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歷史的長河中,數韆年的文學和基督教文化現象,猶如浩瀚的星空,既廣闊無垠,又群星燦爛;既深邃又神祕,使人睏惑,又令人嚮往,彷彿有一種巨大的感召力,激發人們持續不衰的探索熱情。隨著歲月的流逝,文學和宗教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人類的視野也在不斷擴大,智慧在不斷增長,一代又一代的先賢對文學與宗教進行瞭艱苦卓絕的探索,給後人留下瞭探索的足跡,樹立一行行前行的標竿,帶領人們嚮無垠的星海前行,越到深處,更覺它玄妙莫測,正是它的無窮魅力纔吸引著無數的仁人誌士不懈地探索下去。
在人類創造的各種文化形態中,文學和宗教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都是人們在原始社會創造的,在有文字之前,就有瞭文學和宗教。宗教是人類最古老的意識形態之一。對於宗教的產生,由於各民族的歷史及社會背景不同,人們的認識也不一樣。如希伯來民族歷經戰亂、屠殺、被擄掠等災難,他們的宗教信仰在不斷髮生變化。定居之初,耶和華是各部落的主神;建國之後,耶和華成為國傢的保護神;在巴比倫被囚期間,他們不甘心被侮辱和虐待,盼望救世主降臨,拯救希伯來人,使他們重返故土,耶和華又成瞭宇宙的主宰,引導他們擺脫異族統治。在波斯滅巴比倫後,希伯來人迴到傢鄉,在耶路撒冷重建神權政體,規定隻準信奉上帝耶和華,從此,猶太教發展起來,並規定瞭教義教規,確立《舊約》為猶太教經典。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必須遵守摩西所傳的十條誡命和其他律法,世界末日將有彌賽亞來拯救猶太人,新的大衛將重建以色列於耶路撒冷,建立神聖的國傢。
古希臘人的宗教觀念,在氏族社會時期,崇拜的對象一般是氏族的祖先或作為祖先之象徵物的圖騰;或是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自然物,在此基礎上衍生為各氏族部落的保護神,後來成為城邦的保護神,希臘城邦的保護神各不相同,在行吟詩人和歌唱者的傳播下,融閤瞭各地區、各氏族的宗教神和相關的英雄傳說,形成希臘民族的英雄神話。奧林匹斯教是希臘的正統宗教,希臘人形成瞭世界是神創造的、靈魂不死、命運天定等觀念。早期的希臘宗教「神人同形同性」,人與神的區別,在於神長生不老、法力無邊,人的生命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希臘宗教是多神論宗教,每個神並不排斥人們對其他神的崇拜,隻是在祭拜時,被忽視的神會對人進行報復。希臘宗教沒有係統的教義和經典,祭司並不傳教,隻是處理有關宗教儀式的事務,很少乾涉世俗生活。除此之外,在古希臘,還有流行於民間,具有古埃及宗教的神祕色彩,希臘人接受瞭東方的善惡報應、靈魂轉世的信仰,透過齋戒使靈魂擺脫肉體,與神結閤。這種宗教給人善有善報,來世幸福的美好想像,得到眾多人的信奉,對歐洲後來的宗教觀念產生過重要影響。
關於宗教的產生,古希臘羅馬學者德謨剋利特、伊壁鳩魯、盧剋萊修認為,由於人們的恐懼產生瞭神,恐懼來自兩方麵:一是對死亡的恐懼,一是神對人懲罰的恐懼。古猶太神祕主義哲學傢斐洛和古羅馬神學傢奧古斯丁認為,上帝是絕對超驗的存在物,是萬物的基礎和源泉,上帝是全能全知和全善的最高實在。除此之外,還有如下幾種觀點很有代錶性:
休謨認為宗教起源於人對未來的恐懼和無知。他在《宗教自然史》中說:「對幸福的急切關心,對未來不幸的畏怖,對死亡的恐懼,對復仇的渴望,對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欲求,人們由於為希望和恐懼所擾,特別是為恐懼所擾,便以一種惶恐不安的好奇心來細察未來原因的源泉,考察日常生活中多種多樣、互相矛盾的事件。在這種漫無秩序的場閤,他們用更為漫無秩序和驚恐不安的眼睛看到神靈的幽暗的蹤跡。」人類對自身的關切、對未知現象的恐懼產生瞭宗教,這種宗教關注的是現實幸福,而不是天上的幸福,因而帶有無神論色彩。休謨還對宗教的迷信、狂熱、野蠻等進行瞭揭露。
費爾巴哈認為宗教起源於人的本質。他在《宗教的本質》中說:「人的依賴感是宗教的基礎,而這種依賴感的對象,這個為人所依賴、並且人也感覺到自己依賴的東西,本來無非就是自然。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對象,這一點是一切宗教、一切民族的歷史充分證明瞭的。」費爾巴哈指齣宗教產生於人對自然的依賴,有瞭需要就有瞭依賴感,但宗教的最終目的是要讓人們擺脫這種依賴性。他認為,是人創造上帝,而不是上帝創造人。「人怎樣思維、怎樣主張,他的上帝也就怎樣思維和主張;人有多大的價值,他的上帝就也有這麼大的價值,絕不會再多一些。」上帝的本質是人本質的對象化,是人幻想的產物。人為什麼要幻想上帝,因為人在生活中產生瞭空虛感和恐懼感,需要尋找精神的寄託和安慰。梅葉認為宗教起源於無知和欺騙。他說:「任何宗教儀式、任何敬神行為都是謬誤、舞弊、錯覺、欺騙和奸詐行為。所有利用上帝和諸神的名義,以及利用他們的聲威發佈的規則和命令,不外乎都是人捏造齣來的東西,這正和為慶祝諸神而舉行的盛大慶典、祭典及其他宗教性及宗教祭祀性的活動都是人捏造齣來的一樣。我已說過:所有這一切都是先由奸猾狡詐的陰謀傢虛構齣來,繼而由偽預言傢、騙子和江湖術士予以渲染擴大,而後由無知無識的人盲目地加以信奉,最後由世俗的國王和權貴用法律加以維持和鞏固。」。梅葉指齣瞭宗教的欺騙性,統治階級對宗教的利用。但他沒有解釋人們自發信仰宗教的現象,如原始社會時期,人們由於生存的需要,對自然缺乏足夠的認識,麵對一些自然災害、意外事件,以及自身的疾病,都會感到恐懼,認為在現實世界之外,還存在著超自然、超人類的力量的神祕世界,並對其產生瞭敬畏感、神祕感和恐懼感,對其膜拜。還有很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宗教的起源。
對於文學藝術的起源,也有種種解釋,主要有神創說、模仿說、遊戲說、心靈錶現說、勞動說等。(1)神創說。在古希臘神話中,記載著宙斯的九個女兒掌管天上和人間的文藝。她們開始主管唱歌,後來影響遍及文藝和科學的各個領域。其中剋利俄管歷史、歐忒耳珀管音樂與詩歌、塔利亞管喜劇、墨爾波墨涅管悲劇、忒耳西科瑞管舞蹈、埃拉託管抒情詩、波呂許尼亞管頌歌、烏拉尼亞管天文、卡利俄珀管史詩。當奧林匹亞眾神歡宴時,她們在太陽神阿波羅的帶領下錶演歌舞。她們給喜愛的歌手以靈感,誰若挑戰她們,就會受到無情的懲罰。在人類社會早期,人們對文藝的解釋和其他解釋一樣,都是神的創造和賜予。(2)模仿說。古希臘德謨剋利特、亞裏士多德最早提齣來。德謨剋利特認為,人們為瞭滿足物質上的需要,就嚮自然和動物學習,從而增長瞭人們的技能,促進瞭社會的進步。他說:「在許多重要的事情上,我們是模仿禽獸,做禽獸的小學生的。模仿蜘蛛我們學會瞭織布和縫補;模仿燕子學會瞭造房子;模仿天鵝和黃鶯等歌唱的鳥學會瞭唱歌。」雖然他沒有指齣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但他探討瞭物質需要與社會進步的關係。亞裏士多德在《詩學》中說:「一般說來,詩的起源彷彿有兩個原因,都是齣於人的天性。人從孩提的時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禽獸的分別之一,就在於人最善於模仿,他們最初的知識就是從模仿得來的),人對於模仿的作品總是感到快感。」他們的說法,肯定瞭文藝來源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肯定瞭人的模仿天性,但任何一部文藝作品都不是單純對自然的模仿,它一定是主客觀的結閤,他們忽略瞭藝術反映生活的能動性,因而不能科學地解釋文藝的起源,以及文藝和生活的關係。
(3)勞動說。實際上,勞動創造瞭人自身,創造瞭人類社會,為文學藝術的產生奠定瞭物質基礎。原始人經過數十萬年的勞動實踐,逐漸練就瞭靈巧的雙手和高度發達的頭腦,以及能錶達情意的語言。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感受能力逐步增強,隻有在這樣的前提下,人們纔有可能開始文學藝術的創作。所以恩格斯說:「隻是由於勞動,由於和日新月異的動作相適應,由於這樣所引起的肌肉、韌帶以及在更長時間內引起的骨骼的特別發展遺傳下來,而且由於這些遺傳下來的靈巧性以愈來愈新的方式運用於新的愈來愈複雜的動作,人的手纔達到這樣高度的完善,在這個基礎上它纔能彷彿憑著魔力似的產生瞭拉斐爾的繪畫、托爾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樂。」在舊石器時代後期,人們過著群居生活,進行集體勞動,具有相互錶達思想感情的語言,齣現瞭最初的文學藝術活動。歷史的事實也說明瞭早期的音樂、詩歌、舞蹈、繪畫、雕塑等都和人們的勞動生活密切相關。(4)遊戲說。這種說法源於康德,他認為藝術是「自由遊戲」,它是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的活動。席勒把這種觀點加以發展,提齣瞭遊戲說。他認為,美是感覺衝動和形式衝動的共同對象,感覺衝動把人束縛在感覺中,形式衝動纔使人獲得精神自由,強調瞭藝術的無功利性。英國哲學傢斯賓塞對這一學說作瞭補充,他認為,人屬於高等動物,在維持和延續生命外,還有過剩的精力,這種過剩的精力無須去從事有用的工作,就用於遊戲和藝術活動,遊戲和藝術就是過剩精力的發泄。榖魯斯不贊成斯賓塞的「精力過剩」說,因為它無法解釋遊戲的方式是如何隨種族、性別和年齡的差異而不同,他提齣瞭「練習說」,認為遊戲並不是與實際生活無關的活動而是為將來的實用活動做準備。「……小貓戲抓紙團是練習捕鼠,女孩戲喂木偶是練習做母親,男孩戲打仗是練習戰鬥本領」。他把遊戲看成學習,低級階段的遊戲是為瞭滿足本能,高級階段的遊戲帶有目的性,過渡到藝術活動。實際上,遊戲和文藝都來源於社會活動,遊戲說為「為藝術而藝術」的創作傾嚮提供瞭理論依據,它既有實際價值,又有娛樂功能。(5)心靈錶現說。在生活中,人都有錶達情感的需要,列夫·托爾斯泰在《藝術論》中說:「……人們用語言互相傳達自己的思想,而人們用藝術互相傳達自己的感情。」他認為,人的感情多種多樣:有強烈的或微弱的,有意義的或意義不大的,有很好的或很壞的等等,藝術是作者把體驗過的感情感染給讀者、觀眾或聽眾。對這一問題,他還進一步作瞭闡述,「在自己心裡喚起曾經一度體驗過的感情,在喚起這種感情之後,用動作、線條、色彩、聲音,以及言辭所錶達的形象來傳達齣這種感情,使別人也能體驗到這同樣的感情,——這就是藝術活動」。托爾斯泰強調瞭藝術的情感力量,指齣情感既是藝術創造的原動力,又是藝術想像的推動力;既是藝術的錶現對象,又是藝術品與欣賞者產生共鳴的主要因素。但他離開瞭藝術來源於生活、人的情感也有賴於生活的根本原則,把藝術起源歸於情感的錶達。為此,普列漢諾夫曾提齣過批評,他說:「我認為,藝術開始於一個人在自己心裡重新喚起他在四周的現實的影響下所體驗過的感情和思想,並且給予它們以一定的形象的錶現……藝術是一種社會現象。」即使如此,托爾斯泰仍抓住瞭藝術以情感人的特徵,闡明瞭文學中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
此外,解釋文學藝術起源的還有巫術說、符號說、集體無意識說、性本源說等等。
文學和宗教都屬於一種文化。無論人們怎樣對文化下定義,文化和宗教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托·斯·艾略特在《基督教與文化》中,對文化與宗教進行瞭探討,他將文化定義為「共同生活在一個地域的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該民族的文化見諸於其文學藝術、社會製度、風俗習慣和宗教」。在他看來,文化的產生和發展與宗教有密切的關係。他說:「要在各自具有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間創造齣某種共同文化,其主導力量是宗教。」在宗教與文化的關係上,艾略特要極力避免將宗教與文化等同的錯誤,但也流露齣宗教等同文化的傾嚮。在他看來,「我們稱之為一個民族的文化的東西以及我們稱之為一個民族的宗教的那種東西,是否就是一個東西的不同方麵,因而文化在本質上可以說就是一個民族的宗教的體現」。這顯然誇大瞭宗教在文化中的地位,實際上,宗教隻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能代替或等同文化。
文學和宗教是人類社會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在人類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二者關係密切。文學和宗教都產生於上古時期,在文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宗教曾起過重要作用,一些文學體裁的形成,與宗教有著直接聯繫。東方古代的詩歌,古希臘的戲劇,其最初根源都與宗教儀式有關。神話和宗教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在文學交流中,宗教起著先導和媒介的作用,如中國古代與印度的文化交流,就離不開佛教,西歐中世紀各國的文化交流也離不開基督教。可以說,宗教和文學,從起源到發展,一直相互交融。《聖經》《古蘭經》《吠陀》既是宗教典籍,又是文學經典。
宗教利用文學擴大影響,中世紀的教會文學就是為宣傳宗教服務的,作品的思想內容、藝術手法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與之相應的是,在文學運動和作品中又齣現瞭反宗教的主題,文藝復興之後,反教會的作品層齣不窮。在西方文學史上,文學和宗教相互影響、相互鬥爭,構成其發展的重要特色。
艾略特對宗教的強調,意在說明基督教不僅是一種宗教,更是一種文化。實際上,基督教在其發展過程中已超齣狹隘的神學意義,形成瞭對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倫理道德產生重要影響的文化現象。艾略特說:「如果基督教消失瞭,我們的整個文化也將消失。接著你便不得不痛苦地從頭開始,並且你也不可能提得齣一套現成的新文化來。」基督教為何具有如此大的能量呢?這是因為在其發展過程中,透過自己的價值觀念、倫理準則、宗教信仰等形成瞭話語霸權,它把人的原欲與理性有機地結閤起來,使基督教文化既具有超驗的神性意識,又具有人性關懷。文學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宗教的關係更為密切。艾略特在談到基督教對西方文化的影響時說:「我們的藝術正是形成於和發展於基督教中;歐洲的種種法律甚至時至今日也仍然根植於基督教裡。我們的一切思想也正是由於有瞭基督教的背景纔具有瞭意義。一個歐洲人可以不相信基督教信念的真實性,然而他的言談舉止卻都逃不齣基督教文化的傳統,並且必須依賴於那種文化纔有其意義。隻有基督教文化,纔能造就伏爾泰和尼采。我不相信,在基督教信仰完全消失之後,歐洲文化還能殘存下去。……除瞭宗教信仰之外,我們還有很多東西來源於基督教傳統。」如對羅馬法的認識、形成的私人道德和公共道德的概念、從希臘羅馬文學中找到的文學標準等。艾略特認為,除瞭基督教文化,其他任何組織,都不能提供這種文化所能提供的東西。事實上,不瞭解基督教文化,也就不能真正地把握西方文學的精神實質。
西方文學和基督教的關係,最重要的是如何認識人與世界的關係。在猶太教中,天國的概念還沒有產生,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的對立思想還沒有齣現。如果說有對立,隻能是人與客觀世界之間的對立。《舊約》開篇就告訴人們,上帝先創造瞭世界,然後創造瞭人,人生活在世界中,同時還要管理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講,人與世界都是上帝創造的,對上帝而言,他們都是絕對的被動者;但人在他所生活的世界麵前,他又是主動者。這對西方文化的走嚮奠定瞭重要基礎,一是形成瞭神學傳統的基因,一是為人文傳統提供瞭元素。基督教從猶太教中誕生後,在很大程度上繼承瞭猶太教的文化精神,但對猶太教進行瞭一些改造,尤其是耶穌成為聯繫上帝與人的仲介後,人與上帝的關係得以強化,到奧古斯丁「上帝之城」與「地上之城」學說的齣現,人與上帝、天國與人間的二元對立就形成瞭。
文學是人們認識人、認識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產物。傳統的文學觀念往往認為,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現代一些文學理論傢認為,文學是主觀心靈的錶現。無論是反映,還是錶現,關鍵在於反映的對象。不同時期、不同民族,文學反映的對象是不同的。在希臘神話中,神人同形同性,體現瞭以人的自然本能為特徵的文學觀,儘管柏拉圖等人提齣文學是對「理式」的模仿,但在古希臘羅馬文學中,仍然注重對生活的描寫,對人情感的錶達。基督教文學觀產生後,上帝成瞭一些作傢反映的對象,他們排斥現實生活和人生世界,錶現上帝和天國思想,或對自我剋製而對他人仁慈;或對天國思慕而否定現實人生。基督教文化是不斷發展的,基督教文學觀也在變化中,隨著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在宗教文學中融入瞭世俗生活和人的情感,作傢的作品既信奉上帝,又張揚人的情慾和個性。西方有的作傢則無宗教傾嚮,他們歌頌生活、青春和愛情,對宗教的虛偽性和壓抑人性的行為進行揭露。在古代東方一些國傢,如埃及、希伯來和印度等,文學的宗教色彩較為濃厚,對主神的歌頌以及對人慾望的壓抑,成為文學的重要內容。文學反映對象的豐富性決定瞭世界文學的豐富多彩。
宗教和文學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當時人們渴望對世界和自身的認識,解決現實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睏惑。宗教是人們虛擬的一個宇宙秩序,這個神聖王國是永恆的、神祕的和全能的,對世界和人類做齣符閤他們精神需要的解釋。文學創作是透過塑造形象,並在形象中融入思想和情感,來認識和體驗現實生活,錶達對美好理想的追求,抒發人類的感情,藉以超越現實的紛爭而進入審美世界。從某種意義上說,宗教和文學都具有啟濛作用,幫助人們認識世界和自我,陶冶和淨化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隻是它們所用方式不一樣,宗教透過建構超驗的精神世界,達到自我解脫,以便脫離現實苦難,從而在美好的天國實現他們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理想,因而得到人們的信奉。文學是用藝術的方式讓人認識自我和世界,洞悉生活的奧祕,從而達到把握世界的目的。
西方社會經過漫長的發展,把基督教作為自己的思想體係,這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基督教也適應瞭人們的歷史要求,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W.C.丹皮爾說:「要瞭解教父的心理,並由此瞭解中世紀人的心理,我們必須明瞭基督教關於罪惡的觀念所帶來的壓倒一切的動機,那就是對於天堂懷抱著希望,對於地獄懷抱著恐懼,盼望透過神與人之間的中保在天堂裡得救,避免地獄火焰的懲罰。異教世界自己也已喪失信心。人類已經遠遠離開希臘人對於生活的樂觀態度和嚴肅的羅馬人在傢庭與國傢裡的快樂生活。祭儀宗教把東方的思想帶到歐洲。人們開始更加依賴權威;他們感覺到不安,對於他們在現世和來世的平安發生恍惚的恐懼。這種情形常齣現於歷史的各時期之中。甚至在基督降世以前,在巴勒斯坦與猶太教影響存在的其他地方,人人都期待著天國和末日裁判的災難來臨。」由此可以看齣,基督教以上帝為萬物的本源構建自身的目的,以此提升人的道德水準,從而使人類得到拯救。
基督教與文學有許多相同之處。首先,基督教和文學在認識和反映世界的過程中都帶有主觀性。基督教的主觀性是把人的本質變成瞭幻想的現實性,這種虛幻性是對現實世界的超驗把握;而文學藝術,則是人們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對生活素材進行選擇,經過心靈和情感提煉的結果。它是以客觀現實為基礎的主觀審美把握。其次,基督教和文學都是情感體驗的產物。情感是產生信仰的動力,宗教透過情感徵服,使信仰者在心理上體驗到同上帝、天國等超自然物的關係,從而建立虔誠的宗教信仰。宗教活動中的善男信女、看破紅塵的齣傢者,對宗教有著強烈的情感依賴。同樣,情感也是文學產生的動力,「情感錶現說」就是有關藝術本質的較有影響的學說,人們常說,文學作品的功能之一是以情感人——作者透過自己的情感,把現實中的事物主觀化,再進行詩意的錶達,可以說,沒有情感,就沒有文學。蔡元培曾說:「宗教和文學也有很密切的關係,因為兩者都是感情的產物。」隻是宗教和文學的情感有所不同,宗教情感是對天國的思慕,文學情感是對現實美的嚮往。在一定條件下,當它們都是以關注人的命運和生存境遇為目的,體現對人的愛的情感時,兩種情感可以融閤。再次,基督教和文學都以形象的方式反映世界。宗教以感性映像認識和反映世界,錶意是具體的、感性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遠古時期,祭司、僧侶為瞭宣傳宗教,根據自己的需要,對文化典籍進行整理和刪削,這樣文學形象進入教義後,就成為宗教形象,成為反映世界的一種方式。如《聖經》中的摩西、亞伯拉罕、參孫、耶穌、十二使徒等。二是基督教產生之初,主要在社會底層傳播,麵對教育程度低下的信眾,隻能用具體形象的方式纔能達到傳教的目的,最常用的是故事、雕塑、繪畫等,這種方式能引起人們的情感認同。形象性是文學的本質特徵之一,是與其他學科相區別的根本所在。隻是宗教形像帶有更多的主觀想像,具有神祕性;雖然文學形象也具有想像色彩,但現實感更強。就其終極意義來看,兩者所關注的都是人的本質、處境和歸宿等,宗教往往在天國給人們構建一個精神傢園,讓靈魂在那裡得到安息。文學則描繪一個審美世界,讓人們脫離現實的睏擾,對美好生活滿懷憧憬。宗教和文學都是讓人的心靈得到安慰。
總之,宗教和文學有許多相通之處,對它的研究,已成為世界性課題,其著作汗牛充棟,觀點紛繁蕪雜。隨著歷史的發展,這種研究還會繼續深入下去,但無論怎樣研究,一個客觀事實是毋庸置疑的,即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精神底蘊。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曾參考一些學者的著述和觀點,在此錶示感謝。由於本人纔疏學淺,缺點錯誤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