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灵王朝─台湾摇滚鬼王10年全纪录

闪灵王朝─台湾摇滚鬼王10年全纪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摇滚乐
  • 台湾摇滚
  • 伍佰
  • 闪灵乐队
  • 音乐纪录
  • 文化
  • 音乐
  • 台湾音乐
  • 摇滚文化
  • 十年回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独立乐界重量级乐团、金曲奖最佳乐团、第一个受邀参加国际三大摇滚音乐节的华人乐团──闪灵,成立十週年摇滚历程全纪录。

★闪灵从台湾本土文化寻找创作灵感,并加入二胡乐声树立东方特色,广受国际摇滚乐界注目,史无前例将脚步跨至东亚、欧美,开启台湾乐团从未走过的一段传奇之路。

★团长Freddy作为台湾独立乐界推手,深刻影响今日台湾摇滚圈的形貌构成,每年主办野台开唱音乐祭,超过五万来自亚州、欧美观众参与,成为国际性摇滚盛事。

★陈珊妮、马世芳(五四三音乐站站长)、柯仁坚(浊水溪公社)、吴永吉(董事长)、虎神(四分卫)、朱约信(猪头皮)、朱剑辉(China Blue)、林强、纬纬(刺客)、林哲仪、流氓阿德、张铁志、何东洪、翁嘉铭、叶宛青(KK,小白兔唱片老板) 台湾最强音乐人与乐评人,爆发推荐!

.1995年,闪灵乐团成立,曾经一场演出台下只有三个人。
.1998年,连获国内重要音乐奖项,独立录制、发行首张专辑「祖灵之流」。
.2000年,第二张专辑「灵魄之界」发行,国内演出场场爆满,举办亚洲巡回演唱会,获邀参加日本富士音乐祭。
.2002年,进军国际,发行英文版专辑,参加美国两大金属音乐节演出。
.2003年,以第三张专辑「永劫轮回」获颁金曲奖最佳乐团。
.2005年,赴丹麦录制「赛德克巴莱」专辑,获得欧美日乐评高度赞赏。

  闪灵,一个从台湾走向世界的重量级摇滚乐团,以自由与独立精神作为灿亮徽记,不但开创出一条独一无二的摇滚之路,更推动了台湾独立乐界的发展。闪灵十年,传说还在继续,革命还在继续。

作者简介

闪灵乐团
  ChthoniC,希腊文「阴间神祇」之意,汉语音译为「闪灵」。
  第一个受到国际瞩目的台湾乐团,史诗般的乐章也获得国内外众多音乐奖项肯定。
  1996年获得金旋奖最佳编曲;1997年获得全国大专创作比赛最佳创作奖、全国热门音乐大赛亚军;2000年受邀参加日本富士音乐祭,展开东亚巡回演唱会,三次香港个演;2001年签约美国摇滚厂牌,发行「灵魄之界」英文版;2002年前往美国参加Metal Meltdown音乐节(获评为最佳演出乐团)、Milwaukee Festival音乐节,与瑞典名团Dark Funeral连袂展开日本巡回演唱会;2003年获得金曲奖最佳乐团奖项。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台湾独立音乐的巨灵
张铁志(政治及文化评论者,着有《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吗?》)

  闪灵乐团可能是台湾独立音乐史上过去十年中最大的奇蹟。他们玩的是冷僻的交响黑金属,但却可以有万张以上的销售量;他们主办的独立音乐演唱会「野台开唱」从台大校门口的学生活动,变为台湾最大民间摇滚音乐祭。他们是最敢直言支持台湾独立的乐团,并举办音乐演唱会高喊「Say Yes to Taiwan」。

  你可以不喜欢他们的音乐和政治观点,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Freddy和闪灵的团队,台湾的独立音乐场景可能会是一个很不同的样貌。

  说实话,闪灵的音乐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这正是我佩服他们的地方:他们勇敢地坚持自己要做的事、要做的音乐。当台湾已经越来越少团玩金属时,他们还是始终坚定地走下去;并且发挥DIY的精神,成立自己的厂牌,一点一滴从国内的唱片行到国外的唱片公司,去推销他们的音乐。最后不论是获得金曲奖,或是受到市场肯定,他们是去征服别人,而不是向市场媚俗。

  他们用艰涩复杂的文字书写台湾史诗,而不怕在这个国家认同是最大政治分歧的社会中,会有许多金属迷被拒于千里之外。

  还有什么比这些行为更符合摇滚精神?更具有独立音乐人的态度呢?

  而且,闪灵所实践的独立精神是在音乐上和政治上都一致的。Freddy说得好,「当台湾的人都能变得独立时,台湾才是真正的独立了。」因为所谓独立,不只是国家在政治上的独立,每个国民也应该在生活上落实人格的独立。「独立」其实就是彻底地实践自主性,去创造自己的价值,而不受外力的胁迫。所以闪灵支持台湾政治地位上的独立,作为音乐人他们也秉持着创作精神的独立,不屈服于市场、唱片公司和大众媒体。我愿意进一步说,这个独立自主的原则也应该落实在每一种社会关系上。

  而且虽然他们以看似基本教义派的姿态标举「台湾魂」,但是他们对台湾文化的主张其实是强调建构一个多元的本土文化。曾有人问到,既然他们要推广台湾意识,为何不用更大众化的音乐?Freddy的回答是,「如果台湾的音乐都只剩下一种声音,或说台湾的观众都被教育成只接受一种音乐,这种音乐一言堂的台湾还值得我们爱吗?」

  的确,要谈追求本土文化或是政治独立,必须先回到更根本的层次,去发展一个真正自主、多元、鼓励草根的文化创作环境。也因此,闪灵和其他音乐人从2005年开始推动文化立法和音乐扎根的活动,希望从政策去让台湾的独立音乐环境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最后,关于这本书的意义。台湾一直缺乏对于不论主流或非主流通俗音乐的乐团纪录、产业分析和历史整理。没有这样的文字累积让其他创作者和乐迷可以分享乐团的成功和失败经验,这个音乐社群就很难有共同成长的基础。尤其是对于闪灵这样一个对台湾独立音乐圈影响巨大的乐队,不论是他们如何自我经营、如何举办音乐活动和如何结合政治力量,以及如何与媒体互动,都提供了研究过去十年台湾独立音乐最丰富的素材。

  希望这本书可以鼓励更多人投入台湾独立音乐的研究与实践。

因为独立,所以自由!
何东洪(佛光人文社会学院社会系助理教授)

  要我这种至今还认为Iron Maiden是最棒的金属团的LKK来写闪灵,确实有些吃力。重金属是1960年代英美摇滚乐发展的乐种,对摇滚乐还停留于「吵闹、杂音」的刻板印象的人而言,重金属,不啻是撒旦的邪恶声响!

  但还有什么比抑扬顿挫的嘶吼、狂喜与悲怆的声音更能震响你我迟钝的身体惰性、惊吓着吃人的社会秩序呢?反覆听着闪灵的《赛德克巴莱》专辑,一波波犹如寒冻且强烈的东北季风的袭击,令人瑟缩,又怎能让我安稳地坐在电脑前,按部就班地「敲打着」思绪呢?

  说真的,以前我和很多在闪灵等乐团所组成的「金属帮」边边「围观」的人一样,一则好奇他们的表演方式,一则无法理解为何闪灵能「扣住」那么多死忠的乐迷!当然,更别提对于形形色色的金属次乐种的辨别了!

  但自从踏入「地社」(地下社会Live House),认识各式乐团,并与Freddy、Doris多方接触后,让我深深反思,音乐类型的分野其实不太重要,而什么「地社挂」、「The Wall挂」,只是个人情感归属、认同的选择罢了,我在乎的是坚持自己干(DIY)的精神。1998年我随瓢虫巡回美国一个月,亲见了坚持与潇洒自在玩音乐的态度。现在读者也将从这本传记式的书中,分享闪灵乐团的生命史:在Freddy惯用的金属黑色史诗叙事体中,活化本土边缘的声音,赋与台湾住民的历史∕戏剧新生命。当然你不必然支持他们有别于政党的政治独立思维,但却无法不被这种认真的创作感动。

  乐团音乐让我感动,大致有几个因素。首先是音乐意境,然后是表演态度,最后,也是我自己最为在乎的,是做音乐的真诚度。对于闪灵的音乐意境,比起多数闪灵的乐迷,我没有资格评论。在此愿借英国女作家的一段文字表之:

  一股抑扬顿挫不成调、几乎音乐的凄怆声响,出自无师自通的乐团之手,在群山围绕中回盪,发出似乎狂喜复似大悲的回音,吸引我们走进村里广场,看见他们手持各式各样粗糙弦乐器,又是拨、又是弹、又是用马尾琴乱拉一通。新铺的干燥木屑在我们的脚底下滑移,底下是多年来层层累积、踩踏坚实的木屑,处处沾染血迹凝结成块,时日久远的血迹已是铁?的色彩和质感……悲哀不祥的污渍,是某种威胁,某种逼迫,痛苦的纪念碑。

  ──安洁拉.卡特,〈刽子手的美丽女儿〉

  安洁拉.卡特的文字,是哥德式的黑,却颇适合描写《赛德克巴莱》的意境。

  闪灵的表演,总是让乐迷心动,因为不管是大场或是Live House的演出,包括灯光、背景、舞台美术的设计,他们都认真以对。在闪灵的表演中,你看到的是专业、敬业的学习态度。

  最后,关于做音乐的态度。我和Freddy常在很多演讲场合提醒有心搞乐团的人,做音乐的态度要认真、快乐,不要以为玩音乐就是处在阴暗角落吃泡面,老是抱怨很辛苦,又赚不了钱,这样不如找个朝九晚五稳定的工作。做音乐,就不要自怨自艾──选择独立音乐,是为了自由的喜悦。

  闪灵的十年,也是许多独立乐团的十年,书中没有主流媒体惯常喋喋不休抱怨台湾「创作音乐日渐消失」的措词,有的是奋斗的轨迹。我在本书中,深深地感受了那种「因为独立,所以自由」的认真与真诚,这是闪灵的秀异所在,但我希望这不是特例。音乐类型与表达方式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但不表示音乐类型与态度是「铸定」的。飙吉他不必然比走和弦帅、炫;营造梦幻、「艺术般」的音墙空间也不必然优于直接、强烈的撞击。做音乐,不是为了耍酷,它是一种选择,所以值得。这本书,不止是个人玩团经验的写真,对于有心玩音乐的人来说,它还是一面镜子,当你翻开时,显现的第一句话将会是:Our life could be your band!

二十一世纪优良励志读物
柯仁坚(浊水溪公社主唱)

  1999年春天吶喊,和今天的天气相近寒风逼人,台上素人音乐家陈明章演唱前的预备动作已超过两小时,台下观众已经因漫长等候感到不耐,等到陈明章正式开金嗓后大家也不太想听他表达什么,只有一种云开见月快熬出头的感觉。接着上场的金属一哥闪灵,主唱Freddy一噼头就跟陈明章老大哥呛堵,叫他要遵守主办单位规定的时间,别只顾把玩自己的效果器,把这里当成自家练团室,顿时掌声如雷,一股怨气获得宣洩。这就是闪灵,管他什么论资排辈。随后我在台上讲了一句话:「阮浊水溪啥咪拢不惊,尚惊Heavy Metal,尤其是台湾的Heavy Metal!」相对于只会投边边角角闪避对手的我们,闪灵那种动不动就投一百六十公里速球和打者对决的性格,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春吶的主办人是Jimi,几年后和Freddy及董事长阿吉合开了「The Wall」,现今台湾独立乐团最重要的集散地。台湾摇滚乐多样面貌是长久以来集众人之力拼凑而成,无疑地,此三人的贡献卓着掌控半边天。其中金属达人Freddy,从佛锐到TRA到台湾独立音乐协会,从圣界到The Wall,从台湾魂、野台开唱、金属永生到秋虎祭,从乐坛跨足政治、电影,年头到年尾,从上游到中下游兼支流,事业版图遍及海内外,白手起家,更是难能可贵功在党国。

  台湾号称步入了乐团时代,但是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在经营乐团上无法和先进国家比拟,困难重重让人无所适从。闪灵在本书提到了许多小撇步及辛酸,包括创作、录音、企划宣传行销、办演唱会、开店开公司和贷款还债等在地经验,每个环节样样自己来,充分展现出中小企业独立的精神和韧性,所凭借的是过人的意志力和对音乐的无尽热忱,尤其在大型跨国唱片公司渐难生存之际,这样的做法反而有其利基,给吾人许多观念和启发,可做为玩团者的入门手册。

  另一方面,这本笑中带泪的传记也是本国近十年独立音乐的发展史,书中提及的诸多场景我个人也参与过仍记忆犹新,包含了咸酸苦甜,闪灵看待为什么继续玩团这件事,我深有同感。玩团无所谓坚持,坚持这两个字听起来太吃力,好像在硬撑。音乐应该是生活化,像公园围在一起下棋的阿伯,既然是日常生活的部分,就不会计较利弊得失,也没有见好就收急流勇退这种事,过程重于结果,这样面对挫折才能甘之如饴,吃苦当吃补,庆幸的是,透过许多人的大力奔走,整个趋势是往正面的方向在发展,质量俱增,未来的荣景绝对指日可待。

  我和Freddy私交甚笃,浊团也一向是TRA产品的爱用者,今年录制新专辑时,其中一首「娜鲁湾」任凭我怎么唱就是气味不对,只好请鬼王帮忙,只见他不费吹灰之力两三下就搞定,还龙心大悦主动配二三部合音,然后跟我们讲些听不懂的金属术语,我们已经吓得脸色发白频频点头,术业有专攻,让我再次领教到金属乐之博大精深。但一聊到政治,他老兄在言谈间却透露出有生之年如能看到建国大业完成死而无憾的心情,我想如果这座岛上有多一点的人民能够像闪灵一样,有着勇于承担勇于负责的独立精神,国家能不强盛乎?

  套句广告词,本书主人翁力争上游乐观进取私生活严谨,思路清晰脚踏实地,更重要的是立场坚定,是二十一世纪青少年优良励志读物!

图书试读

闪灵王朝──台湾摇滚鬼王10年全纪录
闪灵乐团

※ 误闯丛林的鬼白兔

出来跑的,总是想多混一口饭吃。身为台湾独立音乐一哥的闪灵,也曾唱过一些奇奇怪怪的场子。
关于闪灵的第一次登台表演,现存的文字资料大都记载是1996年6月1日,台北通化街的Live house「Scum」。不过实际上,闪灵另有一场「正史」没有记录、不为人知的处女秀。这场处女秀据Freddy表示,是「一件丢脸的表演盛事」。
「那时候就是到处在寻找表演的机会,然后就找到了一个台大的『网路音乐会』。这所谓的『网路音乐』可不是像现在,把自己作品的MP3发表在网路上的那些『网路音乐』,当时网路才刚刚兴起,这活动只是鼓励用E-mail报名而已。结果那次参加表演的全都是一些民歌、长笛什么的,只有我们一组人是乐团,而且还是黑金属乐团!真是惊悚!」
虽然这场活动的规模并不大,但因为是闪灵组团以来第一次公开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团员们的心情都极度紧张,尤其是团长Freddy:「以前都是参加别人的团随便玩玩,不会有什么成败的感觉。但现在算是我自己带领一个团,又是第一次表演,压力很大,那时候在后台都紧张到肚子痛又想呕吐。后来虽然演出的状况还不错,可是台下反应是一片茫然,形同死鱼……」
闪灵也曾经在台湾第一家上市网路硬体公司友讯科技的圣诞晚会中表演过。因为Freddy在网路上认识的金属乐友Byrd是该公司的工程师,某日,友讯科技的公关同仁对Byrd说:「欸!你不是认识很多玩乐团的朋友吗?找一个来热闹热闹一下吧!」
「……你确定你要找我的朋友吗?我觉得不太好啦……」
「没有关系啦!只是找个团来热闹热闹嘛!」
因为表演费优渥,再加上好友相邀,于是闪灵一行人就浩浩荡荡的往台湾的科技重镇──新竹出发了。表演的地方是新竹一家很大的楼中楼餐厅,闪灵就在七、八百位竹科新贵的面前唱了起来。于是台下再度一片死鱼。
「而且因为适逢圣诞节,我们唱了几首歌后就有人跑来问我们可不可以唱『圣诞快乐』。」
结果闪灵真的做了一首饶舌版的圣诞快乐。
1996年底,台北海洋生活馆开幕,当时北区大专摇滚联盟为闪灵接洽了开幕活动的演唱机会。
当「深耕」一曲正飙到速度最快的桥段,团员们在台上拚命甩头的当下,键盘手Ambrosia突然感到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Ambrosia一边弹奏着,一边回过头,看见一个国中年纪的小朋友对她说:「你们可不可以唱慢一点的歌?不然我都只能甩头,不能跳舞……」
1998年端午节,宜兰县政府主办的「龙舟之夜晚会」,Doris的资深乐手老爸为闪灵接洽到了这个登台的机会。Doris说:「那时候我爸还不知道闪灵是在干嘛。」
Freddy如此回忆:「那一场超怪的!当天演唱的全部都是像贝蒂、谢雷那时代的老歌手,主持人是五灯奖的廖伟凡,只有我们一组人是乐团,底下上千名的观众都是欧巴桑、欧吉桑们。」
结果这场完全脉络不搭的演唱结束后,居然一堆人扶老携幼跑来找闪灵签名,当时已出版的「深耕」单曲在现场销售亦创下佳绩。
怪虽怪,但由于这是闪灵第一次在上千名观众前表演并受到肯定,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其实这次经验对我们来说增加了不少信心。我们发现这些乡亲、阿公阿嬷其实在音乐的观念上是比较没有受到主流控制的一群,比较不会自我设限,接受度反而比一些年轻人更高。」
1998年,一位东南工专的教官经过大安森林公园,正巧赶上了那一年的野台开唱。热爱音乐的教官驻足看完了演唱以后,便决定与北区大专摇滚联盟接洽几个乐团参加校庆活动。于是闪灵、1976和黑子就在联盟的推荐之下前往位于深坑的东南工专。
结果最屌的事发生了──当全校学生集合在礼堂,校长主任致词完、乐团开始登台以后,那位教官就把礼堂的大门锁起来了!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锁门,也许教官真的很喜欢乐团,所以要学生乖乖听到完;又或者是他想给不乖的学生一点颜色看……?
但是跟以下这一则比起来,前面的场景恐怕都还不算最怪的。那是2003年,彰化的某场美发业交流活动。地点是在体育馆,从馆内望去,数十家的美发摊位上,数百位造型师正忙着剪发、整烫、吹造型……「然后我们就上台唱啦!我们在台上唱,他们在下面剪头发,也不知道表演给谁看!」
据闪灵形容,这种场景简直就是互相折磨的地狱,一秒钟都很难撑下去。因此,现在的闪灵都不太愿意接受这种超越极限的邀请了。
「虽然很多人邀请我们去表演都是因为支持闪灵,想把闪灵推荐给更多人知道,但是闪灵的live需要许多环节的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闪灵的表演需要整体气氛的营造,所以真正喜欢闪灵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来参加我们的演唱会。闪灵在自己的演唱会上的表现,才能传达完整的概念和整体气氛。」
闪灵也从过去的窘境中,学到了一个乐团经营的重要概念:不要漫无规划的接下一大堆表演。台湾的乐团常会认为接下越多表演就等于获得越多曝光和宣传的机会,像一些百货公司或公益活动之类的场合,都可以看到乐团的表演,但参加这些活动往往只是事倍功半。
「我们直线思考都会觉得有越多的表演机会越好,但是换个角度想,来到这些场合的民众都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去?如果你是这些路人的话,这表演对你来说有价值吗?譬如选举场,大家都是为了听演讲看造势,有多少人会在乎中场表演的乐团是谁?譬如百货公司週年庆,每个人都在血拚杀红了眼,有多少人会站在那里好好看完一场表演?除非参加这些活动是为了赚外快,不然对乐团的实质帮助真的很小很小。再者,短时间内太过频繁的表演,只会分散你的乐迷,让场面变得冷清,这给表演者和观赏者的感受都是很负面的。所以,乐团一定要好好规划自己的表演,依照自己目前的规模去选择你表演的场所和频率,尽量让台上台下都觉得很自在,让每场表演都很精致。」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