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本书通过饮膳, 改善骨质疏松、预防心血管疾病、克服沮丧、潮红、失眠、性功能衰退等障碍, 帮助您通过美食, 每天充满活力、散发魅力,快乐迎接更年期。
作者简介
监制/李家雄
民国40年生,台北人。国立海洋大学渔业学系毕业,中医特考及格,曾任医学教职、医院驻诊医师,现为李家雄中医诊所负责人、台北野雁游泳慢跑联谊会会长、台北市体育会铁人三项委员会主任委员、出版着作一百余种,现仍持续创作中。
主厨/郭月英
拥有一手好厨艺和渊博中医常识的郭月英,是台湾养生药膳专家,她做的菜营养、好吃,符合二十一世纪的健康概念,本身为红斑性狼疮患者的她,二十几年来,除了靠运动和中医师老公李家雄调理的中药之外,药膳也是为她维持自己和一家人身体健康的重要秘诀。
她曾经做过的和正在做的事有:中国时报家庭版健康厨房专栏作者、工研醋烹饪指导顾问、华视早安新闻「养生料理」单元主讲、东森电视台「药膳食补」单元主讲、郭老师养生料理负责人……。着有《过敏儿食谱》、《肝净美食》、《抗忧郁食谱》、《养生粥》、《红斑性狼疮食谱》、《厨房十宝》、《性福食谱》等六十余本食谱。
文字/陈丽玲
民国45年生,澎湖人。中兴大学法律系毕业,台大图书馆学硕士,曾兼任辅大、空大讲师,现为专业图书馆员,长期研究传统医药学与郭月英合着多本养生料理书籍。
荤食篇
58 更年期该如何吃
62 更年期常见的问题
70 素食篇
112 更年期该如何动
114 甜点篇
更年期的问题,男女皆有,不是女性的专利,只是层面甚于男性,症状普遍比男性明显。
妇女的一生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一是青春期,二是生育期,三是由可生育而步入不能生育的阶段。一般而言,女性大概年过40,身体的新陈代谢即开始渐有变化。而平均到了48~55岁之间,卵巢功能会逐渐退化而停止排卵,女性荷尔蒙,包括雌激素和黄体素的分泌会下降,月经週期因此变得紊乱不规则,直到停经,这段期间即称为「更年期」。
然而,到底几岁才会步入更年期,会因个人之身心状况有所不同,台湾地区妇女的停经年龄平均约在50岁前后,在这前后期间,约3~5年,甚至较长的时间,将会经验到程度不一的更年期障碍。
停经与更年期不易明显界定。停经是指持续一年都没有月经来潮;在完全停经之前,会经历停经前期,在此阶段,妇女仍具有生殖能力;当月经开始改变型态,或提前、或延后,甚是不定期停个三、五个月之不规则现象,即为停经中期。而持续一年没有月经来潮之后的时期,则是停经后期。但并不是所有妇女的停经过程都是循此流程进行,所以,妇女应充分掌握自己的生理状况,以自然、正常的态度渡过更年期。
收到《更年期食谱》这本书,我本来是抱着一种好奇又有些忐忑的心情。更年期这个词,总带着点沉重和不确定,总觉得和“饮食”这个轻松的词汇有点距离。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一股清新、积极的能量扑面而来,瞬间打消了我之前的顾虑。 书的封面设计非常雅致,不是那种老气横秋的感觉,而是用柔和的色彩和简洁的插图,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当我开始阅读第一章节时,我发现它并没有直接跳到各种食谱,而是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更年期女性身体会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饮食之间的微妙联系。作者的语言非常温和且富有同情心,她没有将更年期描绘成洪水猛兽,而是将其看作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全新阶段,一个需要被理解和呵护的时期。她详细解释了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带来的各种症状,比如潮热、失眠、情绪波动、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等等,并且强调了营养在缓解这些症状中的关键作用。这一点我特别欣赏,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知道“有问题”,但不知道“为什么”以及“怎么解决”,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知识空白。
评分紧接着,书中开始介绍各种食材的营养价值,以及它们如何针对性地改善更年期带来的不适。我被书中对不同食材的分类和解读所吸引,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而是更注重“为什么”。例如,在讲到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时,作者不仅仅告诉我们要多吃奶制品和豆制品,还详细阐述了它们如何帮助维持骨密度,降低骨折的风险。同样,对于那些容易导致情绪波动的女性,书中也提供了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坚果以及富含镁的绿叶蔬菜等,并解释了这些营养素如何帮助稳定情绪,改善睡眠。 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特别关注了那些我们容易忽略的营养素,比如膳食纤维、抗氧化剂等等。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它们在体内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日常饮食轻松摄取。这本书的知识性很强,但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觉得像在和一位懂你、关心你的朋友聊天。它让我意识到,原来健康的饮食可以如此科学,也可以如此充满智慧。每一页都充满了作者对读者健康的关怀,让人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像是一本关于“爱自己”的指南。
评分除了具体的食谱,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生活建议。例如,关于如何调整用餐习惯,如何应对饮食中的小挑战,以及如何将食谱中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作者鼓励大家要享受食物,享受烹饪的过程,而不是将其看作是一种负担。她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应对节食瓶颈期、如何在家中营造健康饮食氛围的技巧。 这些建议都非常贴心,能够帮助我们在执行食谱的同时,也能保持积极的心态。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仪式感”的讨论,作者认为,即使是简单的家常便饭,也可以通过一些小小的仪式感,让用餐变得更加愉悦和有意义。比如,用心摆盘,点上一支蜡烛,或者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美食。这些细节虽然微小,却能极大地提升生活品质,也让健康饮食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食谱部分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我本来以为更年期食谱会很乏味,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作者提供的食谱种类繁多,从早餐到晚餐,再到加餐和甜点,几乎涵盖了日常饮食的方方面面。而且,这些食谱的设计都非常人性化,考虑到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很多食谱的准备时间都不长,步骤也非常清晰明了,即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最重要的是,这些食谱在追求美味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营养的均衡和充足。我看到很多将传统美食进行改良的食谱,例如用全麦代替精面,用低脂肉类代替高脂肪肉类,用天然甜味剂代替精制糖等等。这些改良既保留了食物的原有风味,又大大提升了它们的健康价值。书中的图片也非常精美,色彩鲜艳,让人看了就非常有食欲,也更有动力去尝试制作。感觉就像是在一本美食杂志上翻阅,每一道菜都充满诱惑,又让人觉得健康无负担。
评分总的来说,《更年期食谱》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一份份食谱。它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又像一位知心暖友,用科学的知识、贴心的建议和充满创意的美食,引导我以更积极、更健康的方式去迎接更年期。它让我看到了更年期也可以是充满活力和智慧的,而健康的饮食则是实现这一切的重要基石。 这本书不仅仅是给正在经历更年期的女性看的,我觉得任何想要了解如何健康饮食,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身体的朋友,都可以从中获益匪浅。它改变了我对“食谱”的认知,让我明白,好的食谱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滋养生命,提升幸福感。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也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美好的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