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杰明是12岁的孩子。他在城市长大,热爱电视、速食。
有一天,爸爸对他说:我们要去健行。
连续3周的每日健行,睡在自己搭的帐篷,并且要跟会打鼾、脚很臭的爸爸一起睡觉,还要背着很重的背包。总共要走300公里。
班杰明的爸妈已分居,他早就只习惯和妈妈住了。要和爸爸健行?班杰明一点都不开心,他才不想流汗、累个半死,又吃得不好,晚上冷得要命,也没有玩伴。
路上遇到的人全是些大人,有人欢迎他们,有人很冷漠;有人邀班杰明一起捡鸡蛋,他觉得很丢脸,不过他是第一次有机会坐在牵引机上面;他和爸爸大吵一架,因为这个在家里只会看电视的爸爸,干嘛突然想跟他亲近?!而且爸爸居然搭讪别的女生!
在法国知名的「大健行」路线,班杰明从完全不会搭帐篷,到后来可以自己以一分十秒钟搭起来,他说:「我满喜欢每个早上我们离开一个地方时,一定得做的那些动作:擦干帐篷、把它折好、整理自己的衣物,然后把所有东西都装进背包里。」路上的陌生人与陌生的自然景观,打开了他的视野,原来人生不只有电视而已,他首次亲眼见识日出的壮丽,不再闹脾气,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当然他也敞开心胸,学习和陌生人相处。他和爸爸静静的欣赏连接成群的树木,就像他和爸爸的心终于有机会靠近;他们一同躺在小溪旁,让溪水轻轻地溅湿衣裳:「这里只有我们俩,我们非常开心。」
◆大健行路线
罗勃.路易斯.史蒂文生,于1878年,从罗亚尔河,上游的兰墨尼斯蒂尔开拔,前往法国多山的塞文山脉地区。这位苏格兰籍的诗人兼小说家在长达220公里的旅行中,大部分的时候,他都在诅咒与驱赶他的驴子慕蒂斯汀。但是12天之后,当史蒂文生到达圣尚加尔时,他对这位「长耳朵的旅伴」的看法,已经截然不同,而他俩的邂逅,也启发了史蒂文生的作品《驴子与我─行过塞文山脉》。今天,这条史蒂文生之路也被称作「大健行路线」(Grande Randonn?e),或被称作漫长的徒步旅行路线。
随着徒步旅行的的风气逐渐风行,这条「法国大健行路线」也线成为许多健行爱好者最喜欢行走的路线。健行客晚上可以睡在小旅馆,或者在营地搭帐棚,沿途甚至还有现成的圆顶帐棚可供休憩。
作者简介
凡颂.居维里耶(Vincent Cuvellier)
1969年出生于法国西部的港市布雷斯特(Brest)。自小在法国与比利时两国之间游居。
居维里耶在学校时代便显露文字长才,还曾经为了赚取零用金,而帮同学写作文。因为不擅其他学科,居维里耶在中学时期便选择辍学,之后他从事诸多行业,曾经做过电话接线生、记者、蔬果店员、唱片行老板。
17岁时,他决定上戏剧学校并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8本书,包括《新娘万岁》(Vive la mari?e!)、《焚烧冰箱》(Chaud le frigo!)、《九岁生日夜》(La nuit de mes neuf ans)等等多为儿童文学作品。目前,居维里耶定居于法国西部的南特市,快乐从事文字创作。
译者简介
于光雅
台湾大学毕业,巴黎第五大学肄业,现职翻译与特约编辑。译作有《格林先生忘了说》、《零公里》与《 少女与哲学家:父与女的哲学探索之旅》(暂定)。
「零距离」在亲子自助旅行中显灵 丘引 (旅行作家)
二00六年八月我从美国休学一学期回到台湾,探望刚丧偶又生病的妈妈,也安排了在宜兰社区大学的宜兰校区和罗东校区开「小钱游世界」课程,同时还在台湾各地演讲。
不论我的演讲题目是「以世界为家的女人」、「旅行是最好的教育」、「国际礼仪从小培养起」、「为孩子立界线」或「阅读与写作」……,听众们一定不放过问我如何安排亲子自助旅行、教养和教育的问题。
对我来说,我的学生们和听众们所提出的问题,和二00三年我离开台湾到美国读书前的演讲反应没有什么差别。这表示,我们的父母还是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或教养问题,但当他们在问及我最佳解决与孩子之间的冲突,或如何让孩子更会唸书方面,我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法是,带着孩子去冒险旅行和带着孩子阅读。很多父母却犹豫不决,认为带孩子旅行很危险,要很有钱、很大胆的人才能做的事情。带孩子阅读则需要到图书馆借书或买书,还是需要花钱,这让没有买书习惯或没有阅读习惯的父母踌躇不前。
回首我第一次带孩子自助旅行,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第一次带孩子长途自助旅行就长达半年多,母子两人在美国冒险。那时候,我肚子里还怀了老二,我正在执行自己策划的「旅行怀孕」的实验计画。
二十多年来,两个孩子分别走过三十和二十个国家,我们拥有许多共同的生命经验。在母职的这一条路上,我走得轻轻松松,至少比一般的女人轻松太多了。我从不委屈自己,甚至于爱走哪里就走哪里,孩子随时就可以跟着我上路到陌生的地方。两个孩子就这样有知有觉的长大了。
这样的教养秘诀,我一直毫不藏私的传授给大众。而且我还很用力的推广亲子自助旅行,有些人接受了,也跟着上路了。大多数人只是听得过瘾,在行动上,就裹足不前了。
现在阅读法国作家凡颂˙居维里耶的《相爱从零开始:父子健行三百里》,以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班杰明角度写的「大健行」的健行三百公里小说,父子之间从父母离婚后,孩子跟着妈妈居住,父子之间长期的分离,变成两人的陌生与疏离。
当爸爸提出父子两人一起用脚旅行,在都市成长,以电视和速食为生活方式的班杰明,毫不犹豫的抗拒,甚至在上路后,还是希望爸爸的这一个决定是开玩笑,是唬他的。没想到爸爸是玩真的,班杰明只得学会搭帐棚,学会和陌生的爸爸相处,还学会在没有同年龄的孩子下,和爸爸健行了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中,班杰明开始一一的丢掉多余的东西,让背包更轻,意味着班杰明也在丢掉他和爸爸之间的抗拒和距离。班杰明和爸爸的距离愈来愈近了,近到旅程终点时,父子之间的感情变成「零距离」。
「零距离」是用脚一起走了三百公里换来的。这里有汗水淋漓,有对未知的恐惧,有对亲人的猜忌,有对大自然的摸索,还有路上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碰上什么样的陌生人的喜悦和惊慌。
一个都会的孩子,从不会搭帐棚到以一分十秒自个儿搭起帐棚,还喜欢上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做的事,如擦干帐棚,收帐棚……。一个爱生气的孩子,开始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能量,欣赏不同的陌生人,甚至质疑爸爸具有种族歧视…
米歇尔(班杰明的爸爸)的「大健行」想法,和付诸行动,打开了孩子对自己的心,让正在叛逆中的孩子,打自内心的接纳爸爸,还享受父子两人的旅程,这是多么棒的亲子旅行教养小说啊!
米歇尔和班杰明的作法,一如我带着女儿骑脚踏车环岛台湾二十二天,也如我带儿子骑脚踏车从北部到东部一个月,两个孩子当初听到要骑脚踏车旅行台湾时,全力与我对抗,最后却享受那些旅程。当然也像是我和孩子们在各国自助旅行,到处搭帐篷,炊煮的素朴旅行。《相爱从零开始:父子健行三百里》解决了许多亲子疏远的需求。
我乐于推荐《相爱从零开始:父子健行三百里》给读者,因为我自己长期从亲子自助旅行中,受益太多,真真正正印证了「零距离」可以在每个家庭,每个个人身上「显灵」。 不相信吗?瞧!为什么我现在得以是在美国读书的「中年学生」?我和孩子很「零距离」啊!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相当独特,作者并非以流水账的方式记录健行过程,而是将沿途的风景、历史典故、以及个人感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台湾各地山林文化的细腻观察,书中提到的那些古道、庙宇、以及当地居民的故事,都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健行三百里,不仅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挑战,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涤。作者在书中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成长,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对于家庭的责任,都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本书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平淡却充满力量。我本身就喜欢户外活动,但常常只是追求征服高峰的成就感,忽略了健行过程中所蕴含的意义。这本书提醒我,健行不只是为了到达目的地,更重要的是享受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及与同伴之间的情谊。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清新自然,就像一股清风,吹拂着我的心田。作者的文笔细腻而富有诗意,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健行途中的各种景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那些路边的小野花、树上的鸟儿、以及空气中的味道,都被他描绘得栩栩如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父子健行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台湾山林文化的书。作者在书中穿插了许多关于台湾历史、地理、以及民俗风情的故事,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读完这本书,我开始思考,我们常常忙于工作和生活,却忽略了身边那些美好的事物。我们应该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这本书提醒我,要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让他们在自由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评分读完这本关于父子健行的书,心里头暖暖的,像冬日里的一杯热姜茶。我本身也是个爸爸,孩子才刚上小学,常常觉得工作忙碌,陪伴的时间总是少了点。这本书让我反思,陪伴不一定要是花大钱、安排复杂的行程,有时候,只是简单地一起走一段路,聊聊天,就已经足够了。作者细腻地描绘了健行途中的风景,那些山林间的鸟鸣、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都仿佛身临其境。更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并没有刻意营造感人的氛围,而是用一种平实的口吻,记录了父子之间那些琐碎却充满爱意的互动。孩子在健行中遇到的困难,父亲的鼓励和引导,都显得那么真实。读完之后,我开始计划着,也带孩子去爬爬山,走走郊外的步道,希望也能像书中的父子一样,在健行的过程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建立更深厚的感情。这本书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健行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经营亲子关系的温馨读物,推荐给所有希望与孩子建立更亲密关系的爸爸妈妈们。
评分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就像在看一部温暖的电影。作者用镜头般的视角,记录了父子健行三百里的点点滴滴。书中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孩子心理的把握,他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并给予他们恰当的引导和鼓励。这本书让我反思,作为父母,我们常常会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却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和需求。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的选择,让他们在自由成长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书中对于台湾各地美食的描写,也让我垂涎欲滴。我本身就是一个美食爱好者,很喜欢尝试各种不同的台湾小吃。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期待着能够亲自去台湾,品尝那些地道的美味,感受台湾的热情和活力。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看到“三百里健行”这几个字,我心里是有点打退堂鼓的。我不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更别说长途健行了。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还是吸引了我。读完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根本不是一本“硬核”的健行攻略,而是一本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寻找自我的故事。作者并没有刻意强调健行的艰辛,而是着重描写了父子之间那些充满温情和幽默的瞬间。孩子在健行中展现出的坚韧和乐观,父亲的耐心和鼓励,都让我深受感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事事包办,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支持,让他们在挑战中成长。书中对于台湾山林风光的描写,也让我心驰神往。我虽然没有勇气挑战三百里的健行,但我想,我可以从简单的郊外步道开始,慢慢地培养自己的户外活动习惯,也希望能够和家人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