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秋……
尽取古来佳人珠啼玉笑之全神,
化为今日歌台梅郎兰芳之色身。
──摘录自清末民初诗人易顺鼎诗〈万古愁曲〉
一代名伶的传奇史,一部跨时代的真实历史
本书介绍中国京剧的翘楚──百年家族梅兰芳,全面描写梅兰芳以及与他相关的一切,叙述梅氏家族的京剧渊源,包括观众、演员、剧本、剧团、剧场,以及市井风情,社会变迁,透过详尽的史料追踪考证、后人与学者的访谈纪录,并附有多帧梅氏家族珍贵的纪录照片,资料考证翔实丰富,足称了解梅兰芳和他的时代最完整的书。
每个时代自有其说故事的方式,而梅家的故事特别动听。因为台上虽常丝竹悠扬、水袖飘荡,台下却逢改朝换代、烽火动盪。京剧大师梅兰芳便是诞生于这样的时代,以其优异的戏曲天赋和忠贞的爱国情操,谱出一代名伶梅兰芳,跨越时代的传奇一生。
百年家族的故事,诉说梅氏四代人台上、台下的身世流转。从「同光十三绝」的祖父梅巧玲肇始、到绽放短暂艺术生命的父亲梅竹芬,以至改革新戏、独创一派,来到肩负梅派承传大任的后人梅葆玖、梅葆玥与众多梨园子弟,共同在时代舞台上搬演一出史诗大戏。
这一脉相承的路,梅家人走得格外艰辛。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在乱世中,梅兰芳的成就除了家传天赋外,绝大多数源于他对传统京剧的不惧革新和对艺术创作的开放胸襟,时与京剧同好、友人如齐如山、冯幼伟、吴震修、罗瘿公等人不断切磋,编新戏、改舞台,才能让梅派京剧在梨园中独树一帜、臻于巅峰。
后梅派逐渐站稳在京剧界的地位,梅兰芳更名列京剧「四大名旦」之首,与尚小云、程砚秋及荀慧生并称。此后梅兰芳更致力于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推向世界的舞台,筹办海外公演无数,遍迹日本、苏联、美国、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义大利、英国、奥地利、韩国等国家。西方媒体评论三○年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两位中国大使:一位是宋美龄,另一位即是梅兰芳。
在梅兰芳致力于新京剧艺术的实践下,终使中国的的京剧与苏联的芭蕾舞剧、西方的戏剧并列世界戏剧三大体系的代表。而梅兰芳辉煌的京剧艺术成就,也传到后人梅葆玥、梅葆玖新一代优秀的梅派继承人手中,走过了文革浩劫、历经了西方文化冲击,等待重新被发现与延续。
作者简介
李仲明
1950年生,祖籍山东省梁山县,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职工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编辑。多年从事中国近代文化和抗日战争史的研究、编辑工作。主要着作有:《梨园宗师──梅兰芳》、《李少春传略》等;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谭秀英
1951年生,祖籍山东省掖县,先后毕业于沈阳教育学院中文系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系(研究生班)。好交菊坛文人,热爱京剧,对近代中国戏剧有深刻的研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杂志社副社长。
〈代序〉豪华落尽见真淳
〈前言〉
1梨园世家
生不逢辰
胡琴圣手
闻鸡起舞
蕙仙举火
剪掉辫子
2岁寒三友
广採博师
亦师亦友
武生宗师
戏剧奇才
3青衣翘楚
成名沪上
耳目一新
创排新戏
艺冠京华
4淳朴家风
热心公益
洁身自好
相敬如宾
伉俪情深
5国难岁月
巾帼精魂
避居香港
蓄髭明志
返沪拒敌
迎「春消息」
6德艺双馨
重登舞台
艺传弟子
养身之道
博採众长
7奼紫嫣红
梅家子女
人民演员
俭朴随和
杨门女将
8蜚声海外
艺满天涯
三度扶桑
赴美演出
四访苏联
再度「梅郎」
9故乡之路
万人空巷
悠悠乡情
精湛演出
珍贵合影
再访故乡
「四绝」纪念
10梅韵长存
爱戏如命
两代挚友
梅家后代
梅魂永驻
〈附录一〉梅兰芳家谱表
〈附录二〉梅兰芳年表
〈附录三〉主要参考书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