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 (電子書)

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建民
圖書標籤:
  • 中國曆史
  • 醫療史
  • 生命史
  • 社會史
  • 文化史
  • 電子書
  • 曆史學
  • 健康
  • 疾病
  • 中國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透過天人閤一的生命宇宙觀,揭開古代中國醫學的神祕麵紗!

  王莽在長安大興土木,竟然是為瞭讓女兒生育順利?
  新生兒的胎胞如果沒有埋在特定方位,會導緻不幸?
  今日常見的艾灸,跟遠古的「天火」信仰又有什麼關聯?

  中國古代的醫學內涵,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複雜神祕。如今看來迷信荒誕的醫方數術,卻反映齣前人深信不疑的身體理論與萬物運行的宇宙觀。而古代中國醫學與文化彼此密不可分、交互影響的獨特性也由此展現。

  「生命史學」即是一段建構醫學體係以及文化內涵的過程。本書從中國醫療史上的幾個議題齣發,透過社會風俗、醫療技術、臨床病徵的探討,叩問「什麼是生命?」的核心命題。並期待藉由探索個體生命觀與整體文化不朽活力,將歷史學普及於大眾的內在與生活。
 
好的,為您撰寫一本與“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 (電子書)”無關的圖書簡介。 --- 書名: 《秦漢簡牘中的帝國記憶:權力、社會與日常生活的重構》 副標題: 從齣土文獻透視中古的權力運作與士人的生存圖景 ---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秦漢時期社會結構、權力運行機製以及士人階層日常生活圖景的學術專著。作者通過對近年來新齣土的大量秦漢簡牘、帛書以及相關考古材料進行細緻的文本解讀與跨學科比較研究,力求突破傳統史學中僅依賴正史記載的局限,構建一個更加立體、鮮活的帝國側麵圖景。全書聚焦於國傢權力的具體滲透方式、地方精英群體的身份認同構建,以及普通人在浩瀚帝國中的生存策略與精神世界。 第一部分:簡牘文書與帝國治理的“微觀史” 本書的開篇部分,著重考察瞭簡牘文書在理解秦漢國傢治理中的獨特價值。不同於正史對中央決策的宏大敘事,簡牘,尤其是漢代流傳下來的大量行政文書、司法捲宗和戶籍檔案,為我們提供瞭權力自上而下滲透到郡縣乃至鄉亭的“微觀證據”。 我們細緻剖析瞭如放牛、徵稅、徭役、訴訟等具體行政流程中的文書往來。通過對這些“具體操作指南”的研究,本書揭示瞭秦漢帝國如何通過一套精密的文牘係統,將抽象的律令轉化為可執行的日常行政程序。例如,書中對比瞭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律文在實際執行中的細微差異,探討瞭基層官吏在執行中央命令時所采取的彈性策略,以及這些策略如何塑造瞭地方社會的實際麵貌。 特彆值得注意的是,本書對裏耶秦簡、懸泉漢簡等重要齣土材料進行瞭深入挖掘,不僅重構瞭漢代郵驛係統的運作細節,更通過分析地方官吏的信劄和“簿籍”,還原瞭基層行政人員的日常壓力與職業倫理。這些“帝國機器的零件”所留下的痕跡,揭示瞭帝國高效運行背後的復雜人力調度與文書睏境。 第二部分:士人的身份構建與知識的流動 秦漢時期是士人階層地位發生劇烈變動的關鍵階段。本書將焦點轉嚮瞭這一群體,探討他們如何在中央集權的壓力下,重新定義自己的社會角色與知識體係。簡牘中關於郡縣吏員的任命文書、不同身份者之間的書信往來,為我們勾勒齣一條清晰的士人晉升軌跡。 作者特彆關注瞭“儒傢化”過程中的張力。簡牘中保存的儒傢經典抄本(如郭店楚簡、馬王堆帛書中的早期文本),與官方推行的獨尊儒術的政策之間存在著復雜的互動關係。本書認為,士人的“學問”不再僅僅是修身養性的工具,而是獲取政治資本、在官僚體係中確立閤法性的核心資源。我們通過分析特定傢族在不同時期對儒傢文本的引用變化,探討瞭知識與權力聯姻的具體路徑。 此外,本書還探討瞭“文人交往圈”的形成。通過對書信內容的研究,我們得以窺見當時知識分子之間的辯論、互助與競爭。這些私密的文字記錄,遠比官方傳記更能反映士人階層的真實心態——他們在追求名聲、規避風險與維護傢族榮譽之間的艱難權衡。 第三部分:日常生活中的信仰、習俗與“非常態”事件 傳統的曆史敘事往往聚焦於朝堂更迭與重大軍事行動。然而,本書緻力於重現帝國百姓在看似平靜的日常生活中所麵對的信仰體係與生存挑戰。 我們利用簡牘中所記載的祭祀記錄、占蔔文書和瘟疫報告,重構瞭秦漢社會普遍存在的“天人感應”觀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例如,關於災異的報告如何在基層被記錄、上報,以及官方如何藉用這些“天意”來閤理化其統治。這些文本揭示瞭民眾在麵對不可控的自然力量時,所采取的文化應對機製。 書中對“非常態”事件的考察尤為深入。例如,涉及盜賊、叛亂、地方衝突的司法檔案,展示瞭帝國法律的威嚴與局限。同時,我們也關注到如“失物招領啓事”、“債務契約”等生活化的文本,它們如同曆史的快照,捕捉到瞭不同社會階層(包括奴婢、雇工)的經濟往來與法律地位。這些看似瑣碎的記錄,恰恰是理解社會流動性與階層固化的重要視角。 結論:重構一個可感知的秦漢世界 《秦漢簡牘中的帝國記憶》並非一部簡單的文獻匯編,而是一種曆史解釋方法的實踐。通過對這些沉默的曆史證言進行細緻的梳理和批判性的解讀,本書成功地將一個由抽象律法和精英敘事構築的秦漢帝國,轉化為一個充滿具體行動、復雜情感和日常掙紮的可感知世界。它提醒我們,理解一個宏大帝國,必須從那些塵封於地下兩韆年的微小印記開始。本書適閤所有對中國古代社會史、政治史、法律史及文獻學感興趣的讀者和研究人員。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建民


  1962年生於臺灣省屏東縣,1980年代就讀國立臺灣大學前後十五年,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曾任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1998)、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係研究科客座副教授(2002~2003),並執教於清華大學與臺北大學。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領域主要要為中國「古典醫學」的重建與反思,代錶作品有《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華佗隱藏的手術――外科的中國醫學史》、《近世中醫外科「反常」手術之謎》、《扁鵲別脈――反思中國早期醫學的歷史》等專著,及相關論文數十篇。曾獲「中央研究院年輕研究人員著作獎」(1998)、「立青中國科學史青年學者傑齣論文獎」(2001)、第三屆「大象優秀科技史論文獎」(2001)、國科會「傑齣研究獎」(2009)等榮譽。
 

圖書目錄

修訂二版說明
代序 餘英時先生
自序:古典醫學的臨在
圖片目次
第一章    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新視野
第二章    艾灸的誕生
第三章    考古發現與任脈學說的再認識
第四章    王莽與王孫慶――記公元一世紀的人體刳剝實驗
第五章    漢代「移病」研究
第六章    中國古代「禁方」考論
第七章    馬王堆漢墓帛書「禹藏埋胞圖」箋證
第八章    明堂與陰陽――以《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陰泰陽」為例
第九章    《本草綱目˙火部》考釋
後記――念茲在茲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1474953
  • EISBN:978626307881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0.9MB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