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盒里的青春——台籍慰安妇的故事》写出当年慰安妇被迫的真相,以及她们在大战结束后遭遇到的社会歧视。慰安妇之名造成的伤痕,不仅仅存在于阿嬷们的心中,更烙印在台湾历史里。 慰安妇的故事,是战争造成的悲剧,更是女性受尽欺凌的血泪事实。自二次大战结束,曾被迫从事慰安工作的阿嬷们将痛苦埋藏内心深处近五十年,直到一九九二年妇援会设立国内申诉调查专线之后,慰安妇阿嬷们才走出黑暗的角落,近五十年的黑夜终于渗进一丝曙光。.
一九九九年,九名台籍慰安妇代表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提出国家赔偿诉讼,从伤痛、怨恨、自惭到彼此扶持,她们终于踏上漫长的司法之路,要求日本政府为战时罪行道歉并赔偿,然而至今六年的时间转眼消逝,公义却迟迟未来。时光消逝,阿嬷们逐渐老去,本书希望借由这些纪录,为阿嬷们五十年来的沉默留下生命的回音,让未曾经历战争的人们,了解战争的真相与教训。
作者简介
台北市妇女救援基金会/採访记录:
妇女救援基金会(简称妇援会)成立于一九八七年,缘于当时媒体大量报导不少未成年少女被父母所卖,强迫为娼,引起政府及社会极大震撼。妇援会是台湾终止妇女买卖的先驱,其成立更是台湾妇女运动史上结合两性平权意识型态的倡导与实际救援行动的里程碑。
为了有效达成该机构的成立宗旨,多年来,妇援会针对所关注的三大议题--雏妓救援、慰安妇问题、关怀婚暴妇女,逐年发展出不同的工作方法。从救援被迫从娼的妇女脱离恶势力控制,到关心慰安妇及提供婚暴妇女服务,妇援会见证了台湾社会的转变,也实际参与了台湾妇女人权推动的过程。
夏珍/编写
一九六二年生于台北市。任职于《中国时报》政治组,曾任《中国时报》省政特派员、政治组副主任、採访组副主任、政治组主任,现任《中国时报》副总编辑。着有《许信良的政治世界》、《日落国民党》、《中立--国家调查员王光宇解密》(天下文化出版)。
这本书名,光是听着就觉得沉甸甸的,《铁盒里的青春:台籍慰安妇的故事》。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泛黄的铁皮盒子,里面装着的,或许是泛黄的照片,或许是陈年的信件,又或许,是那些再也无法言说的过往。我想,这本书一定不是轻松的读物,它触及的是一段我们不愿触碰,却又无法回避的历史。翻开它,我预感会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对人性最深沉的拷问。我期待着能通过这本书,去理解那些被历史洪流裹挟的女性,她们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是如何挣扎求生,又是如何被剥夺了青春、尊严乃至生命。这其中,一定充满了太多的痛苦、屈辱和绝望,但我也相信,在那样绝望的境地里,也会有闪烁的人性光辉,会有不屈的灵魂。我希望能看到那些故事,不是冰冷的史实堆砌,而是带着温度的叙述,能够让我感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挣扎与呐喊。这本书,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次阅读,不如说是一次朝圣,一次对历史的忏悔,一次对生命的敬畏。我希望能从书里找到慰藉,也希望能找到力量,去铭记,去反思,去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评分《铁盒里的青春:台籍慰安妇的故事》这本书,像是一本被禁锢在铁盒里的日记,每一页都充满了泪水和血迹。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为那些曾经被我们遗忘的女性,赋予了生命和声音。她们的故事,不是简单的历史事件陈述,而是充满了情感的呐喊,是对不公命运的控诉,也是对人性最深处黑暗的揭示。我仿佛能看到她们眼中的光芒,在遭受了无数苦难后,依然不灭的求生欲,和对尊严的最后坚守。那些“铁盒”,或许是她们心中永远的秘密,是她们无法向任何人倾诉的伤痛,也是她们仅存的一点点自我世界的象征。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的厚重,不仅仅在于宏大的事件,更在于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沉浮。通过这本书,我与那些逝去的灵魂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我感受到了她们的痛苦,也看到了她们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
评分从《铁盒里的青春:台籍慰安妇的故事》这本书中,我窥见了历史的另一面,一面充满了阴暗、痛苦和无尽的屈辱。作者的叙述冷静而克制,却将那些被遮蔽的真相,如同一幅幅阴森的画卷,缓缓展开。我看到了那些年轻的生命,她们本应拥有灿烂的未来,却被战争和男人的兽欲无情地摧残。那些“铁盒”,我理解为她们被锁住的青春,被压抑的情感,以及那些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书中的细节,虽然残酷,却真实得令人心痛,它让我不再把慰安妇仅仅看作是一个历史名词,而是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她们的生命轨迹,她们的爱恨情仇,她们的无奈与抗争。读这本书,我感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要将她们的故事传递下去,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这段伤痛,并从中汲取力量,去反思战争的残酷,去守护和平的珍贵。
评分《铁盒里的青春:台籍慰安妇的故事》这本书,与其说是历史的记录,不如说是对人性最底线的探索。它让我看到,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人可以被逼到何种境地,尊严是如何被肆意践踏,而生命又显得多么脆弱。我被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女性的坚韧所震撼,即使身处地狱,她们依然努力地寻找一丝生存的希望,用她们的方式对抗绝望。那种求生的欲望,那种对微小温暖的渴望,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即使是在最黑暗的角落里,也无法被完全熄灭。同时,我也对那些施加如此暴行的人充满了憎恨,他们剥夺的不仅仅是女性的身体,更是她们的灵魂,她们的未来。这本书让我深刻地理解了,所谓的“和平”,是以多么沉重的代价换来的,而那些被遗忘的牺牲者,她们的故事才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它不是一本可以轻松翻阅的书,它需要你怀着沉重的心情,去倾听,去感受,去思考。
评分读完《铁盒里的青春:台籍慰安妇的故事》的瞬间,一股巨大的悲伤和愤怒在我胸中翻涌,久久不能平息。作者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将那些被历史尘封的苦难一层层剥开,展现在我们眼前。书中的每一个名字,都不仅仅是一个代号,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战争的阴影无情地吞噬。她们的青春,本应如同鲜花般绽放,却被迫凋零在最残酷的泥沼中。那些关于“铁盒”的隐喻,像一把钝刀,一遍遍地切割着我的心脏。我仿佛能听到她们压抑的哭泣,感受到她们无助的绝望,还有那深入骨髓的耻辱。这本书让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认识到,战争不仅仅是地图上的疆域变化,更是无数个体生命被碾碎的惨剧。台籍慰安妇,这个沉重的词汇,背后承载的是一段无法承受之痛。作者没有刻意煽情,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受难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无声控诉,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量。读这本书,是一种煎熬,也是一种必须,因为它让我们不敢忘记,不敢麻木,不敢对历史的伤痕视而不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