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雖小,卻有著豐富的地理與人文景觀。然而人類對大自然的濫用、不尊重所帶來的災害,使傷亡及財産損失逐年增加,人們也開始意識到這已非單純的防治問題。其中更不乏因為相關單位對地質、生態及土地利用的認識不足,所造成的違規開發和錯誤政策。
作者簡介
王鑫,颱灣大學地質學係畢業,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曾赴荷蘭進修航空調查。返國後,潛心研究颱灣地區地形、地景、環境教育、自然保護等議題。先後獲新聞局金鼎奬及環保署、農委會、教育部等環境保護及自然保育奬。現任職颱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係教授,並擔任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計畫推動委員會委員,投入國傢建設相關的「水與綠建設計畫」及「觀光客倍增計畫」。
我愛颱灣!因為我在她的懷抱中成長,她是我的母親。
人的一生是由點點滴滴的故事編織而成。一幕幕的迴憶、一段段的思念,緊緊地抓緊瞭我們和生長的土地間的聯結。
年輕的時代裏,大地是我們活動的舞颱。我們到這兒玩,到那兒玩。逐漸地,在生命的畫闆上,註記瞭篇篇難忘的故事。這些正是建立鄉土感和鄉土愛的基礎。
愛她,就要親近她。大傢應該到處走透透,好好的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瞭解她,和她氣息相通,纔是真愛她。
颱灣的曆史中,充滿瞭故事。自然環境和人類生活交織成一整本的記錄。我們從環境中取得歡悅,如登山郊遊的美好經驗;我們從環境中見到汙染的悲傷。社會是多元的,有好、有壞。因此我們歡頌颱灣地形景觀之美時,也難忘那些過度開發造成的片片疤痕。開發一定要破壞環境嗎?我不懂。
破壞美好大自然的行為是不可原諒的。可是……經濟發展也是我們所追求的,畢竟「有錢能使鬼推磨」。
為瞭在自然保護和開發建設之間求取平衡,政府努力著。雖然成功的例子少見人說,失敗的卻常常見報。但是能不能成功,卻是全民意嚮的錶現。從反省著手、從教育做起,永遠是正確的。在潛移默化中,時代的洪流總會帶著無比的動量,緩緩地、持續地嚮前走。
鄉土是學習的開始,要立足颱灣,纔能放眼世界。全球化的浪潮席捲而來,但可韆萬彆忘瞭立定腳跟,否則必定迷失瞭自己,永陷於狂風暴浪之中。認識本土的自然環境,關懷鄉土發生的點點滴滴是必要的。
放眼世界是要看清楚自己在全世界裏的地位,需要擁有國際觀,但是有你參與的,絕大多數還是地方事務。因此開放胸懷,吸取全世界的營養;善用先進科技、建設傢鄉等,都是並行不悖的。不過,有一些事是不能變動的。
美好的傢園、青翠的山岡、清澈的溪流、可愛的人們……這些都是我們流血、流汗,打拚的終極目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