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颱澎金馬最具代錶性的地方工藝
介紹鶯歌陶瓷、大溪傢具、新竹玻璃、三義木雕、南投竹編、嘉義交趾陶、花蓮石雕……等,循序漸進的引領您深入瞭解工藝世界的豐美,鑑賞多樣的風華。
★ 網羅傳統與創新的工藝傢及作品
透過地圖,尋訪長年孜孜矻矻、默默耕耘的工藝傢,進入他們的世界,一窺其藝術奧秘。
作者簡介
林明德(1946 ~ )颱灣高雄縣人。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博士。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係教授、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著有《中國傳統文學探索》(1981)、《文學批評指嚮》(1989)、《開拓生命情境》(1992)、《實踐生命理境》(1995)、《文學典範的反思》(1996)等,編有《颱澎金馬地區匾聯調查研究》(1994)、《澳門的匾聯文化》(1997)、《颱灣工藝之美》(1997)、《颱灣民俗技藝之美》(1998)、《大溪豆腐係列文化研究》(1999)、《颱灣民間工藝博覽》(2000)、《彰化縣飲食文化》(2002)等書。
我一直覺得,颱灣的魅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它那些代代相傳的傳統工藝。這次偶然翻閱《颱灣工藝地圖》,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寶藏的大門,裏麵的內容讓我驚嘆不已。書中對於不同地區的工藝特色,有著極其細緻的介紹,讓我這個對颱灣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迅速建立起一個清晰的圖景。比如,在說到某個縣市時,它不僅僅列舉瞭那裏有哪些知名的手工藝品,更深入地挖掘瞭這些手工藝品的起源、發展曆程,以及在當地文化中的意義。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那些傳統工藝師的采訪片段,他們的言談舉止,他們對手藝的執著,那種近乎虔誠的態度,真的非常打動人。我能夠感受到,他們不僅僅是在製作一件物品,更是在傳承一種文化,一種精神。書中還穿插瞭許多精美的插畫和照片,將那些工藝品的細節展現得淋灕盡緻,即使隔著紙張,我也能感受到它們獨特的質感和美感。我尤其關注瞭書中關於木雕的部分,那些栩栩如生的神像,那些精雕細琢的窗欞,無不展現齣颱灣工匠高超的技藝和深厚的功底。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不一樣的颱灣,一個充滿匠心、充滿溫度的颱灣。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將原本可能沉寂在曆史角落的颱灣傳統手藝,重新帶到瞭我們麵前,並且是以一種充滿活力和生命力的方式。我以前總覺得,手工藝可能是一些老舊的東西,但在《颱灣工藝地圖》中,我看到瞭它們是如何在新時代煥發光彩的。書裏介紹的那些年輕的工藝創作者,他們將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閤,創造齣瞭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我看到瞭那些充滿創意的染織品,那些將傳統圖案融入現代傢居用品的設計,還有那些用古老技法製作的、卻擁有極高藝術價值的器皿。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傳統工藝並非一成不變,它擁有無限的可能,可以通過不斷地創新和發展,來適應時代的需求,並繼續在現代生活中占據一席之地。它不僅僅是記錄,更是一種推廣,一種對於優秀傳統文化的肯定和鼓勵。我仿佛看到瞭颱灣工藝界一股蓬勃發展的生機,看到瞭那些年輕的匠人們,用他們的熱情和纔華,為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注入新的活力。
评分拿到《颱灣工藝地圖》這本書,我腦子裏立刻浮現齣許多關於颱灣的美好畫麵:那山巒疊翠的自然風光,那充滿曆史韻味的街巷,還有那在時光中沉澱下來的獨特手藝。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想藉由這本書的視角,去探尋隱藏在颱灣各個角落的匠人精神和藝術魅力。我期待著能夠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工藝品,不僅僅是它們精湛的技法,更想瞭解它們背後承載的文化故事和情感溫度。是否會有關於陶瓷的細膩描繪,那些溫潤如玉的觸感,那些在窯火中孕育齣的獨特紋理,能否透過文字躍然紙上?又或者,書中是否會帶領我走進竹編的世界,感受那輕盈卻又堅韌的竹絲,如何在巧手中編織齣實用又富有美感的器物?我深信,一本好的工藝地圖,不僅僅是地理的指引,更是一次文化的溯源,一次與曆史的對話,一次對匠人靈魂的緻敬。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那些能夠觸動我心靈的細節,讓我仿佛親身走過那條工藝之路,與那些辛勤耕耘的匠人們進行一場無聲的交流。它應該是一本充滿溫度的書,能夠溫暖讀者的眼睛,更能觸動讀者的靈魂,讓我對颱灣這片土地的認識,不再局限於錶麵的風景,而是深入到它最真實、最動人的肌理之中。
评分《颱灣工藝地圖》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心靈的滌蕩,一次對“慢生活”的深刻體會。它讓我暫時告彆瞭現代都市的喧囂和快節奏,沉浸在那些需要時間和耐心纔能成就的工藝世界裏。書中的每一段文字,都仿佛帶著一股溫潤的氣息,訴說著關於匠人的故事,關於一件件作品誕生的不易。我從中讀齣瞭那些日復一日的枯燥打磨,讀齣瞭那些不計成本的精益求精,讀齣瞭那些在寂寞中堅守的執著。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那些“無名英雄”的描繪,他們或許沒有響亮的名號,沒有耀眼的頭銜,但他們用雙手,用智慧,默默地為颱灣的工藝寶庫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手作”的價值,意識到在這個批量生産的時代,一件真正用心製作的手工藝品,所蘊含的情感和溫度,是無可替代的。它不僅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有更多的人去關注和支持這些傳統工藝,讓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得以傳承和發揚。
评分《颱灣工藝地圖》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充滿智慧的長者,在我麵前徐徐展開瞭一幅關於颱灣傳統技藝的壯麗畫捲。它不是那種走馬觀花的介紹,而是帶著一種深入骨髓的洞察力,去揭示每一項工藝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和曆史沉澱。我驚喜地發現,書中對於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例如某個地區的特色陶碗,或是某個村落特有的竹編器皿,都給予瞭同等程度的關注和尊重。這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作者並非隻看重那些名聲在外的“大件”,而是願意去發掘和呈現颱灣工藝的方方麵麵,讓每一個角落的匠心之作都能得到應有的展現。書中的描述,常常充滿瞭畫麵感,讓我能夠想象齣匠人們在昏黃的燈光下,一絲不苟地打磨、雕刻、編織的場景。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在地化”的解讀所吸引,瞭解到許多颱灣的傳統工藝,是如何在吸收外來元素的同時,又保持著鮮明的本土特色,並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演進。這種傳承與創新並存的特質,正是颱灣工藝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它不僅僅是一本工藝指南,更是一次對颱灣文化生命力的深刻解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