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做個接受自己的人?
演說傢吳娟瑜女士在書中提供現代人,如何透過情緒探索作業,找到自己的情緒原點,同時運用十個具體的情緒管理秘訣,讓自已每天都活得自在,快樂又充滿信心。
在那樣彼此相會的時刻裏,我的內心非常激動,也終於明白瞭一件事-原來這麼多年來,不論在寫作,或是演說的領域裏奮鬥,如果不是有這麼多人熱切地支持我,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
在演講會場上,有時我們大聲歡笑,因為共同找到瞭成長的新契機;有時我們情不自禁地落淚,因為聆聽瞭一位聽眾勇敢的告白;有時候我們彼此擁抱,因為發現瞭在這世界上居然能找到如此心靈契閤的人,這是夕麼難得呀!
這些年來,有一句重要的話一直陪伴著我成長,那就是「做對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我心底明白「努力」的重要性,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學習「做對選擇」。
在寫作和演說的領域,我選擇瞭三個方嚮來進行。
一、以「傢庭」為重來齣發:
我是一個隨時在調整腳步的人,我把自己的人生目標納入傢庭的生涯規劃,所以,不論我終於走上「巡迴演說」的生涯路,或是分段完成留學美國的學業,這其中可以說是「等候」瞭十幾、二十年瞭。然而,如今迴頭來看這些過程,一切仍是值得的。
在這裏也要謝謝我的先生和兩個兒子,我們以我為榮,同時給我最大的助力,使我在勇往直前的路上,目前走到瞭越來越沒有「後顧之憂」的階段。
二、以「內化」為重來齣發:
聽眾的眼晴是雪亮的,讀者的嗅覺也是敏銳的,所以,多年來,我不斷地內省和觀照自己。我也問自己:我如何把自己「所說」和「所做」的,能夠內外閤一?
我深知身為公眾人物,任何一句話,或一個行為舉止,都正在影響許多人對自己、對傢庭,或對工作的看法。我如何讓自己和人更真誠相處?我如何「不帶批判」地看待人、事、物?我如何坦白自己也有過「跌倒再爬起來」的心路曆程?這些也都成瞭我的人生功課之一。
三、以「分享」為重來齣發:
自從我確立瞭以「把好的影響分享給更多的人」為終身目標之後,在「好的影響」部分,我會持續地以看書、進修、請教彆人,和國際友人相處來擴展自己的心胸視野,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所學所會的,和讀者、聽眾做直接的分享,老實說,如果不是平均每週有六場演講的接觸,我接受到第一綫的訊息不會這麼豐富。
在一九九三年左右,當時國內還沒有爆發EQ熱潮,然而在演講現場,我已經聽到不少聽眾問到:「麵對不喜歡的人,我該如何調整情緒?」或是「孩子做錯事時,我該如何控製自己的脾氣?」等。後來在電颱節目的Call-in現場也有許多類似的詢問,因此引發瞭我深入研究「情緒管理」的興趣。我大量閱讀相關書籍,在美國唸研究所時也選瞭不少心理學課程。
一九九四年,當我開始赴美留學時,我也同時在中國時報傢庭版寫作「情緒管理」專欄。那時,在計劃中,就是預備結閤我的寫作、演說、主持「身心靈整閤」課程,和就讀研究所的經驗和學習,來寫齣一本真正讀者所需要的「主題書」。
慶幸的是,我陸續得到報界主編朋友們的支持,在不同版麵寫有關「情緒管理」的專欄,例如:國語日報傢庭版「情緒可以管理」、自由時報傢庭版「情緒調頻網」、聯閤報傢庭版「戀愛管理學」和「新好父母」。
同一個主題,卻以不同的角度來同時進行寫作,這是我首次的嘗試,盡管這中間曆經瞭颱灣的EQ熱潮,我仍然堅定自己的腳步,韆萬不要掉入一窩蜂的行列,我的目標就是要寫齣一本專業卻不嚴肅;本土實例豐富,讀者也不難自我觀照的「主題書」。
如今,一九九七年夏天,這本書終於架構完成,書名「吳娟瑜的情緒管理學」,這是為瞭方便讀者記憶,也有心緻力於創造我個人寫作的品牌,我很希望讀者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和我一樣,隨時有和自己「久彆重逢」的親切感,也有「更清楚自己情緒走嚮」的驚喜。
全書總計三百八十餘頁,分為七大輯,計有「情緒探索」、「找到情緒原點」、「工作情緒管理」、「戀愛情緒管理」、「親子情緒管理」、「情緒管理的秘訣」和「我的情緒成長路」。其中,「找到情緒原點」還包括瞭「EQ作業」,非常方便讀者進行自我探索和自助成長。
近日,當我捧著「吳娟瑜的情緒管理學」的清樣稿,心中有一種感動,畢竟努力瞭三年多,如今,這本書即將孕育完成,也將完整地呈現在讀者眼前,我多麼希望當我們「以書會友」的方式見麵時,我也能有機會聆聽到你的內在心聲。
無論如何還是要好好謝謝每一位讀者朋友對我的支持,無論你在城鄉市鎮的某一個角落,很奇妙地,你我就是會這麼靈犀一點通地相會瞭,因為我相信你和我有相同的特質-在自我探索的成長路上,渴望追求「更上一層樓」的生命品質,同時渴望在「情緒管理」的竅領上,有更好的拿捏。
另外,在此也要-
感謝所有提供我案例的演講現場聽眾朋友或上「身心靈整閤」課程的學員們,因為你們的信任和傾訴,增加瞭這本書的可讀性。(附註:書中極小部分是徵求當事人同意,以本名齣現,其他大多部分,為尊重當事人隱私,而未列上真實姓名。)
感謝所有刊登我專欄的報章主編先生、女士們,如果不是你們的「助我一臂之力」,這本書的完成恐怕不是這麼順利。
感謝所有在書的封麵技持或寫序的名人、專傢、學者,你們「義不容辭」地立刻答應支持,讓我感到成長路上,竟然一點也不寂寞呢!
還要感謝所有邀請我演講的主辦單位,因為你們的堅持和耐心,盡管有時檔期安排不易,或演講場地的搭配要求,你們都一一剋服睏難,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和現場聽眾朋友們共同成長,非常感激!
另外,也要感謝我親愛的媽媽林局女士,這幾年來,您終於領略瞭女兒的努力和成就,雖然您不擅言詞錶達,但是我已經深深感受到您「以我為榮」瞭。媽媽,謝謝您!我愛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