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框裡的香港=
#《香港第一課》作者用雙腳寫給傢鄉的情書
#走過二百五十四條屋邨,看見另一麵真實的香港
「這本書以公屋為題,但寫著寫著,我逐漸發現我要談的不隻是公屋:印象被定形、生活被規範、需求被馴服、聲音被代言……這些事情,當然不隻在屋邨發生。在屋邨中,政府在生活的位置相對明顯,規限和挑戰因而相對直接;但同樣的睏難,可不限於屋邨,甚至不限於香港……走遍全港大小屋邨之後,我得到的最大感應,大概就是黃偉文筆下那位少年的躁動:說話很難,但還是要想辦法說話。
畢竟無論是在或不在屋邨,在或不在香港,如何讓自己繼續說下去,如何讓更多人能夠說下去,應是我們既生為人的功課。」——梁啟智
土地是香港最稀缺的資源,以此而生的住房問題一直是收入不高的人們與政府的沉重壓力。隻要凝視著任一張香港公屋的照片,很難不感受到衝擊:這麼多傢戶、這麼多種人生、這麼多的人,被框在一個又一個小小的方格子裡;數量龐大的方格子在窄仄的土地上堆疊成高聳的大樓,多棟大樓再組成屋邨……截至二〇二三年八月,香港有二百五十九條公共屋邨,是近三分之一香港人的生活空間;而等候住進公屋的申請案超過二十三萬件,平均要等五‧三年纔有機會「上樓」——住進公屋。
許多人認為公屋的起源是由於一九五三年的石硤尾大火,其實在此前,港英政府已有思考公屋政策,背後的考量有指是為瞭維持殖民地社會穩定及對資本傢做齣變相的勞工宿捨補貼。由方格子組成的公共屋邨是由政府建造、框限齣來的空間,代錶的是一種管治術——這在港英或九七後的港府皆然——在屋邨中政府無所不在。當人住進公屋,他不隻是單純的居民,而是從「人」變成可被管治的對象。然而,人畢竟是擁有自由意誌的存在,既使發言的空間再緊縮,仍想要訴說自己的故事; 看似一模一樣的方格子,在生活其中的人的努力及歲月的浸潤下,也會長齣不同的模樣;夜晚時亮起燈來的韆門萬戶,也絕不隻是下瞭工看劇、睡覺的地方,而是儲藏記憶與凝聚認同的所在。
作者梁啟智具深厚的地理學背景,他以公屋為觀察尺度,實地走遍整個香港。從不同時期建造、不同地區的公屋與人們的生活痕跡,描繪齣香港政治與社會的演化,是最具生活感與帶入感的香港現代社會史,也是他寫給傢鄉的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