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們【電子書限定/編輯一刀未剪加長版】 (電子書)

阿姨們【電子書限定/編輯一刀未剪加長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羅毓嘉
图书标签:
  • 阿姨們
  • 電子書
  • 加長版
  • 女性
  • 生活
  • 情感
  • 家庭
  • 職場
  • 親情
  • 幽默
  • 台灣文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電子書限定/編輯一刀未剪加長版】
 
 
成為阿姨,是承接的姿勢。
承接世界的惡意,承接沒能完成的夢。
阿姨們是資深的少女,也是最懂愛的佈道者。
 
 
有時生活就是不會放過你它在每一杯遲來的酒在炸得太焦的雞排,在抽完的菸盒在受潮的餅乾在你流動的黃昏在襪在鞋在守候的路口。生活有一種聲音讓你瞎讓你盲讓你感覺遭受背叛在熄滅的燈火在腐敗的水果。
 
有時生活它把你捕獲把你凌遲把你的臉放進刀口,把你的皺紋割下你的快樂不快樂你甚麼都可以有都可以沒有。──摘自〈計程車道聽塗說〉
 
 
她(他)們是承載各種傷痕魅影的阿姨們:
她是轉角歷20載的麵攤老闆娘。鎮日與另一半奔忙於白花花蒸氣氤氳,以簡單的熱湯、白麵、醬汁、蔥花餵養顧客與自己的人生。別人看來髒亂油膩凌亂辛苦營生,她自信齊整精準篤定不卑不亢。
 
他是北卡羅萊納州的82歲夏洛特老奶奶。60歲那年,對心理師兒子出櫃:「我是跨性別。」她以為兒子會驚詫,但兒子只說:「老爸,謝謝你。我們一直在等妳告訴我們──現在我們有兩個媽媽了。我愛妳。」
 
他白日是財經記者,夜裡寫詩、散文,與在香港的他,炙熱相戀第十三年,但因疫情巨獸,近三年無法相見。他將思念心緒百轉千迴化為筆墨,迤邐出哪怕身陷圍困,但心相擁的戀人風景。
 
睽違三年多,羅毓嘉寫出最深刻的生之眷戀《阿姨們》。
那眷戀是每個人都值得被以他們自己相信的方式被對待。
就這麼簡單,可是又這麼困難。
 
 
★本書特色:
◎擅寫詩與散文的羅毓嘉,睽違三年多後的動人散文集。
◎電子書限定/編輯一刀未剪加長版【一起變成老阿姨】。
◎朱宥勳 撰推薦序。王盛弘、吳繼文、馬翊航、陳思宏、崔舜華 眷戀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尘封的信笺:一封穿越时空的家族秘密 作者:[请在此处插入一位虚构的作者姓名] 类型:历史悬疑 / 家族传奇 / 时代变迁 字数:约 15 万字 --- 书籍简介: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家族的命运如同风中残烛,摇曳不定。而隐藏在老宅深处的,不仅是泛黄的家具和积满灰尘的记忆,更是一桩尘封了半个世纪的秘密。这不是一个关于爱情或英雄主义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牺牲,以及时间如何无情地雕刻人心的史诗。 【故事背景:光影交错的年代】 故事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江南水乡——“镜湖镇”。这是一个被传统与现代的洪流撕扯的缩影。镇上的富商沈家,表面上是当地的模范家族,继承着祖辈留下的丝绸庄园和漕运生意,体面而光鲜。然而,在这层光鲜亮丽的表皮之下,家族内部的暗流已汹涌不止。沈家的大家长沈老太爷,一位恪守礼教、威严不容置疑的旧派人物,正面临着继承权危机和家族生意日益衰败的困境。 【核心人物群像:命运的交织】 沈怀瑾 (第三代继承人): 接受过新式教育的沈家长孙,思想进步,却被家族的重担和传统观念束缚。他深爱着一位地位低微的戏子,这份禁忌之恋是打破家族壁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他的挣扎,代表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旧秩序与新思潮间的痛苦抉择。 林婉清 (沈怀瑾的未婚妻): 出身于没落的官宦世家,美丽、聪慧,却也心机深沉。她深谙生存之道,将家族荣耀视作唯一的救赎。她与怀瑾的婚姻,是一场建立在利益之上的联盟,却在不经意间卷入了更深的阴谋。 “影子” (神秘的第三方): 一位活跃在地下,与各个派系都有联系的灰色人物。他身份诡秘,行动隐秘,似乎对沈家的秘密了如指掌。他的出现,让原本平稳的家族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沈家的老仆“阿福”: 一位看似卑微,却默默守护着家族秘密数十年的老人。他见证了太多的兴衰荣辱,他的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力量。 【情节脉络:被掩盖的真相】 故事围绕着一本《家史手札》的失踪展开。这本手札据传记录了沈家祖辈在创立家业时,涉及的一桩涉及巨额财产和一桩命案的陈年旧事。 第一部分:裂痕 沈老太爷重病,要求沈怀瑾尽快确定继承人并迎娶林婉清,以稳定人心。然而,怀瑾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暗示他的“未婚妻”林婉清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并且提到了那本失踪的手札。同时,沈家庄园内发生了一系列“意外”事件——账房失火、重要的地契神秘消失,矛头直指家族内部心怀不满的旁支。 第二部分:探寻与纠葛 为了保护家族,也为了探寻真相,沈怀瑾开始暗中调查。他不得不与他厌恶的林婉清暂时结盟。两人在追查线索的过程中,深入到旧上海的租界和黑暗的青帮势力之中。他们发现,手札的秘密牵扯的不仅是沈家的财富,更是一张跨越数个社会阶层的权力网络。戏子、军火商、外国洋行,所有人都对这本手札虎视眈眈。 第三部分:揭秘与抉择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残酷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沈家的财富并非完全“干净”,其根基建立在背叛与不公之上。更令人震惊的是,林婉清的家族背景与当年的命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那个神秘的“影子”,竟然是沈家一位被认定早逝的亲属的后代,他归来的目的,是寻求迟来的公道与复仇。 【主题深度:时间的重量】 本书深刻探讨了以下主题: 1.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在社会剧烈变革时期,个体如何平衡对家族责任的义务与追求个人自由的渴望。 2. 记忆的不可靠性: 历史是如何被胜利者书写和篡改的?真相在时间的冲刷下,如何变得模糊不清。 3. 身份的重构: 当一个人所有的社会身份(继承人、未婚妻、敌人)都建立在谎言之上时,真正的自我该如何定位。 【阅读体验】 本书结构严谨,情节环环相扣,从宁静的江南水乡到繁华却危险的都市,场景转换细腻。作者的笔触冷峻而富有张力,对人物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刻画得淋漓尽致。每一次揭开表皮,都会带来新的震撼,让读者沉浸在那个充满宿命感和悬念的时代氛围中,直到最后一页,谜团才被时间与勇气彻底解开。 --- 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家族兴衰的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在巨大压力下,如何坚守或最终屈服的深刻寓言。 那些被时代洪流掩埋的真相,正等待着翻开此书的你,去重新审视。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毓嘉
 
  1985年生。紅樓詩社出身,政治大學新聞系畢,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著有詩集《嬰兒涉過淺塘》等五種,散文集《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等三種。

图书目录

004【推薦序】你不知道擦身而過的那人有多複雜/朱宥勳(作家)
007【代序】像不曾被傷害過那樣
 
阿姨
020麵人
028千萬不要惹到老闆娘
033我的午餐又遲了
037不怕你多給
039夜市最怕雨天
042明天的小菜
045現在的男生都愛美
048阿姨喜歡不挑食的小孩
051那渣,才是精華所在
053別來宜蘭過年
058每當我想念香港,我便吃粥
061銀行奇遇記
067計程車道聽塗說
077你的心會被軋碎的
 
不一定是阿姨
084起來讓奶奶抱一下
088不要有人為了他們是誰,失去他們的尊嚴
092讓世界成為安全的所在
095我展開我的旅程
099費城的夜晚即將開始了
103那個吧台上的男人
107坦尚尼亞的P
111他看起來是個很好的人
114夏天就要開始了
117柏林沒有邊境
126為了他過世的弟弟
129我的印尼朋友
134我總是不願意回想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
141怎樣的距離算遠
145性別平等教育是給我們適當的名字
149世界是一幅惡之拼圖
156逆視天河
163貪生
172在這個世代終結HIV
177面對疾病,只有恐懼是我們不需要的
180十二月一日
 
台啤阿姨的疫情日記
188他的五十歲生日
191可是香港還沒死掉啊
195直到維多利亞港被填平
198我知道我送的花長甚麼樣子
200三百六十五天
203哥吉拉與金剛的真愛
206不要忘了你的幽默感
209沒有考一百分也沒關係
212我們是勇敢的台灣人
218要不要來連結一下?
223只要還能煮得出血沫
227 2022=2020, too
232蓋特威機場那杯Gin & Tonic
237疫情將大規模展開
241五月二十四日
243始終都能跟著你
 
245【代後記】DKLM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063222
  • EISBN:978986406321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0.9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
 
你不知道擦身而過的那人有多複雜
朱宥勳(作家)
 
  《阿姨們》這本散文集,跟我印象中的學姊羅毓嘉很不一樣。
 
  我對學姊的第一印象,是我剛上高一,拿到當年《建中文選》的時候。那一年的新詩組首獎,是一首厲害到非常離譜的長詩:詩作本體是氣勢磅礴的五、六十行,而且每隔幾行就有一個腳註符號。等我讀到詩末,才發現那二十多個腳註,又各是一首四、五行的短詩。所以……這是一首其實內含二十多首詩的詩。如此層層疊疊、互文穿插的形式,讀得我既敬佩且驚惶──這位學姊不過長我幾歲,為什麼可以寫到這個水準?我高中畢業以前,不,哪怕是大學畢業以前,都不覺得自己有機會追得上啊!
 
  這第一印象實在太過深刻,因此我每每讀到羅毓嘉的新作,無論是散文還是新詩,都會回想起曾被那麼厲害的技巧支配的恐懼……我是說,都會特別注意文字裡種種精微的形式操作。然而讀這本新作《阿姨們》,卻意外讓我有返璞歸真之感。複雜的形式設計、柔魅流麗的文字,似乎不是作家最致力經營之處了。相反地,《阿姨們》切入了最平實的「當代日常」,散文裡的敘事者不再是當年揮灑文字如排兵布陣、不可一世的文藝少年,而竟成一名你我身邊每天都會擦身而過的都會上班族。上班族吃麵,上班族加班。上班族因為疫情而不能出國,上班族有戀愛及無法戀愛的煩惱。我一向仰視的學姊,突然有了不必隨時盛裝的成熟與從容,能把最平凡的生活寫出韻味。
 
  平實到,我甚至有了不太禮貌的念頭──莫非書名《阿姨們》,也是成熟從容的學姊在幽自己一默?
 
  不過,這並不是在說這本書簡簡單單、普普通通。相反地,這本書最深刻處,就是呈現了一個「人」的多面性,以及多種面向的交織。不管你之前是否讀過羅毓嘉的作品,都可以用「認識一個人」的心理預期,來讀《阿姨們》。由此,你會先從第一大章讀到一位整天加班、以遊走各處吃麵為紓壓管道的上班族。接著往下讀到第二大章,你會赫然發現:這位整天跟麵店阿姨培養感情的上班族,竟然懷抱著大量關於性少數的故事。這讓人不禁想像:難道他歡快吃麵的時候,心裡其實正迴轉著種種認同關懷與身分難題嗎?然後到了第三大章,這位堅定強烈為性少數發聲、面對幽微身分問題都能敏銳找到針尖的敘事者,突然又一變而充滿了對「老爺」無比依戀、柔情的粉紅泡泡。而在你以為這終究回到「抒情散文」的柔軟調性時,卻發現伴隨著「老爺」故事的,又都是極為當代的大議題:香港、疫情、動盪的金融與政治……
 
  總之,這是一本小可以小到吃食、大可以大到國際的、軟硬相兼的散文集。讀完一整本《阿姨們》,幾乎就像是在體驗「認識一個人可以有多複雜」的過程。它讓我在閱讀完畢之後的幾天內,遇到每個陌生人都疑神疑鬼:莫非,那個坐在我旁邊吃漢堡的人,也有什麼驚人的故事?或者,那個我一直景仰至極的前輩,其實也會在戀愛時對著手機傻笑……?理智上,我知道這沒什麼好「莫非」、「其實」的,一個人本來就有很多面向。但我們很少有機會像是閱讀《阿姨們》一樣,短時間內經歷顛覆再顛覆、交織再交織的認識過程。
 
  然後我就想起來了:當年那首震撼了高一的我、正文與腳註交纏的詩,就叫做〈自傳〉。那時候,學姊透過一首磅礴的詩,讓我看到文學如何複雜地描述「自己」。多年以後,他寫下了《阿姨們》,讓我們看到:光是誠懇地娓娓道來,不必那麼多形式的操作,人生本身就已經足夠複雜了。
 
代序
 
像不曾被傷害過那樣
 
  她拉開酒吧的木門,腳踏五吋高跟鞋風風火火踩進來,見到我便忙不迭喊,「親愛的好久不見。」她搽著粉紅色的蔻丹,一頭過肩的金髮燙著合宜的捲度,髮梢末端透著些許歷經幾度整燙的毛躁,但掩不住她透出來的興奮神色。她坐下,説,你喝甚麼。沒等我回答,她又說,前幾天這酒吧的酒保給了我一個特製的馬丁尼,滋味好得,你要不要試試?
 
  我說好。當然好。
 
  認識她幾年了?二○一四吧,頭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她還是個「他」。
 
  在職場上,她以極為強悍的作風在業界聞名,偶然聽聞業界傳聞他在公司裡被稱作是──「那個講話開口總是帶刺的潑辣的惡毒老gay,」下一句接著的,則絕對是,「又能怎麼辦呢?他講的話偏偏是那麼一針見血,專案問題在哪裡都給他一句話說完了。」有一次則聽説他在外頭開會,全然不理會業界對正裝要求的潛規則,一襲入時的合身短褲,配上高筒的彩虹長襪與平底鞋,把所有工作成果不盡如人意的對口單位,罵過一輪罵到人啞口無言,摸摸鼻子回去重新做出合規的成果。
 
  所有人都知道他「是gay」,然而他從來都不是gay。一直要到二○一七年──他才以五十幾歲的年紀,向親朋好友同事從屬,「出櫃」説,他不是「他」,是「她」。
 
  姐姐一般的氣口她要我先試那特製馬丁尼。説,不好喝我找酒保算帳。她還挑了挑眉頭。
 
  不錯吧?她說。老娘推薦的總是不會錯的你看看。
 
  她還是他的時候曾與男人交往──其實交往的一直都是男人,但人們看著他只直觀地認為他是男同志。一個典型的,來自舊金山灣區的gay。可他不是,她説,我一輩子都在跟這種「轉變」的時刻奮戰。打從有意識開始,我總覺得被生錯了身體我以為可以把自己放在男性的身體裡一輩子,可是。可是一切都從這個「可是」開始,年過五十了我想我還有多少時間?人生太短,未來太長,終於誠實面對不應該再這麼下去。
 
  跨出去那步──艱難的不只是認同的疆界,而是意味著,過去那些將她看作男人所愛的一切,也都將以完全不同的眼光看待「她」。她不會再是男同志社群的一分子,她必須重新尋找自己所認同的核心,重新認識自己,和她所愛的人。
  
  那遠遠比性別重置手術所經歷的身體的煎熬,還要來得更讓人困惑。坎坷。
 
  曾經愛過的人,以及未來即將愛上的人。都因此而變得不同。
 
  那是一趟無法回頭也沒有路標的旅程。我的身體不屬於我。從來都不──那不是「變性」手術,手術本身只不過是把我原本的身體還給我,如此而已。我的出生證明給了我一個錯誤的性別,我的父母給了我一個錯誤的名字。這麼多年過後我終於可以成為我自己──她說。
 
  把我的身體還給我。
 
  「轉變」之後的生活變得非常,非常不一樣。
 
  那時在舊金山的電車站有個男孩走過來,非常有禮貌地跟我要了聯絡方式,他說,他覺得我的氣質很迷人。她說。這是我不敢想像的一件事情,像我這樣的一個女人,不是我去找他,而是他來找我──你懂得這其中的分別嗎?我是可以被欲求的我是吸引他的。我們出去了幾次,吃晚餐,看電影,而他才不過二十八歲。這其中有一些讓我覺得不安與困惑的成分,比如說,他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摟我,吻我,而我的年紀差不多可以當他的媽。
 
  他的媽媽──是的,那時聖誕節他問我要不要跟他回家,與他的媽媽共進晚餐。她說。
 
  我年紀甚至比他媽媽還要大。我的天。她說。
 
  這樣不好吧?我覺得你媽媽應該會覺得不開心。尤其我又是一個「這樣的」女人。她說。
 
  後來怎麼了呢?我問。
 
  他很生氣──他甚至為此跟我吵了很大一架──他對我說,我的媽媽要怎麼看待妳,是她的事情;而我要怎麼看待妳,是我的事情。我們兩個的關係,是我們的事情。妳怎麼可以單方面地為我們三個人擅自做了決定。這是很自私的一件事情。
 
  吵完了而那個大男孩在餐廳就這麼把手摟進我的胸罩裡頭,我說,你別這樣,別人在看。她說。他便反問她,有誰在看?其實沒有。他就說,那麼我可以做這件事情吧?她說,可以。當然可以。她說自己那時立刻就哭了。像一個十六歲的女孩意識到自己能夠為人所愛一樣,像那時還未曾被愛情所傷害過地輕易相信了一個美好的可能。可能,而不是結局,因為人生是沒有結局的。
 
  我們得這樣繼續過下去。
 
  你懂我的意思嗎?親愛的。她這麼說。
 
  即使到了要躺上手術檯的那最後的時刻,我的家人還是嘗試著阻止我。她說。
 
  但我只是告訴他們──家人不是我可以選擇的,但是我的人生我應該要可以選擇。我告知他們,我做了這個最重要的決定而我會這麼做。你們可以支持,也可以不,但我不會再多說甚麼我並不需要你們許可,我過了五十歲了,接下來的日子我想要為我自己,多活一點。
 
  她喝完了杯底的最後一口馬丁尼。那馬丁尼有著苦澀而爽口的芳香。
 
  像她的人生。
 
  談話將至尾聲的時候,她要了簽單並且堅持不要我出錢。她還跟我討了一個擁抱,説,你要記得對每一個人都這麼溫柔。像我這對奶子一樣。
 
  我便大笑出聲。我們便大笑出聲。像不曾被生活傷害過那樣。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资深的电子书爱好者,我对“电子书限定”的版本总是抱持着很高的期待。通常这意味着排版更自由,内容加载速度更快,而且随时随地都能在平板上阅读,非常符合我通勤和睡前的阅读习惯。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带有一种浓厚的台湾本土气息,用词非常“巷仔口”(街坊邻里间)的感觉,让人感到亲切又好奇。我特别欣赏台湾出版界在电子书格式优化上的努力,希望这次的阅读体验也能延续这种高水准,无论是字体的缩放还是夜间阅读模式的优化,都能达到最佳状态。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完全投入到作者构建的世界里去,忘记外界的喧嚣,专心享受这个特别的“加长版”故事带来的所有细节和惊喜。

评分

这次购买完全是冲着作者的名号去的。这位作者在台湾文坛的影响力不用多说,他/她每一次出手,都会在社群媒体上掀起一阵讨论。我过去读过他/她的几篇短篇小说,那种对人性的洞察力,细腻得让人起鸡皮疙瘩。这本书既然是“电子书限定”,想必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会比实体书多出很多“限定版”的独家内容。我非常好奇,这次他/她会以什么样的视角来解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小确幸”和“大无奈”。对于一个长期关注台湾社会现象的人来说,读这样的作品,不仅是娱乐,更像是一种对自身生活状态的重新审视。我预感这本书会非常耐人寻味,需要慢慢品味,不是那种可以一口气读完就丢掉的书。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排版,光是捧在手里就已经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质感。虽然我还没开始细读内容,但光是封面和内页的字体选择,就透露出编辑团队的用心良苦。特别是那个标题的排版,既有台湾特有的那种亲切感,又带着一丝现代设计的锐利,让人忍不住想深入探究书里到底藏了些什么宝藏。我特别喜欢那种纸张的触感,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品感,而是带着微微的粗粝感,非常适合长时间阅读。而且,从书的侧面来看,页数相当可观,这让我对内容的丰富程度充满了期待。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艺术品。希望接下来的阅读体验也能像这精美的外壳一样,带来满满的惊喜和价值感,绝对是值得等待和珍藏的一本佳作。

评分

我之前在脸书上看到一些读者讨论这本书的“尺度”问题,很多人都说内容非常大胆,甚至有点“出格”。坦白讲,这种“挑战禁忌”的吸引力对我来说是无法抗拒的。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太多被过滤、被美化的信息,我更倾向于阅读那些敢于直面人性复杂面的作品。这本号称“编辑一刀未剪”的加长版,让我看到了出版方十足的诚意,也让人对内容充满遐想。我希望它不是为了猎奇而堆砌内容,而是真的能透过这些大胆的叙事,揭示出一些隐藏在社会表象下的真实情感和互动模式。如果它能成功地在娱乐性和思想深度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那它绝对是年度必读的佳作,能让我看完后有东西可以回味很久。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主题的书籍兴趣不大,但朋友极力推荐,说这本绝对是“颠覆三观”的那种。我翻了翻目录(虽然现在还没看正文),光是章节的命名方式就非常抓人眼球,充满了台湾特有的那种幽默和讽刺的笔调,让人读起来不像是被说教,更像是和一位很有料的朋友在闲聊。这种轻松的叙事风格,对于我这种平时工作压力大、只想找点乐子看看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我最期待的是它在处理那些敏感话题时,会不会有独到的见解或者非常接地气的处理方式。如果内容真能像宣传的那样“一刀未剪加长”,那绝对是诚意满满,希望它能带来一些我平时在主流媒体上看不到的“里子”故事,让我的生活多一点谈资,少一点无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