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本來就是這樣的啊──就是現代醫學個人化醫療精神的遠絡醫學
桃樹生桃花,桃花長不好,要治療花還是樹?
所有的症狀都是假的?
認知「利我」、「無知的言動」是煩惱之本
「了解自己」進而轉化生命,才不會時好時壞
陳炫名醫師的這本《來自天上的醫學》一書是以自身學習遠絡醫學,與應用遠絡醫學於臨床病人治療十四年來之心路歷程,與治療經驗分享。陳醫師提出一個復健科醫師在中風病人與一些難治疼痛病人之治療經驗;尤其適合醫療人員做為臨床治療之參考,也能對於一般社會大眾提供相關疾病治療,尋求醫師治療之參考。如同書中提及,創始人柯醫師說:「不是怪怪的醫師,是不會踏入遠絡醫學的醫學人生旅程。」也如作者所說,我也是扔了三次以上的遠絡課程介紹,才踏入這遠絡醫學的不歸路。相信未曾與遠絡醫學有接觸的醫師或許會覺得看不懂,但至少書中陳醫師提出不少實際成功治療的案例;這些病人都是經由其他醫師,或是病人已尋遍醫師、走投無路而求治,最後達到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說起來是一個驚奇之旅。
書中提到柯醫師說,遠絡治療又叫做「三哭治療」,這是什麼啊!?直到親身治療病人後,才恍然大悟。一是:病人愁眉苦臉到處求醫,疼痛無法緩解,走投無路;二是:遠絡治療時會非常的痛;三是:治療後不痛了,喜極而泣。
書中第五章的標題是「本來就是這樣啊」!最近幾年來,不論在醫學教育或是醫院評鑑,所謂的改革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護原則;而醫院評鑑所謂的PFM (Patient-focused Methodology,即是以病人為中心之照護)方式和醫病共享決策(SDM,Share Decision Making),即是醫師對病人的治療是必須讓病人深入了解,而共同決定的。
遠絡醫學的診斷和治療是要找到原始發病的原因,去針對原發病因來治療病痛;遠絡醫學的治療是以4D (病人實體就是一個3D,再加上時間的變化)來治療疾病。而且我們對病人病痛的治療,應該是治療人,而非病;因為,相同症狀之病痛,若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其治療不一定會相同。因此,疾病的治療就與病人之生命有關,這也就是遠絡生命醫學的5D治療,才是一個完整有效的治療。從我們目前醫院評鑑病歷紀錄的標準來看,本來就應該涵蓋現病史(present illness)、共病史(comorbidity)、家族史(包含家庭環境、人際關係),與旅遊史等,就是遠絡醫學的基本診斷與治療的原則。
綜觀來看,這是完全符合目前最夯的所謂「個人化醫療」,不是嗎!?所以如書中所說,遠絡醫師是以生命治療病人,而且要讓病人了解如何生活在其置身的環境中;所以,我認為遠絡醫學根本不是甚麼特別或新的東西,這完全就是醫學的根本,本來就是這樣的。
汪志雄/國泰綜合醫院麻醉科主任、台灣遠絡醫學會常務理事
推薦序二
醫師的責任──幫病人解決問題
「不打針、不吃藥、不觸摸疼痛處、按壓兩點疼痛即消」,會接觸遠絡醫學,就是被這四句話所吸引。我相信每個醫師應該都不喜歡吃藥,更不喜歡被打針,那面對病人時,為什麼卻又用打針吃藥的方式來治療病人?原因不外乎──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來治療病人。
遠絡醫學的創始人柯尚志醫師當初也面臨此一問題,甚至更發現許多疾病用打針吃藥的方式也無法治癒,連動手術治療的也幫助不大,因此柯醫師便思考著還有甚麼方法可以幫病人解決問題?在將近二十年的努力研究下,柯醫師終於創造出一套結合中西醫學的新理論「遠絡醫學」,能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疾病都可以不須打針吃藥就可達到治療效果,而且療效遠比打針吃藥還要迅速顯著。
二00四年十月三十一日,柯醫師第一次正式遠從日本來台灣推廣遠絡醫學,當天我是坐在台下聽課的醫師之一,原本是抱著懷疑的心態參加,但沒想到從那天開始,遠絡醫學改變了我的行醫之路,更改變了我的人生觀;我永遠記得柯醫師在課堂上講的一句話「醫師的責任就是幫病人解決問題」。遠絡醫學面對一位病人,從診斷開始到治療結束,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都不算多,這就是一個醫師負責任的專業態度;當一位醫師盡心負責時,醫療就會變得簡單而有療效,許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遠絡醫學是一門新的實證醫學理論,把所有的疾病區分成局部性和中樞性兩大類,而最大的特色是中樞性問題的病因跳脫了一般中西醫學的理論,對一位初學醫師來說,會覺得答案有點牽強,但在臨床驗證後卻又會佩服柯醫師找出來的答案才是真正的病因所在點,因此吸引了許多中、西、牙醫師的熱烈學習,也獲得許多病人在治療上的肯定。
目前在台灣接觸過遠絡醫學的醫師有上千位以上,但囿於台灣的健保醫療制度,真正在臨床上從事遠絡醫學治療的醫師並不多,陳炫名醫師是台灣遠絡醫學會資深的優秀講師,更是少數幾位在臨床上從事遠絡醫學的專科醫師之一,「治病救人、醫生濟世」是遠絡醫學的終旨,陳醫師能將十多年來對遠絡醫學的經驗出書分享,實在令人敬佩;希望此書的出版能起拋磚引玉的效果,讓更多醫師願意在臨床上從事遠絡醫學,造福廣大民眾。
周献剛/台灣遠絡醫學會理事長、板橋同仁堂中醫診所負責醫師
推薦序三
不是對症下藥,而是對中樞病因做治療
遠絡醫學是一種統合醫學,與現在的專科醫學不同,不同專科的症狀或疾病大多數可以歸類於同一個中樞性的原因,也就是治療同一個中樞的原因點,許多不同專科的症狀都會改善,並不需要一個個專科去治療,甚至於個別專科去治療反而無法將疾病治癒,或只是慢性的控制症狀。
遠絡療法是一種非侵入式的物理性療法,非常安全,將西方醫學的病理病態診斷法轉換為中醫的經絡診斷,而導出遠絡醫學的體流治療法,透過自身體流的調節引導自己的自癒力修復疾病。許多難治性疼痛或慢性疾病都可藉由遠絡療法治癒,主要是因為疾病的原因點按照遠絡醫學的觀點,常常不是在症狀表現處或此部位的器官,而是在遠處的中樞神經系統,所以遠絡醫療並不是對症下藥,而是對中樞病因做治療。
本人從事疼痛治療工作多年,使用過各種方式:包括藥物及針灸和許多侵入性治療,在學習完柯尚志醫師教導的遠絡醫學後,經由臨床的實作處理許多棘手的案例後發現,遠絡療法確實可以有效的治療許多難治性疼痛,因此投身於遠絡醫療的工作。現在不僅只是處理疼痛問題,對於許多慢性疾病,運用遠絡醫學的原理去治療一樣可以治好,這使我相信可以成為一位全方位的醫師,並且感到興奮。
遠絡醫學的理論涉及相對論及能量原理,陳炫名醫師運用淺顯的方式說明,同時陳醫師收集了許多臨床案例,並解釋及說明遠絡醫學如何將許多常見且不容易治療的疾病,運用非常安全且有效的方式治癒,對於許多身陷疾病痛苦折磨的患者指出一條解決之路,值得推薦給所有讀者。
黃忠章/尚志塾遠絡診所院長、臺灣遠絡醫學會常務理事
自序
遠絡醫學實在太好了,但一般民眾知道的人太少了
行醫二十六年了,二十六年的光陰是可以讓一個呱呱墜地的小孩成為一個有為青年的時間;對於我,也意謂著從事復健醫療工作有二十六年了,二十六年的醫療歲月是一段可堪回憶的日子,在這段醫學的日子裡有多位影響我的老師,我願一一地感恩他們。
回想當初到成大醫院面試,特別要謝謝薛澤杰主任及王錦基醫師,在當時求職的醫師中,我並不是最優秀的,但因為他們錄取了我,使我成為那屆三位住院醫師之中其中的一位,後來因為某些原因,我成了那一屆唯一上班的住院醫師。就這樣我開始了復健醫學之路。
在住院醫師階段,承蒙各位學長姊的愛護與教導,使我很快的能進入復健醫學的殿堂,其中令我感恩最深的醫師是剛從美國Mayo Clinic 學成歸國的鄭裕南醫師;鄭醫師是一位非常聰明的醫師,在他當住院醫師第二年時就已經把復健醫學所有的內容做了詳細的筆記,他的文稿還是我參加專科醫師考試時重要的參考。他回國後在成大醫院服務約一年,一年之後回到宜蘭開業,在那一年中,從他身上獲益良多。
當我當住院醫師第三年時,有幸遇到復健科的泰斗洪章仁教授,當時洪章仁教授剛回國到成大醫院服務,洪教授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領域國際知名學者,教授的肌痛點注射技術,更是我們後輩一定要學會的醫病技術。洪教授的學生不知凡幾,但我很幸運的是,我曾經被洪教授握著我持針的手,教我如何對肌痛點注射;當我到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擔任主治醫師時,肌痛點注射讓我對疼痛病人的處置更加得心應手。我跟隨洪教授門診兩年,很多門診的診病技巧及對疾病的思考邏輯獲得很大的啟發,對疼痛病人的掌握更是有很大的信心。
當我成為復健科專科醫師時,初期真是意氣風發,好像什麼問題都能解決;但隨著時間愈久,愈感覺到醫師能真正幫助病人的地方實在是有限,一路走來內心總是有一些無力感。這情形在我遇到遠絡醫學創始人柯尚志醫師之後,有了非常大的轉變。
感恩柯醫師,讓我有機會研習遠絡療法,並且能真正幫助到病人。這十幾年來,我愈來愈有深刻的體會,「遠絡醫學」會使醫者本有的善念在醫病關係中自然流露,遠絡醫學的真正價值應該就在於回到人與人之間的最原點──人文關懷;我也因此開始感受得到,原來治療後的感動是這麼一回事。這使我重拾對醫療的熱忱,我不僅是一位復健科醫師,我更是一位能了解病人苦痛真正原因的醫師,我知道如何幫助病人獲得真正的改善,內心的無力感已經大幅降低;所以在看病時經常有要哭的感覺,但不是傷心,而是病人述說著他長年的病苦,而我清楚的知道我可以幫助到他,而不是束手無策,那是一種喜極而泣的感動。
這本書的雛形,也就是在這一點一滴的感動中,慢慢地醞釀、發酵……直到有一次到台北上柯醫師「尚志塾課程」的高鐵上,我在靜坐時腦中突然靈光一現,架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也就是說,這本書的大綱,事實上在四年多前就已經完成了,只是書的內容陸陸續續寫了這麼多年。
會寫這本書的目的,還有來自一個更重要的體會──遠絡醫學實在太好了;但一般民眾知道遠絡醫學的人太少了。雖然創始人柯醫師非常努力地教學,但因台灣醫療生態的關係,即使有一千多位醫師學過遠絡,能真正在臨床上用遠絡治療病人的醫師卻不多,因此一般民眾大多不知道遠絡醫學。這本書的內容書寫了我多年來的治療經驗和遠絡的一般概念,希望藉這本書的出版,讓民眾稍微了解遠絡醫學,假若有長期治療不好的疼痛或是疑難雜症,可以尋求遠絡醫學幫忙;另也因遠絡的診斷有時會和其他西醫的診斷不同,臨床上需要和病人更多的溝通,因此也希望藉這本書讓大家知道,事實上醫學還有不同的思考邏輯,治療上會有更好的效果。
在台灣有許多優秀的遠絡醫師在服務病人,在香港及新加坡也有,書的最後有大家執業的地方,如果民眾需要可就近尋找遠絡醫師。倘若有腦中風或罹患難治性疾病的病人,因為看到此書而得到改善,我覺得此書的出版應該就非常值得了。
最後,我要感謝所有曾經接受過我治療的病人,因為有你們,才讓我更了解遠絡醫學,也印證了遠絡醫學的效果;也感謝我身邊所有的師長及朋友,因為有你們的教導與鼓勵及支持,才有這本書的出版,我願意為推廣遠絡醫學而努力;更要感謝我醫學路上所有的老師及師長,因為有你們的教導與幫助,才有今日的我。
謹以此書紀念一代仁醫柯尚志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