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公共行政与管制

反思性公共行政与管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反思性公共行政」一词,为韩国公共行政学家全钟燮(Jong S. Jun)1994年《行政哲学》书中首先提出的概念,系指对于传统公共行政的智识,予以批判性、反思性检验,乃公共行政学界在后现代时切需的议题。作者循着此项轨迹,採用传统研究途径,深入整理归纳分析而有成果。

  本书分别从脉络、内涵,分章逐层申论,其撰写方式井然有序,使得张杰体系更加清晰和分明,很适合自修或教学过程的参考,对于公共行政与管理的课堂,更是实用。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1篇 脉络
第1章 绪论

1.宗旨
2.方法
3.架构

第2章 当前公共行政之价值迷思
1.法治主义迷思
2.理性主义迷思
3.科学主义迷思
4.小结

第3章 当前国家管制之实务困局
1.管制目标之困局
2.管制权能之困局
3.管制方法之困局
4.小结

第4章 风险时代之反思
1.风险复杂性之挑战
2.科学反身性之矛盾
3.官僚反身性之考验
4.小结

第5章 现代国家行政之转型
1.从管理到竞争
2.从竞争到服务
3.从外控到内省
4.小结

第6章 后现代治理模式之探索
1.学习中治理
2.沟通中治理
3.合作中治理
4.小结

第7章 指令控制式管制之侷限
1.意义
2.实用
3.问题
4.小结

第8章 管制再造之思索
1.管制之解除
2.管制之管制
3.管制之再造
4.小结

第9章 产业自律性管制之经验
1.意义
2.沿革
3.评析
4.小结

第2篇 内涵
第10章 组织学习论
1.学习目标
2.学习障碍
3.学习方法
4.小结

第11章 组织复杂论
1.整体观
2.非线性观
3.不确定观
4.小结

第12章 组织系统论
1.意义
2.运用
3.故示
4.小结

第13章 组织人性论
1.情境作用
2.非理性作用
3.心灵作用
4.小结

第14章 社会驱动力
1.群体制裁力
2.价值规约力
3.学习模仿力
4.小结

第15章 政府引导力
1.降低反思成本
2.提高反思获益
3.强化反思价值
4.小结

第16章 结论
1.爱人如己:反思性治理之反思
2.乱后易教:反思性治理在台湾

图书序言

自序

  笔者于西元2002年出版的《行政法基本理论之改革》一书之自序中曾论断,「二十世纪是个不负责任的世纪」。一个三十初头、涉世未深的人,对整个乳养自己的世纪,作出如此刻薄的论断,是大逆不道的。而且,我以「不负责任」来论断一个世纪,这个世纪也将以同样的评价,来论断我。

  这几年来,受到二十世纪这般的论断,笔者深感愧疚。但是,二十世纪却仍是位充满慈悲和智慧的百岁老人,他在辞世前,留给笔者和其他子孙们许多重要的遗物,例如他生前为了打架和赚钱,所发明的许多名为高科技的玩具;以及他为了自己骄傲而作孽的一生,所写下的反思录。笔者有幸因为教书和研究的工作需求,而接触了一篇又一篇的这些反思录,发现其中似乎有一个共同的意旨,那就是这位老人在弥留时,希望二十一世纪,要记取他的种种经验与教训,而以「反省的世纪」自勉。

  笔者如此的心得,来评量自己要奉献一生的新世纪,想必这个世纪也会以同样的取向,来期望笔者。于是,笔者在反省的世纪中,要进行反省的教学;在反省的教学中,要倡导反省的见解;然后静待那些懂得或不懂得反省的学生们,开创一个真正反省的时代。而笔者认为,在反省的世纪里,如果没有反省的公法和公共行政体系,那么新的世纪会如树而无干、人而无嵴一般,无法挺立茁壮,更无法出类拔萃。

  反省的公法之建构,笔者在上述《行政法基本理论之改革》一书中,已经做了点初步的努力。它的精进与发扬,笔者衷心地期盼法学系统,经由其向来强韧的自我参照与创化能力来实践。而在反省的公共行政上,笔者近几年来负责「公共行政」相关科目之教学,也进行了几项有关管制行政理论之研究,加上在任教单位中,「公共行政」的服务经验。这些教学、研究与服务经验,给笔者一个相当深刻的反省,那就是:爱,是反省的目的;而信仰,则是反省的方法。

  爱是反省的目的,因此,在国际大事中,那日不落国王子经由一篇沈重的忏悔文,便可以为三十五年的爱情,注入新的生命;而在日常小事中,是否成千上万位在宦海里沈浮的潮浪公主及王子们,可以经由她∕他们成千上万篇的忏悔文,得到下一次舒服的长官召见呢?

  信仰是反省的方法,在国际更大事中,一位枪击案中的被害者,用他领导的宗教信仰所惯用之方法,来与加害者称兄道弟。这样的国际重大刑案之处理方法,使这位被害者被称伟、封圣,更使得这位加害者可能有机会列名「人类反省史」中。而在日常更小事中,被办公室里的各种「枪击案」流弹扫到的被害者,她∕他们是否能用某种信仰,来与加害者们称兄道弟、谈姐论妺呢?那就看她∕他们用什么样的信仰,来面对每件公事、每纸公文、每位公仆、和她∕他们的每位公敌,其总称,就是最容易让办公室里发生各种「枪击案」的公共行政。

  爱与信仰,是笔者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成份。尤其是近年来,为了工作而在台北、高雄二地间奔波,无论昂贵的国内航线,或是廉价的高速公路或铁路,都无法缝补笔者在情感与事业上的严重裂痕。因此,爱是否纯真?信仰是否坚定?爱与信仰是否相连?便成为笔者夜夜三省吾身的主题。这三个主题,使笔者在公共行政的教学,以及管制理论的研究上,有了点自认为一以贯之的心得,那就是在一个价值纷歧、结构溃散的时代里,当人们遇到大大小小的各种挑战、走到了两难矛盾的交叉路口时,在祸福成败未知、是非善恶难断的抉择时刻,唯一的、也是理想的决策逻辑,就是:无论何事,你希望人家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人。

  基于这个决策逻辑,使笔者相信,爱能够纯真、信仰容易坚定,更重要的是,爱与信仰,原来存在着一项简单而易懂的操作型连结。笔者窃以为,有了这项操作型连结,公共行政中的爱与信仰,也就易于界定和实践了。这本书便是试着将这易于界定与实践的爱与信仰,融入公共行政与管制学近十年来的诸多新理念和新概念中。笔者如此的企图,除了来自于工作上自我提升的功利目的外,更重要的,是要用这书中的许多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爱与信仰。

  我很爱台湾,这个真的很美丽的岛;这个岛上,真的有些很爱我的人,这些很爱我的人,真的以对待一个好儿子、好兄弟、好先生、好父亲、甚至是好老师的态度来对待我。笔者想要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她∕他们,因此写下这本书,献给她∕他们。这书中的爱与信仰多于严谨与专业,希望她∕他们和其他读者在阅读时,不要介意。

廖义铭
中华民国九十四年四月十六日
于台北家中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