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台澎金马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工艺
介绍莺歌陶瓷、大溪家具、新竹玻璃、三义木雕、南投竹编、嘉义交趾陶、花莲石雕……等,循序渐进的引领您深入了解工艺世界的丰美,鑑赏多样的风华。
★ 网罗传统与创新的工艺家及作品
透过地图,寻访长年孜孜矻矻、默默耕耘的工艺家,进入他们的世界,一窥其艺术奥秘。
作者简介
林明德(1946 ~ )台湾高雄县人。
国立政治大学中文博士。现任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执行长。着有《中国传统文学探索》(1981)、《文学批评指向》(1989)、《开拓生命情境》(1992)、《实践生命理境》(1995)、《文学典范的反思》(1996)等,编有《台澎金马地区匾联调查研究》(1994)、《澳门的匾联文化》(1997)、《台湾工艺之美》(1997)、《台湾民俗技艺之美》(1998)、《大溪豆腐系列文化研究》(1999)、《台湾民间工艺博览》(2000)、《彰化县饮食文化》(2002)等书。
我一直觉得,台湾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它那些代代相传的传统工艺。这次偶然翻阅《台湾工艺地图》,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宝藏的大门,里面的内容让我惊叹不已。书中对于不同地区的工艺特色,有着极其细致的介绍,让我这个对台湾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迅速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图景。比如,在说到某个县市时,它不仅仅列举了那里有哪些知名的手工艺品,更深入地挖掘了这些手工艺品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当地文化中的意义。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那些传统工艺师的采访片段,他们的言谈举止,他们对手艺的执着,那种近乎虔诚的态度,真的非常打动人。我能够感受到,他们不仅仅是在制作一件物品,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书中还穿插了许多精美的插画和照片,将那些工艺品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隔着纸张,我也能感受到它们独特的质感和美感。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木雕的部分,那些栩栩如生的神像,那些精雕细琢的窗棂,无不展现出台湾工匠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功底。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台湾,一个充满匠心、充满温度的台湾。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将原本可能沉寂在历史角落的台湾传统手艺,重新带到了我们面前,并且是以一种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方式。我以前总觉得,手工艺可能是一些老旧的东西,但在《台湾工艺地图》中,我看到了它们是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的。书里介绍的那些年轻的工艺创作者,他们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我看到了那些充满创意的染织品,那些将传统图案融入现代家居用品的设计,还有那些用古老技法制作的、却拥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器皿。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传统工艺并非一成不变,它拥有无限的可能,可以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来适应时代的需求,并继续在现代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推广,一种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和鼓励。我仿佛看到了台湾工艺界一股蓬勃发展的生机,看到了那些年轻的匠人们,用他们的热情和才华,为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活力。
评分《台湾工艺地图》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在我面前徐徐展开了一幅关于台湾传统技艺的壮丽画卷。它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介绍,而是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洞察力,去揭示每一项工艺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例如某个地区的特色陶碗,或是某个村落特有的竹编器皿,都给予了同等程度的关注和尊重。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并非只看重那些名声在外的“大件”,而是愿意去发掘和呈现台湾工艺的方方面面,让每一个角落的匠心之作都能得到应有的展现。书中的描述,常常充满了画面感,让我能够想象出匠人们在昏黄的灯光下,一丝不苟地打磨、雕刻、编织的场景。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在地化”的解读所吸引,了解到许多台湾的传统工艺,是如何在吸收外来元素的同时,又保持着鲜明的本土特色,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这种传承与创新并存的特质,正是台湾工艺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本工艺指南,更是一次对台湾文化生命力的深刻解读。
评分拿到《台湾工艺地图》这本书,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许多关于台湾的美好画面:那山峦叠翠的自然风光,那充满历史韵味的街巷,还有那在时光中沉淀下来的独特手艺。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想借由这本书的视角,去探寻隐藏在台湾各个角落的匠人精神和艺术魅力。我期待着能够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工艺品,不仅仅是它们精湛的技法,更想了解它们背后承载的文化故事和情感温度。是否会有关于陶瓷的细腻描绘,那些温润如玉的触感,那些在窑火中孕育出的独特纹理,能否透过文字跃然纸上?又或者,书中是否会带领我走进竹编的世界,感受那轻盈却又坚韧的竹丝,如何在巧手中编织出实用又富有美感的器物?我深信,一本好的工艺地图,不仅仅是地理的指引,更是一次文化的溯源,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对匠人灵魂的致敬。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那些能够触动我心灵的细节,让我仿佛亲身走过那条工艺之路,与那些辛勤耕耘的匠人们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它应该是一本充满温度的书,能够温暖读者的眼睛,更能触动读者的灵魂,让我对台湾这片土地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表面的风景,而是深入到它最真实、最动人的肌理之中。
评分《台湾工艺地图》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心灵的涤荡,一次对“慢生活”的深刻体会。它让我暂时告别了现代都市的喧嚣和快节奏,沉浸在那些需要时间和耐心才能成就的工艺世界里。书中的每一段文字,都仿佛带着一股温润的气息,诉说着关于匠人的故事,关于一件件作品诞生的不易。我从中读出了那些日复一日的枯燥打磨,读出了那些不计成本的精益求精,读出了那些在寂寞中坚守的执着。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那些“无名英雄”的描绘,他们或许没有响亮的名号,没有耀眼的头衔,但他们用双手,用智慧,默默地为台湾的工艺宝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手作”的价值,意识到在这个批量生产的时代,一件真正用心制作的手工艺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温度,是无可替代的。它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和支持这些传统工艺,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