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学在近五十年的发展,因为许多非文学的意识形态的介入而显得「形相」异常的难以捉摸。
本来强调台湾文学,是要为此地的文学寻求国籍的;但凡是主张台湾文学的人,不是不採用它的政治地理意涵,就是妄想以语言来粉饰它的实质匮乏,到头来台湾文学还是一个没有国籍的幽灵!虽然于理「台湾文学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学,是毋庸置疑的;就像新加坡文学、日本文学、印度文学、法国文学、美国文学一样,只要经由集体的宣称或认同,就具有合法性」(周庆华,2000a:13),但在台湾岛内还不尽人人能肯定台湾文学是一种「国家性」(地域性)的文学之前,台湾文学未来的道路仍会是榛莽满塞!
所谓「后台湾文学」,就是以这种自己原来所属的文化传统为内涵(其中缘起观型文化源起于印度,东传后因相近于中国的气化观型文化而被容受,现在二者几乎已经相涵化为一体了),而后再别为寻思能够引人注目的「新形式」或「新技巧」或「新风格」。这是现有华人地区所不曾发现的新文学思维,而无妨由台湾人率先来全力创发实践,以便有「扳回颜面」的一天可以期待。
作者简介
周庆华
台湾宜兰人,1957年生。中国文化大学文学博士,台东大学语文教育学系副教授。出版有诗集《芜情》、《七行诗》、《未来世界》和散文小说合集《追夜》以及学术着作《诗话摘句批评研究》、《秩序的探索──当代文学论述的省察》、《文学图绘》、《台湾当代文学理论》、《语言文化学》、《台湾文学与「台湾文学」》、《佛学新视野》、《儿童文学新论》、《新时代的宗教》、《思维与写作》、《佛教与文学的系谱》、《文苑驰走》、《中国符号学》、《作文指导》、《后宗教学》、《死亡学》、《故事学》、《阅读社会学》、《后佛学》、《文学理论》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