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西方国家出版的百科全书、书目索引、词典、传记、统计、年鑑手册等主要工具书。以英美出版的英文工具书为主,兼及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出版物,并介绍微缩、视听资料和数据库等媒介。作者本着丰厚的参考工作经验,对工具书的源流、类型、编制体例、评介准则、使用方法加以叙述,无论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新闻採访、撰写论文,均可从中习得研究方法,并取得丰富资料。本书曾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着作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等多种奖项。
作者简介:
邵献图,东吴大学英文系毕业。曾任教于外交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北大信息管理系,专攻西文工具书、图书馆学、资讯学。曾编辑《图书馆学情报学词典》、《西文工具书概论》、《国外社会科学工具书要览》等。译有《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利用指南》、《参考工作导论》、《国外基本科技工具书指南》。
作为一名对西方学术文化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更深入地了解西方学术研究的“幕后英雄”——那些支撑起无数研究项目的强大工具。《西文工具书概论》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走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工具书世界。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工具的列表,更重要的是,它教授了我如何去“读懂”这些工具,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价值。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人性化,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专有名词,而是从读者最容易理解的角度切入,比如,它会详细分析一本大型百科全书的编纂原则、收录范围,以及如何通过目录、索引和交叉引用来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进行批判性阅读工具书”的章节,它提醒我,即使是权威的工具书,也并非完美无缺,我们需要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其内容,去辨别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对于任何一个严肃的学术研究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这种在浩瀚的西文文献海洋中摸索的“新手”量身定做的。一直以来,我对西文工具书的印象就是“庞大”、“复杂”,感觉像要攀登一座高山,而我却连登山杖都没有。手里拿到《西文工具书概论》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清晰的分类和逻辑严谨的编排吸引了。它不像某些理论性极强的著作那样,上来就抛出大量晦涩的概念,而是从最基础的“什么是工具书”、“为什么要使用工具书”讲起,循序渐进,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了对工具书的基本认知。 比如,书里对不同类型工具书的介绍,就让我豁然开朗。那些曾经让我眼花缭乱的索引、百科全书、辞海、年鉴等等,现在在我脑海里都有了清晰的定位。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名称,而是深入讲解了每种工具书的特点、功能、适用范围,甚至还给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使用技巧。我记得其中有一段关于索引使用的讲解,作者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一下子就点醒了我之前在检索文献时的一些误区,原来我之前那种“大海捞针”的做法是多么低效!而且,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具体、权威的西文工具书的推荐,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避免了我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大海里淘金。
评分读完《西文工具书概论》,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之前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在很多方面都显得有些“笨拙”和“低效”。这本书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更科学、更系统地进行文献检索和知识获取的途径。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工具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和研究的书。 书中关于“情报检索”的理论部分,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情报学研究者,但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讲解了文献检索的逻辑和策略。比如,如何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选择最合适的检索词,如何利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来优化检索式,以及如何进行引文追溯和反向引文追溯来发现更多相关文献。这些方法论层面的指导,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它帮助我建立起了一个更加清晰和有条理的研究思路,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在各种数据库里“漫游”。
评分我一直觉得,很多学术领域的入门读物,往往存在一个尴尬的境地:要么过于浅显,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味同嚼蜡;要么过于深入,会让初学者望而却步。《西文工具书概论》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又兼顾了可读性和实用性。我作为一个在文献检索方面经验尚浅的研究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总能找到与我当前需求相契合的内容。 特别是关于不同学科领域工具书的介绍部分,让我印象深刻。我从事的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以前在查找资料时,总感觉自己像个无头苍蝇,不知道该从何入手。这本书则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给出了非常具体和有针对性的工具书推荐和使用指南。比如,在介绍历史学工具书时,它详细列举了哪些权威性的年鉴、文献集、传记类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工具书去挖掘一手史料。这种“点对点”的指导,比泛泛而谈的“要多查阅资料”要有效得多,也让我更有方向感。
评分坦白说,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工具书”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非常表面的层面,仅仅是认为它们是提供信息查询的“字典”或“百科”。而《西文工具书概论》这本书,则彻底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让我意识到工具书的丰富性和深度远超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研究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中关于不同类型工具书的“前世今生”的梳理,让我对它们的历史演变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在介绍索引的形成和发展时,作者旁征博引,从古希腊时期的手抄本索引,到近代印刷技术的普及,再到如今数字化的索引系统,条理清晰地展现了索引如何从一个简单的检索辅助工具,发展成为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石。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我们现在如此依赖这些工具,也让我看到了它们在知识传播和文明进步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