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停旅行的我,一定是有什么值得迷恋的地方?」
想很久,发现没有答案,只有比喻。
想去旅行,就像想要开始谈一场明明知道没有结果的恋爱,明知旅行终将结束,就像情人终将分手,是同样明明无法避免,却又无法想像的结局。
等待旅行,就像期待心爱作家的作品,每一页都充满舍不得读完的惊喜,像和老朋友建立在熟悉基础上进行的,永不厌倦的对话。
出发去旅行,就像终于买到一张心爱的电影原声带,但按下PLAY键的剎那,想到的是一起去看电影的人、闲话琐碎话语……至于旅行的目的地,就像电影本身,退成一个难忘的场景。
旅行的过程,就像是吃到一顿传说中的盛宴,或许美食并不如想像,但后悔绝对不会有。
有人喜欢旅行,是对于旅行的恋情有所期待。但我常想我之所以如此迷恋旅行,当然不是为了艳遇,甚至不是旅行本身,而是不断离开的自我折磨—那种因为「离开」带来的椎心刺骨,有如情人的道别。
跟过去的自己撕裂,轻盈的去旅行、跟牵绊的家分离去旅行、跟旅行当中产生感情的人事地物挥别……或许其实旅行,根本就是现实生活的比喻。
比喻可以跟现实如此贴近,却又跟现实不发生关系。
某种层面上来说,旅行正是如此。
褚士莹透过这33个趣味密码,挑逗你的旅行味蕾,启动找自己去旅行的活力。
关于迷恋,答案或许没有,但比喻却可以很多很多。
33个趣味密码:
1.不要害怕改变
2.看见快乐
3.看见幸福
4.给一点台式幽默
5.深入日生活
6.抛开城市人身分
7.重视突如其来的惊喜
8.一起找寻答案
9.看见温暖
10享受光熘熘
11养成不带行李的习惯
12.不要习以为常
13.不要固守成见
14.随时随地发挥想像力
15.小事情可以大开眼界
16.环保第一
17.记得为别人拍拍手
18.永远的纪念品
19.保持好奇心
20.想想自己可以做什么?
21.从观光客变成朋友
22.修正你的国际观
23.开始懂得品味
24.解读甜点
25.打破僵化思
26.超市一定要逛
27.追梦想
28.尝试不同交通工具
29.不要忽视周围环境之1
30.不要忽视周围环境之2
31.安于平凡
32.回到原点
33.旅行没有答案没有终点
作者简介
褚士莹
他对阿拉伯语、韩语能够琅琅上口。而日语、英语、闽南语、广东话,那更不用说。
他旅行足迹就像「麦当劳」一样,无处不在。澳洲、外蒙、新疆、印度、乌兹别克、以色列、土耳其、希腊、埃及、巴基斯坦、北非、苏丹……八十多个国家,填满了护照本,他就像现代游牧族一般,随时随地准备出发。
他拍过喜饼、饮料等广告片,也主持过主持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更出版将近三十本着作包括包括:《吃向日葵的鱼》、《旅人随身书》、《爱琴海游泳》、《裸鱼》、《奔向尼罗河》、《飞入加德满都》、《趁着年轻去旅行》、《老天使》等等。大田出版作品《为自己的幸福而活》、《元气地球人》、《元气地球人—从飞机到公车》、《旅行教我的十一堂课》。
有人说他是新生代最具活力的旅游作家、是横跨多媒体的第一代表人,可是褚士莹的多样面貌,你从来预料不到他的下一步。勇于冒险,勤于锻鍊自己的他,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也具备了最现代的前端思想,却仍童心未泯一步步向人生挑战。
坦白说,看到《找自己去旅行—33个趣味密码》这个书名,我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那些市面上很流行的“XXX秘籍”之类的书,但又觉得“趣味密码”这个说法,比“秘籍”要轻松有趣得多。我平时喜欢看一些关于旅行的散文,但更喜欢那种带有探索性质的书籍,能让我思考一些关于自我和生活的问题。旅行对我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个逃避的选项,反而是回归的契机。在陌生的环境里,我们更容易摆脱日常的惯性思维,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自己。这本书的书名,恰好点出了“找自己”的核心,这比单纯的“去旅行”更有深度。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实际的“密码”,比如通过一些小小的练习,或者是一些思考的框架,来引导读者在旅行中进行自我探索?我希望它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而是能落地的、有趣的,并且真的能帮助我在下一次的旅行中,带回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不只是纪念品,而是对自己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找自己去旅行—33个趣味密码》这个书名,一听就让我很有画面感。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背着背包,在陌生的街头巷尾,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周围,一边又在内心深处寻找着什么的人。台湾的很多作家,在写书的时候,都有一种温润的气质,不会过于激进,而是循循善诱。这本书的“趣味密码”听起来就很有意思,不像那种很严肃的心理学书籍,或者说教式的指导手册。我比较期待的是,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非常生活化、非常接地气的“密码”。比如,可能是在旅途中遇到一个特别的人,然后通过和他的交流,打开了自己看待世界的新视角;又或者是,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幅画,一处风景,突然就触动了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我希望这本书能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引导读者去发现那些隐藏在生活细节中的“密码”,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与世界连接。
评分《找自己去旅行—33个趣味密码》这个书名,真的非常具有巧思。它将“找自己”和“旅行”这两个我一直以来都很热衷的主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且“趣味密码”这个词,瞬间就降低了门槛,让人觉得这本书不会是那种高高在上、难以接近的理论。我一直相信,旅行是一种非常棒的自我对话方式。在陌生的环境里,我们更容易剥离掉那些社会强加给我们的身份和标签,去听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我很好奇,这33个“趣味密码”到底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是那些充满智慧的旅行小故事?还是作者在旅途中观察到的、关于人性的小细节?亦或是,是一些引导读者进行自我反思的“游戏”?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真正有用的、而且是能让人会心一笑的“密码”,让我在未来的旅途中,不只是收集风景,更能收集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还蛮吸引人的,叫做《找自己去旅行—33个趣味密码》。光听名字就觉得,好像里面藏着什么好玩的东西,又有点神秘兮兮的。我一直觉得,旅行不单单是到一个地方看看风景,吃吃美食,更多的是一种探索,一种对自己的重新认识。有时候,我们生活得太久,会觉得自己好像迷失了方向,或者说,被很多外在的东西裹挟着,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找自己去旅行—33个趣味密码》听起来就像是一本指南,或者说是一把钥匙,可以帮助我们解锁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密码,找到那个更真实的自己。我很好奇,这“33个趣味密码”到底是什么?是心灵的鸡汤,还是实际的操作方法?是关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还是关于旅行中的小确幸?台湾的出版物,常常在人文关怀和生活情趣方面做得比较细致,我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些惊喜,让我能在旅途中,不只是看风景,更能找到让自己心安的地方。
评分说实话,我平常买书的类型很杂,但对“旅行”和“自我成长”这两类主题的书特别感兴趣。《找自己去旅行—33个趣味密码》的书名,简直就是把这两大要素结合在一起了。我一直觉得,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小小的“重启”。在离开熟悉的环境后,我们更容易放下一些包袱,也更容易注意到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而“33个趣味密码”这个说法,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会是那种老生常谈的旅行攻略,而是会带有一些新意和惊喜。我脑海中已经开始想象,这33个密码会是怎样的?是某个旅行地的历史故事,隐藏着某种人生的启示?还是某个当地人的生活哲学,简单却深刻?又或者,是一些作者自己通过旅行领悟到的、独特的“游戏规则”?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真正能触动心灵、又充满乐趣的“密码”,让我可以在下一次出门远行的时候,不仅是去看风景,更是去“解锁”那个更好的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