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縱橫談 (電子書)

周易縱橫談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慶萱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初版於一九九五年,為黃慶萱教授多年研究與講授《周易》學思所得的部分成果。所述從《周易》之名義、內容、要素的基礎解說,至《周易》之象數義理、時間觀、人生哲學、文學價值、易學演進等的進層探討,麵嚮寬廣,行文則深入淺齣,親切詳明,於讀者瞭解《周易》頗有助益。二○○六年並授權由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印行簡體字版,受到大陸學者的肯定與推重。本次增訂,黃教授除訂正、改動部分舊作與補足各篇摘要外,並增加近年發錶之〈「一陰一陽之謂道」析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析議〉、〈周易位觀初探〉三篇新作,內容更為豐富實用。

著者信息

黃慶萱(1932-2022)
浙江平陽人,生於上海,一九四七年來臺就學,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國文係、國文研究所,獲文學博士學位。曾任香港浸會學院、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係客座高級講師、韓國外語大學中文係暨研究所客座教授、臺灣師範大學國文係暨研究所教授。著有《修辭學》、《中國文學鑑賞舉隅》、《周易讀本》、《周易縱橫談》、《學林尋幽》、《與君細論文》、《新譯乾坤經傳通釋》,注譯《新譯周易六十四卦經傳通釋》等書。

圖書目錄

初版自序
周易的名義內容大義和要籍
周易數象與義理
「一陰一陽之謂道」析議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析議
周易時觀初探
周易位觀初探
周易元亨利貞析義
周易與孔子
乾道變化與理一分殊
周易的文學價值
周易與神話傳說──〈周易一書運用神話與傳說示例〉講評
易學書簡(李怡嚴、黃慶萱)
增訂版後記
版權宣告
封 底

圖書序言

初版自序
我之學習《周易》,到底齣於自由意誌?或者由於命運決定?已經很難說得清楚瞭。記得一九五七年,小學教師已擔任瞭五年,雖然學尚未厭,但教卻有些倦瞭。於是決定報考臺灣師大,給自己充充電。也許是平常喜歡現代文學,偶而也在報刊發錶過一些新詩、散文和小說。填入學誌願時就把師大國文係填在最前麵。這樣,四年吃飯不愁,而且國文係對自己寫作應該會有些幫助。徼天之幸,總算考上瞭。上學之後,纔知道師大國文係為瞭培養中學國文師資,教育科目比重很高;而且偏重語文知識和古典文學;相對的,新文藝隻是點綴性的,四年一共隻有四個學分!
讀完大學部,又想進研究所。在附中實習一年,就考取師大國文研究所瞭。碩士論文由楊傢駱老師指導。那幾年,跟楊老師學寫論文的,一律取張森楷《史記新校注》中一篇作「疏證」,我分到〈儒林列傳〉。我很想以此篇加上《漢書‧儒林傳》為線索,寫《西漢學案》。楊老師沉思良久,答應可以補以《漢書‧儒林傳》,不過仍宜以「疏證」形式,使《史記新校注》的「疏證」能分篇完成,結集齣版。所以〈史記漢書儒林傳疏證〉就成瞭我的碩士論文。寫成後竟獲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獎助齣版,倒是很齣自己意外。一年之後再考上博士班。那時高仲華老師主持所務,看我碩士論文寫的既是西漢儒林,希望我博士論文就寫魏晉經學。這當然也是順理成章的,我由易學寫起。可是,遍通五經談何容易呀!後來還是央求高老師讓我隻作易學部分的研究,而時代由魏晉延至南北朝。高老師欣然同意。所以,我的博士論文是〈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陸陸續續寫瞭七年,對《易經》的興趣也逐漸磨瞭齣來。恩師林景伊先生還特別叮嚀我對《周易》思想作後續研究。
學的是《易經》,教的當然也就有《易經》。講稿變成瞭《周易讀本》,由三民書局印行。三十年瞭,還是未完成交響麯,實在愧對讀者和三民書局暨東大圖書公司劉董事長振強兄。完成《讀本》幾乎成為我憂患餘生最後的願望瞭。偶而也有些機緣要我寫些有關易學的文章,三十年來也隻寫瞭十來篇。現在選取八篇,加上和李怡嚴教授來往的幾封信,就是這本《周易縱橫談》瞭。
第一篇〈周易叢談名義、內容、大義和要籍〉(增訂再版時,又進一步改為「周易的名義內容大義和要籍」),原名〈周易縱橫談〉,一九七八年初應瀋謙約稿而寫的。發錶於《幼獅月刊》四十七捲二期。為瞭避免與本書書名雷同,現在題目改瞭。內文也作瞭部分修正,主要在談周易內容部分。由於帛書本《周易》的齣現,我現在對〈十翼〉寫作年代的看法,和以前不同瞭……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