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后记
作为通俗文学之一的武侠小说,在华人圈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它最早可以上溯至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和唐人传奇,但它们还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武侠小说,最多只能说是一个萌芽,还属于文学苑囿的一个「异数」,「其结果尚未可知」;宋元之时,出现了大量的「公案」话本小说,推波助澜,它们进一步推进了武侠小说的创作;降而至于民国,武侠小说创作大放异彩,竟演变出一场轰轰烈烈的武侠小说创作的热潮和高潮;本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台港等地,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人掀起了武侠小说创作的最高潮,他们摇转生花妙笔,笔底抖落出一朵朵绚丽的奇花,迎来了武侠小说创作的鼎盛时期。而在当今的中国乃至整个华文世界,武侠小说都有着她巨大的市场和影响 力,确实不可低估。
武侠小说,可以说是通俗文学界的一朵奇花异葩,绽然开放在文学的芳草园,鲜艳夺目,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记得还是一个欢乐无忧的少年时,我就喜欢阅读武侠小说,诚如叶洪生所言,当时确有「每每午夜挑灯看剑,弹铗作歌,辄兴不胜今之感」,甚至是一入荷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当时的心情是很激动的,「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并且大受武侠小说的感染,「怨去吹箫,狂来说剑」。还依稀记得,我最早接触的是《三侠五义》和《偷拳》等作品,后来又陆陆续续阅读了金庸、梁羽生、古龙、柳残阳、卧龙生等人的一些作品。「青梅煮酒论英雄」,在众多的武侠小说家中,我最为喜爱的还是金庸和古龙。他们两人的作品,各有千秋,各擅胜场,在有些地方甚至难分轩轾,堪称伯仲。但相对而言,金庸的作品更耐读,更适宜精读细读,书中历历景象,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我数度拜读金庸的作品,每次都读得津津有味,虽然没有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但也确实令我陶醉其中,乐而忘返。而古龙的作品,耐读性和细读性都不如金庸。窃以为,古龙的作品更适宜大块大块地阅读,甚至大段大段地跳读,「跟着感觉走」,「潇洒走一回」,同时留心古龙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构造的意境与氛围,这就是我阅读古龙作品的一点感受。
台湾和香港两地的「新派武侠小说」,金庸、梁羽生和古龙是鼎足而立的三大武林盟主。古龙的知名度和所取得的成就,并不亚于金庸和梁羽生。燕青在《初见古龙》中这样说:「无论在世界上什么角落,凡是懂得说中国话的人,十有八九,都知道古龙的大名,别的作家知名度便没有他这么大。古龙的武侠小说销量多,流传之广,看来只有金庸能和他相比,即使在不看小说的人,也常会在银幕上和萤光屏上,看到古龙的作品,若论小说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数量之多,也只有金庸堪与比较」。古龙继金庸之后,在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中,「求新、求变、求突破」,最终杀出了一条血路,创立了「古派武功」。胡正群说:「武侠小说只有到了古龙才算是『新』,才堪称之为『新派』,也正因为古龙的『脱胎换骨』、『重临江湖』,才又为武侠小说缔造出另一高峰。」
颇为遗憾的是,一代大侠古龙还来不及「金盆洗手」,就过早地「归隐」道山了,没有像金庸一样逐字逐句地校订、增补和润饰自己的作品,致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作品的价值。
但无论如何,古龙在武侠小说创作上的历史地位是不容怀疑的,其作品的文学价值也是不容低估的。古龙,不死的古龙,他将永远活在读者与世人的心目中,诚如倪匡所言:「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
作者简介
彭华,笔名彭印川,1969年生。四川丹棱人。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史学硕士学位。现为四川宜宾师专政法系副教授。发表学术论文、散文等三十多篇。着有《风华再现:金庸传》﹝大都会文化出版﹞。
书中人物简介
古龙,本名熊耀华,生于香港,长于台湾。
他是台湾新派武侠小说的创始者与掌门人。
在他的武侠小说中制造了大量的浪子,现实生活中的他,自小父母离异,长大之后酒色不离,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浪子。
古龙的创作快速又潇洒,笔触十分感性,又不拘泥于传统,风格独具。
在人性的刻画上十分细腻,故事的主角常反映出古龙自己的身世、心境和经历,故事情节的铺陈上则充满了悬疑和出人意料的发展,让读者读来大感过瘾。
看古龙的故事,读古龙的书,让人在武侠小说的花园里,看到了铁与血,情与仇,浪漫与侠义。
古龙武侠小说出版年表�
后记
当我再次拿起一本关于古龙的书,内心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是对那个辉煌时代的缅怀,另一方面,也是对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的好奇。我知道,古龙的世界,从来不只是简单的打打杀杀,他笔下的江湖,更是人性的试炼场。那些看似潇洒不羁的侠客,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伤痛和挣扎,而那些所谓的“恶人”,有时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是古龙作品最迷人的地方之一。我总觉得,他不仅仅是在写故事,更是在通过这些故事,剖析人心,探讨生命的意义。他的作品,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恐惧。每次阅读,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仿佛与这位早已远去的才子,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的文字,时而凌厉如刀,时而温情似水,总能精准地击中读者的情感 G 点,让人拍案叫绝,也让人潸然泪下。
评分提起古龙,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惊心动魄的场景,以及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陆小凤的灵动,西门吹雪的孤寒,李寻欢的无奈,楚留香的风流……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让人过目难忘。古龙的笔下,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只有立场不同的人,在各自的规则下生存。这种模糊的界限,反而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也让读者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我常常在想,如果我身处那个江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否也能像他们一样,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保持一份侠骨柔情?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对人生哲学的探索。他让我们看到了江湖的残酷,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每一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细节,新的意味,这种历久弥新,正是经典的力量所在。
评分古龙,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传奇色彩。他的作品,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江湖人物,他们的命运纠葛,他们的爱恨情仇,构成了我们心中最经典的武侠画卷。我沉醉于他那种独特的叙事节奏,那种如同电影镜头般切换的场景,那种充满哲思的对白。他笔下的世界,既有刀光剑影的豪情,也有儿女情长的缠绵。他用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一个绝世高手的气场,也能刻画出一个女子内心的万千柔情。每一次阅读,都仿佛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消遣,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
评分每一次翻开古龙的书,都会被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所吸引。他的故事,常常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让人欲罢不能。他擅长营造悬念,让读者跟随主角的脚步,一步步深入谜团,最终豁然开朗。那些精妙绝伦的计谋,那些出人意料的布局,都体现了他非凡的想象力和才华。我最喜欢古龙的一点,是他笔下的人物,从来不是完美的,他们有缺点,有迷茫,有痛苦,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他们显得更加真实,更加 relatable。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而是和我们一样,有着喜怒哀乐的普通人,只是他们身处一个特殊的时代,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种现实主义的处理方式,让他的武侠世界更加触动人心。
评分古龙,一个永远活在我心底的名字,他的武侠世界,是无数个少年的热血青春,是无数个午夜梦回的侠客梦。我总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翻开那些熟悉的书页,仿佛还能闻到纸张淡淡的墨香,看到书中人物在刀光剑影中挥洒的汗水与泪水。那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对话,勾勒出的绝世高手,他们的孤傲、他们的寂寞、他们的坚持,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第一次读到“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时,那种深深的失落感,好像真的失去了一位挚友。古龙的文字,有一种魔力,它能让你瞬间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快意恩仇的江湖,感受侠义与道义的碰撞,品味人情冷暖的世态炎凉。我至今仍然对那些身怀绝技,却又有血有肉的角色念念不忘,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有着七情六欲,有着爱恨情仇的凡人,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故事才显得如此真实,如此动人。每一个人物,无论大小,都仿佛承载着作者对人生的某种体悟,这种体悟,穿越了时空,触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内心深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