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擾俗世中,清淨生活的智慧。
順應自然,纔是最幸福的事。
莊子曰:「鯈魚齣遊從容,是魚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女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是人類史上最具精微智慧、洞察力且獨立的人。《莊子》一書,也是書史上一本最具思想性、獨特性、啓發性及詭辯性的書。
這位空靈的思想傢,諦視亂世,觀察人生,審度宇宙結構,衡量天下大小,麵對蕓蕓眾生;分析是非、真假、美醜、生死、夢與覺、德與不德、用與無用、齊與不齊、王與寇、人與物、大與小、辯與不辯、藏與仕……幾乎觸及所有人生及人世之情、理、智可能遇上的哲學命題。
這樣的書即使放在百傢爭鳴的年代,也是相當震撼。而今,作者以深入淺齣的流暢筆觸演繹《莊子》,讓我們更容易領會莊子的思維與作品的真義。
它開闢瞭另一扇門,另一個心靈空間,使人們在俗世努力掙紮時,有可以迴鏇的空地。
作者簡介
謝鵬雄
颱大外文係畢業,留日學者,資深電視從業人。曾任颱視編審組長、企劃組長、駐日代錶等職,並任教世新與政大。十餘年來,考察各國電視傳播及電影,卓有聲望。一生沉潛書海,涉獵文學,探索人情,優遊於各種理念之間,觸覺敏銳,言語犀利,並不斷在報章撰寫專欄。
作品曾獲中山文藝奬,範圍及文類極廣,著有《花非花》《書生情懷》《觀念遊戲》《女人的美學》《透視日本》《紅樓夢女人新解》等四十餘種。
自序
莊子,是人類史上最具精微智慧(sophisticated)、最有洞察力(insight)且最獨立的人。《莊子》一書,也是書史上一本最具思想性、獨特性、啓發性及詭辯性的書。這樣的書及人在中國的文明及文化前進、演變到相當成熟的春鞦戰國階段,與諸子百傢前後齣現,即使在百傢爭鳴的年代,想必也是很震撼的。 在約略相同的年代,古希臘的哲學傢如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曾遭遇一群「詭辯」學派(sophist),中間也曾發生許多議論、論難,見於柏拉圖《對話錄》中。「詭辯」一詞,在當年的希臘學界,並無貶損之意,因為語源sophos是智慧之意。人具備相當的智慧,纔有能力辯論,詭辯(精微的辯論)更不在話下。 由是觀之,莊子與惠子之間濠梁上的詭辯,孟子對楊硃、墨子之論難,都算是很積極的溝通。可惜,後來的中國人,在「恕」道的薰陶下,不再堅持為真理而「翻臉」的做法,使中國文化在這方麵的前進遲緩下來。 在諸子百傢的學說中,儒傢學術因得到曆代帝王賞識及利用,一直傳承下來,成為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的政治、道德,乃至生活規範。但其他的思想則大部分存在於學術中,不及影響庶民的生活意態。唯有莊子的思想,繼續小規模卻深入的進入士大夫、知識份子及庶民的理念、感覺及心靈中,提供他們另類的生活意識。 有一些學者說:中國的士人,得意時,就遵奉儒傢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之說。失意時,就在老莊思想中找到庇護所,以正當化其退隱的生活。這個說法有一部分對,另一部分誣衊瞭中國的知識份子。在大多數的知識份子中,儒、道思想在其心靈中所占的位置一直是平行而牢固的。何況,莊子的思想也不是傳統的「道傢思想」一語所能涵蓋或盡其奧蘊。因為,莊子的思想,就內容而言跨越當時百傢思想,在境界上超拔所有的彆傢理念。他的「一傢之言」是中外皆無與倫比的。 莊子,一位空靈的思想傢──他諦視亂世,觀察人生,審度宇宙的結構,衡量天下的大小,麵對蕓蕓眾生,分析是非、真假、美醜、生死、夢與覺、德與不德、用與無用、齊與不齊、王與寇、人與物、大與小、辯與不辯、藏與仕……觸及幾乎所有人生及人世之情、理、智所可能觸及的哲學命題,並將其粉碎,另架構一些獨特的、超絕的、高蹈的、雄奇的理念。 其為論也崇高雄邁,其為文也如高山大河,匯為一種似議論、似哲學、似詩歌的藝術。兩韆多年來,滲透、感動所有接觸的人,並替中國人開闢瞭另一扇門、另一個心靈空間,使他們在俗世努力掙紮、厭倦於仕途經濟、人情義理之際,有處可以迴鏇的空地,有一種可以寄託風流的靈界。其為中國人及全人類所做的貢獻,可謂空前絕後。 本書,以作者微薄之力,意圖將莊子的心念寫成較易接近的文字。是否有一得之愚,尚請方傢指正。
我得承認,《哲人風流:莊子的智慧》這本書,比我預期的要更有意思。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嚴肅到讓人打瞌睡的哲學解讀,但它帶來的驚喜遠不止於此。作者在開篇就拋齣瞭一個非常吸引人的觀點:莊子的智慧,是一種“風流”的智慧,它不拘泥於形式,不束縛於教條,而是一種隨性而發的生命力量。這種解讀方式,讓我一下子就放下瞭對經典哲學解讀的刻闆印象。書中的語言,也非常有味道,時而像行雲流水,時而又如涓涓細流,將那些深邃的思想,描繪得活靈活現。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寫莊子如何看待人生中的“無用之用”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豁達和辯證。這讓我反思,在當今社會,我們過於追求“有用”和“效率”,反而錯過瞭許多生命中真正美好的東西。這本書就像一位老友,在靜靜地和我分享他的人生感悟,沒有說教,隻有啓發,讓我覺得,原來哲學,也可以如此貼近生活,如此富有詩意。
评分最近翻到一本叫《哲人風流:莊子的智慧》的書,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細品讀,但僅從封麵和序言來看,就覺得這一定是一本值得花時間去沉澱的書。封麵的設計很有意境,水墨暈染的風格,搭配上“哲人風流”四個字,給人一種淡雅而深邃的感覺,仿佛能夠窺見古老智慧的飄逸身影。序言中,作者似乎對莊子其人其思想有著獨到的見解,用非常樸實而又不失文采的語言,勾勒齣一位超脫世俗、笑看風雲的智者形象。我一直覺得,莊子的思想,雖然古老,但卻有著穿越時空的生命力,尤其是在當下這個快節奏、充滿焦慮的社會,能夠有這樣一本以“風流”姿態呈現的莊子解讀,無疑是一股清流。我期待它能引導我,在紛繁復雜的生活中,尋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從容與自在,就像那“鼓枻而去,不知其所屆”的逍遙遊,能夠掙脫束縛,領略生命的遼闊。書的紙質也很好,拿在手裏很有質感,這種細緻的觸感,總是讓我覺得,一本好書,從內到外都應該充滿誠意,讓人在閱讀之前就心生歡喜。
评分最近終於有機會翻閱《哲人風流:莊子的智慧》這本書。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作者在解讀莊子時,並沒有選擇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腔調,而是運用瞭一種更加生動、更富感染力的筆觸。他將莊子的思想,比作一股“風流”,既有飄逸瀟灑的灑脫,又有滌蕩心靈的清澈。我一直認為,理解像莊子這樣的古代哲學傢,最關鍵的是要抓住他們思想的“精髓”和“神韻”,而不僅僅是那些錶麵的概念。這本書似乎正是抓住瞭這一點,作者在引用莊子原文的同時,還會結閤自己的人生體悟,進行深入淺齣的闡釋,仿佛他不是在“教書”,而是在與讀者進行一場關於人生智慧的深度對話。尤其是在他探討“齊物論”和“無為而治”等概念時,那種化繁為簡、寓理於事的敘述方式,讓我受益匪淺。讀完之後,感覺自己好像也獲得瞭一些看待問題的全新視角,對於生活中的許多不如意,似乎都能以一種更加平和的心態去麵對瞭。
评分這幾天讀瞭《哲人風流:莊子的智慧》的開頭部分,感覺作者在處理莊子這樣一位古老而又極富爭議的哲學傢時,展現齣瞭一種彆樣的角度。他沒有一開始就堆砌艱深的理論,而是從莊子的人生經曆和性格特點入手,將這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偉大思想傢,描繪成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風流”人物。我喜歡這種“入世”又“齣世”的解讀方式,它讓莊子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論導師,而更像是一個在我們身邊的,有著深刻洞察力的人生行者。作者在文字的運用上,也極具匠心,時而引經據典,時而又用現代的譬喻來解釋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哲學概念,使得整個閱讀過程非常流暢,毫無晦澀之感。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寫莊子對待功名利祿的態度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超然和灑脫,這對於我們這些身處塵世,常常被欲望所睏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啓迪。讀完這幾章,我感覺自己仿佛也隨著作者的筆觸,進入瞭莊子的精神世界,開始嘗試用一種更寬廣的視角去看待生活中的得失。
评分我剛拿到《哲人風流:莊子的智慧》這本書,就被它彆緻的裝幀設計所吸引。整體風格偏嚮於素雅,沒有過於花哨的圖案,但卻透露齣一種沉靜的力量。打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作者的序言,他用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敘事風格,分享瞭自己與莊子思想結緣的曆程,字裏行間流露齣對這位古代哲學傢的深深敬意和理解。我一直覺得,對於經典著作的解讀,最怕的就是流於錶麵或者生搬硬套,而這位作者似乎另闢蹊徑,他並沒有急於剖析莊子理論的每一個細節,而是試圖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理解莊子思想的內核,以及它在今天依然具有的現實意義。他似乎在強調,莊子的智慧,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生命的一種態度,一種處世的哲學。我特彆期待後續的內容,能夠深入探討莊子如何看待人生中的各種睏境,以及他提齣的那些“解構”式的智慧,是如何幫助人們在逆境中找到齣路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