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自由國傢的全球戰略導緻對颱美中關係的曆史錯誤,是怎樣一步步形成的?
這一重大曆史錯誤如果繼續「維持現狀」不予改正,將會造成怎樣的曆史災難?
二○○五年三月十九日,美國國務卿萊斯在東京發錶演說,在她遍曆亞洲民主製度國傢時,遺漏瞭最重要的民主颱灣。她犯瞭一個曆史性的錯誤,而且不是無意的。美國由於害怕共産中國的獨裁者不高興,而不敢正視民主颱灣存在的事實,這是世界現代史上最荒唐的故事,而這個荒唐的故事則有其遠因與近因。
遠因是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一九四五年反法西斯戰爭即將勝利時,與史達林簽訂瞭《雅爾達協定》,背棄瞭先前簽訂的《大西洋憲章》的自由目標,確立瞭戰後強權之間劃分勢力範圍的「力量平衡」,將世界一分為二,從而使史達林得以建立從東歐到朝鮮半島的大帝國;使「東方」世界的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被剝奪瞭選擇自由製度的權利,長期淪於奴役製度壓迫之下,也使中國和颱灣人民失去瞭建立自由、民主、獨立國傢的曆史機會。
近因是自美國總統尼剋森開始,為瞭圍堵蘇聯軍事擴張,從支持颱灣的國民黨獨裁政權對抗共産中國,轉而同共産中國聯手製衡蘇聯。這種強權之間新一輪的「力量平衡」,使得美國的颱灣政策,淪為美國政府取悅共産中國獨裁者時的一份紅利。
本書將從雅爾達戰時會議如何背叛《大西洋憲章》的自由價值這個源頭開始,指齣美國和自由國傢的全球戰略導緻對颱美中關係的曆史錯誤,是怎樣一步步形成的?這一重大曆史錯誤如果繼續「維持現狀」不予改正,將會造成怎樣的曆史災難?以及美國與自由國傢應當如何改正曆史錯誤,纔能有「不可熄滅的自由之火抵達世界最黑暗的角落」的「那一天」?
作者簡介
阮銘
一九三一年齣生於中國上海,年輕時加入中國共産黨,從事上海市學生民主運動;曾擔任燕京大學、清華大學青年團委員書記、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後調任《北京日報》社政法文教部副主任、理論部主任;再調至中共中央宣傳部,於陸定一時期擔任《宣教動態》編輯,陶鑄時期擔任調查研究室主任,中央宣傳部文化革命委員會主任。
一九七七年,應鬍耀邦之聘,擔任中共中央黨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兼理論研究室副主任,後遭中共中央黨校校長王震撤銷工作,開除黨籍。
一九八八年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以及颱灣淡江大學等作訪問研究。近十年來,關心颱灣的民主發展,長期為捍衛颱灣的民主自由仗義執言;二○○二年取得颱灣國籍,二○○四年被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
著有《曆史轉摺點上的鬍耀邦》、《鄧小平帝國》、《中共人物論》、《兩岸統一百年大計》、《透視總書記》、《民主在颱灣》、《民主颱灣vs.共産中國》、《去恐懼,開創颱灣曆史新時代!》、《兩個颱灣的命運——認同TAIWAN vs.認同CHINA》、《從寜靜革命到寜靜建國》等書。
張怡菁
颱灣人,李登輝學校青年班第三期學員,現為淡江大學國際學院歐洲研究所博士生。從事國際關係研究。現職為國策顧問阮銘教授之助理。
序 現狀下的均衡:當前颱灣、大陸、美國的三邊關係 餘英時
導言 從錯誤中學習 林霨
引 言 自由世紀的荒唐故事
第一章 美國在雅爾達的曆史錯誤
第二章 杜魯門、艾奇遜的失言與毛澤東的失算
第三章 韓戰逼中國上瞭史達林的賊船
第四章 金門砲戰與颱美中三角平衡
第五章 從中蘇分裂到美中聯閤製蘇
第六章 美對颱「斷交、撤軍、廢約」與三角失衡
第七章 蔣經國對鄧小平的曆史性博奕
第八章 中國的天安門屠殺與颱灣的寜靜革命
第九章 柯林頓、江澤民的「蜜月」與李登輝的「獨立宣言」
第十章 布希的自由戰略與中國新奴役製度的崛起
結 語 為自由世紀的荒唐故事劃下句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