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筆記:中國古典奇幻故事精選 (電子書)

志怪筆記:中國古典奇幻故事精選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龍
图书标签:
  • 志怪小说
  • 中国古典文学
  • 奇幻故事
  • 短篇小说集
  • 古典文学
  • 民间传说
  • 神话故事
  • 志怪
  • 文学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志怪——當人類與異種相遇的怪談經典,
古典文學中最獨樹一格、個性與娛樂性兼具的奇幻故事!
 
精選1800年來最光怪陸離21部志怪典籍
從《搜神記》、《太平廣記》到《聊齋誌異》、《夜譚隨錄》等
搜遍近10000則傳奇記載
寫就最異色、最奇想的經典中國怪談
 
  ■不哀、不怨、不恨的中式怪談精選集
  1. 在驚奇中給予慰藉的奇幻故事
  從撫慰孤獨的影子到收集月光的術法,從海底鮫人報恩的珍珠淚,為水獺生子的深情,無邊無際的想像力帶給讀者前所未有的驚奇,並以跨越物種的友誼、情愛、扶持情誼等,道盡中式怪談的溫柔與善良。
 
  2 人類與異種相交,傳遞有情的世界觀
  全書從不同情感類型:從蒼穹到幽冥,從動物靈到小精靈,及至人心渴望的寄寓,看到人在身不由己的時代下仍懷抱著希望,透過想像力抒發苦悶,或追求超脫或尋求自由,以最奇幻的手法審視人類自身,也傳達對這個世界與萬物的愛。
 
  3.神級的說故事能力,將古籍原文轉化為奇幻短篇小說
  志怪典籍原文大多短小精簡,甚至只是吉光片羽的描寫,作者以高超的說故事能力,重新演繹原文,延展成有頭有尾、有情節推演、有人物對白的故事,結構完整,敘事細膩;並以小說筆法重現故事情境,填補時代背景細節,深入刻畫人物內心轉折,使本書儼然成為一部歷史奇幻小說集。
 
  歡迎來古人的怪奇世界作客,
  直擊妖獸鬼怪的非日常派對!
 
  □中國古代也有毛茸茸的小黑球精靈,名叫「褦襶 (ㄋㄞ、ㄉㄞ、)」!它的兩眼雪亮,只會發出「呦呦」的聲音,喜歡依偎在主人身旁,為他排解孤獨寂寞。它是那麼可愛、天真,也那麼無知、不曉事……
 
  □人體中寄居著小小人,有住在眼睛裡的「瞳中人」,還有住在耳朵裡的「耳中人」,它們會趁一個人在打坐時跑出來玩耍……
 
  □唐朝時桂林有一個術士,將月光舀入籃中,在無月的夜晚盛出來照明,一時夜明如晝,等到聚會結束,術士又將月光收入籃中,頓時夜色闃黑如故。
 
  □唐朝秀才柳成宣稱不施筆墨就能改正〈竹林會〉這幅畫的匠氣,當眾人笑他癡人說夢,柳成竟然在眾目睽睽下肉身入畫,讓畫裡原本神情嚴肅的竹林七賢之一阮籍頓時變得唇角含笑、姿態恬淡閒適。
 
  □書生在沙灘上救了被龍宮流放的鮫人,它有卷曲的髮鬚、一雙碧綠的眼。當書生因為湊不出娶妻所需的一萬顆明珠而一病不起,悲傷的鮫人簌簌落下的眼淚,瞬間化為一顆顆珍珠。
 
  □敦厚的農人真心愛上美麗的狐女,甚至在術士即將收了她的最後關頭為她求情開脫。農人後來因過度思念狐女而命危,他心心念念的情人又來到床前,這次她為了報恩而蓄意現出可怖的狐狸原形,幫助他看破皮相與情執……
 
  繼《搜妖記》之後
  跟著微博最會說妖怪故事的博主白龍
  再次一起悠遊古代奇幻世界中  人與妖的多重宇宙!
 
  一、風雅篇:當妖怪風雅起來
  從山間的野獸和鳥類化身為人,唱和音律悠美的詩詞,到沉醉於笛音而忘了吃人的虎頭人,連兒時的玩具經久不用也成了精,聚在月色下暢談飲酒。妖怪們生活在人間,不免也沾染了人的習氣,附庸風雅起來!
 
  二、友情篇:我有一個妖怪朋友
  妖怪的世界,有報恩、有惜情、有相伴、有慰藉。淒冷的世道中,一隻老鼠精偷衣食,和討飯的老婆子相依為命;花園裡的花仙子送上成斗的桃花、李花給主人食用,保他延年益壽;田螺精化身為妙齡女子,為趕路的旅人送上美味大餐,事後才知道原來是黑忽忽的泥巴……
 
  三、情愛篇:不如相忘於江湖
  愛上一個女子,引導她讀經史子集、學琴、書法,成為才德兼備的女子,是狐精的浪漫;一隻水獺愛上每天去溪邊浣紗的少女,兩人恩愛逾恆,當女子產下三隻小水獺,他毅然帶著三子遠走他方……妖即使能幻化為人形,人與妖殊途,最終只能相忘於江湖。
 
  四、日常篇:君子之交淡如水
  人與妖共處在塵世中不免偶然交會,不管是人類被邀請當妖界婚禮中的接待、老鼠精努力想升級為貓,或是住在寺廟中選擇吃素的壁虎精,人與妖的不經意接觸,妙趣橫生!
 
  五、神仙篇:神遊天地外
  神仙也是由凡人修煉而來,故成神後仍留有人的習性;有的會為了自己的祭祀跟凡人據理力爭;有的會因為凡人對他的三心二意而傷心鬧脾氣;還有的因為與凡人志趣相投而與之惺惺相惜……神仙這麽富有人情味,天界似乎也變得不那麼清冷無聊了。
 
  六、幽冥篇:黃泉之下
  鬼不必然與人對立,有水鬼為漁夫驅趕漁群,以報水酒之恩;也有等待千年,找尋前世知己的女鬼;鬼也能幫人驅鬼,護送行經墓塚的人安全回家……明白人鬼殊途,於是各自安好,是幽冥世界最後一絲的溫柔。
 
  七、動物篇:萬物有靈
  象群請獵人獵殺狻猊,野狼延請良醫看病,招財貓盜墓叼來貴重的首飾……自古以來,無法言語的動物也和人類建立深刻的情感,這是古代的鷗鷺忘機。
 
  八、詭術篇:奇詭浪漫的術法
  術法在志怪典籍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老人的通天繩技,讓童子攀爬直入雲霄;一只盈握的琉璃瓶子,能容納數十輛馬車,在瓶中都化為螞蟻般大小;口技術法可以吐出兩隻白鶴往來穿梭於煙圈中,還能吹出一座閣樓,雕梁畫棟的欄杆、窗戶歷歷分明……
 
  九、精靈篇:古代「小精靈」目擊事件
  在精靈的微形世界中,小人們也有相應的配件:小獵犬、小戰馬、小杯盤、小鎧甲、小長矛一應俱全……從新疆的深山、海邊、田間到僧院寺廟,甚至是皇帝的御書房,都有小人的蹤跡。
 
  十、煢煢篇:亙古的孤獨
  「形單影隻」形容人的寂寞莫過於只有影子相伴,但影子其實也能跟你對談,陪你排解孤獨;一個人喝悶酒,家中陳年的酒甕忍不住化身相伴,只不過它是個怎樣也喝不醉的酒友……
 
  十一、不羈篇:敬自由
  聶隱娘的傳奇是志怪小說中嚮往自由的寫照,一生不為世間規範所束縛,最後不知所終;山間機伶可愛的小鹿,化身為俊逸聰慧的少年拜師入佛門,待師父仙逝後,牠回歸鹿身,消失在山林深處。
 
  參考書目:
  〈晉〉干寶《搜神記》、〈晉〉陶潛《搜神後記》、〈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唐〉牛僧孺《玄怪錄》、〈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宋〉李昉《太平廣記》、〈元〉陸友《墨史》、〈明〉鄭仲夔《耳新》、〈清〉樂鈞《耳食錄》、〈清〉袁枚《子不語》《續子不語》、〈清〉沈起鳳《諧鐸》、〈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清〉李慶辰《醉茶志怪》、〈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清〉吳熾昌《續客窗閒話》、〈清〉張潮《虞初新志》、〈清〉和邦額《夜譚隨錄》等古今志怪典籍21本。
 
本書特色
 
  1.以情感串連11大主題,建構妖怪的溫情世界
  作者從近萬則志怪典籍資料中精選出78篇故事,並打破以妖怪種類分類的慣例,改以神鬼妖怪和人類之間的細膩情感為主軸,分為11個主題,建構出妖狐鬼怪、幽冥異度空間的世界。本書裡,妖怪是助人的一方,是解憂的一方,在亂世中與人類相互扶持的真情更顯珍貴。
 
  2.以豐富的知識含量添補故事細節,完美詮釋原典
  志怪典籍原文晦澀難解,作者改以現代的語言重新講述,也以豐富的知識含量添補故事細節,並說明其中原由與當代背景。他平易近人生動的文字,描繪人物情感深刻入微,觸動人心,並附上古文相互對照,別有一番滋味。
 
  3. 借妖言事,深藏人生智慧
  作者融合湮沒於故紙堆的志怪資料,透過對故事箇中曲折的想像,演繹其中的深遠寓意。這些故事蘊含了古人智慧與當時的社會人心的投射,有對情慾的執著追求、對未知事物的好奇探索、對世道人心的不平之鳴、亂世中對和平的渴望、對動物的關懷,也有對奇詭異事的窺奇蒐錄等。
《山海秘录:失落文明的奇珍异兽与神话图景》 一、 引言:追溯上古洪荒的文明回响 本书旨在带领读者潜入一个被时间尘封的广袤世界——那是一个人类文明的胚胎期,神祇与精怪共存,山川河流皆蕴含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我们所要探寻的,并非那些广为流传的仙佛故事,而是深埋于古籍残篇、地方志野闻之中的“失落文明”的碎片。《山海秘录》并非对某一特定文本的整理,而是对一系列散落在先秦、魏晋乃至唐宋典籍中,关于奇特地理、异种族群、上古神兽以及原始巫术信仰的集中梳理与重构。 本书的视角聚焦于“未知”与“边界”。它探索了古人如何认知和描绘他们世界的边缘地带——那些地图上空白、声音可闻而人迹罕至的区域。这些记载往往是早期人类试图理解自然规律、解释天象灾变以及建构社会秩序的最初尝试。通过严谨的文献考据,我们将这些零散的记载串联起来,试图拼凑出一幅宏大而又细节丰富的上古图景。 二、 卷一:奇境异域的地理志——昆仑的倒影与四方的迷航 本卷侧重于古代中国地理观念的拓展与边界的设定。在古人的世界观中,“世界”并非一个封闭的球体,而是由中心(如中原王朝所在地)向外层层递减、逐渐走向奇异与危险的过程。 1. 神山体系的谱系: 重点分析昆仑、不周山、太行等核心神山的职能演变。昆仑不仅是黄帝的居所,更是沟通天地的枢纽,其内部的结构、守卫神祇(如开明兽、烛龙)的象征意义被细致剖析。同时,探讨那些被遗忘的次级神山——如记载于《穆天子传》中西王母的居所,以及《淮南子》所提及的支撑天地的柱子。 2. 四方异族的迁徙与接触: 记录了不同方位的“异人”形象。例如,东方(如“君子国”、“长臂人”)、西方(如“不死之民”、“狌狌”)、南方(如“祝余”、“羽民”)和北方(如“玄股”、“犬戎”)。这些描述往往反映了中原文化对周边部族的观察、恐惧与想象的混合体。我们将探究这些记载中地理信息与文化交流的真实痕迹。 3. 水脉与洪荒叙事: 重点解读大禹治水体系之外的河流与海洋叙事。例如,弱水三千丈的不可渡性、北海的深不可测,以及黄河之源的神秘性。这些水域往往是鬼怪出没或仙人隐居之地,是人类活动范围的终极界限。 三、 卷二:神兽谱系与生态密码——灵性生物的分类与职能 不同于后世佛教传入后的神佛体系,《山海秘录》所展现的上古神兽体系更具原始的自然崇拜色彩。它们是自然力的拟人化,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节点。 1. 龙凤体系的溯源: 区分早期的“龙”与后世的“龙王”。先秦文献中的龙更接近于江河湖海的掌控者,其形象往往复合了蛇、鱼、鹿等多种动物特征。凤的早期形象则多与祥瑞、凤凰之火(如涅槃的前身)相关联,而非专指帝王之配偶。 2. 凶兆与祥瑞的对立: 系统整理“凶兽”与“瑞兽”的分类。凶兽如饕餮、穷奇、梼杌,它们往往代表了失控的自然力量(如饥饿、混乱、暴戾)。瑞兽如麒麟、白泽,它们不仅预示吉兆,更承担着“知识传播”的功能(如白泽告知黄帝百二十种精怪之形)。 3. 巫觋与精怪的交集: 探讨人与精怪的互动模式。记录了古代巫师如何通过特定仪式(如祭祀、献祭)来安抚或利用这些超自然生物。例如,某些记载中,特定鸟类或虫类的出现,被视为部落命运的直接预兆,而非仅仅是背景点缀。 四、 卷三:人族的分化与形变——从方相氏到肉身菩萨 本卷深入探讨了上古社会对“人”的定义边界。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下,人类并非是最高等的存在,而是与其他生命形态相互渗透的群体。 1. 异形人种的社会学意义: 探讨那些身体结构发生变异的族群——如“三面之人”、“独目族”、“无足国”。这些描述往往是文化接触中,对生理差异的夸张化解读,反映了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分析这些族群在叙事中扮演的角色:是挑战者、被征服者,还是教导者? 2. 药物、变形与长生之术的雏形: 梳理早期关于“食人草木可得异能”的记载。这包括了对“仙草”的描述,以及特定地域内,人类因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形体变化。这部分内容是后世道家炼丹术和民间方术的原始母题。 3. 魂魄观念的流变: 考察先秦时期“魂”、“魄”分离的观念,以及“招魂”仪式的细节。对比不同地区对死后世界的想象——是进入幽冥,还是化为精怪游荡于山林之间。 五、 结语:史诗的回音与现代的重释 《山海秘录》的价值在于其提供了观察古代世界观的独特窗口。它揭示了在理性尚未完全主导的时代,人类如何用神话来填充知识的空白,用想象力来驯服恐惧,并构建出其赖以生存的宇宙秩序。本书并非提供确切的“答案”,而是呈现了一系列古老的“提问”——关于世界的构成、生命的意义以及我们自身在宏大自然中的位置。这些古老的奇幻图景,在今天依然激发着我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白龍(原名孫曉翠)
 
  微博人氣博主。嗜妖愛怪,立志搜盡一切有趣之妖,寫盡所有將湮沒於歷史塵埃的奇談怪事。目前在微博號「妖怪檔案館」更新志怪故事,題材來源於《閱微草堂筆記》、《子不語》、《耳食錄》、《搜神記》、《列仙傳》、《玄怪錄》、《酉陽雜俎》、《太平廣記》等。

图书目录

壹、風雅篇:當妖怪風雅起來
百妖夜集
月下賞笛的虎頭人
消失的玩具

貳、友情篇:我有一個妖怪朋友
東倉使者
以石為友
掃帚精
鮫奴
助人為樂的田螺
狐財神
東風惡
華山客

參、情愛篇:不如相忘於江湖
水獺的愛
皮相之愛
無相之相
妙畫代良醫
虎夫君
一隻狐狸的浪漫
長鬚國

肆、日常篇:君子之交淡如水
住在天花板上的八卦貓
壁虎精
亭亭
做人還是要務實一點
上進的老鼠精

伍、神仙篇:神遊天地外
神由人興
不准對保護神三心二意
仙界最親民的偶像
齊天大聖
狐祖師
理數之爭
露水情緣神
襪公子
風從哪裡來

陸、幽冥篇:黃泉之下
王六郎
為生民立命
一念之善
千年知己情
情可跨幽冥
冷秋江

柒、動物篇:萬物有靈
檐生
象的報恩
狼請醫
有勇有謀俏八哥
以德服妖
義猴傳
為主人操心的狗
義犬四兒
伏波灘義犬
招財貓
虎友

捌、詭術篇:奇詭浪漫的術法
集月光
通天繩技
煙戲
瓶裡乾坤
入畫
奇人葛玄

玖、精靈篇:古代「小精靈」目擊事件
長翅膀的小精靈
小獵犬
小官人
紅柳娃
瓜田月下
以露為食的小精靈
魚骨化精靈
花娘子
墳中怪
白老
鼠婦
蟻精
黑松使者
海和尚
鼠怪
耳中人
瞳中人

拾、煢煢篇:亙古的孤獨
沒有影子的人
何以解憂
狐友
褦襶

拾壹、不羈篇:敬自由
聶隱娘
鹿少年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897292
  • EISBN:978986489731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0MB

图书试读

自序
 
寫給喜歡志怪故事的讀者
 
  自從《搜妖記:中國古代妖怪事件簿》出版之後,我就開始馬不停蹄地準備「白龍志怪」第二彈,也就是本書──《志怪筆記:中國古典奇幻故事精選》了。
 
  最早開始用自己的方式翻譯和演繹古代志怪故事,是在二○一九年。因為工作性質,我面對過很多次生老病死,見多了,也難免會想:萬一自己忽然死了,這一輩子可真是白來了,必須做點真正熱愛的事情,才不辜負此生。
 
  那該做什麼呢?很快,我便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翻譯和解讀傳統志怪故事。
 
  之前的想法是等自己不為錢財所累時再開始寫,但人生苦短,誰能把握明天一定會到來?想做的事,還是快點做吧。於是就這樣開始了,一開始寫是很難熬的,怎麼個難熬法呢?就好比廚師精心烹製出一桌大餐,卻無人問津。讓我堅持下來的,是一個現在看來有些幼稚的想法:也許很久很久以後,有人偶然「刷」到我的文章,邊看邊樂,看完之後感嘆一句──這真是一個有趣的人啊。
 
  挖掘有趣的故事,寫有趣的文章,做有趣的人──這是我的初心,也是讓我一直寫下去的動力。之後,在網友們的熱情鼓勵下,我越寫越多。再後來,出版社向我拋出了橄欖枝。
 
  感謝編輯們的信任和幫助,我的第一本書就這樣誕生了。
 
  詩文挑著古代文人託物言志的重擔,志怪小說尤甚;而對今人來講,板起來臉說教過於枯燥。我的身分,就是做一名「導遊」,帶著大家返璞歸真,品味故事中的雋永與趣味。
 
  《搜妖記:中國古代妖怪事件簿》挖掘的是典籍中顛覆傳統形象又趣味十足的神鬼妖怪;《志怪筆記:中國古典奇幻故事精選》裡則不僅有神鬼妖怪,還有眾生。
 
  因為古代的志怪宇宙太過宏大,我們這一「瓢」,只取浪漫。
 
  神不總是泥偶一尊,只隔著繚繞的煙霧,遙望世人的心,衪們也可以大方又熱情地回應凡人的喜愛。這是古代志怪典籍裡神對人的浪漫。鬼也不總是可怖得令人生畏,它們也可以在化為黃泉枯骨後,依然愛著這世上的人,這是古代志怪典籍裡鬼對人的浪漫。
 
  而說到妖狐鬼怪,人不要總是這麼自戀,以為天下妖精都「饞」我們的身子,可知它們也喜歡在靜美的月下暢快地舞蹈,這是古代志怪典籍裡妖的風雅。
 
  除了這些離我們很遙遠的神鬼妖怪,還有鍾靈毓秀的萬物。正是因為有它們的陪伴,我們在這顆瑰麗的藍色星球上才不會那麼孤獨。
 
  希望我這位「導遊」不是依葫蘆畫瓢,僅僅將文言文翻譯過來;而是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帶著大家在古代志怪宇宙中暢遊。
 
  最後,我要感謝大家,感謝你們熱情的支持。
 
  我能回饋給你們的,是盡我所能,將那些湮沒於古籍中的故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讓它們用更親切的面貌重新與大家見面。
 
  另外,為方便大家閱讀,依然與前本書一樣,我將書中所有佚名的角色統一取名為「張子虛」或「李烏有」,取意「子虛烏有」。
 
白龍
二○二二年六月一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向来对那种过度包装、情节空洞的“快餐式”读物感到厌倦,因此在寻找新的精神食粮时,总是格外挑剔。当我最终决定尝试这本集子时,主要被它那份历经时间洗礼的沉淀感所吸引。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尤其值得称道,它保留了古典文学的那种凝练与克制,每一个词的选择都恰到好处,没有一句是多余的废话。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奇”的诠释,那些超自然现象并非是为制造惊悚服务,而是作为一种对现实世界规则的温和修正或补充,它们的存在,恰恰是为了更好地映照出人性的幽微和世事的无常。读到某一章节时,那种氛围的营造简直是大师级的,你甚至能感受到空气中的湿度和远处传来的几声更夫的梆子声,代入感强到让人不得不感叹,真正的文学魅力是能够跨越时代的。

评分

这本厚厚的书捧在手里,那种纸张特有的、略带霉味的芬芳就直往鼻子里钻,让人立刻感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沉静。我是在一个寻常的周末午后开始翻阅的,本意只是想随便消磨一下时间,没想到一头栽进去,竟直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合上。书中的叙事节奏有一种古老的韵律感,它不像现代小说那样急于抛出高潮或制造悬念,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慢条斯理地为你铺陈世界。那些关于山精鬼怪的描写,与其说是恐怖,不如说是一种对未知力量的敬畏,笔触细腻得仿佛能描绘出月光下,竹林深处那双眼睛闪烁的微光。特别是其中几则关于“异人”的传说,作者对人物心性的刻画极其到位,他们超凡脱俗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极其凡俗的情感挣扎,这种反差带来的阅读体验非常耐人寻味。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去想象那个时代的衣着、气味和声音,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个故事背景下,某个匆匆路过的旁观者。

评分

最近的生活节奏快到让人窒息,急需一些能够沉淀心神的东西来平衡一下。这本书就像是一剂温和的“数字排毒剂”。它的力量不在于提供肾上腺素的激增,而在于它能够缓慢地、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感知阈值。每一篇故事都像一块被打磨光滑的鹅卵石,触感温润,内蕴深厚。我发现自己开始留意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小的“异常”——窗外偶然掠过的一片奇异的叶子,或是一声从未听过的夜啼——这些细节开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种对“寻常”背后“非凡”的捕捉能力,正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礼物。它没有给我宏大的史诗,但它给了我无数个可以细细品味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神秘力量之间微妙互动的微观宇宙。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类“精选集”是抱持着怀疑态度的,总觉得“精选”二字背后,难免会牺牲掉一些原著的完整性和味道。但这本书成功地打破了我的偏见。它在选材上的眼光独到,避开了那些已经被过度解读的陈词滥调,转而挖掘了一些更具地方色彩和哲学思辨深度的篇目。特别是对“物灵”的描绘,它们不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承载着特定地域风土人情的载体。阅读体验是流动的,有时是如同在迷雾中前行,每一步都带着不确定性带来的紧张感;有时则像在宁静的湖边冥想,被那些充满哲理的只言片语轻轻触动。我发现自己不自觉地开始思考,在那个信息匮乏的年代,人们是如何构建起对“未知”的解释体系的,这远比单纯阅读故事本身更具启发性。

评分

我喜欢在通勤的地铁上阅读这本书,但这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一旦进入它的世界,外界的喧嚣似乎就自动被隔绝了。书中的世界观非常庞大且自洽,各种光怪陆离的设定,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如此合乎逻辑,仿佛你只是刚刚踏入了一个被隐藏了几千年的平行宇宙入口。那些描绘奇异生物的段落,其想象力的狂野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任何当代最顶尖的科幻或奇幻作品,只是它的根基更深、更植根于我们文化土壤之中。我特别留意了作者的注释和导读部分——尽管主体是故事——但这些辅助性的文字,也极其精炼地指出了每个故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流变,让读者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也能获得一份关于古典文献学的启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