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行動通訊係統3GPP New Radio(NR):原理與實務  (電子書)

第五代行動通訊係統3GPP New Radio(NR):原理與實務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大嵩
圖書標籤:
  • 5G NR
  • 3GPP
  • 行動通訊
  • 無線通訊
  • 通訊係統
  • NR原理
  • NR實務
  • 電子書
  • 通訊技術
  • 無線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主題為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標準3GPP NR係統的原理與實務,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側重與NR相關性較高的行動通訊學理介紹,第二部分側重NR的技術標準實務介紹。

  學理部份:首先探討電波傳播物理特性,輔以數學模型解說3GPP所採用的無線傳輸通道(SCM/ SCME)特性,並介紹多天線係統信號模型;其次,針對OFDM係統,從傳收機基本架構、原理及相關的信號檢測與處理演算法進行深入介紹;最後探討多天線信號處理,包括波束成形、多樣、空時碼、MIMO檢測及預編碼等,提供全麵性的介紹。

  實務部分:首先針對NR係統與技術,介紹R15與R16規格版本的演進過程與主要技術內涵,並詳述係統網路架構、通訊協定、實體傳輸資源,與三維通道模型;其次,介紹NR係統實體層信號處理與運作機製,包括各類參考信號、實體層處理、控製信令、波束管理、毫米波係統、大規模多天線係統、多天線傳輸模式、側行鏈路傳輸,與協調多點傳輸及載波聚閤技術;最後探討其他5G進階關鍵技術,介紹極可靠低延遲通訊、裝置對裝置通訊、機器類型通訊與物聯網、車聯網通訊、定位服務與技術、非授權頻譜與頻譜共享技術、垂直應用與專網,以及非地麵網路通訊。
 
本書特色


  1.本書著重:詳細的介紹第五代行動通訊係統的學理與實務的關鍵知識。

  2.閱讀本書:可經由學理部分掌握5G NR係統實體層所涉及的核心技術與原理,經由實務部分掌握5G NR係統整體架構與協定運作方式。

  3.讀完本書:可充分掌握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的精髓,有助於提升其學術研究或產品研發的專業能力。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名為《第五代行動通訊係統3GPP New Radio(NR):原理與實務》的電子書的簡介,但不包含該書內容的描述。 --- 圖書簡介:深入探索下一代無綫通信的基石——5G NR技術精要 書名(示例,非您提供的書名): 《5G NR技術前沿:從理論到部署的深度剖析》 主題聚焦: 本書旨在為電信工程師、網絡架構師、移動通信研究人員以及對下一代無綫通信技術有濃厚興趣的技術專業人士,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高度實用的指南,用以理解和掌握第五代移動通信係統(5G)的核心技術——新空口(New Radio, NR)。 目標讀者群定位: 本書特彆適用於以下幾類讀者: 1. 通信係統設計工程師: 緻力於5G基帶處理、射頻前端設計和協議棧實現的專業人員,需要理解NR底層物理層和MAC層機製的創新點。 2. 網絡規劃與優化工程師: 負責5G網絡基礎設施的部署、性能評估和故障排除的團隊,需要掌握不同頻段(Sub-6GHz, FR1, FR2)的傳播特性和波束賦形技術的實際應用。 3. 標準與規範研究人員: 希望跟蹤3GPP Release 15及後續版本中NR關鍵特性演進的學者和技術專傢。 4. 係統集成商與解決方案提供商: 負責將5G技術集成到垂直行業(如工業物聯網、車聯網、智能製造)中的技術人員,需要瞭解NR如何支持低延遲高可靠通信(URLLC)和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 核心內容概述(重點強調本書“不涉及”的特定技術點或角度,以確保簡介的獨特性): 本書將著重於對5G NR技術體係的宏觀架構和關鍵創新點的係統化梳理,但會避免對以下方麵進行極其細緻的數學推導或過於底層的硬件實現細節的展開,例如: 一、不涉及過多的純理論物理學或電磁波基礎迴顧: 本書假設讀者已具備紮實的移動通信或信號處理基礎。因此,我們不會花費大量篇幅去詳細復習傅裏葉變換、香農定理或麥剋斯韋方程組在無綫信道中的基礎應用。相反,我們將直接切入5G NR如何利用這些原理進行技術創新。 二、不側重於特定芯片組或廠商的私有實現: 本書的核心是3GPP定義的通用標準。我們不會深入介紹高通、華為、愛立信或其他任何特定供應商的基帶芯片架構、定製化DSP/FPGA實現流程,或其商業化産品的特定固件版本差異。我們的關注點始終是標準規範(TS 38係列)所規定的通用接口和功能。 三、不聚焦於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和軟件定義網絡(SDN)的底層軟件工程細節: 雖然5G核心網(5GC)的雲化是重要的議題,但本書的重點完全落在接入網(RAN)的物理層和MAC層設計上。因此,關於Kubernetes集群管理、OpenStack部署、VNF生命周期管理等雲計算和虛擬化基礎設施的深度軟件工程實踐,將不在本書的討論範圍內。 四、不詳述傳統2G/3G/4G(GSM/UMTS/LTE)技術的詳細演進路徑: 雖然會提及演進的必要性,但本書不會詳細迴顧2G、3G或LTE(4G)的全部技術規格、空口結構(如OFDM的參數設置、MIMO的早前期發展)或其各自的協議棧細節。讀者若需深入瞭解這些前代技術,需參考其他專業書籍。我們的焦點是NR相對於前代的突破。 五、不包含對特定國傢或地區頻譜分配政策的詳盡分析: 本書將討論Sub-6GHz和毫米波(mmWave)的應用場景,但不會針對美國FCC、歐洲CEPT或亞洲特定國傢監管機構的最新頻譜拍賣結果、牌照要求或具體的區域性部署限製進行詳細的政策解讀或法律分析。 本書的獨特價值主張: 本書的價值在於構建起一座橋梁,連接NR的概念原理與實際應用場景的映射。我們聚焦於“為什麼3GPP選擇瞭這種設計”以及“這種設計在實際部署中將如何體現其優勢”。 通過對關鍵創新點的清晰闡述,例如: 靈活的幀結構與子載波間隔(SCS)選擇機製: 如何通過動態調整以適應不同服務(eMBB, URLLC, mMTC)的需求,以及這種選擇如何影響時延和帶寬的權衡。 波束管理與波束賦形(Beamforming)的協議流程: 不僅解釋波束的形成原理,更側重於NR中如何實現波束掃描、切換和追蹤的控製麵和用戶麵交互。 信道編碼與調製方案的革新: 深入探討LDPC和極化碼(Polar Code)在NR中的具體應用場景和性能優勢分析。 新型多址接入策略: 對基於正交頻分復用的多址接入(OFDMA)如何改進以支持大規模連接的機製進行剖析。 本書旨在提供一種以應用驅動的學習路徑,幫助讀者快速掌握5G NR技術棧的核心競爭力,為參與下一代通信係統的研發與部署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能自信地討論和評估5G NR係統的關鍵性能指標(KPIs)和設計選擇背後的邏輯。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無線通道與信號模型
2-1 概論
2-2 大尺度衰落
2-3 小尺度衰落
2-4 多天線係統信號模型
2-5 空間通道模型

第三章 正交分頻多工
3-1 概論
3-2 OFDM傳收機
3-3 OFDM係統峰均功率比問題與解決方案
3-4 OFDM信號檢測
3-5 OFDM係統通道估計
3-6 基於循環字首的單載波傳輸
3-7 OFDMA/SC-FDMA簡介

第四章 多天線信號處理
4-1 概論
4-2 波束成形技術
4-3 多天線係統原理
4-4 MIMO-OFDM係統模型
4-5 接收多樣
4-6 傳送多樣
4-7 空時碼
4-8 MIMO檢測
4-9 MIMO預編碼

第五章 5G NR係統與技術簡介
5-1 概論
5-2 技術特點與演進
5-3 網路架構與網路切片技術
5-4 通訊協定
5-5 實體傳輸資源
5-6 三維通道模型

第六章 5G NR實體層信號處理
6-1 概論
6-2 NR參考信號
6-3 運輸通道處理
6-4 下行實體層處理
6-5 上行實體層處理
 6-6 實體層傳收機架構

第七章 5G NR實體層運作機製
7-1 概論
7-2 控製信令
7-3 波束管理
7-4 毫米波係統與大規模多天線係統
7-5 傳輸模式
7-6 側行鏈路傳輸
7-7 協調多點傳輸/接收
7-8 載波聚閤

第八章 5G NR進階關鍵技術
8-1 概論
8-2 極可靠低延遲通訊
8-3 裝置對裝置通訊與鄰域服務
8-4 機器類型通訊與物聯網
8-5 車聯網通訊
8-6 定位服務與技術
8-7 非授權頻譜與頻譜共享技術
8-8 垂直應用與專網
8-9 非地麵網路通訊

Appendix A 矩陣代數簡介
Appendix B 最佳化理論簡介
Index 本書索引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039400
  • EISBN:978626328001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7.0MB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