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10日,是诺贝尔奖颁奖的日子,这个已有百年历史的奖项,不知鼓舞了多少人,而它的创始构想人就是着名的发明家诺贝尔。
从小体弱多病的诺贝尔,在父母兄弟的爱护中逐渐成长,即使只接受过一年的正式教育,但由于努力向学,又博览群书,不仅精通五种语言,更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
诺贝尔在爆炸的研究与应用上,成绩斐然,雷管、黄色炸药、明胶炸药、无烟炸药等,都是让他名留青史的发明;而人造橡胶、人造丝绸、人造皮革,更是后人在诺贝尔的研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当他功成名就、成为富可敌国的富翁时,却因媒体称他为「死亡的商人」,而开始思索生命的价值。
现在,人们视诺贝尔为「发明家、文化促进者、和平之友」,其中的转折,究竟是什么呢?
作者简介
余国英
祖借江苏兴化,生于湖南长沙,长于台湾嘉义。嘉义民族国小、省立嘉义女中、国立台湾大学毕业后,得罗格斯大学全额奖学金赴美,先后毕业于罗格斯大学研究所、康乃尔大学研究所。
曾任教于母校罗格斯大学及汎尼笛根生大学。退休前为爱诗兰黛软体应用工作企划领导之一。现专事写作,为全美华文作家联谊会副会长、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祕书长,并担任《美国文摘杂志》编辑顾问,《世界日报》网上文缘国英小说专栏作者。
于1992年获得「联合文学新人奖」,2000年获「世界华文文学优秀小说奖」。着作有《家有六仟金》、《移民家庭纽的洋过招》、《我爱棕榈,我爱棕榈》、《柿子红了》、《飞越安全窝》等。
阅读《爱好和平的大朋友:诺贝尔》这本书,就像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在个人财富与社会责任之间不断权衡、在发明创造与人性反思之间不断挣扎的灵魂。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将诺贝尔先生内心深处的纠结和思考,如同潮水般一层层地展现出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诺贝尔奖设立初衷的解读,那不仅仅是对科学、文学、和平的奖励,更是他对人类理性、创造力和同情心的深切呼唤。 这本书让我反思了很多。我们常常会关注那些伟大的发明家或科学家所创造出的具体事物,但这本书则将焦点放在了人物本身,放在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对世界的看法。诺贝尔先生并非生来就是“爱好和平”的,他的思想和价值观是在不断地经历、反思和实践中形成的。他对炸药的认识,以及后来对和平的向往,都证明了一个人的成长和改变是多么重要。这本书没有教条式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鲜活的、充满复杂性的个体,来引发我们对“价值”、“意义”和“责任”的深刻思考。它让我相信,即使是那些在特定领域拥有巨大力量的人,也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并努力将这种力量导向更加积极和有益的方向。
评分《爱好和平的大朋友:诺贝尔》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得以近距离地观察一位伟大的灵魂。作者以一种近乎电影般的镜头感,将诺贝尔先生从一个充满好奇心的青年,成长为一个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发明家,最终成为一位深刻的慈善家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在我眼前。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细节的刻画,那些关于他实验室的点滴、他与家人的关系、他与时代巨头的思想碰撞,都栩栩如生,让我觉得诺贝尔先生就生活在我身边。 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一点是,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更是关于“选择”的故事。诺贝尔先生一生中做出了许多重要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从选择科学道路,到发明炸药,再到设立诺贝尔奖,这些选择背后都闪烁着智慧、勇气和深刻的思考。作者通过层层剥茧,让我们看到,尽管他的发明在某些方面带来了破坏,但他最终选择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为世界留下积极的印记。这种跨越时代的影响力,以及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都通过这本书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评分坦白说,《爱好和平的大朋友:诺贝尔》带给我的,是一种久违的、关于“伟大”的思考。我一直认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伟大,不单单看他创造了什么,更要看他如何面对自己创造的产物,以及他留下了什么样的精神遗产。诺贝尔先生无疑符合这一点。书中对他晚年心境的描绘,尤其动人心弦。那种在巨大的财富和发明带来的复杂声誉中,寻找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努力,让我看到了一个凡人在面对历史和人类命运时的深沉与担当。 我喜欢书中那种不落俗套的叙事方式,它不像很多传记那样将人物塑造成完美无瑕的神坛形象,而是真实地展现了诺贝尔先生的矛盾、纠结,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痛苦。例如,他对战争的看法,以及炸药带来的破坏性后果,这些都曾让他深感不安。然而,正是这些不安,促使他将目光投向了更长远的未来,投向了那些能够促进人类进步、和平与合作的领域。设立诺贝尔奖,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饱含他对人类文明的殷切期望。这本书让我觉得,真正的伟大,往往蕴含在对自身局限性的深刻认知和对人类共同未来的不懈追求之中。
评分《爱好和平的大朋友:诺贝尔》这本书,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历史画卷,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变革与思想碰撞的时代。作者并未简单地罗列诺贝尔先生的生平事迹,而是通过大量史料和细腻的笔触,深入挖掘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抉择。书中的叙事风格非常流畅,仿佛一位老友在娓娓道来,却又充满了深刻的见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诺贝尔先生与他同时代思想家、科学家们交往的描写,这些互动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学术界的繁荣,也折射出诺贝尔先生思想的演变和成熟。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诺贝尔先生发明炸药所带来的争议,而是将其置于历史的语境中进行分析。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其创造的成果可能服务于不同的目的,而最终的选择权,往往在于使用者的手中。然而,诺贝尔先生并没有因此沉沦,反而以设立诺贝尔奖的方式,为人类的未来指明了一个积极的方向。这种将“毁灭”的潜力转化为“启迪”的力量,是多么令人震撼的智慧啊!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丰富,它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社会责任和人类梦想的思考集。
评分这本《爱好和平的大朋友:诺贝尔》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对那些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抱有浓厚的兴趣,而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无疑是其中最独特、也最令人着迷的一位。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发明家,更是一次对人性复杂性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作者以一种非常细腻的方式,将诺贝尔先生那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他既是炸药的发明者,对现代工业和战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又是和平奖的设立者,对人类的和平与进步寄予了厚望。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得诺贝尔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诺贝尔先生早年经历的描绘,那些在欧洲各地辗转求学、研究的片段,充满了探索的激情和对未知的好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科学家的严谨和执着,让我对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科研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当他开始思考自己发明物的潜在影响,并最终决定用巨额财富设立诺贝尔奖时,那种超越个人利益的宏大格局和深邃的智慧,真的令人肃然起敬。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发明”与“责任”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如何在时代洪流中做出具有历史意义的选择。读完后,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也对“爱好和平”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