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 (電子書)

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鄭開翔
图书标签:
  • 台湾
  • 街屋
  • 建筑
  • 文化
  • 旅行
  • 生活
  • 摄影
  • 设计
  • 城市
  • 民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第一本系統化、以水彩繪圖記錄台灣街屋文化之書
帶世界看見台灣街景獨特美感!

  ★襲捲日本、法國、西班牙讀者目光
  ★榮獲誠品職人大賞「年度新人」獎
 
  咀嚼最道地的庶民台灣味
  讀出屬於自己的生活故事
  招牌、鐵皮、水塔、帆布、騎樓、摩托車……,
  這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台灣!

  羅丹說:「這世界並不缺少美,是缺乏發現。」

  一個背著畫具「行走」的畫家,以漫遊步伐、速寫筆法,穿越台灣大街小巷,從南到北、由西到東,用溫暖色彩呼喚出一間間街屋獨特的生命個性,用情濃文字帶引出建築的美麗與人間的故事。

  在他眼中,那些斑駁「鐵皮」,是人們在地狹人稠的環境中對空間的生存渴求;那些五顏「招牌」,是色塊的拼貼組合所交織的彩光;那些「與樹共生」的房子,是讓空間柔軟粉妝的天使;那些「老屋」,彷彿神秘光譜得以和過去對話……每一棟街屋,是「時間」與「居住者」共同打造的印記,不再只是建築,有了情感和溫度,而你我,就生活其中。

  手繪的凝視與記錄,是將「台灣街屋」記憶下來最浪漫的方式。這樣直率、堆疊、複雜、多元的街景,正是屬於我們的「台灣味」;而市井的、人文的內蘊和豐美,只等待──你的發現!
 
本書特色

  ♦再一次看見台灣

  從南、中、北、東到離島,從台灣特有的「扛棒」到鐵皮,以100張街屋繪圖,一覽台灣的庶民生活、草根文化、城市地景,重新看見被我們忽略的台灣街貌之美。
 
  ♦深具收藏價值的街屋圖鑑
  街屋的味道,是一種生活感的堆疊。招牌、鐵皮、水塔、帆布、紅磚、騎樓、斑駁的牆、共生的樹、疊放的貨物、塑膠椅、摩托車……,充滿既熟悉又懷舊、既道地又動感的「台灣味」。
 
  ♦蘊含生活體悟的人文情懷
  視覺藝術、店家故事、生命經驗、美感教育、時代歷史,跟著作者行走→觀看→繪寫,深入每一座城市的文化風景。
 
  ♦建築符號、繪畫技法大公開
  介紹台灣街屋建築符號美學,不藏私分享繪畫工具、步驟與技法,滿足知識與學習的興味。
 
感動推薦

  蔣勳|作家
 
美學推薦

  李清志|建築作家、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畢恆達|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阮光民|漫畫家
  張柏舟|前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凌宗魁|國立台灣博物館規畫師
  老屋顏|老屋觀察紀錄團隊
  1/2藝術蝦|城市畫家
  劉冠吟|《小日子》雜誌發行人
  張真輔|自由插畫創作者
 
  我很喜歡這本記錄台灣本土街屋建築的書。在開翔的畫中,這些建築不再只是冰冷的物件,而是活生生的記憶與歷史,可以讀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生活故事。──李清志
 
  素描必然需要步行,《街屋台灣》以接近日本路上觀察學的取徑,記錄街道中各種有趣新鮮的事物,揭露了與建築師筆下全然不同的都市樣貌。──畢恆達
 
  作者把細心投射在目光,透過手上的畫筆,把景象如同化學效應般拓印在紙裡。景物需要人調味,建築需要人走動,拿著這本書按圖索驥,逛逛台灣這座繽紛又溫暖的叢林。──阮光民
 
  翻開書,就可跟著開翔敏銳的視覺眼光,從細微且複雜的圖形中,學習到畫家勾勒的線條、造型符號、活潑色彩,並且認識台灣一百間有趣的街屋。──張柏舟
 
  透過畫家眼睛所見的街屋,除了精緻的山牆灰泥、質樸的紅磚砌牆,白鐵桌、塑膠椅、攤車、菜籃、曬衣架等,也都在高深的水彩功力下化為故鄉的召喚。感謝開翔畫出了當下的台灣風景。──凌宗魁
 
  開翔運用水彩暈染出懷念的往昔、勾勒出歲月淬鍊的市井人文,畫風質樸細膩,本書也像是作者與歲月時光共同創作的台灣印象。──老屋顏
 
  看似平凡不起眼的街屋,在小開的筆下,竟然如此的深刻動人。街屋是城市記憶的一部分,直得被記錄、保留下來。多年後,當這些街屋隨著時光的流逝一棟又一棟地消失,我們還能從《街屋台灣》裡,看見一座城市的過去。──1/2藝術蝦
 
  臺灣的街景絕對是有趣的,這正是我深深喜愛《街屋台灣》的原因,透過開翔的眼睛,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從未觀察過的視野。這本書可以一看再看,反覆咀嚼台灣的荒謬諧趣又充滿生命力的庶民味。──劉冠吟
 
  街屋,是認識一座城市或一個地方的開始,全世界都一樣。不管人在何方,翻閱此書,都能喚起曾經或此刻我們身處的地方,街屋的存在對我們的意義。──張真輔
好的,请看这份图书简介,它描述的是一本与“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电子书)内容无关的图书: --- 《寰宇星圖錄:從古典天文學到當代宇宙探索》 作者:陳宇哲 博士 內容簡介: 《寰宇星圖錄:從古典天文學到當代宇宙探索》是一部橫跨數千年人類對星空認知演變的恢宏巨著。本書旨在為天文愛好者、歷史學者以及對宇宙充滿好奇的讀者,提供一幅從古至今、由地心觀點邁向宇宙邊陲的知識全景圖。 本書的寫作風格兼具學術的嚴謹性與大眾科普的流暢性,深入淺出地剖析了人類如何一步步揭開夜空中神秘面紗的過程。它並非僅僅羅列天文事件和科學發現,更著重於探討這些知識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哲學乃至社會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一部:仰望的時代——古代星辰與神話的交織 第一部分將讀者帶回人類文明的黎明時期。在此階段,星空不僅是導航的工具,更是神祇居住的場所和預測未來的依託。 第一章:文明的起源與星辰的呼喚 本章詳細介紹了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瑪雅等早期文明如何建立起最早的曆法系統。重點探討了「觀測」如何從實用需求(如農業灌溉)轉化為宗教儀式。例如,尼羅河的定期泛濫與天狼星的偕日升之間的關聯,如何塑造了法老的統治神權。 第二章:希臘哲學的理性之光 這是天文史上的關鍵轉折點。本書細緻梳理了從泰勒斯、畢達哥拉斯到亞里斯多德的思維演變。重點闡述了「渾圓天體」和「完美運動」的哲學假設如何穩固地支撐了托勒密的「地心說」模型。我們將解析這套體系如何運行千年,並剖析其結構的精妙與其潛在的邏輯矛盾。 第三章:東方的觀測與曆法的精準 與西方發展並行的,是東方(特別是中國和巴比倫)在歲差、行星軌跡計算上的驚人成就。本書將對比中西方的觀測儀器(如渾儀與簡單的日晷)的差異,並分析古代王朝如何利用天文現象的記載來鞏固政權合法性(天人感應說)。 第二部:革命的鐘聲——科學方法的確立與宇宙觀的顛覆 第二部分聚焦於文藝復興晚期至啟蒙運動期間,科學革命如何徹底重塑了人類對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認知。 第四章:哥白尼的勇敢假設與日心說的萌芽 詳細分析了哥白尼如何基於數學簡潔性的考量,提出了日心說。本章不僅分析了《天體運行論》的內容,更探討了當時社會對此顛覆性觀點的初期反應與阻力。 第五章:第谷的精確測量與克卜勒的軌跡法則 本書高度評價了第谷·布拉赫作為「純觀測家」的歷史地位。他的龐大數據庫是克卜勒能夠從幾何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的基石。克卜勒的三大定律如何以橢圓取代了完美的圓周,標誌著天文學從描述過渡到精確預測的質變。 第六章:伽利略的望遠鏡與物質宇宙的揭示 伽利略對望遠鏡的應用是視覺證據對傳統權威的首次大規模挑戰。本書將詳述他觀測到的月球表面的不完美、木星的衛星群以及金星的相位,這些直接證據如何摧毀了亞里士多德的天體觀。 第七章:牛頓的統一法則——萬有引力與機械宇宙 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本書論述的中心之一。我們將深入解析萬有引力定律如何成功地將天上與地上的物理學統一起來,從而建立了第一個可以完整數學描述的宇宙模型。這個機械宇宙觀的勝利,也為後世的唯物主義哲學奠定了基礎。 第三部:無限的擴展——從銀河系到多重宇宙的邊界 第三部分將視角從太陽系拓展到整個可觀測宇宙,探討二十世紀以來,現代物理學如何再度撼動我們對「空間」與「時間」的基礎認知。 第八章:遙遠的星雲與銀河系的界定 二十世紀初的「劍橋大辯論」(Shapley-Curtis Debate)是本書的重點案例。本書將重現哈洛·沙普利與赫伯特·柯蒂斯之間關於「螺旋星雲」究竟是星系內部還是獨立星系團的爭論。隨後,愛德溫·哈勃利用仙女座星雲的視差測量,最終確認了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僅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粟。 第九章:膨脹的宇宙與宇宙學的黃金時代 本書詳細闡述了紅移現象的發現及其背後的物理意義——宇宙正在加速膨脹。這部分將探討大爆炸理論的建立過程,從弗里德曼的方程到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意外偵測,CMB如何成為支持大爆炸理論的最有力證據。 第十章:黑洞、引力波與時空結構的極限 本章進入當代物理學的前沿。我們探討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如何預測了黑洞的存在,以及LIGO等先進儀器如何直接探測到遙遠星系碰撞產生的引力波。這些現象不僅是對時空本質的極致考驗,也標誌著天文學從基於光的觀測,向基於時空擾動的全新觀測模式轉變。 尾聲:未解之謎與未來展望 在結尾部分,作者將總結人類數千年來對宇宙的探索歷程,並提出當前最迫切的課題:暗物質與暗能量的本質、系外行星生命的搜尋,以及對「多重宇宙」理論的初步探討。本書強調,每一次科學的突破,都伴隨著哲學層面的深刻反思,而天文學的魅力,正是在於它永無止境的未知。 本書特色: 跨學科視角: 不僅是科學史,更融合了哲學史與文化史的視角。 豐富的圖表與插圖: 包含古代星圖、複雜的行星軌道圖解,以及最新的哈勃深場圖像。 人物側寫: 對布拉赫、克卜勒、牛頓等關鍵科學家的生活與工作進行了生動的描寫。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鄭開翔


  1982年生,屏東人,全職藝術家、圖文作家。

  政治作戰學校藝術系、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畢。

  擅長速寫、水彩技法,提倡「用繪畫代替照相打卡」的生活態度。其筆觸流暢、色調溫暖,下筆間帶有獨到觀點及人文關懷,以記錄城市的美麗與變遷為己任,畫作傳達「當時」、「片刻」等永恆主題,並是台灣第一位以水彩技法、系統化記錄街屋文化的藝術家。

  曾榮獲A’國際設計大獎圖形設計類銀獎、台灣世界水彩大賽、中華民國畫學會插畫類金爵獎等獎項,也曾與誠品、台北101、台灣高鐵《T-Life》雜誌等品牌合作,展覽足跡遍及台灣各地,活躍於藝文界,作品屢受各大媒體報導。

  近年於基隆擔任太平山城藝棧駐棧藝術家,深入探索在地的生活色調,繪製成引人眷戀的日常風景。

  《街屋台灣》是他的第一本著作。其他作品包含《百攤台灣》、《速寫台灣》。

图书目录

前言  這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認識台灣街屋    
我筆下的街屋   
觀看重點  
台灣街屋建築元素   
 
南台灣   36
屏東
01福建路子母屋   
02仁愛路柑仔店
03青島街眷村紅門屋
04公勇路轉角街屋
05公勇路水塔街屋
06公勇路黃色街屋
07俏護士的店
08良興餅店   
09胡老爹麵攤     
10建華一街口小吃攤
11大眾超商
12十字路口名人泳裝
13林森路小北百貨
高雄
14小堤咖啡
15旗山洪家繡樓
16約翰照相館
17旗山老街咖啡
18大樹下麵攤
19成功一路資源回收站
台南
20炎光藥行
21神佛壇小廟
22忠孝街鐵皮紅磚屋
23新美街木板平房
24神農街綠色老屋
25猴標六神丹
26全安牙科診所
27永泰興蜜餞
28双燕美容院
29橋南老街磚木屋
30銀鋒冰果室
31𩵚魠魚焿店
嘉義
32順泰電器商行
33玉山旅社咖啡
34和平路日式老屋
35家家理髮店
36阿珠阿嬤的家
37義興當鋪
38光彩街自助洗衣店
39仁記商店
 
中台灣  
雲林
40太平老街恆春元記
41神燈精靈電玩場
42立振電動工具行
43西市場正皓銀樓
44力行街綠色街屋
南投
45春陽部落鐵皮屋
彰化
46春秋美術社
47宏昌鎖匙大王
48太平街制服店
49陳稜路日式老屋
50鹿港路邊樹屋
台中
51德利麵食館
52大碗公冰店
53度人生檳榔攤
54霧峰肉粽嫂
55霧峰市場雨傘批發店
苗栗
56統一獎券行
57中山路歇業咖啡店
58南苗市場水果行
 
北台灣   
新竹
59街角萊爾富
60 新竹東門市場
61 梅桂鮮花店
62以文堂印舖
63 新興農藥種子行
桃園
64永和市場蔬果店
65金城囍餅蛋糕店
66復興路美甲店
67林園便當店
台北
68 許昌街襪子店
69館前路麥當勞
70館前路燦坤
71佐之味甜不辣
72勝豐食品行
73裕新煤氣行
74麗福素食
新北
75鄉愁茶園咖啡
76義方商行
77逢甲路二樓空屋
78瑞芳車站前組合店鋪
基隆
79星空草原接駁車站
80金華街鐵皮屋
81天儀鐘錶眼鏡行
82大華餅店
83孝三路巷內空屋
84忠三路東方美早餐店
85立昌商店
 
東台灣及外離島   
宜蘭
86武營街角打鐵舖
87舊城西路小巷磚屋
花蓮
88明禮路輪胎盆景空屋
89欣興鎖店
90美旭商行
91明心街淡雅空屋
92香人拉麵店
台東
93阿伯小白屋
94仁愛街圍牆空屋
95 中華會館臺東分社
96仁德街鐵皮屋
澎湖
97海馬計程車行
98菓葉村硓𥑮石屋
99西溪村火龍果石屋
金門
100金門攝影社
 
附錄1  我的街屋記錄過程  
附錄2  認識速寫隨身畫具
後記  以速寫記錄生活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612198
  • EISBN:9786263612884
  • 規格:普通級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47.0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