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合理与中医(下册)

现代合理与中医(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医
  • 现代医学
  • 合理用药
  • 中西医结合
  • 临床实践
  • 药物学
  • 处方分析
  • 辨证论治
  • 医学史
  • 现代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的命理学和医学是历代的智士哲人,为人生规划的幸福方案,除了经验的结晶之外,更蕴藏东方哲学「天人合一」的善美思想。

  本书是作者着作系列中,尝试将易理、中医学理、子平命理、占星、血型、现代医学结合,对人生的疾病灾厄进行探讨的心得报告。

  透过对命理与中国医学的了解,在急遽动盪的现代社会中,您会更正视生命的尊严,活得更谛观,惜福、造福,掌握健康而美好的人生。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自序
着者经历
并言
钟义明着作一览
卷一.疗养篇
    养生之道
    中医治法总则
  一. 治本和治标
  二. 正治与反治
  三. 壮水制阳、益火消阴法
  四. 根据五行生克定律的治法
  五. 八法的运用
  六. 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易卦方剂
  一. 方剂治疗的基本原则
  二. 易卦与证
  三. 易卦基础方剂
卷二.史籍方剂篇
   医史
   中医书籍简目
   中医常用方剂
   索引
卷三.实录篇
   病例解析
      001 肝癌
      002 肝癌
      003 肝癌
      004 肝癌
      005 肝硬化、肠癌
      006 肝硬化
      007 肝炎
      008 肝硬化
      009 脂肪肝
      010 肝胆病
      011 胆石症
      012 胃出血
      013 十二指肠溃疡
      014 前列腺肥大症、胃癌
      015 胃肠病
      016 肠出血
      017 过敏性大肠症
      018 大肠癌
      019 盲肠炎
      020 急性胰脏炎
      021 口腔癌
      022 食道癌
      023 食道癌
      024 骨刺
      025 神经通
      026 颜面神经痛
      027 飞蛇(带状泡疹)
      028 脑瘤
      029 瘰沥(结核性淋巴腺癌)
      030 甲状腺肿大
      031 糖尿病
      032 糖尿病
      033 糖尿病併发症
      034 肥胖症
      035 肺气肿
      036 气喘
      037 气喘
      038 肺结核
      039 肺癌
      040 肺癌
      041 肺癌
      042 肺痿
      043 心脏病
      044 先天性心脏病
      045 先天性心脏病
      046 风湿性心脏病
      047 高血压
      048 低血压
      049 贫血
      050 脑出血
      051 脑出血
      052 脑出血
      053 中风瘫痪
      054 脑出血
      055 心肌梗塞
      056 关节风湿症
      057 关节风湿症
      058 股骨头无血管性坏死
      059 膝关节无血管性坏死
      060 嵴椎骨折
      061 手指受伤
      062 白血病
      063 小儿麻痺
      064 跛足
      065 皮肤病
      066 身体发痒
      067 鼻咽癌
      068 青光眼
      069 白内障
      070 眼睛失明
      071 黑睛旋螺
      072 近视
      073 失明
      074 失明
      075 慢性肾炎
      076 肾结石
      077 尿毒症
      078 尿毒症
      079 红斑性狼疮(L.S.E)
      080 红斑性狼疮
      081 睪丸炎
      082 初经
      083 月经不调
      084 白带
      085 腹股沟疝
      086 不孕症
      087 不孕症
      088 难产
      089 难产
      090 胎位不正
      091 产后出血
      092 产厄
      093 产厄
      094 子宫外孕
      095 流产癖
      096 子宫筋肿
      097 子宫筋肿
      098 子宫脱出
      099 不孕症
      100 乳癌
      101 脑膜炎
      102 脑膜炎
      103 肺炎
      104 肺炎
      105 感冒症候群
      106 性病
      107 癫痫症(钩虫引起)
      108 神经衰弱症
      109 癫痫
      110 神经衰弱症
      111 神经衰弱症(失眠)
      112 气喘.精神异常
      113 老人痴呆症
      114 白化症(苯丙硐尿症)
      115 脑下垂体萎缩(Simmons Disease)
      116 LORAIN侏儒
      117 智能障碍(精神发育不全)
      118 蜘蛛膜下出血
      119 精神分裂症
      120 精神异常
      121 酒精中毒
      122 精力减退
      123 脱毛症
      124 齿病(牙周病)
      125 烫伤
      126 瓦斯中毒
      127 猝死
      128 服毒自杀
      129 车祸
      130 车祸

图书序言

  佛家说:生、老、病、死、五阴盛、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是为「八苦」。生命是痛苦的,尤其是受过折磨的人,更有痛苦的咆哮:  
 我诅咒你给我的一切  
 我诅咒自己出生的日子  
 我诅咒自己将要死亡的日子  
 我诅咒我的整个生命

 愚蠢的命运,我把一切东西掷回你无情的脸上  
 讨厌,永远讨厌  
 我用我的诅咒来克服你  
 你还能对我怎样呢?  
 …….我要用最后的思想对着你冥顽的耳朵喊叫:  
 讨厌,讨厌!               
 安德列夫

  但是,我们既然拥有生命,就不能免除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和无奈:诸如寂寞、抑郁、愤懑、病痛、灾殃 ...等等带来的苦恼。在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体制急速变化,科技、资讯高度发展的现代,人们更在生理、心理上备受看得见与看不见伤口的病痛灾厄煎熬。

   从古代遗留的碑记、铭志中,可知人类在上古时代就知道有疾病的存在,对病名也有简略的叙述,疾病的本质随着社会变迁与科技发展,由模煳而逐渐清晰,但是,迄目前为止,现代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知,还不完全一致,也不完全明白。由于电脑及超电导技术的引进,使得医疗技术有大幅的改变,无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保护人类生命、健康的医疗体系时时刻刻都在求突破性的进展,为人类造福。但是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以往治不好的疾病被一一克服的同时,新的疾病马上出现;例如以前被称为不治之疾的结核病被克服后,人类的平均寿命增长,继之而来的癌症却对人类的生命造成威胁;当癌症可由干扰素,超电导技术来治癒时,马上又有如AIDS的新病产生。

   西洋医学对诸如霍乱、结核病等清楚知道病原体的疾病,在疾病的克服上确实达到具有历史意义的疗效,而且外科手术也为人类带来极大的福祉。都市的24小时化后,因不规则的就业时间,高度紧张的工作,相对提高都市就业者的紧张状态,多样化的慢性疾病患者,其不明病因,连西医都感到棘手的疾病,在未来的21世纪必然益增。对于此类疾病,以「人与天地相应」结合人身与外在环境(自然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这种注重整体性、机体平衡的中国医学疗法将大受瞩目。虽然中国医学在开发医疗用硬体方面,目前较西洋医学显然落后,但是在致力于尖端技术机器的现代化及开发之下,其突破性的进展是可预见的。

  笔者在七、八岁时饱受病魔折腾,所以自初中时代即开始涉猎中国医学,进而研习易学、堪舆、命卜、风鑑、克择、佛禅等术数与哲理,少年时代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想法,后来虽然放弃习医的理想,研读我所最爱的美术系,但是二十多年来,对术数学与哲理的研习一直未尝中断,寒暑弗辍,其间接触无数的众生相,对于疾病灾厄之例尤其用心,列为档案,详记每一案例的生辰、家族、居家环境、祖坟风水、血型、病症、医疗过程、死亡时间 ... 等等资料,积存既久,阅历益丰,颇有心得。

  清末名医唐宗海(容川)(血证论)叙曰:「大丈夫不能立功名于天下,苟有一材一艺稍足补救于当时,而又吝不忍传陋哉?」因为见到很多受命运束缚、徬徨无助的人,慨然兴起将所学贡献给需要援手的人的心愿。一九七四年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服务于省立竹山高中,担任教师之职,公私两忙,迄一九八九年暮春辞去教职,才有余暇潜心着作,将以前诸位恩师所授、私人笔记及考验心得,整理汇编,分为美术工艺、文学、堪舆、命理、择日等类,陆续出版。

   这本书是笔者着作系列中,尝试将易理、中医学理、命理、星座、血型、现代医学结合,对人生的疾病灾厄进行探讨的心得报告。在古今的命理、医学书籍里,是属首创之体例,不揣谫陋,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共同来开拓这条荆棘之路,也希望有福缘的朋友从书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助益。

  生老病死,对人类来说,是无法避免的痛苦业障!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说:「然而,这是幸运的。因为你遭受的痛苦愈多,你的性格就变得愈深沉,而由于性格的深沉,你就更能透入生命的奥秘;所有伟大的艺术家、宗教领袖和社会改革家,都是经过勇敢奋斗,经常伤心落泪的剧烈挣扎而产生出来的;除非你尝过忧愁的滋味,否则便无法体会真正的人生。」(禅与生活)

   命学家槙玉淑女士说:「人是不会死?人是不会罹患疾病?人是不会遭遇事故,或意想不到的不幸?也没有挫折? ... 以这样的人生观,也不敬畏神明,而假如有使明日生存下去的可能的话,这个程度已自信满满,而如果合理的,且科学的(?)生存方式或想法,在人类成为可能的话,占术或占卜师就是无用之物了。但是,我却不这么想。我觉得把「因为有死亡,才更要珍惜生命」。这话视至上的珍品及谦虚的思考(将明日如何生活)?这样生存下去,才是身为人类者正当的道路。」
 (健康推命入门.楔子  能避免的运命,
 不能避免的运命之全部)

  透过对命理、中国医学的了解,笔者肯定:有福缘接触它的人,在未来的21世纪中,对生活和一般事物可获得一种新的观点,虽然不能达到像禅的顿悟那种(觉)(三藐三菩提)的境界,但是至少会使一个人正视生命的尊严,谛观地生存。

  宗教家认为疾病是由贪、嗔、痴、爱得来,又由酒、色、财、气所致。七情六慾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生命的大敌。

  双鱼座时代(AD221~2376)是人性矛盾的时代,20世纪末更凸显人性堕落的一面 -- 吸毒(美国约有六百万至一千万人)、爱滋病(一九八九年9月30日WHO报告,全球有十八万名患者,美国十万四千人,名列第一)。地球环境的破坏,氟氯碳化物带来的臭氧层破坏、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Green House)气候异常、排放废气引起的酸雨、热带雨林的减少、沙漠化的进行、海洋污染 ...,各类灾害增多,无论其中的哪一种,都可能对栖息在地球的所有生物(当然,包括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人口膨胀、都市集中、农村人口外流所发生的交通、教育等社会基本设施超过极限,形成机能麻痺、蜗牛族住宅难寻、毒品犯罪、失业、贫因蔓延,贫民窟的饥荒、战乱、自然理境荒废 ...,种种浩劫,如巨浪排闼而至;这都是如雪窦大师所说的:「人无寿夭,禄尽则死,独尽为灾,众尽为劫」乃人类不知惜福,造成的因果报应。

   命理学和医学是自古以来,睿智的哲人,为人生规画的幸福方案,中国医学和子平命学除了临床的经验之外,更蕴藏东方哲学「天人合一」的善美思想,在萎靡混浊的时代,不啻是一股冷冽的清泉,可以洗涤人性的罪恶,滋润人们枯稿的心田,虽然有人排斥它为虚玄空诞,但是笔者坚信中国医学和子平命学在21世纪,必将绽放奇葩,伸出她的柔荑,抚慰历尽沧桑的大地游子。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穿越时空的一次对话,它连接了古老的中医智慧与现代人的健康需求。作者以一种非常温和而充满智慧的笔触,讲述了中医的精髓,比如“情志致病”这个概念,他并没有用生硬的医学术语来解释,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喜怒哀乐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他会引用一些古代的医案,比如某个文人因为忧思过度而患上奇难杂症,又比如某个女子因为情志不畅而身体日渐消瘦,然后他会将这些故事与现代心理学、神经学的一些发现相结合,解释情绪是如何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途径,对身体产生具体影响的。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提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并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等到洪水来了再修堤坝,就太晚了,中医的‘治未病’,就是要提前发现身体的隐患,并及时加以疏导。”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医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与身心和谐相处的方式。

评分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来读这本书的,毕竟“中医”这个词在我脑海里总是与“玄之又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中医理论,比如“湿邪”、“痰湿”等,解释得十分透彻。他会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来打比方,比如,“湿邪就像衣服淋湿了,黏腻不透气,身体也一样,如果体内湿气太重,就会感到沉重乏力,精神不振。”他还会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比如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分析这些习惯是如何导致体内产生“湿邪”的,并给出非常具体的调理建议。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祛湿”的章节,他推荐了一些简单的茶饮和穴位按摩方法,我亲身尝试后,感觉身体确实有了一些变化,比如早晨起床没那么浮肿了,精力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这本书让我觉得,中医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它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注重整体的健康管理方式。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书名是《现代合理与中医(下册)》,但读起来却丝毫没有枯燥的说教感,反而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娓娓道来他行医多年的心得体会。他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将中医的精髓,比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概念,用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解释清楚,让我这个中医小白也能恍然大悟。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脾胃”的章节,他将脾胃比作人体发动机的总开关,一旦这个开关失灵,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消化不良到免疫力下降,甚至精神情绪的波动,都可能与脾胃息息相关。他给出的食疗方子也非常实用,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比如红枣、小米、山药等等,按照他的方法搭配,不仅美味,还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患者的关怀和医者的仁心,他强调中医不仅仅是治病,更是养生,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生活方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单纯地依赖药物,而是开始注重身体的内在调养,从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等多方面入手,这才是真正的“未病先防”。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新颖,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医学类书籍的刻板印象。它不像一本教科书那样,而是更像一本散文集,充满了作者的个人思考和感悟。他会从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切入,比如一次偶然的经历,或者一个病人的特殊病例,然后引申出中医的某个理论,再将其与现代医学的发现进行对比和解读,这种方式让理论知识变得鲜活有趣,易于理解。我特别喜欢他描述“肝气郁结”的部分,他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说肝就像一棵树,如果长期被压抑,就会枝叶不展,甚至根基不稳。然后他会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解释为什么情绪会影响身体的生理功能,比如压力大会导致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影响到肝脏的代谢。最让我惊艳的是,他能将看似复杂的医学道理,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出来,例如,他会说,“中医讲究顺其自然,就像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我们也要顺应自然的规律,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读到这里,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山林中,与中医的智慧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话。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中医的条条框框,而是将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与传统中医的理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者在书中会引用一些最新的医学研究,比如基因学、肠道菌群研究等,然后用这些现代科学的证据来佐证中医的某些观点,比如“肾主骨生髓”的说法,他会结合钙的吸收和骨骼健康的研究来解释;又比如“脾主运化”的功能,他会联系到肠道菌群对营养吸收的影响。这种“古今结合”的方式,让原本可能显得有些神秘的中医理论,变得更加科学、可信,也更加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探讨“亚健康”状态时,他没有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某种疾病,而是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比如身体的能量代谢、神经系统的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等等,然后将其与中医的“气血不足”、“肝郁”等概念联系起来,提出了一系列系统性的调理方案。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等待疾病的发生,而是能够主动地去了解身体的运作机制,并采取科学的措施来维护健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