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典命理,溶入叙述,使读者有濡沐春风之感,不再身置现实泥陷窠臼。
阐揭命理与地理间之奥秘,开拓更宽广的新命学范畴。
此「八字真诀启示录-电集」是乃作者之一系列力作。已出版的尚有风集、火集及雷集。
章学诚(文史通义)云:「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爱憎,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我阅过的古今命理书籍甚多,其中能够兼容并蓄,不偏不倚的好书,寥寥无几,大抵古书是好在广袤深邃,若名器、乔岳、沧波,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耐人品味,但对现代人来说,古书的文义艰涩深奥、语辞的诘屈聱牙、没有断句标点……等,却是学习时的障碍与负担。今书是好在文义浅显,语辞流畅,学习的人容易接受,缺点是东抄西拼、逞私智臆解、内容浮华不实谫陋者居多--若培塿、畎浍,可观者微小;有些作者功力不深,为名利魔障梦魇所驱而着书,借以邀孔方兄与哗众宠。阅历多的饱学之士对这类劣书,固不屑一顾,但是初学的读者却容易被其花俏所眩惑误导,入歧路迷途而不返。
因此,在现代,能深入浅出--既具有古书的广袤深邃内涵,又能浅显流畅,使现代人容易接受的命理书籍是很难得的。在瓦釜雷鸣、鱼目混珠的今人着作里,宋英成先生的(八字真诀启示录),不啻是一声清悦的黄钟与璀璨的明珠!
--把吸收自古典命理书籍的诀窍,不着痕迹地溶入
叙述的事件中,具有禅宗的(集手舀水时,月亮在
水中反映出来,手持鲜花时,花香浸入衣衫中),
拈花微笑,实相无相,使读者有(云湿涧户衣裳润,
窗近花阴笔研香)的学习效果。
--超强的记忆力与清明的思路,把叙述的事件过程细节描写出来,使读者有临场的真实感,容易进入。
--不偏于爱憎,平理若衡,具有慧能祖师的(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明心
见性修为;不会阿谀吹嘘,能守住自己的立场去
批判事理。
--在子平命理学中,加入堪舆、梅花易数、手相、
卜卦……等的探寻,开拓命理学的领域,使读者的
认知范畴更宽广。
从英成先生的各部着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上诸点长处,在今人的命理作品里,这些是比较欠缺而令人激赏的写作态度与方法。同时,还可感觉得出他对人生的关怀和诠释。
当代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说:「当佛陀提出四圣谛(Fourfold Noble Truth)时,他是完全正确的,四圣谛中的第一谛就是认为生命是痛苦的。我们每个人不是哭着和挣扎着来到这个世界吗?至少可以说,从柔软、温暖的母体来到这寒冷险阻的环境里,确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生长总是痛苦的:长牙多少是一种痛苦过程,青春期之后,继之而来的是心理和生理上的困扰;所谓社会这种有机体的生长也表现出痛苦的剧变,而现在我们正体验着一次剧痛。
我们可以平心静气地推论说:这是无可避免的。而每次重建都意指旧政权的破灭来说,我们不得不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但这种冷漠的理智分析并没有减轻我们必须遭遇的任何痛苦感觉,那无情地损害我们神经的痛苦是根深蒂固的。不管怎么说,生命是一种痛苦的挣扎。然而,这是幸运的--因为你遭受的痛苦愈多,你的性格就变得愈深沉、而由于性格的深沉,你就更能透入生命的奥秘。」(铃木大拙之禅与生活)
现代人在科技高度进展、社会急剧变化的二十世纪末,面对巨大的压力,难免有落寞、飘零的感叹;在台湾地区的人群,更由于处在政治经济转型期之中,更患上「看不见伤口的病症」,身心备受摧残。尝过忧愁滋味的人,更能体会真正的人生。睿智的人,更能透过命理哲学来知命、立命、俟命,解悟生命的真谛,从而创造幸福的人生。
英成先生曾经走过忧愁、痛苦的过程,但他能变、能觉、能新,而且在挣脱了人生的种种枷锁后,更进一步以个人的经验事实,借由东方命理哲学的智慧,去接触怀着落寞感与飘零感--受着人生命运煎熬的痛苦人们,纾解他们的郁闷,抚平他们的心灵创伤。在(八字真诀启示录)的风、火、雷三集中,我们可以找出很多这一类的记录档案。
石涛的论画诗说:「我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发,江水随我起。」青原惟信禅师说:「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既参禅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可是禅悟之后,真能得个休息处时,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了。」读过英成先生的着作,我想,读者会产生有、无、中的禅家三层思维--得到的不仅仅是论命的诀窍,还有很多的思考方式:在无限的时空中,摆脱存在的限制,在现实的生活中求得理想的生活!
丰原古称葫芦墩,其地理是(观音抱孩儿)与(葫芦喷火)融结,地灵者人必杰,英成先生在山川钟郁的环境中成长,而能慈航普渡,炼就金丹,不但是五术界之福,也是有缘众生之福。
兹值(八字真诀敨示录)电集杀青付梓,英成先生邀序于我,因题:
风水炉冶.雷电龙飞
以其着作四集为句,聊表贺忱,共提出管见为介词,但愿他金丹济世,解救更多受着命运折磨的人们,龙飞在天,推出更多能震聋发聩的好书。
赖 序
孔子云:「我讳穷久疾,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圣人立言,把人的穷通祸福看成命中註定,但他还说:「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圣人认为命虽为天定,但是他还鼓励在不如意的时候,不要气馁,不要窝窝囊囊当个与世浮沉的宿命论者,也就是要我们知命而不要认命。
社会上很多人意气风发飞黄腾达的时候,都把(命运)两字看成迷信,认为是努力中失败、期望中失落的一种借口镇静剂。其实不然,在今天我们看到有些才德不如自己的人,却能飞声腾实光宗耀祖,那就是命运使然。有时候回顾自己一生的际遇,细数自己的努力成果,检讨自己的成败得失,你会哑然发现,自己的一生并未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中,而领悟到命运是神秘不可测的东西。
为了探求命运的奥秘和体悟空间磁场对人类的影响,多年前我即投身在学习包括堪舆在内五术洪流中,但面对如千刃高峰、万顷汪洋的命理,总感到无力、挫折与失意,白白耗掷在流逝的岁月,眼看在五术阴冷的角落里,没有人伸出温暖的友谊之手,而感到学习八字命理的种籽就藏有很多命理口诀,希望能人手一本加以研究,假以时日不难成为命林高手。若想登峰造极,可恳求宋师父传授他的心血结晶--(命理诀窍宝鑑)手抄本,如蒙宋师父首允,那么在命理上肯定可以突破,就像一集破茧的美丽蝴蝶,好书难求,朋友,您买了吗?
自 序
在执笔写本集之前,我常为自己写作能力的不逮而惶恐。老实说,本系列的风、火、雷三集已经把我压榨得文思枯竭笔秃墨干了,在还没有再获得智识充实的情况下,的确想不出有什么奇技淫巧来掩饰内心的空洞贫乏,但一想到自己计划中的命理作品尚未完成,和读者热切期待的续集,顿时从生命里发出一股类似奋翅鼓翼的力量想完成它,来实现以前在命理上挫折时内心的誓言:「当我稚嫩的翅膀一旦能够承受起飞翔的重负时,一定要为阐扬命理,像飞鸟迎风般不疾不徐,笃定地向前飞行,要冲过天昏地暗的云层,为命理飞向光明前程。」
所以在写作时不断的要求自己要真实无伪,手里的笔要完全听从良知的唿唤,特别在牵涉到命理题材时,须凭借对学理的直觉,将自己的经验与领悟完全抒发在文字上,呈现给读者,故情节绝非向壁虚构。这个过程就像走钢索的艺人,只容许镇镇静静战战兢兢地向前走,不容许心慌意乱、失衡下坠,因此书中所言无不经过日夜思考,字斟句酌,才写出符合人性作品的生命历程,以回馈读者对我的欣赏与厚爱。
命理是一门根据宇宙星体运行阴阳五行生克制化而产生人命吉凶祸福的科学,它经历了多少岁月的磨损、多少前人的智慧累积,是我们祖先真知的智慧产物,是中国文化伟大传统的一部分,自有其传承的价值与意义,可惜在国人秘笈自珍与师徒口授传之下,逐渐由灿烂而暗淡,由宽广而狭窄,由存在而没落,剩下的只是一个历史蜕变的残壳。
原本一切根柢扎实的勤勉纯厚笃实、守本分、重伦理的许多固有好德性,在金钱至上功利第一的社会中一个一个沦丧。五术界也是如此,许多人为钱途拼命、为名利违心,例如一些五术的招生,就有很多热中学习者迷失在不实的广告中,为付出鉅额学费而学不到应得的东西在唉声叹气(丰原地区就有人学堪舆而发生这种现象),这种同舟不愿共济、同巢不顾倾覆的作风,令人不齿。我既不是避世隐士,也非赎罪苦僧,只是不愿把自己关在象牙塔内自怨自叹,才毫无隐讳利用写作的机会在雷电两集中,揭开命理与地理之间的奥秘。
我不是文学家,没有必要在作品中虚伪的撒谎,只有将自己的善感,毫无保留地向读者宣告,但要出一本理路清晰,能够历经市场洗礼、读者思辨筛汰,尚能屹立不摇的五术书籍并非易事,我虽有心突破为命理界、读者做些贡献,但力有未逮。我们从古代命学理论巨典可以衍化出一些现代事象,那些都是先贤潜心研究创造出来的,这些先贤鉅着就像如来佛的手指一样矗立着,看似容易,却无法超越,故在今天要想建立自己的风格,超越前人得到赞赏实在太难了,这也是有限的人生对无限事业的一种无奈。
写作对一个樗栎庸材的人来说,要是不具有背十字架精神是无法办到的,就像回巢的鲑鱼一样,牠们要奋勇跳过层层的瀑布,看上去几乎不可能的事,牠们却做到了,这正是牠们的宿命。而我就是如此,只要赢得终点,这本书能够再得到读者的喝采,那么所有的苦涩终将回甘。
在此我就引用天愚兄对本书的期望:「如若是闪电,则应以光耀迅疾的长鞭,噼开阴霾,而导引来雷霆万钧的轰呜,惊天动地。」作为本集自序文的结束。
说实话,我最近对一些涉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交叉的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八字真诀启示录(电集)》恰好就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能性。我很好奇,所谓的“八字真诀”,这在中国传统命理学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的概念,是如何被“电集”这个词所连接起来的。是作者在研究八字理论时,意外发现了与某种能量场、或者信息传递机制的关联吗?亦或是,书中会以一种全新的、更具科学性的视角来解析八字,不再是单纯的命理推断,而是融入了更深层次的宇宙规律或是量子层面的某种暗示?“启示录”这个词,又似乎暗示着一种宏大的叙事,可能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解读,而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或者宇宙真相的某种预警或指引。我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打破我对传统八字研究的固有认知,让我看到一个更加广阔、更加深刻的知识体系。它是否能解释那些我们看似偶然却又似乎冥冥之中注定的事件?能否为我们提供一种理解生命规律的新视角?这让我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想要去一探究竟。
评分最近在书店里偶然瞥见了《八字真诀启示录(电集)》这本书,它的封面设计就显得相当特别,带着一种复古与科技交织的质感。虽然我并非命理学的专业人士,但“八字真诀”这个词汇,依旧能勾起我最基本的好奇心——关于命运的奥秘,关于我们出生那一刻的星辰印记。而“启示录”,则给人一种庄重感,仿佛这本书要揭示的是某种颠覆性的真相,或者是一种深刻的领悟。更让我感到 intrigued 的是“电集”这个词。它不像常见的“文集”或“全集”,而是赋予了一种电子化、现代化的联想。这让我不禁猜测,这本书是否在探讨某种与能量、频率,甚至是信息时代相关的玄学理论?会不会将古老的八字理论与现代物理学、心理学,甚至是某种信息科学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命运概念,将它们与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找到一种更具操作性、也更具深度的人生指引。
评分《八字真诀启示录(电集)》这个书名,自带一种宿命般的庄严感,让我联想到那些古老的预言和智慧的传承。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仅仅从标题来看,就足以勾勒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知识体系。我猜测,“八字真诀”很可能指的是那些隐藏在命理学中最核心、最精髓的解读方法,是解读一个人命运轨迹的关键钥匙。而“启示录”,则预示着这本书不仅仅是对这些“真诀”的罗列,更可能包含着作者对这些真诀背后深层含义的解读,是对生命、宇宙,乃至某种未来走向的深刻洞见。特别是“电集”这个后缀,让我产生了很多联想。它是否暗示着这本书的内容以一种数字化的形式被记录、传播,又或者,它探讨的“真诀”本身就与某种能量、信息流,甚至现代科技所能触及的某种未解之谜有关?这种古老智慧与现代概念的碰撞,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渴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全新的认知之门。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吸引力,《八字真诀启示录(电集)》。我第一次看到它时,脑海中就浮现出各种关于星象、命运、以及隐藏在时间中的古老智慧的画面。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书名本身就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我总觉得,那些看似晦涩的“八字真诀”,背后一定蕴藏着一套解读人生、预知未来的独特体系。而“启示录”三个字,更是带着一种揭示真相、带来顿悟的意味,让人忍不住想知道,这本书究竟会如何“启示”我们。至于“电集”这个后缀,我猜测它或许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是通过某种现代化的方式(比如电子出版、或是某种数字化的记录方式)来传承的,又或者,它本身就探讨了与电、能量、或者某种信息流相关的概念。总而言之,在未读之前,这本书就像一个未解之谜,充满了探索的潜力,让我对其中可能蕴含的深邃思想充满了期待,渴望能透过文字,触碰到那古老而神秘的智慧之光,理解它如何能够“启示”我们的命运轨迹。
评分初次见到《八字真诀启示录(电集)》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听起来非常有分量,而且充满了探索未知领域的吸引力。关于“八字真诀”,我隐约知道这与个人出生时间所代表的命运信息有关,是了解一个人天生禀赋和潜在走向的重要依据。而“启示录”这个词,则往往与揭示真相、预示未来、甚至是某种终极智慧的显现联系在一起,这立刻让这本书在我心中拔高了一个层次。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将“八字真诀”上升到“启示录”的层面?是它里面包含的知识足够深邃,足以颠覆人们对命运的认知,还是它能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方法来解读人生?更让我感到好奇的是“电集”这个词。它是否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可能涉及到某种关于能量、频率、或者信息传递的科学性探讨,并且以一种现代的、可能是在线的方式进行呈现?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种能够理解和把握自己命运的线索,一种超越简单算命的深刻洞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