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
它是针对没时间去探讨一套软体的人而写的。书不在厚,够用就好,所以它并不详述该软体的所有功能,而针对较常用的部份以图文循序的方式列出步骤并详加解说,甚至在您遇到问题时再随手翻翻即可!
*由资料库范例来认识资料库系统
*认识资料库的各类物件
*资料表的建立与资料的维护
*何谓关联式资料库,如何建立资料表之间的关联
*如何制作各式表单并以表单来维护资料
*各式报表的制作及列印
*切换表单的制作
*为资料库系统加密
附书光碟内容
各章节范例档练习档与成果档
Chapter 1 认识Access 2007
1-1 为何要使用Access?
1-2 资料库管理系统
1-3 启动Access
1-4 关闭资料库档案
1-5 开启已存在的资料库
1-6 结束Access
1-7 认识Access视窗
习题
Chapter 2 由范例认识资料库系统
2-1 开启范例资料库档案
2-2 资料库的各类物件
习题
Chapter 3 资料表的建立
3-1 建立资料表
3-2 索引的建立
3-3 资料表的检视修改
3-4 栏位属性
3-5 资料表的更名与删除
习题
Chapter 4 资料的编辑
4-1 记录的新增
4-2 记录的修改
4-3 记录的删除
4-4 栏位的冻结
4-5 栏位的搬移
4-6 栏位的隐藏
4-7 资料的汇入与汇出
习题
Chapter 5 关联式资料库
5-1 关联的建立
5-2 关联的修改
5-3 关联的删除
5-4 资料表的显示与隐藏
5-5 显示资料表的关联
Chapter 6 表单的建立与资料的编辑
6-1 自动产生表单
6-2 使用表单精灵
6-3 表单的设计
6-4 由表单编辑资料
习题
Chapter 7 资料的查询
7-1 简单查询精灵
7-2 交叉资料表查询精灵
7-3 查询设计
7-4 使用参数
习题
Chapter 8 报表的制作
8-1 资料表、查询及表单的列印
8-2 自动报表
8-3 报表精灵
8-4 计算栏位与合计
8-5 标签的制作
习题
Chapter 9 超连结及其他
9-1 超连结
9-2 将Access物件汇出成HTML
9-3 OLE物件
习题
Chapter10 切换表单
10-1 建立切换表单
10-2 主切换表单的编辑
10-3 编辑子切换表单中的项目
10-4 操作示范
10-5 切换表单的美化
10-6 使用密码加密资料库
习题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折腾”的人,总是喜欢自己动手去尝试各种功能。接触Access之后,我就想着能不能用它来管理我的个人藏书、电影列表,甚至是一些小的兴趣项目。这本书真的是给了我太多的灵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它里面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从创建书籍信息表,到录入、查询,再到最后生成一个简单的借阅记录表,整个过程都讲得非常透彻。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数据库不仅仅是企业的数据中心,也可以是个人生活中的得力助手。我照着书中的方法,成功地构建了自己的藏书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方便地查找想看的书,还能记录阅读笔记,甚至可以根据作者、类型进行分类。书中的一些关于“数据验证”和“复合主键”的讲解,也让我对数据库的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避免了一些潜在的数据错误。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Access的更多可能性,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数据库世界的兴趣。
评分我当时刚入职,公司要求我负责一个小型项目,需要建立一个客户管理系统,而我之前对Access的了解仅限于知道有这么个软件。时间紧,任务重,我几乎是硬着头皮开始研究。在网上搜寻解决方案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它的“随手翻”这三个字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不需要成为Access专家,我只需要快速掌握核心功能,解决眼前的这个项目。我记得收到书的那天,简直像找到了救星。我没有从头到尾地阅读,而是根据我项目中的具体需求,直接定位到相关的章节。比如,我需要建立一个表格来存储客户信息,我就直接翻到关于“表设计”的那一章,里面详细地介绍了字段类型、约束条件等等,还有很多示例,非常直观。接着,我需要将这些数据录入到系统中,我又翻到了“数据录入与编辑”的部分,里面的快捷键和批量导入功能我立刻就学以致用了。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讲到了创建简单的查询和表单,这对我来说简直是质的飞跃。如果没有这本书,我真不知道这个项目该如何进行下去,它就像一个及时的“救火队员”,帮我化解了燃眉之急。
评分我对技术类书籍一直比较挑剔,很多书写得太理论化,或者例子过于简单,脱离实际。但是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惊喜。我当时正着手做一个数据分析的课题,需要处理大量的表格数据,传统Excel已经无法满足我的需求,于是我转向了Access。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作者也用很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查询”部分时,用了“数据库的侦探”来类比,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查询在数据提取中的作用。而且,书中提供的案例都非常有代表性,很多场景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找到影子。比如,它讲解如何根据多个条件筛选数据,或者如何连接两个相关的表来提取信息,这些都是我在实际数据分析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本书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技巧。我甚至还学会了如何利用VBA进行简单的自动化操作,虽然我对编程的理解还不深,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Access在自动化处理方面的巨大潜力。
评分这本书封面设计得很吸引人,那种经典的蓝绿色调,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Office系列软件。当时我刚接触Access,对数据库一窍不通,手里也有些零散的学习资料,但总觉得不成体系,像个大杂烩。偶然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它的副标题“精选教材随手翻”立刻抓住了我。我当时想,这不就是我需要的吗?不用系统地从头学起,需要的时候翻翻就能找到答案,而且还是“精选教材”,听起来就比较靠谱。我记得当时还专门在书店里快速翻阅了一下,内容排版看起来挺清晰的,章节划分也比较合理。最关键的是,它还配了一张VCD光盘,这在当时来说是很重要的学习辅助工具,我总觉得光盘里一定会有一些视频讲解或者实操演示,这对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踏实”的感觉,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Access医生”,随时准备解决我的疑难杂症。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把它带回家,作为我学习Access的“主力部队”。
评分坦白说,我当时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那个“1VCD”给吸引的。在那个年代,光盘学习资源还是很宝贵的,我当时想,有了光盘,学习肯定会事半功倍。拿到书后,我确实看到了光盘里的一些演示文件和例程,这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比较弱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书中的文字描述和光盘中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每一个步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里讲到如何创建一个复杂的报表,涉及到分组、汇总、计算等操作,我当时就觉得非常棘手。但是,光盘里的演示文件,一步一步地展示了整个报表的生成过程,我跟着光盘操作,终于成功地做出了我想要的报表。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纸面上的理论,更提供了实践的途径。虽然现在看来,VCD可能有些过时,但在当时,它确实为我的Access学习之路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互动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