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全世界第一本依校订过的敦博本所作的英译本,由于原汉文本较精准,因此可正确解读性也较高,预期英译本的内容也较清楚。书中还附了翻译的心路历程,说明翻译过程的决定的困难之处;也举了30个例子,说明各家翻译之不同;最后还有一张对照表,将各主要英译本的重要专有名词,作了比对。书前所附的五十六页彩页照片,是黄夏年教授提供的与六祖一生有关连的地方近年的照片。本书内容,在正式进入英译之前,先简单说明了敦煌系统《坛经》的历史与现状,并介绍了所有《坛经》的英译本。事实上,在目前二十几本英译的《坛经》中,除了陈荣捷教授本与阎波斯基教授本是敦煌本以外,其他都是宗宝本。而陈、阎两译本,成书于敦博本发表之前,因此所据以英译的敦煌原汉本的问题较多,如是当然会影响英译本的内容。
林教授应杨教授与傅伟勋教授之请,将此杨校敦博本《六祖坛经》译成英文,此工作前后做了将近九年的时间,当中得到不少朋友的帮忙,最后在蔡坤昌先生和林怡馨小姐的协助下完成此书。
作者简介
1949年生,台湾台东人。师大化学系、文大应用化学研究所毕,现任汉功企业公司总经理。主要工作是为国内多家大公司引进石化、塑胶、电子等技术、设备及原料。
工作之余,致力于佛教经咒研究,运用文献学方法,对照多种语文编写相关着述。近几年来着手搜集及编纂佛教咒语丛书,希望能将最完整的咒语相关资料以及对照梵音,提供诵持咒语者参考,是国内研究咒语的专家之一。
這本《六祖壇經及其英譯(楊校敦博本)》對我來說,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了一個非常紮實的學術基礎,同時又兼顧了普通讀者的閱讀體驗。我知道《六祖壇經》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和研究,要找到一本既權威又好讀的,其實不容易。這本「楊校敦博本」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嚴謹」。楊老師的校勘功夫,從書前的序言和註解就可以看得出來,對文本的考證非常細緻,這讓我在閱讀經文時,能夠更安心,知道自己讀的是經過多人審視、力求還原原貌的版本。而旁邊的英文翻譯,更是下了不少功夫。佛法的翻譯向來是個難題,尤其是一些名詞和概念,很難找到恰當的英文詞語來對應,但這本英譯本的品質相當高,它不是那種生硬的直譯,而是努力傳達原意,讓西方讀者也能理解。這也反過來幫助了我。透過對比中英兩種表達,有時候會發現一些自己以前讀中文時沒特別注意到的地方,或是對某些詞語的理解產生了新的角度。這對於我這個想要深入探討禪宗思想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通往更深層次佛法理解的大門。
评分坦白說,我對《六祖壇經》的認識,以前僅限於一些片段的傳聞,像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廣為流傳的詩句。但這本《六祖壇經及其英譯(楊校敦博本)》完全改變了我對這部經典的看法。它讓我看到,《六祖壇經》不僅僅是一部宗教經典,更是一部充滿生命智慧的生活指南。六祖惠能大師的開示,沒有高深的術語,沒有壓迫感的教義,而是用最樸實的語言,教導我們如何認識自己的心。書中關於「頓悟」、「見性」的論述,對我這個每天都在為生活奔波、被各種煩惱困擾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告訴我,真正的解脫不在別處,就在我們當下這顆心。而這本配有英譯的版本,更是讓我在閱讀時,多了許多思考的空間。當中文的意境透過英文的轉換,我會去比較兩種語言的差異,思考為什麼這樣翻譯,或者有沒有其他更貼切的說法。這種跨語言的對比,反而加深了我對禪宗思想的理解,也讓我更加體會到,智慧的共通性。它讓我知道,無論在哪個文化背景下,人們追尋的內心平靜和自我覺醒,其實是相似的。
评分老實說,我一開始接觸《六祖壇經》這本經典,是因為一位長輩推薦,那時候我對佛教的理解還停留在很表面的階段,覺得這種古老的經文大概會很艱澀難懂,可能跟我平常的生活距離很遠。但是,當我翻開這本《六祖壇經及其英譯(楊校敦博本)》之後,我整個改觀了。首先,它的編排方式就讓人覺得很親切,中文的經文旁邊有對應的英文翻譯,這對我這個英文不算頂尖,但多少能讀懂一點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不用再費力去查字典,或是找另一本翻譯對照,可以直接在同一頁面上看到兩種語言的表達,有時候對比一下,更能理解原意在不同文化語境下的細微差別。更重要的是,六祖惠能大師的開示,用詞雖然古樸,但那種直指人心的智慧,卻是跨越時空的。他講的「心經」、「無相」、「佛性」等等,不是什麼遙遠的哲學理論,而是關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觀照自心、如何放下執著的實際方法。讀著讀著,感覺自己好像跟著六祖一起在禪堂裡聽法一樣,那種親切感和共鳴感,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這本書讓我對佛教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不再覺得它只是儀式或教條,而是可以融入生活的智慧。
评分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對《六祖壇經》這部經典充滿好奇。但過去接觸到的版本,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可能是在詮釋上,或是與其他文化的對比上。這本《六祖壇經及其英譯(楊校敦博本)》的出現,可以說是為我打開了一個新的視角。楊老師的校訂,提供了相當扎實的學術依據,讓我在閱讀時,對文本的可靠性有很高的信心。而英文的對譯,更是讓這部經典跨越了語言的藩籬。我透過比對中英的翻譯,不僅加深了對中文原意的理解,也讓我看到,原來某些佛學概念,在西方學術界是如何被理解和詮釋的。這對我來說,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學術體驗。更深層次地說,它讓我體會到,禪宗思想的普世性。惠能大師所傳達的「人人皆有佛性」、「直指人心」的觀念,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下,都能引起共鳴。這本書的出現,不僅讓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六祖壇經》的內涵,也讓我看到了不同文化之間思想交流的魅力,讓我對人類共通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感悟。
评分我平常對佛教的涉獵不多,主要是因為覺得有些佛經的語言比較遙遠,不太容易產生連結。但這本《六祖壇經及其英譯(楊校敦博本)》卻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首先,它的翻譯非常到位,讓我這個中文閱讀能力還可以,但英文也不算頂尖的人,讀起來非常順暢。我可以同時參考中英文,對於一些比較難懂的句子,對照一下英文,常常就能豁然開朗。更重要的是,六祖的法語,我發現它非常「生活化」。他講的很多道理,例如如何看待善惡、如何不起分別心、如何保持一顆平常心,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書裡面的許多比喻和開示,都非常生動,一點都不枯燥。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無念」和「無住」的解釋,它讓我意識到,原來所謂的修行,並不是要刻意去追求什麼,而是要學習如何放下,如何觀照自己的念頭。這本書不僅僅是宗教經典,更是一本讓我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審視生活方式的寶貴讀物。它讓我感覺,原來佛法離我們這麼近,這麼有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