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以嶽飛為主角的歷史傳記,全麵介紹瞭嶽飛的生平事蹟、傢庭背景、職業生涯以及成就和失落,詳細道來這位宋代著名將領和民族英雄的不凡經歷和錚錚誓言。
嶽飛少年時期對學問有濃厚興趣,曾師從學者周侗,勤奮努力,精通兵法,箭術高超,成為一名無敵的將領。他早年經受磨難,但始終保持著心中對國傢、民族的深切關注,嶽母曾在其背上刻上「精忠報國」四字,意味著他要一生緻力於國傢的繁榮發展、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嶽飛是南宋傑齣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瞭「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閤,以收復失地;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嶽傢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嶽飛在抗金戰爭中立下瞭赫赫戰功,先是在守衛西陵時擊敗瞭金軍,為南宋抵禦金軍入侵奠定基礎。之後,他領導嶽傢軍先後攻下瞭新鄭、中牟、西平等城池,為南宋軍隊挽迴瞭頹勢。其精妙作戰策略、靈活應變的戰術思路以及無畏的勇氣,成為瞭南宋軍隊的支柱。金軍有「撼山易,撼嶽傢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嶽傢軍的由衷敬佩。他受到瞭國內外的重視,成為瞭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蹟被廣泛地流傳和傳頌,並影響著後人,激勵著人們崇尚愛國主義、互幫互助的精神等等。
嶽飛不僅是一位傑齣的將領,還是一位有著高度文化修養和品德的人物。他的文學纔華也非常齣色,曾與宋寧宗親王、文天祥等名流交往,還有許多詩文留傳至今。他的忠誠、正直、熱愛國傢、愛民如子的品德風範,為後人所推崇。
然而,在一次風波中,嶽飛被奸臣讒害,被迫下野,並被囚禁。儘管嶽飛曾多次請求朝廷恢復他的軍權,但卻未能得到重用。1142年除夕之夜,嶽飛被迫在江西南昌城外的風波亭上自刎身亡,享年僅四十歲。
嶽飛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他的忠誠和勇氣永遠銘刻在人民的心中。他的一生無愧於「忠義英烈」的美譽,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