胎、出生,如何回憶起自己的過去生與再次投生的誓言,成就者恰美仁波切在第41章都有詳細的描述。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您提供的书名以外的、内容详尽的图书简介,旨在提供一个与《恰美山居法 6: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電子書)》无关的、内容丰富的书籍介绍。 --- 《藏密瑰宝:香巴拉的召唤与虹身成就的实修指南》 一卷洞彻心性,一场直抵觉醒的深度旅程 作者:[虚构作者姓名,例如:多杰扎西 仁波切] 页数:约 780 页 核心主题: 探索与实践藏传佛教中最深奥、最具挑战性的教法——香巴拉的秘密传承、虹身成就的理论基础与禅定修行中的心性直指。 导言:跨越时空的智慧回响 本书并非一部历史论述,而是一本深刻的修行指导手册,旨在为那些在现代喧嚣中寻求真正解脱与终极觉悟的求道者,打开一扇通往古老香巴拉智慧的门户。我们探讨的不是地理上的寻觅,而是心性上的回归。通过对宁玛派(Nyingma)无上密续——尤其是大圆满(Dzogchen)心髓教法的精微阐释,本书带领读者直面“空性”与“光明”的本质,揭示从凡夫心识跃升至虹身(Jalü)成就的完整次第。 全书结构严谨,由浅入深,涵盖了理论的构建、禅修的实操、以及对修行过程中常见误区的辨析,是一部集教理与实践于一体的宝典。 第一部分:香巴拉的奥秘与世间法之超越 本部分着重于确立修行的根基——对“轮回”与“涅槃”二元对立的彻底洞察,并引入“香巴拉”这一象征性与实际性并存的教法源流。 第一章:香巴拉:内证的圣境 深入解析香巴拉(Shambhala)在藏传佛教中的多重含义:作为历史上传承的起点,更是心性最清净、最纯粹的内在状态。探讨其在“时轮金刚”(Kalachakra Tantra)传承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构建一个“内心的香巴拉”——即完全不受世间烦恼干扰的觉知中心。本章详细区分了对香巴拉的错误世俗化理解与真正的密续教义。 第二章:建立坚固的基础:出离心与菩提心 在进入高深教法之前,作者强调了基础发心——出离心(Renunciation)与菩提心(Bodhicitta)的不可或缺。通过对“死无常”和“业力法则”的深入思维练习,引导读者认识到世间成就的短暂与虚妄,从而生起对解脱的迫切需求。特别讨论了如何将无私的利他愿望融入到追求终极证悟的道路上。 第三章:密宗的入门:三密相应与灌顶的意义 详细阐述了“身、语、意”三密(Body, Speech, Mind)如何构成密宗修行的完整模型。区别于显宗的次第,本章着重于如何通过观想、咒语持诵和心性的安住,瞬间将凡夫心转化为佛陀的本性。灌顶的仪式性与其在“成熟解脱”中的功能被深入剖析,强调灌顶是接收特定心性能量的关键通道。 第二部分:大圆满心髓:直指本性的禅定实修 这是全书的核心部分,聚焦于宁玛派大圆满教法中关于“心性直指”的修习方法,旨在通过最直接的方式认识自性。 第四章:认识“本初清净”(Khadag)与“任运自成”(Lhundrup) 本章是理论上的突破口。详细辨析了“心识”(Mind)与“心性”(Nature of Mind)的本质区别。运用多重比喻(如天空与云朵、镜子与映像),解释了心性本质上是圆满、无暇、不可被污染的。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直指”(Introduction)的教授,瞥见自性光明。 第五章:空性与光明的无二结合:不可言喻的体验 深入探讨大圆满中“空性”(Emptiness)并非虚无,而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光明”(Clarity)。本章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禅修指引,帮助修行者在安住(Shine)的禅定中,体验到这一“空乐不二”的状态。内容涉及“三摩地”(Samadhi)的深化,以及如何辨识禅定中的细微心流。 第六章:空行心滴的口诀:脉、气、明点的能量运作 转向密续中更精细的身体修持。本章探讨了在禅定中如何感知和引导“拙火”(Tummo)的初步显现。详细解释了中脉、左右脉(Ida, Pingala)与“气”(Prana)的动态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息和观想来净化能量通道,为最终的虹身做物质层面的准备。这部分内容需要修行者在具德上师的引导下谨慎观照。 第三部分:虹身成就——终极转化的实修与心法 本书的最高目标指向虹身成就(Jalü),即修行者在圆满道后,肉身融入光中,仅留法衣与少许发须的现象。 第七章:圆满道:九次第的收束与总汇 系统梳理了从基础修持到大圆满实践的九次第(如《九次第要诀》的结构概述,但侧重于心性的融合而非仪式)。重点分析了如何将“生起次第”(Development Stage)的复杂观想,内化并转化成“圆满次第”(Completion Stage)中对脉、气、明点的直接操控。强调了在圆满次第中,所有外相的观想必须回归到“无造作的本然状态”。 第八章:虹身成就的先决条件与心性准备 虹身并非一个可以强行达成的目标,而是长期圆满修行的自然结果。本章探讨了成就者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彻底的忏悔、无碍的慈悲心、以及对所有显现(包括障碍)的完全接纳。详细阐述了在临终阶段,如何运用所学的禅定技巧,引导心识(识)回归明点,从而避免再次堕入轮回的粗重执着。 第九章:超越二元的终极自由 本书的结语。回顾了从香巴拉的召唤到虹身成就的完整旅程,指出真正的解脱并非对某一教法的执着,而是对心性本源的彻底了悟。本章以激励人心的口吻,鼓励读者将所学内化,活出觉醒的生命,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附录:修行中的常见障碍与对治 此附录提供了对修行者在禅定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心光显现”、“能量阻塞”以及“过度兴奋或沉溺于禅定”等现象的详细辨识和对治方法,确保修行者能稳定地走在正道上。 本书特色: 传承的纯净性: 深入介绍罕为人知的香巴拉教义核心,强调口传教法的必要性。 实修的系统性: 理论与具体禅修步骤相结合,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密续修行者参考。 直指心性的勇气: 敢于触及藏密中最深奥、最要求实践力的部分,直面本性。 这是一本献给那些决心放下一切幻相,以生命为赌注,追求终极觉醒的求道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噶瑪恰美仁波切(Karma Chakme Rinpoche,1613-1678)


  十七世紀的聖者。生於阿魯家族,是密咒乘成就者之子。從小出家,曾向五十多位有法緣的上師求取教法、實修,融合寧瑪派與噶舉派的法源,獲得大手印、大圓滿本質的證悟,創立內多噶舉派。以十三年的時間,作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實修,親見本尊,再以七年的時間作灌頂跟典籍的口傳,利益眾生。晚年著書立傳,著有《恰美山居法》、《轉經輪功德》等許多殊勝修法訣竅,其中尤以〈阿彌陀佛極樂願文〉最為家喻戶曉,尤其雪域西藏幾乎人人皆能背誦。恰美仁波切在對自己的預言中都曾經提到,當他從娑婆世界死後,會立刻投生在西方極樂世界,並有五位化身,經過十五大劫的時間,會在西方極樂世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名號「善逝無垢水生蓮花」。

講述者簡介

堪布卡塔仁波切(Khenpo Karthar Rinpoche,1924-2019)


  一九七五年堪布卡塔仁波切受到尊聖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對其學識與修持之嘉許,授封為「法尊上師」稱號及「仁波切」的頭銜,並被任命代表大寶法王在北美洲駐錫且到世界各地弘法利生。

  堪布卡塔仁波切行持嚴謹,外比丘戒、內菩提心戒及密三昧耶戒均清凈無染,其學識豐厚堪稱稀有,不但解行合一且修證圓滿,是在藏傳佛教中備受尊崇的上師。

  堪布卡塔仁波切離開藏區在海外弘法已近五十載,他講授的佛法開示成為許多流傳廣泛的法教典籍基礎,並多已譯成英文、中文,其佛法的開示深入淺出,字裡行間洋溢著上師的悲智光芒,流露出一位實修者的樸實風範。

  堪布卡塔仁波切生前為噶瑪噶舉傳承北美及南美洲總導師,大寶法王北美洲根本道場──紐約上州噶瑪三乘法輪寺(KTD)住持,噶瑪林閉關中心指導上師。仁波切於2019年10月6日捨報圓寂。
 

图书目录

推薦序
/一法遍於天下者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成佛旅途上的精神助伴 第四世蔣貢康楚仁波切
/德修兼備的大師 第九世創古仁波切

講述者序
/終究會抵達 堪布卡塔仁波切

編譯凡例

第四十章  事業海─佛陀利益眾生的教證二法
第一節、利益眾生的方法     

一、以教言之法利益眾生
二、以證悟之法利益眾生
三、教法期的特色
四、利眾四攝法     
五、僧寶及其利眾方式     

第二節、因才施教     
一、三種不適合授法的情況     
二、特別的教授方式     
三、噶千大營地的利眾方式     
四、傳授密封敕令的教法     
五、可以毫無保留給予的法教     
六、透過大法會利益眾生     
七、擺渡人的利眾方式     
八、帝王般的利眾方式     
九、相似帝王般的利眾方式     
十、透過修法利益眾生     
十一、那洛巴密行傳承     
十二、悲喜皆處之泰然     
十三、座位前後沒有不同     
十四、平等一味的修持     
十五、隨風漂泊的修持方式     
十六、轉苦為道用     
十七、毀譽為一味     
十八、菩提心的重要性     
〈附錄〉事業海的問答

第四十一章 滿願樹的果實─三種根器行者面對死亡的方式
第一節:無死的大成就者     

無死的種類     
大手印無死的十二個次第     
一、大手印無死的第十二次第     
二、大手印無死的第九到十一次第     
三、大手印無死的第七到第八次第     
四、大手印無死的第四到第六次第     
五、大手印無死的第二到第三次第     
六、大手印無死的第一次第     

第二節:有死的凡夫眾生     
一、修持破瓦的座數及天數
二、過世後第四天     
三、過世後的第四個星期     
四、中陰
    
第三節:在死與無死之間     
一、有餘涅槃─阿羅漢的解脫     
二、阿羅漢最後的利生方式     
三、解脫的阿羅漢     
四、三身     
五、上師如月映心湖     

第四節:恰美仁波切對山居法的導讀

〈附錄一〉滿願樹的果實問答     
〈附錄二〉堪布卡塔仁波切給我們的最後一堂課     
〈附錄三〉尊貴法王對卡塔仁波切的嘉勉     
〈附錄四〉洛卓尼瑪仁波切談堪布卡塔仁波切的虔敬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880060
  • EISBN:978986988006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2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1

一法遍於天下者
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山居法,是在藏傳佛教,尤其是噶舉派中極為重視的法門,具有古德們所撰之多種廣略本。其中,最為普遍,著名的版本就是這本《恰美山居法》。藏地俗語說:「一法遍於天下者,恰美拉噶阿瑟也;一音遍於天下者,南之蒼龍雷鳴也。」這顯示出恰美仁波切的法門在民間是如何的廣為流傳。

  山居,與律典中所提到「十二頭陀功德」其中之一的「處阿蘭若」意思相同,在當年噶舉派法教興旺之時也盛行這個法門的實踐,例如早在公元12世紀,三世主─直貢覺巴的時代,直貢覺巴大師就曾派遣上百逾千的弟子前往帝司雪山、拉息與紮日等地進行修持,這些人藏文稱為「惹巴」,就是山人的意思,形成了「直貢惹巴遍群山,直貢唐巴滿眾原」如此的一個景象。

  恰美仁波切所著之山居法有五十三篇,除了包含從修行入門乃至一生實修的一切要點外,也是他親自實修證果的修持精髓。內容都非常的實際直接,即使沒有深厚佛法根基的普羅大眾,也能夠輕易的理解其中的內涵。據說,當時恰美仁波切在自己於巴日則閉關房中,發願進行終生閉關的期間,因侍者精進大海的祈請,數月中日復一日的在閉關的座間,於完全不參考任何典籍的情況下,從自己所有的學識和實修的境界給予開示,由精進大海記錄了下來。

  當年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在美國時,曾希望堪布卡塔仁波切有朝一日能為西方弟子開示《恰美山居法》。以此緣起,仁波切於1999年2月開始對英語系的學生釋義此法,對東方弟子的教授也於2001年開始。經由仁波切的數年講授,終於讓英文與中文版都圓滿面世,這實是廣大眾生之福,在此隨喜。

  此書中同時也廣博的闡述了種種本尊法的修持,然而,若有需要口傳灌頂的法教,行者一定要得到相應的灌頂口傳後方能實修,以表尊重古德與避免修行上的違緣。為重法故,希望大家都能把這點放在心上。

  願眾生慈悲增長,智慧增廣,究竟解脫!

推薦序2

成佛旅途上的精神助伴
第4世蔣貢康楚仁波切


  欣聞由尊貴的堪布卡塔仁波切所講述的噶瑪恰美拉噶阿瑟的口傳教誡—《恰美山居法》中文版即將發行,我在此隨喜。另外,對於此書能作為今年慶祝堪布卡塔仁波切九十歲生日的活動,我深表謝意。這個法教的問世可以利益一代又一代眾多的華人弟子及佛友。我們對上師的虔敬及對利益眾生的熱望,能夠共同譜出和諧的曲調,這對我們的心靈愉悅會是最善妙的旋律。

  堪布卡塔仁波切已經實現他對第十六世大寶法王的承諾,在大寶法王的北美主座噶瑪三乘法輪寺(KTD)不間斷的講說指導傳授法教,他已經引領許多人進入佛陀的教法,特別是我們噶瑪噶舉傳承,仁波切對佛法在西方的維繫和弘揚有深廣的貢獻。堪布卡塔仁波切已經圓滿達成第十六世大寶法王給予他的金剛指示,對北美的學生開示噶瑪恰美拉噶阿瑟的口傳教誡《山居法》。從1999年到2003年在噶瑪三乘法輪寺為英語系的學生開示此教法,2001年到2007年間分別在紐約上州的莊嚴寺、KTD及噶瑪林閉關中心為西方的華語學生講授。

  四百多年前由至尊上師恰美仁波切所寫下的深刻且具啟發性的實修指導,對那些立志走在成佛之道的行者而言,即使是在現代它仍是如此的重要且應機,在未來也一樣。就修持上而言,它的範圍從初機到高深的層次無所不包,它的內容非常的精確且清楚,讓所有人都易於了解,是我們成佛旅途上值得擁有的精神助伴。所以,此書的出版,我為那些真誠且想更深入洞察法道的眾多華人讀者感到高興!

  願吉祥圓滿!

推薦序3

德修兼備的大師
第9世創古仁波切


  近幾年來,堪布卡塔仁波切為弟子們講解噶瑪恰美仁波切的山居法,課程內容整理成英文本,現在中譯本得以出版,實在非常好。由於噶瑪恰美仁波切是一位德修兼備的大師,他的口訣極為殊勝。因此,可以說整個岡倉噶舉和寧瑪六大寺當中的卓千、噶陀、白玉這兩個教派都修持並且傳承了他的口訣。他的佛行事業是如此廣大,相信所有行者都能從他的教法得到利益。因此,我要感謝譯者和出版社的努力。

  此序言在堪布丹傑的請求下,由創古祖古撰寫。

  祈願善妙增長!

用户评价

评分

從書名結構來看,這部作品顯然是系列中的第六部,這讓我對前五部的深度和累積的知識體系充滿敬意。這通常意味著這套「法」已經經過了長期的驗證和發展,第六部更像是對核心精髓的深化與集大成。山居閉關,在很多文化中都是對生命進行「大修整」的儀式,我相信書中會深入探討修行的「內在工程」,而非僅止於外在的環境營造。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修行的「瓶頸期」,因為那往往是修行者最容易退轉的時候。如果這本書能提供面對挫折的具體心法,對我來說,其價值就遠超乎一般的勵志書籍,簡直是修行的「作弊碼」啊!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真是讓人眼睛一亮,那種帶點古典韻味的插圖,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不是一般通俗的讀物,而是充滿了深度的內容。從書名上來看,感覺作者在描繪一種與世隔絕、回歸自然的修行生活,這種概念在我們這個快速變遷的社會裡,顯得格外珍貴。我猜測內容應該會探討如何在一處僻靜之地,深入地進行心靈的淨化與修持,也許會提到一些實用的法門,像是冥想、禪定,或是與自然共處的哲學。對於長期在都市裡打滾,渴望找回內心平靜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帖及時雨。期待作者能把那份山居的寧靜氛圍描繪得淋漓盡致,讓我彷彿能聞到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氣息,真想趕快翻開來一探究竟,看看那「法」究竟蘊含了怎樣的奧秘。

评分

這本關於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聽起來就充滿了禪意和對傳統智慧的繼承。我對「法」的詮釋很感興趣,它是否涵蓋了古代高僧大德們的修行軌跡?如果作者能夠結合自身的獨特體驗,將那些看似艱澀的法理,用現代人容易理解的語言闡釋出來,那將會是極大的福音。我特別關注「一生中」這三個字,這暗示著這套方法是動態調整且與生命階段相符的。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自我檢視工具或反思提問,讓我們在閱讀的同時,也能不斷審視自己的修行進度與方向,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資訊。

评分

說真的,光看「恰美山居法」這幾個字,就覺得一股清流湧上心頭。在我們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能夠專注於「一生」的修行,並且將其歸結為「教法」,顯示出作者的格局與用心。我認為這本書的核心價值,可能在於建立一套長期的、貫穿人生的修行藍圖,而不是曇花一現的靈感擷取。它可能探討了如何將山居的清淨心境,延續到日常生活之中,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境界。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平衡「出世」的智慧與「入世」的實踐,畢竟我們不可能永遠待在山上。這本電子書的便利性,也讓我隨時隨地都能沉浸在這種深遠的教導之中,隨時提醒自己修行的初衷。

评分

讀完書名,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許多畫面,那種「閉關」的意象本身就帶有一種神祕感和莊重感。這本書似乎不是在談論休閒度假,而更像是在傳授一套紮實的、有系統的修行體系,尤其強調「實修教法」,這讓我對其內容的實用性充滿信心。我猜測,書中可能會詳細描述從準備閉關到實際修行的每一個階段,包括心態的調整、生活起居的安排,以及各種對治煩惱的具體方法。對於真正想在修道之路上有所突破的人來說,這種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指南非常重要。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數十年的修煉經驗,濃縮成這樣一套可供人依循的步驟,希望能從中汲取到能真正改變我生活慣性的智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