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人在国中或高中的时候都学过化学,但是对那些讨厌上化学课的人来说,这是一门「夹杂一堆符号与实验的无聊课程」!会引发这种结果的一大原因正是因为欠缺了「知识的真实性」;亦即,我们的学习方法无法将「无形的物质世界」转为「有形又丰富的影像世界」。所以,本书尽可能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读者加以了解。
本书特色
对那些讨厌化学的人来说,这是一门「难懂又无聊」的课程!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方法无法将「无形的物质世界」转为「有形又丰富的影像世界」。本书灵活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由最浅显的原子、分子、週期表、化学反应等化学基础知识,扩及到生活中的应用化学一一解说,不仅使读者易懂且乐趣无穷,是轻松认识化学的优良科普书。
作者简介
左卷健男
1949年生,日本千叶大学、东京学艺大学研究所毕。曾任东京大学教育学院附设中学教师,现为京都工艺纤维大学特许中心教授、中学理科及高中理科教科书编辑委员(东京书籍),专攻科学教育、化学教育、环境教育,着作颇丰。
序 轻松入门,快速精通
第1章 探索「物」的世界
「物质」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物质皆由原子所构成
物质分解成原子
钙是什么颜色的?──金属族群的特征
用符号表示物质
何谓有机物的「有」和无机物的「无」?
极度混乱的气体分子
气体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燃烧与质量不灭定律
以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
何种水溶液可以导电?
何谓离子?
电子的交流与氧化还原
酸和硷
酸硷中和制造盐
专栏:钻石可以燃烧吗?
第2章 元素週期表
元素的排列顺序
由週期表可以知道什么?
原子结构与电子组态
週期表与电子组态
由週期表探索物质的性质
由离子构成的无机化合物
强硷元素──硷金族和硷土金族
揭开漂白剂和戴奥辛的真面目──卤素元素和化合物
飞机机体的防?作用──铝、锌帮大忙
具独特气味的气体──臭氧和硫磺
优养化的形成──氮和磷
钻石和铅笔笔芯的共同点为何?──碳和硅
广阔的金属材料世界──铁和铜
贵金属的各种用途──银、金、白金
水俣病和痛痛病──水银、镉
专栏:罐头里的橘子是谁剥的皮呢?
第3章 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理由
电子云的形成
电子组态和原子的阴性及阳性
三种化学键结
氢原子为何会结合在一起?──共价键的构造
水分子的化学键结为何?
分子的形状所隐藏的意义
金属与非金属的离子键结
共价键与离子键的区分方法
金属键结的结合力很弱?
影响分子形状的极性
分子极性的意义为何?
水是异常的物质?
何谓放射线?
为何放射线具有危险性?
专栏:人类住在化学的适温中
第4章 认识mol
一个原子的重量或大小
mol可以表示什么?──化学反应式和个数的单位
1 mol有多少?──6.02 x 1023
原子量和分子量
1 mol的水含有3 mol的原子?
表示浓度的各种方法
mol能帮你什么忙?
水分的蒸发与沸腾有何不同?
腌渍物的化学──渗透压的结构
佈满生活週遭的胶态溶液
专栏:从海水提炼出「天然盐」
第5章 变化莫测的有机化合物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从官能基来分类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2)──从碳氢化合物的骨架来分类
有机反应的分类
何谓异构物
常见的烷类
烯类、炔类
酒醉或宿醉的迷思──乙醇
水果香味的合成──羧酸的特征
芳香族碳氢化合物
从炸药到染料──种类繁多的苯化合物
用于解热镇痛剂或消炎镇痛剂的水杨酸
动物性油脂与植物性油脂──两者有何不同?
分解后变成甜的──醣类的化学
淀粉
胺基酸构成各式各样的蛋白质
由单体结合成的聚合物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基本规则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应用篇
专栏:21世纪的炼金术?──导电性塑胶
第6章 生活周遭佈满化学的足迹
比蜘蛛丝细、比钢铁强韧
食品或药品中常见的酦酵作用
细胞制造蛋白质时的「设计图」──遗传基因
让水和油变成好朋友的界面活性剂
化学电池和物理电池
萤幕的主角──何谓液晶?
金属材料的大敌及防?处理
由土器到新陶瓷
提升功能的复合材料
材料化学──机能性聚合物
支配人类生活的能源
核能的未来
化学造成的公害
轻松入门,快速精通
本书的三大特征:
1由国中的程度开始解说化学的基础,并大量运用图解,使读者易于理解。
2书中的精选内容十分适合想经由日常生活从基础开始研习化学的人。
3以量子化学深入浅出说明化学的结合。
在我们的生活週遭充斥着化学及与化学工业相关的制品或各种化学物质。所以,本书尽可能用图文详解的方式,由基本到应用一一解说化学的本质,帮助读者加以了解。
几乎所有的人在国中或高中都学过化学;但是一被问到对「化学」的观感,对那些讨厌上化学课的人来说,所谓的「化学」,就是「算也算不完、背也背不完的无聊课程」!会导致这种结果的最大原因,正是因为欠缺了「知识的真实性」;亦即,我们的教学方法无法将「无形的物质世界」转为「有形又丰富的影像世界」。
而本书特别针对那些一定要在短时间内、由基础化学到现代知识做通盘了解的上班族等一般社会人士之需求,呈现不同于其他类似书籍的特征。当然也很希望一直觉得「化学好难懂又无聊」的高中生或大学生,都能因为本书而改变既有的观感。
此外,本书的执笔阵容十分坚强,都是来自各地的菁英。经由这些名师的执笔,加上扎实的企划和编排,终于完成这本内容丰富的好书。
竭诚希望读者能透过这本书,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本质与趣味性。
说实话,我之前对化学的兴趣,大部分来源于一些科普纪录片或者网络视频,它们虽然也很精彩,但总感觉缺少了一些深入的系统性,而且很多时候,看完之后我还是会觉得“知道了很多,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记住”。《图解化学超有趣》在这方面做得就非常出色。它不像很多科普读物那样,上来就堆砌各种高深的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为什么”开始,一步步引导读者去理解。 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物质构成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比喻和类比。比如,它把原子比作乐高积木,把分子比作用乐高积木搭建出来的不同结构,这种直观的理解方式,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物质是怎么组成的。而且,它还会穿插很多关于化学史的小故事,比如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过程,居里夫人对放射性的研究等等,这些故事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更让我看到了化学家们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智慧。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读完就忘的“快餐式”科普,它更像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用耐心和巧妙的方式,在你脑海里构建起一个关于化学的知识体系。
评分拿到这本《图解化学超有趣》的时候,我其实挺忐忑的。化学这东西,对我来说一直是个模糊的概念,公式、符号,还有那些抽象的反应,总让我望而却步。我脑海里对化学的印象,还停留在高中课本里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枯燥的插图。所以,当翻开这本书,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第一页开始,就不是那种严肃的科学著作的风格,而是扑面而来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我从来没想过,元素周期表可以画得这么萌,原子和分子居然可以变得这么有“表情”!这本书的图解,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把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概念,比如共价键、离子键,用拟人化的方式,或者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类比,一下子就变得鲜活起来。我记得有一个章节讲到氧化还原反应,书里竟然用“抢夺电子”这个形象的比喻,还配上了一个滑稽的卡通形象,瞬间就理解了那种电子得失的过程。以前觉得化学反应就是冷冰冰的数字和符号,现在感觉它们就像一场场精彩的化学戏剧,有主角有配角,有情节有转折。而且,它不会一股脑地把所有知识都塞给你,而是循序渐进,每讲一个概念,都会有相关的图示和例子,让你在轻松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就消化掉了。
评分坦白说,我拿到《图解化学超有趣》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一直觉得化学是一门相当晦涩的学科,即便是大学时期的化学课,也让我觉得难以消化。所以我更倾向于一些更直观、更容易理解的科普读物。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化学”这个词的固有印象。它没有使用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极其友好的方式,将复杂的化学概念拆解开来,用生动形象的图画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呈现。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分子世界”的描绘,它将微观的原子和分子,描绘得如同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它们之间通过各种奇妙的方式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书中的每一页,都充满了令人惊喜的设计和巧妙的类比。例如,在讲解能量转化时,它用了“能量银行”的比喻,将抽象的化学能、热能等,具象化成可以储存和转移的“货币”,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能量守恒的原理。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并没有追求知识的广度,而是力求在深度上做到通俗易懂,让我这种对化学几乎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到化学的魅力。
评分我一直是个动手能力不强的人,总觉得化学实验是实验室里的专业人士才能做的事情,离我太遥远。然而,《图解化学超有趣》却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系列非常接地气、甚至可以说是“居家版”的化学小实验。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家庭中的化学”那一部分,它教会我如何用厨房里的常见材料,比如小苏打、醋,做出有趣的化学反应。我试着做了书里介绍的“火山爆发”实验,看着小苏打和醋混合后冒出的“岩浆”,我家的孩子兴奋得跳了起来,而我自己也体验到了那种小小的科学成就感。 书里还讲到了很多关于食品、清洁剂甚至化妆品背后的化学原理,让我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东西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它们的美味和营养,都离不开复杂的化学变化。原来,那些能去除污渍的清洁剂,背后也有着巧妙的化学原理在运作。这种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化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科,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智慧。更让我惊喜的是,书里对于每一个实验都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安全提示以及实验原理的解释,让我即使是第一次接触,也能安心地去尝试,去探索。
评分当我翻开《图解化学超有趣》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带着一种“我肯定看不懂”的预设的。毕竟,我记忆中化学课上那些枯燥的公式和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板书,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阴影”。然而,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充满趣味的杂志,或者一本设计精美的绘本,而不是一本严谨的教科书。 书中的插画风格非常多样,有的是写实的,有的则是漫画风格,但都非常精美,而且恰到好处地阐释了概念。我特别欣赏它对每一个重要概念的视觉化处理。比如,当讲解到“酸碱度”的时候,它用了一个彩虹一样的pH值尺,不同颜色对应不同的酸碱性,直观又易懂。它甚至还用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化学原理,比如,为什么钢铁会生锈,为什么肥皂可以洗掉油污,这些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现象,在书里都得到了有趣的化学解释,让我觉得化学离我如此之近。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种愉悦的发现之旅,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去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